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剑器动四方
greatrrr1314
关注数: 149
粉丝数: 624
发帖数: 38,462
关注贴吧数: 20
晒签主题贴
新三国演义——权御天下(半战报半小说) 以前玩的311,在游戏群里发过相应的截图,聊天记录保存了下来,正好放假,把之前的战报发到吧里看看人气如何。 游戏是几个月前玩的了,不会电脑截图,用手机拍的图片,并且电脑屏幕我没擦,可能拍的图片有些模糊,还望谅解。这几天有时间就发一点,内容不多,不会像之前的作品一样长,短篇图文。,本命镇楼。
有个图文挖坑的想法 本人看三国小说从初中开始到现在也有七八年了,看了大概五六十本小说,却没有一部最终boss是孙权的。 想开个图文坑,主角不是曹操刘备系的,而最终boss是孙权。孙权在我的作品中会得到一定的加强。不知各位有何好的剧本思路,能够帮助我找到灵感,开一个图文新坑,谢谢啦。
(外交贴)本人代表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吧向313吧表示祝福 祝313吧的各位端午节快乐,悠悠粽香,甜蜜时光;端午节安康,平安吉祥!
虚心请教一下 有人能找出有关以下这段记载的相关史料吗?这个说法我还是头一回见到。
本人代表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吧向314吧吧友拜年! 祝各位吧友新年快乐,牛年大吉,生活美满,工作顺利,学业进步,天天开心。
本人代表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吧向313吧吧友拜年了! 祝313吧吧友们新年快乐,牛年大吉,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作为原来313吧的吧务,也希望咱们313吧的吧主能早日开放,回归正常。
水一贴,我发现了一位隐藏的战神——高寿 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兵有十余万,旌旗弥数百里,有渡江之志。权严设固守。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 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归。孙韶又遣将高寿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径路夜要之,帝大惊,寿等获副车羽盖以还。
邓艾与姜维的数次交锋(史料汇总,包含直接与间接) 1.249年 《邓艾传》: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 《姜维传》: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2.255年 《邓艾传》:解雍州刺史王经围於狄道,姜维退驻锺提,乃以艾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 《姜维传》: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卻住锺题。 3.256 《邓艾传》: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於段谷,大破之。 《姜维传》:十九年春......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4.257年 《邓艾传》: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 《姜维传》:二十年......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维前住芒水,皆倚山为营。望、艾傍渭坚围,维数下挑战,望、艾不应。 5.262年 《邓艾传》:景元三年,又破维于侯和,维卻保沓中。 《姜维传》: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 6.263年 《邓艾传》: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 《姜维传》: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
孙权追封孙策为王,似乎是正常操作吧? 可为什么一大堆人拿这件事黑孙权薄情寡义?感觉有点尬黑。在孙权之前,貌似没有帝王追封兄长为帝的先例吧?
《中国战争史》对孙权夺荆州的评价。
水一贴,谈谈所谓的“五子良将之首”于禁。关于五子良将的能力比 水一贴,谈谈所谓的“五子良将之首”于禁。 关于五子良将的能力比较,也算是三国圈内的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其中有这么一种观点: 于禁为五子良将之首,能力最强。 依据何在?便是于禁的地位最高,最早获得了假节钺。 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于禁传》 然而地位并不等于能力,按照这个逻辑,夏侯惇就应该是曹魏能力最强。接下来楼主用三国志当中的史料,来分析一下于禁与其余四人之间的能力差距。
如何理解“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
关于夷陵之战的一点疑问。我记得有不少人认为赤壁之战是刘备打的 关于夷陵之战的一点疑问。 我记得有不少人认为赤壁之战是刘备打的,例子在这里: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武帝纪) 那么为什么很少有人认为夷陵之战是孙权打得呢? 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文帝纪)
关于曹操重心放在东吴的一点疑问 众所周知,在赤壁之战后到汉中 关于曹操重心放在东吴的一点疑问 众所周知,在赤壁之战后到汉中之战期间,曹操的重心一直放在孙权处,多次征讨孙权,而非进攻荆州。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何要进攻江东,而不进攻实力更弱的刘备势力呢? 有人说,是因为曹操惧怕关羽,因为曹操很清楚关羽的实力,不敢来犯。所以挑软柿子孙权捏。 汉中之战也是曹操畏惧刘备,所以直接撤军。 夷陵之战更是陆逊畏惧刘备,所以陆逊和刘备打持久战。各位吧友如何评价这一观点?曹操在后期是不是怕了关羽和刘备?
