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落影 听雪落影
喜欢文学,喜欢历史,喜欢摄影,喜欢音乐,喜欢旅行……喜欢在闲适之时,用文字记下生活点滴。
关注数: 10 粉丝数: 54 发帖数: 3,240 关注贴吧数: 13
【书评】萧停云:末代听雪楼主的悲剧人生 《忘川》作为听雪楼系列的续集,延续了听雪楼系列一贯的悲剧风格。跟前作不同的是,前者充满了撕心裂肺的激烈冲突,而《忘川》有的只是钝而深的痛感和无力。读完全书,为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命运感到唏嘘,比如萧停云。 听雪楼,这个位于洛阳的武林帮派,曾经在人中龙凤萧忆情和舒靖容的带领下一统江湖,成就霸业,令人闻风丧胆,而人中龙凤也成为江湖上经久不衰的传说。然而,二人去世后三十年间,听雪楼传至第五代,已经难以维持昔日的荣光。 萧停云,第五代听雪楼楼主。他接任楼主之位时,听雪楼的霸业已经江河日下,各方反对势力蠢蠢欲动,欲找准机会一除听雪楼而后快。萧停云,就像每个朝代的末代皇帝那样,面对一个千苍百孔的江山,挽回颓势是他的责任,无论他能否胜任。 萧停云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悲剧之一,他的性格中有妥协的一面。从小到大,他都按照周围的人帮他安排好的人生去度过,希望把自己培养成像萧忆情那样能够建立江湖霸业的一代枭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放弃自我追求,明明喜欢剑术,却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刀法,不敢为了追随自己所喜而勇敢地跟师长说不。我甚至怀疑,接掌听雪楼楼主,为听雪楼重振昔日雄风,其实也并非他所追求的,毕竟他的性格温文尔雅,横看竖看都不像能当武林霸主的料,可能因为周围的人都不想听雪楼一蹶不振,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不好拂逆长辈,唯有同意。如果他有选择的权利,我觉得,他或许更愿意当一个仗剑天涯的剑客。可惜,命运却把他推向了这个位置。 当听雪楼楼主,是他的悲剧之二。面对岌岌可危的武林江山,他照搬萧忆情时代的模式,谁反对他们,就铲除谁,并且一出手就灭人满门。可惜,反对势力表面上被铲除,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在暗中蛰伏着,等待机会反扑。这种做法,只会令听雪楼跟反对势力陷入无休止的仇杀,结果容易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局。这是一个错误的领导政策。 三十年前萧忆情为何要用杀戮的手段一统江湖,我们不得而知,有可能是当时江湖上群雄并起互相争夺地盘,各大门派制造了不少杀孽,萧忆情为了结束江湖中无休止的仇杀,唯有用以杀止杀的手段统一江湖,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制造了无数杀孽。也许,当时的武林局势令萧忆情必须以杀止杀。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前任楼主杀戮太多终究会造人诟病,很多门派不满听雪楼的统治,正是因为萧忆情当年统一武林期间动不动就杀人满门。 此一时非彼一时,萧停云接任楼主之位时,江湖上的局面跟三十年前已然不同。局面的不同,就不能只用杀戮来解决一切问题。就像一个朝代,开创者为了平定天下,避免不了血流成河;平定天下以后,继承者就不能继续用杀戮巩固政权,而是通过笼络人心、施恩、施仁政等手段稳定天下。“乱世用重典,太平之世用怀柔政策”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政治手腕。萧停云作为听雪楼继承人,他应该运用怀柔手段,为听雪楼树立起正面形象,令其跟以往的杀戮割席,比如多做行侠仗义之事,多帮助民间的百姓等,洗刷前任萧楼主种下的杀孽。一旦树立起正面形象,自然有正义之士主动投诚,不需要通过暴力手段令人臣服。待身边聚集了一定的帮派作为盟友,日后假如遇到从前的反对势力反扑,再以正义之名号召盟友挺身而出。这样做,既可以维持听雪楼在武林中的崇高地位,又能博取好的名声。 