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贤士 乾坤贤士
关注数: 38 粉丝数: 16 发帖数: 236 关注贴吧数: 5
看到一群为自如辩护想说两句 昨天,基本全程看完了直播。在第一次看到王翔做这个T1的视频就觉得很不舒服,其实中文的意思,大家都懂得的。看完视频,很多人说老罗有失风度,王翔委屈,还有说老罗把王私下说的秘密拿出来作为反击,最终得出来的结果是王翔输了辩论,赢了尊重。这是什么逻辑?很明显的,王这个视频肯定是不够客观的,王翔体:“就假设Zealer评测是公正的, 数据不是误录的,投资不是雷军的. 在这样一个纯粹的环境下,看它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好的评测. 没错我们就是要拆穿他的客观,看透它的主观,还原Zealer的本质...”这样的语气,其实学过中文的正常人是理解得了是什么意思的。 说老罗拿王私下说的秘密做武器反击的有没有分得清谁先出卖谁的?至少,老罗对王翔是有实际的经济支持的,就说罗曾经也是王的客户,王也收过罗的钱,但,王没有对朋友说真话,还在背后捅了一刀,估计老罗是因为这个,没有给王任何机会。 还有说做为裁判收运动员的钱是很合理的,因为别人的钱收不到。这个其实正常人都明白,不用解释。 还有说老罗人身攻击的,我想这个老罗在用词方面是有点过,但是也比喻得很适当,看看我们看球遇到吹黑哨的时候的反应,其实老罗还算温和。正是如此,老罗才是真实的老罗。 那,为王翔辩护又是什么意思呢? 最后,用一个微博结尾吧:"同情弱者的前提是弱者没错,活下去的前提是别作奸犯科,在是非问题面前谈感情只能让这个行业更没是非。何况吓得手机厂商纷纷交保护费的谈不上弱者,进军上亿元市场的行为也和活下去没半点关系。 "
戒烟一周年感想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离开香烟已经足一周年有余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离开过烟,虽然,在学会抽烟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过,总有一天会把烟戒掉的。而且十几年学抽烟的时候,振振有词的说是:会抽烟才完整。结果,一抽就是14年。从开始时候的一天几根到近年的两天三包。当中曾经戒过几次,短的有几天的,长的也试过有几个月的,最终,以各种借口而宣布:再也不戒烟了。 直到在去年,慢慢的觉得抽烟真的不好,太太经常说我口臭,太太经常说讨厌我抽烟,有时候坐车打个哈欠,旁座的人都捂住鼻子,再加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不抽烟等等,觉得,如果真的能把烟戒掉,并不是一件坏事。也是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到一本奇的书可以让人戒烟,叫做《这书能让你戒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先把电子书下载了,按着说明,边抽烟边看,一直看到凌晨的三点钟,没有烟抽了,也发现不想抽烟了。这一天就是2011年3月3日。 一年过去了,经历了多重的考验,无论处于任何吸烟环境中,都没有人能打动我让我抽烟,现在,总经了一下,不抽烟后的感想。 1.出门不用检查有没有带烟了,不用叼着香烟找别人借火了。 2.不必在意别人抽什么烟自己抽什么烟了。 3.不用担心到一个不吸烟的环境了。 4.不用为担心买到假烟了。 5.也没有那种没有烟抽的时候的坐立不安了。 6.口气清新了。 7.咳嗽少了。 8.家里变得干净了,没有烟味与烟灰乱飞了。 9.别人递烟的时候,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戒了。 10.体重长了。(这个好像不算。) 11.还有很多很多好处。 总结一下,戒烟,还是好处真的是很多很多,很荣幸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再次感谢《这书能让你戒烟》,至少,我戒了。
