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汉
易老汉
关注数: 29
粉丝数: 84
发帖数: 1,976
关注贴吧数: 8
盖州全民核酸检测是免费的,为什么学校要求学生到医院花钱做? 学校已经停课,在家里网课,学生随社会做免费的核酸检测不行吗?88元,花的冤。
为防疫禁止三轮上路,出租为什么可以? 就传染病毒方面来说,有关部门认为出租车比三轮车安全,能告诉我们理由吗?
盖州修路工程,怎么好几处半拉子,停工了? 鼓楼下,建行胡同,,,都撂下了,没人干活,快一个月了
东二线的邮政储蓄,提款机不是没钱就是坏了。 三台自动提款机,平时两台一直是坏的;中间唯一一台没坏的,还经常没有钱。
市中心医院,为什么不许三轮车进入? 盖州市中心医院,过去允许三轮车拉病人进入院内。但去年开始规定,不许三轮车进入了。道理何在呢?禁止三轮和出租车在医院院内逗留等客,是应该的;但禁止三轮拉病人进入,就不明白为什么了。私家车、出租车等可以拉病人进入,唯独不许三轮进入,是嫌三轮和坐三轮的病人身份低吗?
送神,到底是初二还是初三? 除夕夜请神,半夜放炮;过了年送神走,还得放炮。我们盖州有初二半夜送神放炮的,也有初三半夜送神放炮的。这就多了一次半夜放炮搅闹睡觉的时间。初二晚上,从10点后就开始放炮,一直放到12点半多。今晚初三,根据往年情况,还得有送神半夜放炮,看来还得半夜睡不好了。就不能统一一下,或初二送神,或初三送神么?
求大石桥民间医能治疗胆结石的 十几年前,盖州有胆结石患者去大石桥医治,只记得是偏方或民间医,方子里有猪蹄,其他记不得了。有知道的,请提供信息!谢谢了!
去了郑州、洛阳,市中心竟也有电瓶三轮车! 和盖州后期出现的红色电瓶三轮一样,郑州、洛阳这样的大城市里竟然也有。而且没有号牌,是自主随意上路的。但是,他们的生意很冷清,很少有人坐,当地人基本是不坐的。因为,大城市坐三轮价格贵,速度慢,而这几个城市公汽太发达了,车次多,线路多,时间准,价格低,很方便。 想到盖州多年对三轮讨伐不断,也没有明显效果。砍三轮的前提,必须有替代的交通工具,否则别空谈。有私家车的呼吁砍三轮,因为他们不需要。但我们普通百姓没有私家车,有时候还是要坐三轮的。 郑州洛阳的城市规模不比盖州小多少,人家都不说什么三轮车影响城市形象,盖州就别以此为理由,对三轮车大加讨伐了吧。在没有找到替代三轮为普通百姓的交通工具之前,加强对三轮的管理才是正理。
据说龙庙村,有老中医董锡侯女儿 请帮忙联系,了解董老情况
兔儿岭二楼卖服装:不许退货 霸王条款:不许退货;只让调换一次,而且只给调换价位高的。
今年缴纳社保,为什么障碍重重? 亲戚是40、50人员, 去了以后,要你出示8、9年前,即2007、2008年的收据。回家取了之后,又说:去复印!复印回来,让去楼上“到账”。得去邮政银行缴费,还要排号,早晨“放号”,晚了领不到。收据呢,还得自己去地税拿。还分几次的。亲戚一个半小时,总算交了收据复印件,打印了单子,明天就能去排号了!
求老名医照片:如佟德邻,潘世博等 卫生工作者协会编盖州传统医学的书,人物介绍必须有照片。还缺一部分。请大家帮忙!
再次征集盖州名中医董锡侯情况! 盖州上世纪最负盛名的三位老中医,李显庭,卞逵九,董锡侯。前两位材料基本收到,唯有董锡侯老先生,找不到后人和材料。请知情者不吝告之,亦是功德一件!
