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型范儿 清型范儿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 发帖数: 652 关注贴吧数: 5
可能毁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家长警醒啦!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狱。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既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成为魔鬼。 在存在着这些可能的岔路口,人们的选择却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导他们作出选择的,也许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也许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是几句不经意的话,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却印象深刻的行为。可是在这些小事件、小细节、小行为和不经意的话语的影响下,站在岔路口的人走进了不同的人生路径,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信发出去不久,心理学家收到了许多回信,而其中有两封回信谈到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这两封信,一封是美国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写来的,一封是一个仍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来的。 那封来自监狱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的,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出中间的一个又大又红,十分喜欢,我很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她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还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给了我。我说谎话,却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盗、抢劫,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有一天,我被送进监狱。 那封来自白宫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有个儿大的,也有个儿小的,我和弟弟们都急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上,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你们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都同意妈妈的建议,因为我们都想得到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只有这个办法才是最公平的。于是妈妈给我们划定草坪后,我们几个人就比着干,谁都想干得最快最好。比赛结束后,我赢得了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正是母亲的教育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共亲手审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的家长不诚实;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的家长崇尚金钱、贪小便宜;每15个持械斗殴犯故意伤害罪的少年中,有12个的家长性格粗暴、爱与人争斗、动辄打骂孩子。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个 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的心里撒上爱的种子。一位早期教育专家认为,一个人6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 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得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会信什么,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他们对父母所给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这个社会学习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 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将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是否过得美好和幸福。 当然,在人生的岔路口,影响和决定孩子一生的,除了父母,还有老师。当孩子背起书包走进学校,开始漫长的学习生活时,老师便成为他们人生途中重要的领路人,老师的品质和人格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也许会成为推动他们脚步的一种力量,如果是爱的力量,会将他们送进天堂,如果是邪恶的力量,也许会将他们推进地狱。 一个被老师唾弃的孩子,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被父母、老师同时唾弃的孩子,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 那些“问题少年”,那些身陷囹圄的罪犯,许多人曾经都有过这样的岔路口,是发生在人生岔路口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曾经读过一份对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这些罪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的犯罪大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是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与病态青年之分。他们中有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几乎人人都有过劣迹。 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 当初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今天就会收获到什么样的果实。是人的行为、习惯、品质直至人格形成人的最终命运。 一位学者说:成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你是如何被教育的。转网络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学习有问题更可怕 父亲要有风度,母亲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质量,就是风度。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再特别说说母亲的“母”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这是我们生命角色里面必须解读的内涵。   第一个字是“虚”。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第二个字是“弱”。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个字是“柔”。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正确理解了作为父母的教育内涵,那么,我们家长的心态第一放在哪?请千万不要急着报班、着急找家教、着急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我们特别解读一下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   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们的孩子渴望到问我们要东西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才把道理点出来。