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了☞都♬ hhhhhhhhh3301
关注数: 15 粉丝数: 67 发帖数: 879 关注贴吧数: 4
紫砂壶之石膏模挡坯制壶,是传统工艺吗用石膏模做紫砂壶,也是紫 紫砂壶之石膏模挡坯制壶,是传统工艺吗 用石膏模做紫砂壶,也是紫砂传统工艺,宜兴老艺人在新中国建立前就使用着这一技术。徐汉棠舅舅就曾教徐汉棠用石膏模“翻小壶”,没有现成的原料,买了生石膏,回家倒在锅里放在煤炉上炒,炒到一定的程度再自己做。世事不济,壶运不兴,销售不畅,模制技术渐弃。 1956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庄到了宜兴,带了一个手拉的辘轳制作母模。离开宜兴时把辘轳和一把锉刀、一把小车刀送给了徐汉棠。当时徐汉棠正在做小水平壶,全手工一天只能做七八个,用石膏模一天则能做成12个。那时是计件工资,1个壶是一毛四五分。徐汉棠用石膏模制壶,始于1957年。四五天后,被顾景舟发现了,顾说:“好啊,你偷懒了,是用模子做的。”下班后,顾景舟对徐汉棠父亲说:“汉堂学不好技术了,基本功还没学好就想偷懒。”顾景舟还把此事报告了厂党支部书记。没想到,第二天书记叫徐汉棠到他的办公室说:“汉堂,这几天在搞技术革新啊?”徐汉棠第一次听说这个词,问书记:“什么是技术革新?”书记说:“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明天开始你不要做壶了,专门打石膏模。”徐汉棠说:“这个不行的,师傅要骂我的。”书记问:“你听我的话还是听师傅的话?”徐汉棠遂被调去专门制母模,工资也不再计件,后来还带徒,1958年带过100多个徒弟。1959年又被调到生产技术股,专搞“革新”,用注浆铁模子做壶盖,用石膏挡坯做壶身,水平壶的日产量提高到三四十把。正是因为1958年,宜兴国营紫砂厂大张旗鼓地全面移植石膏模技术,才造成“石膏模非传统技法”的错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