【美国男子接力队申诉被驳回!】 据美联社消息,里约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美国队因串道犯规被判成绩无效,随后美国队提出申诉。美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的申诉被驳回,确认美国队无成绩,加拿大队保留铜牌,中国队仍旧为该项目第四名。
今天,仍然是你的节日----致退伍军人 夏风里 猎猎飘舞的红色军旗 是你梦中永远萦绕的记忆 虽然,你当年的军装早已褪色 但你心中的军旗,仍然清新如洗 当年的你 懵懂调皮 家中还常惹父母生气 可当你穿上了军装 你就成了男子汉 顶天立地 部队里,连长给你讲军史 班长教你投弹、拼刺 大熔炉几年的熏陶 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刻苦训练,有你 努力学习,有你 抗洪抢险,有你 见义勇为,有你 哪里有困难 哪里有危险 哪里需要 哪里就有你 几年后你脱下军装 告别了军营 告别了战友 告别了八一军旗 一步一回头 脸庞挂着泪滴 站在军营外,向军旗 做最后一次战士的敬礼 回到地方 工厂 农村机关 商业 个体 无论在哪里 仍然是一身英武 一身正气 虽然你早已摘下了领章帽徽 旧军装久久 被你珍藏在箱底 军人本色常在 连走路,也还是训练时的步履 每年,你期盼八一 期盼激荡心弦的军歌 期盼飘扬的军旗 因为这一天,仍然是你的节日 八一八一,飘扬的军旗 早已退伍的老战士 永远不能忘怀你 永远,永远仰望你!
红花峪道口的大道,十来天前挖开填上的,今天又开始挖? 太随意了吧?当你自己家院子呢?很多人以为盖州是城市;这样的没有计划,没有管理,乡镇水平而已
盖州去仙人岛,白沙湾,可以考虑通公汽 仙人岛是盖州一个重要的新开发区,但几年了,一直没有通公汽。
合法了!私家车可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 ! 合法了!私家车可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 11月1日起实施 先后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政方案今天揭开面纱。网约车合法地位获得明确: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此外,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新政于11月1日起实施。“专车新政”干货全在这!私家车能入伙了! 新京报 今天下午3时,交通运输部在国新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部令(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 ------------------ 出租车行业,这回得重新审视自己了
今天艳阳天,孩子仍然被防洪放学! 从周四开始,幼儿园就开始放假了,说是教育局通知的,防洪,放假三天! 虽然周五就知道没有大雨,今天周六还出了太阳,但孩子仍然被放假!
今天下午手机落三轮车座位,车夫喊住我 从红花峪道口到东关坐三轮,拿的东西多,下车给钱就走。后面车夫喊住我:“手机!”回身从座位上拿走手机,竟然忘记说谢谢,更忘记记下车号!
帮盖州卫协会的朋友发帖:寻老中医后代 比如董锡侯、辛雅风等老中医的后代联系方式。盖州市卫协会要出【盖州传统医学汇萃】一书。
求盖平老药店---咸春堂相关照片 听说盖州现在某一家药店还挂着一张,但不知道哪家;知情人不告诉我。
政府到聚华,出租车和我要15元 今天上午11点,从政府档案局出来,本不想坐出租的,我们草民坐不起。但回头几次,看有没有三轮过来,就被后面来的一辆出租盯上了。在我身边停下,招呼我上车。车里还有两位老年妇女。我问:到聚华多钱?司机回答:“15.”我吃惊,司机就让步:“10元吧。 ” 扭头不理,继续走路。一会,来了一台三轮,4元送到。
芸豆:沈阳一公斤13元,盖州一公斤26元 盖州物价贵,怎么竟然比省城贵了一倍?昨天在北关买芸豆,13元一斤;晚上看电视,沈阳芸豆13元一公斤!