写给那些还在害怕戒烟的人        前一些日子看过的那一本书,里面提到的恐惧,在这里,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动手记下来。    恐惧--这种感觉应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有过体验。但是我这里的解释是--对未知事物或事物可能产生的未知不利结果的一种担心行为。举个例子说明吧,之前说过戒烟,大多数人一提起戒烟这事就脸色发绿,因为很多人都看过别人戒烟过程中的那种难受,所以对戒烟有一种恐惧。但是,如果真正的了解了这个吸烟成瘾的机理,其实也并不是这样,只不过是这个过程被别人赋予了“戒烟=难过”“戒烟=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标签,所引起了连锁反应。就向那个有名的摇叮当狗就流口水实验一样。再举别一个例子,很多人是怕鬼的,到底鬼是什么东西,从来没有人见过,其实就是对未知的东西的巩惧。没有见过鬼,但是大家都看过鬼片吧?都说鬼是很吓人的,所以就同样的形成了这样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就会怕鬼,尤其是到了那些跟电影中所描述的环境差不多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例子,就不一一举例。恐惧,大多是自己吓到自己的。       再来聊聊面对恐惧我们怎么办。一般人面对恐惧,就只有一条路:跑。不会从内心上去分析事情的原因,就刚才上面举到的两个例子,对戒烟的恐惧,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近他,接受他,了解他,改变他,客观理性的得出结果就是--不抽烟并不是什么恐怖的事。再举个例子吧,人类恐惧的极限是什么?是死亡吧。基本上世界上找不到人说不怕死的,但是死亡并不会因为人的恐惧而不会发生,他是一个客观的规律,虽然大家都怕死,但人还是总觉得死亡并不会很快的来到自己的身上。比如意外的死亡,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会经历意外的死亡,但是我们并不会恐惧,为何?是因为我们不会去关注他。同样的,人如果面对着可预知的死亡(还包括了其它的一些可预知结果是你不想要的任何事),经常会表现出最大的恐惧。这就是说明了,恐惧,还是因为人为的加上去的,来自于主观的感受,并不是面对同一件事情,所有人的恐惧是一样的强烈。所以,正确对待恐惧的方法还是:接受他,了解他,尊重客观的规律,改变自己,适应他。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用心去生活,尽人事,听天命,不要怕,不要悔。不要让恐惧成为自己脚下的绊脚石。
戒烟12天,有少少疑问。 最近刚读完一本书《这书能让你戒烟》。在读完这本书的12小时之内,做出了一个决定,要与香烟SAY NO.之前曾经也有过戒烟半年的经历,最后还是复吸了,看过这书之后,终于明白为什么戒烟会失败。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戒烟,并不是损失,而是得到,并不是反对吸烟,只是说明不吸烟做一个正常人的自由,快乐。” 其实真的是这样的,比如之前曾经看过:“如果一个人要远离贫穷,就要去想着怎么变得富有,不要想办法拒绝贫穷。如果你要反饥饿,就要去支持让人吃得饱的事。”不要去拒绝,不要去反抗,越拒绝,越反抗,你不想要的就越纠缠着你。 现在开始说为什么会说受疟成瘾,比如说吸烟,大家都知道是不好的,伤身伤神伤银,但某些人还是不停的去做这种疟待自己的事。其实吸烟真的快乐吗?想想当时没有抽烟的快乐日子吧。想想学会抽烟时难受的情形吧。想想那难闻的烟味。都是不好的,但是我们还是去做,典型的受疟。受疟应是一种病态。 再看看另一种受疟,感情上的受疟,这种基本上是普遍性的,范围更大的。比如说一个男/女喜欢另一个女/男,但是对方不喜欢你,这就开始受疟了,什么死给你看,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并觉得自己好伟大.这也是一种疟待. 《这书能让你戒烟》是一本伟大的书,戒烟没有成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还不想戒。它还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就是不要尝试去拒绝,要勇敢包容面对,要了解清楚事件的本质,建议有时间,无论你吸不吸烟,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以上是2011年3月4日写的,从3月3日至今未吸,期间有好多朋友诱惑,都顶住了。但是最近连续几个晚上都作梦抽烟,梦中又后悔抽了烟,经常梦中是点燃了烟后吸一口就扔掉,不知道为什么会作这样的梦,想请教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们有这样的情况吗?我们一起将戒烟进行到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