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逸人淘吧88
逍遥逸人淘吧88
刘奇文
关注数: 512
粉丝数: 373
发帖数: 19,984
关注贴吧数: 42
小手玩;大惬意
《瓜果飘香》之“茄子”
一窝鸟蛋
金钱石《金钱万贯》 天然原石 戈壁石;金钱石《金钱万贯》。 尺寸:50X40X10mm
一枚很特别的眼睛石【洽谈中……】
彩陶“敲门砖”
刚刚拍了几个眼睛石,做戒面很漂亮哦
精品邕江窝窝
天雕神塑摩尔石 摩尔石
玉质风砺石小品
泰山国画石《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在画中游》如何? 尺寸:35X20X5CM
泰山国画石《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在画中游》如何?
古奥神只的哈密泥石
珊瑚树
小石头;大趣味
在临朐奇石大市场淘的南非红碧玉。
玲珑剔透 色彩斑斓 惹人醉
情有独钟带洞奇石 洞,是奇石表现形态之一,无论是供石、象形石还是景观石,洞都是奇石的一大亮点和看点,甚至成为奇石的主体精神,在命名中得以体现,如《别有洞天》、《洞天福地》、《虚怀以待》、《风月玲珑》……带洞的奇石总受到百倍青睐。 奇石之洞使石体化实为虚,虚实相生,并拓展了石体的的三度空间,给人以特别的感受,特别的想象,特别的感悟。这对赏石者来说是极为难得的精神享受。难怪赏石者对带洞的奇石都情有独钟。笔者认为,奇石之洞的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奇石之洞是观察认识世间物事的窗口。经验告诉我们,透过洞孔观察事物,视线更集中,镜像更放大,观察更透彻。“洞里洞外,两重世界”。在赏石者眼里,洞是以个面向世事万物、永不关闭的窗户,观奇石之洞犹如观大千世界,时光流逝,事态变迁,当你将一切都“洞彻”了,心也静了,气也顺了,人自然也淡定了。 奇石之洞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大门。洞里乾坤大,奇石之洞承载着大自然多少原始信息、岁月印记,它像一道打开的大门,引领赏石者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引发赏石者的无限遐想。 奇石之洞是回归大自然的通道。奇石,尤其是被喻为“案头山水”的景观石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景观石之洞最易吸引人们鉴赏的目光,凝视之中,赏石者宛如置身洞中,通过对它形态线条、肌理肤质、韵律意境的欣赏,通过对它神采和灵气的体验,以小见大,领略到大自然的恢宏与伟大。
恭祝吧友《年年有余》 天然原石 怒江观赏石 《年年有鱼》 宽14*高12*厚4 绝对天然图案 鬼斧神工 独一无二
东北石友的大湾石
新一年新订单
朋友的雅丹石 石种:雅丹石 规格:29x48x22CM 雅丹石是近几年才流入奇石市场的新石种,因出产于戈壁大漠的雅丹风蚀地貌区域而得名。该石为砂岩结核石,通常形成于陡峭的土丘崖壁之上,外形奇特,千姿百态,常带有花生状的脉络纹理,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花生石”。其形成原理为土丘中的矿物团块,经过漫长的自然历程,逐渐渗透到砂石和粘土中,聚结成硬度大于围岩的结核石。其中一部分经自然风化剥离,散落于地表,也有一部分被掩藏于崖壁的沙石土层中,须人工挖掘方可获得。雅丹石的形态有球形、卵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状,有单体和多体两种,大者数百公斤,小者如鸽蛋,通体粗砺无石皮,乍看就像是不慎受潮的水泥凝结而成。有淡灰、土黄、黄褐、灰褐等色彩。单体者大都呈浑圆或扁圆状,多体者则是由多个形态各异的结核粘连在一起,组合构成不同的物象,或似禽鸟走兽,或似飞燕游龙,或作拏云攫石之势,或如北冥鲲鱼遨游。造型有的抽象,有的诡谲,有的简洁明快,有的肃穆庄重,逸态横生,浓姿百出,因能独立成形成景,故为石友所钟爱。由于没有光洁莹润的石皮,又无艳丽的色彩,加之肌理表面的脉络纹理也无法构成具象的图案,造型也就成为了雅丹石惟一的玩点。所以,构图明确,意象表达清晰,形态富于变化,造型卡通可爱的雅丹石最受欢迎。但需要注意的是,雅丹石是大自然用时间打磨塑造出来的自然之美,不能附带太多的人为元素,原石从土丘崖壁上采挖出来,清除石面的浮土泥垢后,至多上油养护,而不能做任何的加工和人为修饰。这也是奇石的天然性、不可复制性的价值所在。
叫《外星人》好?还是《大眼瞪小眼》好?抑或是……?