盖州街头拾荒老人与流浪狗(光辉岁月80年代摄影并文) 在盖州市的街头,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一位流浪老汉带着一群流浪狗在街头有秩序地游荡着,发现垃圾箱,流浪老汉便停下脚步,走近垃圾箱将里面的食物进行“筛选”,小狗们乖乖地围坐在老汉的身边,摇着尾巴仰视着老汉,老汉边吃边将小狗们一一喂饱,剩余的食物“打包”带走。 时隔一年之后,笔者日前在家乐福附近又见到了流浪老汉和他的小狗们,跟去年见到时不同的是,眼下正值寒冬,老汉已换上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这点让笔者感到特别欣慰,小狗们依然很有秩序地追随着老汉。新年时期,挨家挨户张灯结彩,鞭炮声不绝于耳,喜庆气氛十分浓郁,在这样气氛的烘托下,老汉还在领着小狗们流浪着,笔者看起来不免有些心酸,但是老汉气势不减,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在马路上前进着。这一组合跟周边的闹市显得格格不入,但却又固执地存在着。令笔者感到不解的是小狗们已由去年见到时的6只变成了现在的4只,可能是那两只小狗掉了队,可能是遭遇到了车祸,可能……笔者希望它俩只是掉了队。 “狗不嫌家贫”,主人哪怕是一个贫穷至极的流浪汉,小狗们也绝不会抛弃主人。老汉是一名贫穷至极的流浪汉,自己的温饱都很难解决,有上顿没下顿,可是他也没有抛弃跟随自己的小狗们。虽然只能去垃圾箱寻找食物,但是老汉依然会让小狗们吃饱。老汉虽然流浪,但从不乞讨,完全自力更生,虽然无助,但我们看不出老汉眼里透出任何绝望,也许这就是他自己的另类生活态度。除了这些追随自己的流浪狗,老汉一无所有,对别人来说这是一种苦难,但对老汉来说正是最大的财富。 一些市民戏称老汉为“狗司令”,看到这样一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非常有趣,不免戏谑一番,也有很多人觉得非常可怜,对其非常同情。老汉选择流浪,也许是社会抛弃了他,也许是他抛弃了社会,这些流浪的小狗应该都是被主人抛弃的。“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可是这句话却在流浪汉与流浪狗之间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同病相怜,不离不弃,相依为命,让流浪生活变得不再那么艰难。看到这样一幕,我们除了戏谑或是同情,难道不该有所反思吗? (王友禄)
暖泉才女李翠玉(罂粟)在【辽河杂志发表小说】
兴隆大家庭,去超市购物,用推车得交费 锁住了,投一元币才解锁。首创吗?李维龙真有脑瓜
盖州客运站:旅客买票进入候车室,才能看汽车时刻表 别处客运站都是把汽车时间表和票价表,放在售票处,让旅客买票时看。但我们盖州客运站很有创意,他把汽车时间表和票价表,放在候车室。也就是说,旅客没买票,不得查看这两个表! 但已经买票了,进入候车室,看这两个表,有什么用呢?
今天盖州各地雨晴,谁发发看啊 今天应该有一些干旱的农村下雨了吧?
本人和吧主光辉岁月的考证文章登同期【营口春秋】 本人的【清代盖州籍大学士---白潢】与吧主光辉岁月的【千年古寺永安寺】登载近日出的【营口春秋】。【营口春秋】是营口市志办的期刊。
建议:以暖泉吧平台,我们组织起来 建议以暖泉吧为平台,我们这些热衷传统文化的人,应该组成一个小组。挖掘、抢救尚存的盖州人文历史!盖州第一个民间的挖掘抢救遗留文化组织,或由我们组成!
今天盖州评剧戏迷们去前暖泉了 前暖泉有几位评剧戏迷,我们盖州的评剧戏迷十几个人,今天上午去以戏会友。可惜我昨天晚上弯腰造成老腰病犯了,没有去成。
万福各村地名故事,有知道的么? 人文历史,万福很厚重,地名也是承载了千百年的历史。有热心的朋友,发出来啊
辽宁电视台管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叫老人 几年前,看辽宁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节目。说一个“老人年近五十岁”。当时就蒙了,不到五十岁的人,也是老人?头几天又有一个【老太寻猫触电身亡】,说这个老太50岁左右。 可能电视台的记者编辑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看50岁左右的人,比他们大一辈,就是老人了。但且慢,记得联合国定的,40岁以下为青年人;40---65岁为中年人。我国界定中老年人的标准是按什么的呢?电视台应该按民间的,还是国际通行的?
盖州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大钟
感觉玄贞观的神殿不够 作为盖州影响最大的道观,就一大间正殿,没有偏殿,后殿,供奉的神像也少。不知道当年是什么情况?
买排骨要小心被掉包! 三天前去盖州的早市买排骨,在一个摊位前站住。男摊主在肉案的外面,即道路的一边叫卖,女的在肉案子里面卖。15元一斤的排骨,我买了一方,告诉我44元的,然后女的拿到肉案里面的地上,背对着我去剁骨头。回家老伴一看,基本是“爬头”,肋条没几块。但怕我回去找,。就没言语。第三天才和我说了。但已经吃了三分之一,剩的大半冻上了。今天早晨我又去早市买菜,走到这个肉案前,对他夫妻说,你们戏法变得好啊,排骨都变爬头了!他俩低头不应声。
蒋荫棠先生的生年,到底是1846年,还是1861年? 相差15年啊
电脑要重做系统,明天上午。有报名上门的的吗? 红花峪道口一带。现在上门做系统多少钱?