就像《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张无忌接任明教教主前,明教内忧外患。在内,多年来四分五裂,几个头目各自为政;在外,被江湖正派人士称为“魔教”,正派跟其势不两立。为了消灭魔教,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张无忌接任教主后,要求教中弟子行侠仗义,努力令明教摆脱“魔教”的标签,这才是一帮之主该有的魄力。 因为萧停云执行了错误的领导政策,他们虽然也有盟友,但在听雪楼跟天道盟拼得水火不容的十年时间,只有楼中弟子跟对方火拼,所谓的盟友却没施援手,这显得听雪楼在这场武林之争中特别孤单。反观天道盟,能够聚集江南四大世家、洞庭十二水寨、泉州幻花宫等昔年被萧忆情镇压下去的帮派联盟反扑,其号召力反而比听雪楼强得多。听雪楼的盟友唯一的一次出面相助,是萧停云在洛水遭到伏击后侥幸未死,在暗处养伤时秘密安排的。也就是说,假如他没有秘密安排,那些盟友恐怕准备继续袖手旁观。我甚至怀疑,此次相助听雪楼的盟友并非出自真心,而是怯于听雪楼的威势,不敢不从而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听雪楼的霸业到萧停云这代为何会江河日下,难拾昔日荣光,我认为是他错误的领导政策导致,毕竟杀人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会惹来更多的仇家。可惜,他从未往这个方面思考过。于是,他就把希望寄托在血薇剑的主人身上,希望血薇夕影联手杀尽反对势力,挽回颓势。令人无语的是,他是一根筋地坚信血薇夕影联手就能天下太平,因此,当血薇的主人苏微因为厌倦了江湖杀戮而离开听雪楼去到滇南,他不断派人前往寻找。哪怕收到下属的禀告,说苏姑娘不想回来,他不相信,而是死脑筋地亲自去滇南找到了她,结果得到同样的答案。他不死心,挟持了她的丈夫逼她就范,结果令自己陷入万劫不复并因此送命。书中写到,他派了多名弟子前来寻找苏微,结果多数人被拜月教截杀,一去不回;到后来实在没办法了,他亲自带着四位已经退隐江湖的护法前辈、一位在楼中侍奉多年的墨大夫一起去滇南找苏微,结果一行人全军覆没。 萧停云得知苏微不愿意回听雪楼,最好的做法是尊重她的选择,而不是强迫人家必须回来。毕竟这个世界,并非谁没了谁就无法生存,如果没了血薇听雪楼就一定完蛋,只说明了领导者领导无方。萧停云只要学会张无忌领导明教的方法,不把希望孤注一掷放在苏微身上,不至于因为去寻找苏微,平白无故牺牲这么多弟子;自己跟四位护法、墨大夫不至于葬身滇南。他间接害死了这些人。他虽然杀戮决断、心机计谋等作为楼主的手腕运用得出神入化,但不会笼络人心,不会根据大局调整战略,不懂变通,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一帮之主。 遗憾的是,因为性格中有妥协的一面,他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从他决定学习萧忆情开始,他的命运就注定是悲剧。他就像一个末代皇帝,拼尽一生想要挽救岌岌可危的江山,然而由于自身的性格、能力等问题,最终失败。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确是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他有来生,但愿他做一个锦衣玉食的贵公子,或无忧无虑的平民百姓,或仗剑天涯的剑客,千万不要再当一帮之主了。
【原创】苏梦枕:用病弱的身躯,谱写不朽的传奇(旧文) 很小的时候便非常喜欢武侠,那个刀光剑影、侠骨丹心、儿女情长的江湖世界带给我豪情、激情与侠情。从小到大,我接触的武侠都以金庸古龙为主,偶尔拜读梁羽生的作品,唯独温瑞安的武侠,我一直只闻其名,只知道“诗剑江湖”是温迷对他笔下的武侠世界的评价,对他的小说只略知一二(比如知道“四大名捕”是出自他之手),却未曾见其文。 前一段时间,我拜读了温瑞安的《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第一部《温柔一刀》,喜欢上书中的“金风细雨楼”楼主——苏梦枕。 对于苏梦枕,温先生给了他八个字的评价:诗的外表,刀的内涵。 他给人第一眼的感觉,是柔弱的,清瘦的。他是一个病人,自幼身体羸弱,疾病缠身。他能活着,是一个奇迹。