爷爷的鸽子 爷爷的鸽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43 发帖数: 1,048 关注贴吧数: 8
美日荷“神秘协议”限制对华芯片设备出口,中方回应 彭博社等多家外媒日前援引内部消息称,美国与日本、荷兰官员当地时间周五(27日)在华盛顿达成协议,同意扩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如今距离会谈已有数天,三国政府面对媒体询问始终三缄其口。 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几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讨论的敏感性,各方决定不公开细节,华盛顿希望给日本和荷兰空间来决定如何传达和落实管制内容。这一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有专家指出,美国此次“保持低调”的原因之一,或是不希望激怒对其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已有不满的欧亚盟友。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28日发布声明称,根据政府官员的表态和其对时间表的理解,这应该不会对公司本年度预期销售目标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此前曾发出警告,美方的任何限制都不太可能阻止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设备领域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技术。 针对美日荷三国的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0日表示,美国为了维护自己霸权和私利,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也希望有关方面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审慎行事。
日经:中国AI研究领先,论文质和量大幅超美,日本十分焦虑 在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中国正在提高存在感。分析过去10年各国的AI相关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中国自从2019年在质量上也跃居首位之后,不断甩开排在第2位的美国的趋势变得突出。从企业来看,中国企业在前10家之中占4家,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影响国力的AI的竞争已成为中美主导权争夺的主战场。 日本经济新闻在荷兰学术信息大型企业爱思唯尔(Elsevier)的协助下进行了分析。利用约800个AI相关的关键词等,以2012~2021年的学术论文和学会论文为对象,分析了各国和企业的“研究能力”。目前的AI热潮以“深度学习”技术的创新为契机,于2012年前后兴起,涵盖了图像识别和文章生成等广泛领域。 全球AI相关论文篇数从2012年的约2万5000篇增至2021年的约13万5000篇。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在数量上一直排在首位,到2021年增至美国的约2倍的4万3000篇,发展势头加强。日本则从2016~19年的第6位降至2021年的第9位。 在论文质量方面,中国也占优势。将其他论文的引用次数进入前10%的受关注论文篇数作为质量的指标。截至2012年,美国以629篇排在首位,中国以425篇排在第2位。随后中国奋起直追,到2019年超过美国,跃居首位。2021年达到比美国多7成的7401篇,呈现一马当先局面。日本2021年仅排在第18位。 今后中国很可能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中国在2017年制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在2030年之前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在加强AI开发。作为政府直属的最高研究机构的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研究能力也很高。 中国领导人在2022年12月在确定2023年经济工作方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主管中国产业政策的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11日作为2023年的重点课题,提出了加快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方针。美国也通过2016年制定的《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等推进开发,但未能成功抗衡中国。 另一方面,从企业来看,美国仍占优势。在数量方面,微软、旗下拥有谷歌的Alphabet和IBM是最近10年的3强。在质量方面,在2021年受关注论文篇数的前10之中,排在首位的 Alphabet等美国企业占6家。 不过,中国企业显示出强劲势头。在数量方面,截至2012年只有约1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在质量方面,截至2016年与美国存在明显差距。但到2021年,在数量和质量上,腾讯控股和华为技术等4家跻身前10。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月13日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时,就确保经济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达成共识。预计与半导体等同样,AI也将成为合作对象,日美合作抗衡中国。
【突发】国际空间站联盟号飞船发生重大泄露 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一艘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发生规模相当大的冷却剂泄漏,导致宇航员出舱活动取消。地面飞控正在设法解决问题。 泄漏来自联盟MS-22飞船的冷却剂系统,北京时间今日(12月15日)早上8时45分被首次发现。此时距离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Sergey Prokopyev)和德米特里·彼得林(Dmitry Petelin)即将开始的出舱活动仅1小时40分钟,两人已穿上舱外宇航服并正在进行气闸舱减压操作。两人并未面临危险。他们重新对气闸舱加压,进入空间站。 空间站外部摄像头显示,联盟号飞船向太空源源不断喷射出“冰冻雪花”。虽然尚未确认,据信泄漏源是位于飞船后部附近的外部冷却系统。飞行控制人员向宇航员保证,空间站本身是安全的。然而,泄漏确实持续了至少3个小时。 NASA发言人罗布•纳瓦斯(Rob Navias)在该事件的直播解说中表示:“目前还不知道本次泄漏的原因。俄罗斯专家正在继续查看数据,讨论是什么引发了泄漏。” 这艘飞船是今年9月发射升空的。除了要将3名乘员按计划在明年3月送回地球之外,国际空间站上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飞船还可以充当疏散人员的“救生艇”。它还能否将宇航员安全送回地球,尚不得而知。如果需要,俄罗斯航天局可以发射一艘不载人的联盟号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 今天是这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第二次被迫取消出舱了。原计划6小时40分钟的出舱活动中,他们本来要把一个散热器从俄罗斯的一个舱段转移至另一个舱段。11月24日的第一次出舱活动中,两人已经准备好出舱了,普罗科皮耶夫的奥兰宇航服(又称“海鹰”宇航服)水冷却泵检测到了故障。 国际空间站目前共有7人,包括3名俄罗斯宇航员、3名NASA宇航员和1名日本宇航员。除了联盟MS-22飞船外,站上还对接着一艘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后者于今年10月将4名宇航员送上太空。
阿根廷活该永远哭泣——又穷又酸 JF-17的南美突破遭遇艰难局面——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总统排除了为阿根廷武装部队购买飞机的可能性——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阿根廷总统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表示,“……阿根廷必须将其资源分配给比购买军事武器更重要的事情……”,这份声明排除了在短期内为阿根廷武装部队配备任何类型的超音速战斗机以及其他飞机。 此时,阿根廷空军刚刚进行完不同的评估,国防部已经开始整合报价,总统就发表了这番话。阿根廷空军未来超音速战斗机市场的候选人是中国FC-1 枭龙、通用动力 F-16A/B MLU 和 印度“光辉”,中国的提案具有一定的优势,美国/丹麦的翻新F-16也颇有竞争力。 在回应中国可能成为国防产品的可能性时,费尔南德斯还澄清说“......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不平等的大陆......那里没有战争问题......对我们来说,除了购买武器……”,这无疑表明阿根廷政治领导人缺乏理解国防问题及其范围的意愿。如果我们考虑巴西、智利、秘鲁或哥伦比亚等该地区国家实施的计划和项目,这个思路似乎不符合一个国家政治首脑的形势敏感性。 阿根廷总统在社交媒体账户上的发言迅速引用了这一谈话,当地媒体将其解读为关于国防优先事项的明确内部信息。 费尔南德斯简洁的措辞引发了对正在进行的阿根廷武装部队换装项目的未来的严重质疑,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需要政府纠正或批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