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或者爸爸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   效果在哪里,在于你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你的内心,内化为你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你听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没有沉淀的消化,就没有实施教育的资本,也就是没有沉淀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家家庭里去实现。   一流的家长靠放养,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着养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请记住,作为一名母亲,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7-12岁是孩子情商培养的黄金期 7-12岁被称为“正在凝固的水泥”阶段。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在这段时间里,学业压力日益繁重,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孩子又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福建省情商研究会的情商导师提醒父母们: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等等,这都是情商不足的表现,一个人的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跟他玩。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在所难免,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培养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本报记者奉湘辉 (责任编辑:王淼)
苏州小夫妻为琐事吵架 竟把孩子扔在垃圾桶边 “孩子的妈妈你在哪?”12月15日,吴江松陵派出所的一则微博引起网友的关注。微博称,在吴江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垃圾桶边有一个约5个月大的男婴,身体健康,希望知情者提供线索。当晚7点多,男婴的父母出现了。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对小夫妻竟然是因为吵架才将孩子遗弃。 通讯员 许青 现代快报记者 何洁   据办案民警介绍,事发12月15日下午2点左右,松陵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医院儿科的一个垃圾桶边有个被遗弃的男婴。民警立即赶到医院,在护士手中看到了这个男婴。婴儿约5个月大,头戴黄色帽子,身穿花棉袄。民警称,婴儿被发现时,睡得挺熟,仔细一瞧,长得也挺漂亮,身边还放有奶粉、奶瓶和一大包旺仔小馒头。经过医院检查,婴儿十分健康。是谁把这个孩子扔在了这里呢?恰好垃圾桶附近是监控死角,民警并未找到线索。   随后,民警通过微博发布消息寻找婴儿父母,同时将婴儿送往福利院暂时安置。就在民警还在寻找线索时,当晚7点左右,一对年轻小夫妻匆匆跑进派出所,请民警帮忙找孩子。细听之下,这对小夫妻正是男婴的父母。   原来,小王和丈夫一起从外地来吴江打工,为生活琐事难免吵架,丈夫一激动扬言要离婚。丈夫的话伤了小王的心,小王越想越生气,竟萌生了遗弃孩子的想法。天寒地冻,小王舍不得将孩子扔在马路上受苦,恰巧经过医院,便把孩子放在了儿科的一个垃圾桶边,还放了奶粉等食物。   晚上,丈夫回到家里,跟小王道了歉。得知孩子被扔了,更是十分着急,此时小王也感到十分后悔和不安。两人匆忙赶到医院寻找,但哪还有孩子的踪影。   随即,两人来到松陵派出所求助,得知孩子被民警送到了福利院才安下心来。内疚不已的小王想要直接抱回孩子,可扔孩子简单,要回孩子就没那么容易了。民警对小王夫妇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帮助他们办理了一系列手续后,昨天下午2点,夫妻俩在民警的陪同下终于接回了孩子。   办案民警称,好在婴儿并未受到伤害,小王也并不是计划将婴儿遗弃,只是一时起意,并及时前来将婴儿领回。警方对他们夫妻进行了教育,并提醒如果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将有可能构成遗弃罪,受到法律的严惩。2013年12月17日08:39现代快报
常州8岁娃学校犯错 老师用绳子将其捆绑示众 一位8岁的小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居然用绳子将孩子手、脚捆绑后,让其站在教室外半天时间。昨天,常州一位家长发帖引起网友关注。对此,常州武进区教育局调查后表示,这位家长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对当事的代课教师作出解聘处理。   家长发帖 孩子被老师捆绑“示众”   昨天,常州武进区南塘桥小学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在化龙巷网站发帖称,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他陪孩子做作业时,发现孩子的神情有些不对。询问之下,孩子吞吞吐吐地告诉他,自己被老师两次捆绑“示众”。该帖引起网友热议。   现代快报记者与发帖人周先生取得联系。周先生说,他家孩子小兵(化名)第二次被老师捆绑大概发生在上周五。孩子回到家中,他发现孩子神情不对劲,还在厕所里哭。询问之下,孩子才告诉他一些情况。孩子告诉他,和别人打架了,结果老师就捆绑住他的手脚。“第一次被捆绑是在10天前,做早操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在教室外面。”周先生说,一次捆绑孩子时间不长,但是有一次捆了6个多小时,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   周先生告诉记者,这件事发生后,孩子对学校有恐惧感,也不愿和他多说学校的事情。“孩子才8岁,在学校犯了再大的错也不应该把手脚用绳子捆绑长达6个小时。”周先生说,“早上做早操时,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在操场上被捆绑在那,全校师生都在观看,为什么没有一个老师或校领导站出来阻止,帮助一下我的孩子呢!”   对这件事,周先生说,发帖前已找过学校,但没有结果,“最起码也该给孩子做个心理辅导吧?”   同学证实 确实被绑过,而且是两次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南塘桥小学采访。在学校门口,记者找到了已经放学的小兵和他班上的10几位同学。   问起小兵被绑的事,小兵的同学们围了过来,他们告诉记者,小兵确实被班主任周老师绑过,而且有两次。   小兵告诉记者,最近一次被绑,是在教室外面,有半天时间,从上午到下午。“老师就让我站在那,用麻绳绑着我的脚,没有绑手。要上厕所,老师也让我去的。”小兵和同学们说,还有一次被绑是在操场上,早上跑步的时候,那次绑的时间不长。   老师为什么要绑小兵?小兵低下头没说话。其中一位小男孩说,“他打我的,还踢人,踢别的小朋友。”   在学校门口,记者遇到了小兵的妈妈。小兵妈妈说,当时老师的意思大概是“孩子用脚踢人就绑脚,手打人绑手。” 2013年12月17日08:25现代快报
中国“三好学生”走向何处?  在国内,当你说到"三好学生"这个词,学生和家长应该都是熟悉不过的。80、90后的大部分人可能都曾荣获过这个光荣的"三好学生"称号。但就在刚刚开学的第一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传来一则消息:本学期拟取消沿用数十年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用"10+N+1"的新评价标准取而代之。   如何看待"三好学生"这种制度的取消?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第一小学一位骨干老师的看法:   "三好学生"这个好与不好,其实是多方面的,应该是利弊皆有。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其实很多家长应该是挺支持"三好学生"这种制度的。因为三好生牵涉到孩子小升初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学校招生都有考核是否是三好生,如果孩子是三好生,那么在择校的时候占有很大的优势。   我个人觉得,"三好学生"并不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像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学习成绩以及综合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连续两年都被评上了三好生,去年因为成绩发挥失常从而错失了一次机会。但是很多小升初学校的考核标准就是需要连续三年获得三好生才有资格,像她就错失了这样一次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三好生的制度就显得缺乏了一定的公正性。   "三好学生"的评选制度是否是中国特色?国外的教育制度中是否也有"三好学生"的评选制度呢?