想起他在雨中出场,蒙蒙细雨中,一个脸色苍白、瘦骨嶙峋的青年公子冒雨而来,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然而,一旦遇敌,原来病怏怏、呛咳不已的他却瞬间变得勇悍无比,杀气逼人,手中一柄“红袖刀”,遇敌杀敌,毫不留情,绝不手软!那阵凌厉和狠劲令人震惊! 他的武器,名曰“红袖刀”。 这又是一个美丽的名字。红袖,让我想起了“红袖添香夜读书”一句。红袖,本该是形容女子的,而温先生却把这两个字用作刀名,而这把刀的主人,是一个男子。 红袖刀出,杀气凄艳,挽起绝代风华。 书中描写红袖刀第一次亮相,是这样的: “他想也不想,手中就多了一柄刀。 多么美的刀。 像美丽女子的一声轻吟,动魄动心。 刀锋是透明的,刀身绯红,像透明的玻璃镶裹着绯红色的骨脊,以至刀光漾映一片水红。 刀略短,刀弯处如绝代佳人的纤腰,刀挥动时还带着一种像和天籁一般的清吟,还掠起微微的香气。 这是柄让人一见钟情的刀。” 读到这段文字,眼前出现的仿佛不是一柄杀人利器,而是一件艺术品。 仿佛这段文字背后的场景,不是一场刺杀,而是苏公子持刀起舞。 病弱的男子,美丽的刀,凄艳的杀气,这是刚与柔完美的结合,令人感到这个男子身上呈现一阵极端的矛盾感与强烈的尖锐的棱角。 是的,这个人本来就鹤立鸡群,凤毛棱角。 他雄才大略,胆识过人,是统帅之才。尽管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却做出了普通人花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才能做到的成就。在他的带领下,“金风细雨楼”从一个在他人的夹缝中求存的小帮派,逐渐发展成京城第一大帮,雄踞京师,跟称霸京师多年的另一大帮“六分半堂”分庭抗礼,最后还成功打垮了这个对手,成为京城白道势力的翘楚。 他冷酷、寒傲。他的冷,他的傲,是由外浸内的,是侵骨的。书中经常提到他的眼神“宛如余烬里的一朵寒焰”、“寒火般的双目”。连白愁飞这个枭雄被他的眼神一扫,也会感到彻骨的寒。由此推断,初见他,会觉得他是一个高高在上、不易相处的人。他宛如高峰上的冰雪,心生敬畏地远远观望,却难以接近。 然,读到后面的篇幅,就会发觉,他是一个拥有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的领袖。 喜欢他,是惊奇他原来也有连一只蚂蚁都不忍伤害的时候。苦水铺里,他跟几个亲信在躲雨,其中一名叫茶花的亲信想摁死一只在雨中爬行的蚂蚁。他对茶花说:“茶花,你等不耐烦,也不必杀死它;它没犯着你,又没挡着你,它也不过同在世间求生求活,何苦要杀它?” 难以想象,他也会说这样的话。他是京城第一大帮的楼主,位高权重,他坐到这个位子,自然杀了不少人,打败了很多人。面对太多的阴谋与杀戮,他的内心应该早已被冰封。 然而,这段话确是出自他之口。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也许是苏楼主的处事原则吧? 他的兄弟被人暗算而亡,他立刻闯入敌人的阵地为之报仇,绝不拖延,说干就干。“破板门”一战,是整部《说英雄》系列非常精彩的篇幅之一。苏公子只带了几个亲信,就冲入了“六分半堂”位于“破板门”的地盘。当时,“破板门”里的“六分半堂”高手众多,却没有一人有本事拦住他,而是眼睁睁看着他在自己的地盘杀人。苏公子在“破板门”杀的人,只是背叛了他的叛徒和杀害了他兄弟的凶手,丝毫没有伤害其他“六分半堂”弟子,也没有伤害主事的雷滚。完毕,他扔下一句话:“谁杀死我的兄弟,谁就得死。” 他好不容易逮到了机会进入敌人的地盘,杀叛徒之余居然没有趁机杀光跟自己对敌甚久的“六分半堂”高手,由此可见,苏楼主是一个恩怨分明、不会滥杀无辜的正人君子。 他把自己兄弟亲信看得比自己还重。他曾经对他的亲信这样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对另外一个人好,是决不会希望他为自己死的。”、“我宁可你为我而活。”、“你是我的亲信,不是我的死士。” 他要跟一个人结拜为兄弟,不会找任何缘由,不会查问对方的家世宗族,不会讲情投意合相交莫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话。 喜欢他总会在很多时候想起他不在的弟子、亲信,惋惜他们不能同在以继续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无论叛逆忠诚,他一样把他们回忆进去。 