老盖州街边食品摊照片
昨天在百姓超市买了五花肉片,今天扔了 昨晚要吃锅子,在百姓超市买了两袋五花肉片。谁知吃时无香味,只觉得发腥,而且带皮带毛的,一片肉长长的有十几公分。因为已经准备了不少吃锅子的材料,锅里还有其他蔬菜,汤,无奈今天又在别处买了一袋五花肉片,把昨天锅里剩的肉片挑出来扔了。
42年前,我的前暖泉之行 提起暖泉,我有些亲切感。因为我42年前,几次去过前暖泉。 大姐1972年初中毕业,下乡到前暖泉。那天,一辆电机厂的货车拉着十几名“下乡青年,和我们这些家属,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前暖泉。青年店就在前暖泉最西边,道南,中午我们吃的高粱米饭,菜忘记了,很一般的,但也比在家的强---那时候,副食供应,没有什么吃的啊! 以后每隔几个月,我就要去一次前暖泉,给大姐送点咸菜。没有公汽,没有私家车,骑父亲的旧白山牌自行车,单程得四五十分钟。送到了就往回走,大姐就一普通下乡青年,也没有条件留我吃饭喝酒啥的。 一次返回走到东关,听广播里播送”一种曲艺,,名字忘记了,内容是以为大娘出门,要去内蒙的什么”浩特’,二林浩特,锡林浩特,演员唱了五六个浩特。 ,后来在县志里读到罗铁,又认识了暖泉屯道沟走到辽阳当市委副书记,诗人张成良,以及盖州陈姓的几位朋友,对暖泉更有印象了。现在,苦城兄,光辉岁月80年代小朋友在这里,我更有理由喜欢暖泉了。
“大双子”智胜庄河厨师(本人所撰【盖州饮食文化】第四节内容) “大双子”智胜庄河厨师 “大双子”本名陈明双,盖州后暖泉人,生于1894年。三十岁以后为生活所迫,只身去了北京,五年后学了一手好厨艺而归。他起初为当地办红白事的人家做菜,后来开办了自己的“棚铺”(即红白事一条龙)。由于他厨艺出众,人缘也好,名声逐渐传开,生意越来越多。 有一次,盖州万福庄一个大户人家办喜事,由于客人太多,大双子一个棚铺干不过来,就又请了庄河的一家比较有名的棚铺。两家在大院子里各自摆开了阵势,暗中较劲。客人们也乐得看看热闹,撺掇两家当场比武打擂。 只见碟碗如穿梭,只听锅勺响叮当。两家上菜的速度,菜的味道都不相上下,客人们吃到快散席也没给两家分出高下来。又有好事者提议:两家再分别做一个“清汤”,最后一决雌雄。 这道清汤在正席之外,做几碗够几个人品尝就可以。大多数人还以为做清汤没什么讲究,也就放点油,葱花,盐等作料,不容易考察出厨师的功力。大双子好像也有点紧张,拿勺子时竟把一块屉布落进锅里,稍停一下他就捞了出来。汤做好了,几个客人分别喝了几口两家的清汤,立即惊呆了:庄河这家做的清汤味道很平常;而大双子做的清汤,味道纯美,似乎有鸡汤的味道呢。对方也品尝了大双子的清汤,只得叹服。 从大户人家回来,徒弟问师傅这汤怎么能做出鸡汤的美味呢?大双子笑道:“你看见我做汤时有一块屉布掉锅里了吧?这屉布可不是平常的屉布,是我以前把两只老母鸡熬汤,熬到只剩一碗汤,再把屉布沾透鸡汤,晾干备用的。”
微波炉不制热了,谁知道城里哪家会修 买了4年的格兰仕,今天早晨突然不制热。城里一带谁家能修?