规格:24x17x10 cm 石种:彩陶石 产地:广西红水河
小组合 《猴子观海》
特色独具的小品石
请问大神,这个是染色的吗?产地哪里?
小动物
猜猜它是谁? 石种:绿碧玉 规格:97X50X35(Mm)
来宾石胆【又称来宾古陶石】
戈壁石;《天作之合》。泥石对石,十分罕见! 尺寸:130X80X70MM 赏析:千万年前,因为碰撞的缘故,,一块整石被分离成两半。在戈壁滩上经历千万年的风沙“洗礼”,断截面早已变的圆润光泽。直至今日被人们所发现;两块的断截面依然可以较严密的吻合在一起。不仅为这两块原本是一个整体的石头,历经千年之后,誓死不分离的造化感动。与石相比,当下的人们对待爱情,对待自己的终身伴侣,可以从此石中感悟到些什么呢?。
挡不住的诱惑 先来个《全家福》;再一一亮相。
这个也有味儿,谁拿去玩玩组合吧 ★☆★☆★ 有好创意也可以交流下哦!
一周淘石小结 太多了!只选自己喜欢的这些吧。欢迎拍砖。
今天没淘到石头,捡了些野生灵芝
戈壁石小组合
戈壁玛瑙,下午刚捡的
雅丹石(天生一对) 石种:雅丹石(天生一对) 规格:雄26x19x19 雌24x17x15
一枚玩味十足的邕江浮雕石
很有成就感
早晨刚刚拍的几个风砺石
捡漏一枚天然随形章
黄河石【仅供欣赏;非卖品】
草花石【水料】 【品 名】:草花石 国画石 【尺 寸】:175*188*35(MM) 【重 量】:2.5(千克) 【产 地】:中国广西柳州 【数 量】:仅此一件 【摄影】:自然光线摄影 人们用勤劳和智慧赋予了石头 新的生命,发觉出她那传神的美,打磨抛光后的石头自然呈现出细腻古朴、景观绮丽、丰姿艳彩、层次分明的画面,浓墨山水 、奇花异草、古树松林、溪流瀑布、高山湖泊无奇不有,惟妙惟肖,既有轻描淡抹、清雅绝俗;也有浓笔重彩、抽象写意,纵 是国画大师亦难以描摹,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艺术品,每一方都是不可仿制的孤品,因而受到了国内外藏家的喜爱 ,曾被中国政府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克林顿,香港特首董建华也将一枚国画石作为礼品赠送给美国纽约州政府。
天下之大 无奇不有 垣曲梅花石 垣曲地貌十分奇特,东跨王屋,西距中条,北接太行,南界黄河。晋南最高峰---历山舜王坪海拔2321.8米,山西最低点---马蹄窝海拔176.7米,都在垣曲。由于地壳变动,这里的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在有60多种矿产资源的同时,黄河流经这里80余公里。全县入黄的西阳河、允西河、亳清河、板涧河、五福涧河五大水系,致使无数石头剥离山体,随水入河,碰撞不已,与黄河从上游携流入垣的石头相交相混,形成五颜六色的画面石和千奇百怪的造型石,而以赏玩画面为主的梅花石就产于历山脚下允西河流域。经有关专家鉴评,历山梅花石的基质为安山岩,硬度达6—7度。石体坚贞,色彩绚丽,石中图案像梅花,酷似“梅画”,其神韵与中国大写意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垣曲梅花石以其超然脱俗的艺术风格,清雅高洁的内在品格,给鉴赏者以无限的遐想与情趣. 梅花石有“红梅”、“绿梅”、“黄梅”、“粉梅”、“白梅”、“灰梅”、“鸳鸯梅”等7个品种,石底分褐红、墨黑、粟黄数色。红梅石中之白色纹斑为方解石,其化学元素为碳酸钙。红色“梅花”状为高岭土反应结构或长石构成。