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enzhao27 owenzhao27
关注数: 2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7,542 关注贴吧数: 41
【25-05-10纯欣赏贴】萨珊银币与丝绸之路的故事,7世纪购买一个女奴需要多少银币? 1959年,在新疆乌恰县深山中的一条小路旁,考古学家发现了中国内最大的银币窖藏。一个修路队用炸药拓宽路面时石缝中发现了 13根金条和 947枚银币,这里是曾今的高昌国(位于今吐鲁番)通往西突厥牙帐的道路。这些银币包括萨珊银币、阿拉伯-萨珊银币和萨珊银币的仿制币。阿拉伯-萨珊银币的出现可以把整个窖藏的年代推定为651年萨珊王朝亡于哈里发的军队之后。早在公元300年,高昌人就开始使用伊朗西部萨珊王朝打造的银币。萨珊银币以其85%到90%的高纯度著称,且有着鲜明的特点。每枚银币的正面都是在位国王的侧面像。每位国王都有独特的王冠,可以以此来分辨不同的国王。此外还刻有中古伊朗文的王名。银币反面的图案是有两名护卫的火坛,表现萨珊王朝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在高昌人使用银币的同时,中原人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一直在用五铢钱。高昌及高昌以西地区用银币、内地用铜钱这种通货上的差别,在640年唐朝征服高昌之后仍然存在。公元700年左右,西州人才慢慢改用铜钱。他们常把1000 枚铜钱串起来,称为一贯。提到银币的阿斯塔那文书中,年代最晚的为692年的一件税单,里面特别提到铜钱和银币的汇率:2枚银币等价于 64枚铜钱。当时银币在西域的购买力如何哪?在吐鲁番发现的一组文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这组文书出土于一位死于673年的放贷人左氏的墓中。其中有一封折好的信,来自死者的一名仆人。他在信中说,自己对于六年前(即667年500枚银币的失窃不负任何责任。和许多汉人一样,这名仆人也相信阴曹地府的判官既会向死人也会向活人施以惩罚。该信显示,当地富人手上随时都可能有多达 500枚的银币。另一份吐鲁番出土的粟特语契约,内容是一名和尚用银币购买一名年轻奴婢。契约原文翻译如下:岁在高昌 108 延寿,神圣的大俟利发、王十六年。汉语五月即粟特语赫舒母撒韦赤(xšūmsaBēč)月,猪年,二十七日。在高昌市场众人面前,张家奥塔之子沙门岩相,以120枚波斯制高纯德拉克马(银币)向康国的图扎克之子乌浒舒维尔特购买了生于突厥斯坦楚雅克家的名叫乌帕赤的女奴。沙门岩相买下了此女奴,(卖主)不得赎回,(女奴)无债务、无财产、无诉讼无纠纷,永远属于他的子孙后代。沙门岩相和他的子孙后代可以(对女奴)随意打骂、**、**,将其出售、质押、赠送,想做什么都行,就如同对待父亲、祖父的遗产,或族生、旁生、家生的女奴,又或用德拉克马(银币)买来的永久财产。对于女奴乌帕赤,乌浒舒维尔特失去旧有的一切权利,对其失去拘束力。这件女奴契约对所有人无论是行客、百姓还是王公大臣都有效力。谁持有这件契约,谁就可以收领、带走这名女奴鸟帕赤,并将其作为女奴对待,其条件即写在此契约上的条件。见证人:米国人楚纳克之子提失拉特、康国人胡突赤之子纳姆扎尔、皴赤建人卡而兹之子佩萨克、何国人那那库赤之子尼扎特此女奴契约经书吏长帕托尔许可,受乌浒舒维尔特委托,在乌帕赤的同意下,由帕托尔之子乌赫旺写就。高昌书吏长画押。注:本帖以上内容节选自《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