关于夷陵之战的一点疑问。我记得有不少人认为赤壁之战是刘备打的 关于夷陵之战的一点疑问。 我记得有不少人认为赤壁之战是刘备打的,例子在这里: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武帝纪) 那么为什么很少有人认为夷陵之战是孙权打得呢? 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备书到。(文帝纪)
话说蜀汉的穷兵黩武被常常提到,然而曹魏有四百多万百姓,五六十万的兵力。 相比之下曹魏的比例相比蜀汉更甚,为何很少提到曹魏呢? (没有黑曹魏的意思,只是单纯讨论一下)
关于袁绍的一点疑问 从史书来看,袁绍是一个很得民心的君主,可为何很少有人提及袁绍的爱民?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绍,布衣之雄尔,能聚人而不能用。” 荀攸:“绍以宽厚得众心。” 《献帝春秋》“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郭嘉:“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 《后汉书乌桓传》:及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尚欲凭其兵力,复图中国。
从史书来看,袁绍是一个很得民心的君主,可为何很少有人提及袁绍的爱民?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绍,布衣之雄尔,能聚人而不能用。” 荀攸:“绍以宽厚得众心。” 《献帝春秋》“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郭嘉:“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 《后汉书乌桓传》:及绍子尚败,奔蹋顿。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尚欲凭其兵力,复图中国。
我觉得吕布的军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似乎并非“有勇无谋”列举一 我觉得吕布的军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似乎并非“有勇无谋” 列举一下吕布的胜仗。 击破张燕: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吕布传) 对战曹操: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太祖引军还,与布战於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馀日。(吕布传) 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馀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武帝纪) 偷袭徐州: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吕布传)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先主传) 支援刘备: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於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吕布传) 击败袁术:袁术怒布杀韩胤,遣其大将张勋、桥蕤等与韩暹、杨奉连势,步骑数万,七道攻布。布时兵有三千,马四百匹,惧其不敌,谓陈珪曰:“今致术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珪曰:“暹、奉与术,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子登策之,比于连鸡,势不俱栖,立可离也。”布用珪策,与暹、奉书曰:“二将军亲拔大驾,而布手杀董卓,俱立功名,当垂竹帛。今袁术造逆,宜共诛讨,奈何与贼还来伐布?可因今者同力破术,为国除害,建功天下,此时不可失也。”又许破术兵,悉以军资与之。暹、奉大喜,遂共击勋等于下邳,大破之,生禽桥蕤,余众溃走,其所杀伤、墯水死者殆尽。(后汉书吕布传) 击败刘备: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先主传)
我觉得吕布的军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似乎并非“有勇无谋”列举一 我觉得吕布的军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似乎并非“有勇无谋” 列举一下吕布的胜仗。 击破张燕: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吕布传) 对战曹操: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太祖引军还,与布战於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馀日。(吕布传) 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馀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武帝纪) 偷袭徐州: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吕布传)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先主传) 支援刘备: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於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吕布传) 击败袁术:袁术怒布杀韩胤,遣其大将张勋、桥蕤等与韩暹、杨奉连势,步骑数万,七道攻布。布时兵有三千,马四百匹,惧其不敌,谓陈珪曰:“今致术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珪曰:“暹、奉与术,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子登策之,比于连鸡,势不俱栖,立可离也。”布用珪策,与暹、奉书曰:“二将军亲拔大驾,而布手杀董卓,俱立功名,当垂竹帛。今袁术造逆,宜共诛讨,奈何与贼还来伐布?可因今者同力破术,为国除害,建功天下,此时不可失也。”又许破术兵,悉以军资与之。暹、奉大喜,遂共击勋等于下邳,大破之,生禽桥蕤,余众溃走,其所杀伤、墯水死者殆尽。(后汉书吕布传) 击败刘备: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先主传)
如何理解苏辙对曹操孙权刘备的评价? “今夫曹操、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论能力,曹操大于孙权大于刘备吗?
为什么总有人一提到孙权,就总是孙十万,孙十万的叫?感觉都类似于“乳法”烂梗了。 讲道理,孙权的损失远不如曹操、刘备打的败仗中的损失(赤壁、夷陵等)。 为啥没人说“曹惨败”,“刘身免”?
b站是个学历史的好地方
《荆楚麒麟儿》 本人第二部图文作品,文笔有限,还请各位看官多多包容,多谢。随便来一张镇楼图。
搬运图文《魏书——变节者传》 已征得原作者的同意,现在开始搬运图文@李梦阳转世
搬运图文《真·不一样的三国》 已征得原作者的同意@最爱甘宁 ,现在开始搬运,楼主学生党,可能转的慢一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