白色“雪花”状为玛瑙小杏仁体,其化学元素为二氧化硅。绿梅、黄梅花状的成分为绿帘石,白梅为方解石或石英构成。梅花石石质坚硬,不宜风化,摩氏硬度为7度. 梅花石石体坚贞,色彩绚丽,石上的梅花图案更近似“梅花”,其神韵与中国大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梅花各具形态,或疏影横斜,迎风斗寒;或挺拔劲秀,傲雪怒放。它不仅体现出春意盎然之美,更表现了天工造物之奇。它的诗情画意给鉴赏者以无限的联想与情趣,其品格清雅高洁,清为正气,雅在其中,使人游目骋怀,涤尘净心。罗丹说:“发现了美,便得到了艺术。”梅花石的艺术美,美在发现,美在天然,堪称奇石王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草花石又称广西国画石,古生石画。自1996年9月在广西柳州地区发掘出来,以独特的画面和色彩受到了国内外藏家的喜爱,不但被作为奇石收藏,而且被国内和国际友人作为馈赠亲友的高贵礼物走进寻常百姓家。 草花石的图纹,是由于矿物沿节理裂隙及毛细孔充填,在一定程度风化情况下,多种矿物元素致色。 风化时间长,矿物元素致色程度高,图纹和色彩就丰富、集中,而集中的程度,也与节理的密集程度成正比,这对形成图纹的不同层次是十分有利的,这也是草花石图纹之所以称之为“神笔”,其意境之所以绝妙的原因。 草石硬度达到3—6度,黄色部分硬度较低,灰色带玉质部分硬度较高,属玉质斧山图案石,是首次发现的太古石画。石质细密古朴、景观绮丽、多姿艳彩、永不衰败。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花鸟人物无奇不有。每一幅都是不可仿制的孤品。既有轻描淡抹、清雅绝俗;也有浓笔重彩、抽象写意。即使是绘画高手也难以描摹,它是经过大自然洗练而天然形成的石质艺术品。
一大早捡漏一棵竹子
特色独具汉江石 如果选购3个,请老师们给点指导意见。在下先行谢过
2个泥石小品
很有特色的一个小石头 《千佛洞》
尺寸:240X220X70MM。重量:2.3KG.
天然墨石,宝贝尺寸:高64cm/宽35/厚17CM
#我的贴吧10年足迹,共同成长,深藏功与名 贴吧十年,时光匆匆,再回首,白驹过隙一分钟。 那些褪色的青春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玩贴吧的都懂。 贾君鹏,追贴,抢楼,往事如风,足迹不留空。 http://tieba.baidu.com/home/zuji
黄蜡石《圆融》 蜡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有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品种。 古代就有记载,黄蜡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所以黄蜡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为有蜡质,有人就说了,那应该叫蜡石啊,怎么会叫黄蜡石呢?这与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观念有关:黄色历来为国人所爱,天地玄黄,黄色为正统色,另外,据现代研究表明,黄色与人类最协调的颜色之一,同时黄蜡石中以黄色和白色占大多数,那当然要称其为黄蜡石,方显美石本色!