一高东面的修车师傅态度太好了 本人无私家车,经济条件又不能经常坐三轮,一辆买了10年的自行车还将就骑,最近觉得自行车后轮一带咯噔咯噔响,于是到了一高东面的修车点。相隔5米远,两位修车的,西边的一位50出头,像很有技术的模样;东边的那位不到40岁。我很多数人一样,选了50出头的。 他手摇车蹬一阵,判断道:“中轴坏了!” 坏了就换呗!于是卸下来换了,十几元,不多。 骑了一段,车子咯噔照旧。第二天又回去找他。 手摇车蹬一会,判断道:“后轴坏了! ”坏了就换呗!”于是卸下来换了,十几元,不多。 骑了一阵,觉得咯噔照旧。隔几天又回去找他。 他手摇车蹬一阵, 他开始卸后轮。检查一会,判断道:“后轴碗坏了!“ 我有些不高兴了:”你不能一起说啊?几次了,一次说一样毛病。“ 没办法,修呗! 他鼓捣一阵,抬头说:“你这轴碗不好卸,得电焊点上。。。。。。” 三番五次的,他还态度这么好,我终于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了,告诉他,算了,装上,不修了。
盖州饮食文化之“改良火烧” 最近调查盖州特有的食品,菜肴,知道改良火烧也是盖州独有的,各位吧友有知道情况的,请在这里说说。知道北关有一家制作改良火烧的。
寻求盖州老一代名厨门国江(人称门大巴掌)老先生的知情人 盖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建国之前的名厨已沉入历史,现在为大家所知的,最有名的要数门国江老先生了。门先生绰号“门大巴掌”,几十年前誉满盖州。现在要整理盖州名厨资料,有知道门老前辈情况的吗?其后代的联系方式也可以!
乱炖菜和乱炖鱼,是不是盖州的特色菜? 有知道的请说说
盖州几十年以来名厨都有谁? 除了去人民大会堂的刘师傅,人称“门大巴掌”的老门师傅,还有以“干煸肺子”著名的高师傅,还有谁呢?
昨天在沈阳二院四楼,有两个年轻人骂 在盛京医院四楼中医候诊室外面,有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说着什么,其中一个年轻人大声吵,粗口骂人,还摔厕所的门大声响。最可气的,这人还假装盖州口音!
一位出租车司机寻找丢相机失主
烧烤店的外烤浓烟为何横吹? 烧烤店在户外的烤炉,浓烟过大,熏着了他自己,于是最近一两年出现了铁丝罩的吹风机,把烧烤的浓烟排向外面。有的家是向斜上方吹的,但多数是横吹,直接吹往大道,过路的行人首先享受到浓烟。城管应该管吧?
昨晚:一夜少眠 住红花峪道口里面,半夜11点半,被从烧烤里出来的几个青年男女的嬉笑声尖叫声吵醒;刚朦胧一会,修路的诡异地半夜施工!早晨听说,是后半夜1点紧急召集施工的,为了抢和台抢工期!头些日子,他们早晨4点多就来到修路现场,但不干活,把铁锨放在屁股下面,坐在路边闲侃。拖拖拉拉地干了快两个月了,进展缓慢。
东山老崔们说对了 上次我发帖说,红花峪道口一带道路一百多米长的缺损处被铺上了砂石混水泥,车过来就尘土飞扬;崔老弟说,楼主不知道铺路的程序吗?几个人跟帖也说,那是要铺沥青的。昨天看看,你们说对了,真要铺沥青了-----但是把原来的砂石水泥扣出去了。为什么铺了砂石水泥,又不怕辛苦和花费扣出去呢?看得出,公路部门原先并没有打算在砂石水泥上铺沥青,现在做法是改正补救。大热的天,真是劳民伤财!
红花峪修路奇观:修一半宽,扔下一半 目测一下,大概修四米左右,扔下一侧,有的地方扔下三分之一宽,有的地方扔下二分之一宽,仍然是过去的土路。是为了节省开资吗?谁都明白,柏油路连接土路,几年以后,土路的土就会“吞噬”了柏油路。
营宝大酱,质量下降 以前买营口大酱,后来盖州有了自己的品牌“营宝大酱”,买了觉得比别的大酱稠,味道也好。于是几年来一直买营宝大酱。但今年买的营宝大酱和其他品牌大酱基本一样了,稀的,没啥味道。我们的商家有个毛病:起初的质量好;等有了点名气,销路打开了,便开始“糊弄”,以期更大的利润。
秀龙山立的棚亭干嘛用的? 今天早晨上绣龙山,看见半山腰的台阶上突然出现几十米长的棚亭,不知道干嘛用的。大家都很疑惑。有的说,是烧烤,给上山的人提供美食;有的说,是避雨亭吧?
数字电视台,你滚动字幕播通知,能不能改在上面 电视机下面是电视剧对话的字幕,你播放通知也在下面,正好挡住了文字。
茄子根部紫色的不敢买 过去紫茄子根部,揪去茄蒂,露出来的是白色的;但这几年紫茄子很紫,除去茄蒂很难看见白色,据说是菜农用什么化学剂点的紫色,对人有害。有知道内情的吗?
红花峪农机校东面已经停水三天! 物价局家属楼东北面, 前天停水的,至今没来!我亲戚在那住,让我发帖问问。那里以前就水压很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