2014又出给力的新词 1. 上了贼船,就跟贼走 2.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随便 3. 传销就是兔子专吃窝边草 4. 走自己的路,和爱情兵分两路 5. 是狼就炼好牙,是羊就炼好腿 6 都说姐漂亮,其实都是妆出来的 7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 8.曾经的海枯石烂,抵不过好聚好散 9.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12. 没有不变的承诺,只有说不完的谎言 14. 别扯那么远,谁保证你能活到那一天 15. 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16. 学学人家姜太公,钓的都是寻死的鱼 17. 古时一剑闯荡天下,如今一贱放荡世界 18. 谁对我的感情能像对人民币那样坚定啊 19. 自从买了保险,过马路都不用看红绿灯了 20. 一觉醒来我以为我长高了,原来是被子盖横了 21. 我们始终都在练习微笑,终于变成不敢哭的人 23. 我不介意你骗我,我介意的是你的谎话骗不了我 24. 你说你会等我回来,你是等了,还找了一个人一起等 25.结婚证和卫生许可证的唯一区别是,它不挂在墙上 26. 在你头上拉屎的未必是敌人,也可能是你楼上的邻居 28. 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半死不活浪费人民币 29. 牛肉面里没牛肉不要抱怨,老婆饼里面不也没有老婆嘛 30. 不经历星期一上午的崩溃,就不知道星期五下午的可贵 31. 小学生是一队一队,中学生是一堆一堆,大学生是一对一对 32. 自从人晒黑了,脸色好看了,牙齿变白了,喝酒都不脸红了 33. 人生就像迷宫,我们用上半生找寻入口,用下半生找寻出口 34. 如果你爱上了别人请别告诉我,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勇敢 35. 坏人做一件好事叫回头是岸,好人做一件坏事叫临天亮尿床 36. 哄领导开心就做做假,哄群众开心就做做秀;哄自己开心就做做梦 37. 结婚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8. 最快变成哲学家的是老公,最快变成经济学家的是老婆,最快变成战略家的是丈母娘。收起
公务员取消所有补贴了! 好像开始执行的只是省级直属单位,我是河南司法的,这个月开始一个月少1000多,地方上没听说,确实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很不理解既然是规范,,为什么不同时出台补贴方面的规定?为什么大多系统没有执行?良心上说,基层公务员都是靠工资,没有一分额外收入,可悲的是制定政策的都不是靠工资,我们其实也是弱势群体!好像开始执行的只是省级直属单位,我是河南司法的,这个月开始一个月少1000多,地方上没听说,确实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很不理解既然是规范,,为什么不同时出台补贴方面的规定?为什么大多系统没有执行?良心上说,基层公务员都是靠工资,没有一分额外收入,可悲的是制定政策的都不是靠工资,我们其实也是弱势群体!好像开始执行的只是省级直属单位,我是河南司法的,这个月开始一个月少1000多,地方上没听说,确实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很不理解既然是规范,,为什么不同时出台补贴方面的规定?为什么大多系统没有执行?良心上说,基层公务员都是靠工资,没有一分额外收入,可悲的是制定政策的都不是靠工资,我们其实也是弱势群体!好像开始执行的只是省级直属单位,我是河南司法的,这个月开始一个月少1000多,地方上没听说,确实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很不理解既然是规范,,为什么不同时出台补贴方面的规定?为什么大多系统没有执行?良心上说,基层公务员都是靠工资,没有一分额外收入,可悲的是制定政策的都不是靠工资,我们其实也是弱势群体!好像开始执行的只是省级直属单位,我是河南的,这个月开始一个月少1000多,地方上没听说,确实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很不理解既然是规范,,为什么不同时出台补贴方面的规定?为什么大多系统没有执行?良心上说,基层公务员都是靠工资,没有一分额外收入,可悲的是制定政策的都不是靠工资,我们其实也是弱势群体!好像开始执行的只是省级直属单位,我是河南司法的,这个月开始一个月少1000多,地方上没听说,确实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很不理解既然是规范,,为什么不同时出台补贴方面的规定?为什么大多系统没有执行?良心上说,基层公务员都是靠工资,没有一分额外收入,可悲的是制定政策的都不是靠工资,我们其实也是弱势群体!转天涯杂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