昨天淘的几个戈壁老皮子,很得意,拿上来显摆显摆
风砺石
刚刚拍的《鹰击长空》 长江石;尺寸:21x27x13cm
看见一篇关于收藏的文章推荐给大家,希望有所启迪 如果把“收藏”分成两个字--“收”与“藏”也许更好理解些~~~~ “收”,以俺粗鄙的理解就是把外头东西往家里扒拉; “藏”,同样粗鄙的理解就是进了家的东西,存着,防止被别人扒拉走了。 “收”需要的是知识和眼力,买对的东西是“收”这件事情里最重要的环节。 但是很遗憾的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连新老都没搞清楚的爱好者,还没明白“什么能收”,直接就奔着收藏家那个梦想奔去,结果自然是,到处查书寻师、辩论骂街以证明仿品的正确。这时候谈收藏无疑是镜花水月而已~~~~~ “藏”需要的是眼光和运气。如何预测未来,这个事情就算若查丹玛斯也常常不正确,所以说“运气”真的占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前两年俺还举例,如果你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花上100万,买老玉的人已经拥有千万的藏品了,买老象牙的人却只有几百万。但是这两年,情况就在慢慢发生变化。象牙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价格翻着跟头的往上涨。这就是运气,无法预测的运气。 那“收”和“藏”这两个事情,哪样更重要呢?对于如俺般的最普通的玩家而言,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藏”靠的是运气,把命运交给运气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而“收”基本可以靠自己,把命运抓到自己手里总还是比较稳妥些滴。 其实,更美妙的事,大部分的收藏家的过往,都支撑着这个说法,比如仙逝不久的王世襄老先生,老先生一辈子都在按照自己的兴趣在买东西,买得起的又喜欢的就搬回家,只要能高价卖掉的就毫不犹豫的卖掉,完全是只重“收”而而不重“藏”的摸样,甚至文革时期为了保住东西,将藏品捐给故宫,文革结束了又把藏品要回来。捐给上博的东西虽然只是象征性的收了10个percent,但是相对于买价也绝对是超级好生意。更不必提王先生《俪松居长物志》这场惊天的回报率了,这些恐怕都是无心插柳,而绝无规划的~~~~~ 我们清楚的知道,王先生“收”的那些东西,在当时绝对是不入“藏”这个规格的。甚至说王先生压根没想收藏这茬,想的只是好玩。但是时间这个魔力之手,会让没人待见的变得人人得而宝之,会让臭遍街的变成香饽饽,会让不值钱的变成一件万金。当然,这里必须提一句题外话的是:人人拥有时间,比王先生有钱的更是比比皆是,为什么王世襄如此之少呢?这里关键的催化剂就是--知识~~~~ 所以回到上文那个问题--“什么样的东西值得收藏呢?”俺的答案很欠揍,只要是对的东西,拥有者喜欢的东西,也许都值得收藏~~~~~藏品不管好坏值钱与否,都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凝结,如果你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那就玩自己的吧,管别人说什么呢?那些两年前看不起老翡翠的人,看到这两年的老翠价格这些跟头会不会有点遗憾呢? 千万别一心想着“藏之于世”的藏品吧,除非你资产和喜爱都能如陈永泰先生,一买就能买出个震旦博物馆,要不最后的结果通常就是落个“国宝帮”的结局。 也千万别再纠结于“值多少钱”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取决于你有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眼力买到对的东西,然后才是钱。如果先谈钱,再谈眼力,那绝对是本末倒置。正如不研究基本面、没有内部消息、也看不懂各种各样的线,却热爱炒股一样,那只能是赢是偶然的,输才是必然的。千万别说那些90年代初的股市、和马未都还在沈阳道捡漏的时候,那些故事的下一个循环也许不是俺们闭眼之前能轮回来的了~~~~ 摘自轻版周记
一大早捡了个寿星,很吉利! 尺寸:111Mm*50Mm*50Mm 。 质地润泽细腻,雕工老辣精到。寿星预示健康长寿;头顶飘红,名副其实的“鸿运透顶”;肩部天生一个水晶洞,似布袋口,有聚财纳福之意。实乃天人合一之“神品”!独一无二的宝贝!!聚财纳福、健康长寿的保护神!!! 过眼即缘;拥有即福。
品名:沙漠石 规格:51x25x15 cm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