喜欢他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你有才,他可以随意也率性地把人破格擢升,而且不会过问这个人是什么人,有什么背景,有何居心。 喜欢他从不怀疑自己的兄弟。他的“不疑”,为他带来不少能人异士、江湖好汉、忠心部属。也因这个“不疑”,容易遭到背叛! “不疑”的性格,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致命弱点! 他的一生遇到过不少背叛,比如在苦水铺遭到心腹突然袭击;比如郭东神、莫北神的叛变;比如他的结义兄弟白愁飞的夺权,等等。有的人会说。苏梦枕的人格魅力如此大,但依然有人背叛他,说明他的为人有问题。 现实中,的确存在因为领导者的为人问题导致手下背叛,但,并非所有背叛者都由于这个原因而叛主;并非无条件对下属好,下属就不会叛己。背叛者之所以会背叛,原因有很多,因为领导者的为人而叛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受到金钱诱惑、被胁迫、对领导者某些行为不满等等,都是做出背叛行为的原因。背叛苏梦枕的那些人里,有受到金钱诱惑而叛的花无错、古董;有对苏的处事方式不满而背叛的莫北神。莫北神因不满苏迅速提拔刚进楼子不久的白愁飞和王小石,不提拔为风雨楼效力多年的自己,于是背叛。白愁飞的背叛,是对苏影响最深、伤害最大的背叛。白愁飞背叛的原因,是要夺苏的大权,取而代之。 白愁飞,苏梦枕的结义兄弟,是苏扶植他,栽培他,给他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让他刚进风雨楼就当副楼主。如此器重一个人才的领袖,除了苏,没有第二个。苏是一个爱才的领袖,对于白愁飞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委以重任。 可惜,白愁飞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书中有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白愁飞的性格: “白愁飞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甘休”的人。谁碍着他,他就杀谁。他是那种就算跨着自己父兄妻儿的尸体,也要前进的人。他的野心显露太快,锋芒太露,太易招嫉,也常予人浮夸的感觉。可是孙鱼也是个希望在人世里走一遭能建些勋功伟业但又并没特殊背景靠山的人,他特别了解这种心态:因为心虚,所以恐慌,既要进取,但手上又没有家底,便输不起,要人注意,就只得炫耀了。这不是浮夸,而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策略。没后台则无苦守的实力,只有作急先锋。苏梦枕因病,怕不耐久,故处处咄咄逼人,逼使雷损提前决战,果令雷损终沉不住气,在“红楼”尽墨全军。所以苏梦枕最是了解白愁飞的心思,并尽力培植他,“放手让他大胆地干”,可惜白愁飞对一脚踩一个恩人下去的事似已成了习惯,所以似并不“珍惜”这“大好贵人”的扶腋之恩。 ——像白愁飞这种人,无论你帮他什么或你帮了他什么大忙,他都认为是应该的,这是(你)上天欠他的,他顶多只会“感激”一阵子,然后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对不起他或碍着他的事去了。” 苏梦枕与白愁飞,正是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有这样的性格的白愁飞,待羽翼已丰,自然不愿久居人下。 风雨楼跟“六分半堂”的斗争,最终以雷堂主身死、风雨楼惨胜而落下帷幕。苏公子虽胜出,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病、毒齐发,后来还断了一腿。自此一役,他再也未提起过他的红袖刀。生命之火摇摇欲坠,将熄未熄。 在他病得只剩下半条命之际,他这个“兄弟”骤然发动叛乱,夺权。那时的他,已毫无还手之力了,只有设计遁走,去投靠他从前的爱人,如今的仇人——雷纯。 他也有心爱的人啊? 有的。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曾坦然对人说:“我爱她。” 思君如明月,夜夜减清辉。 我在想,每当夜深人静时,拖着疲惫的没有一块内脏是完整的身躯,他是否会思念那个他爱的女子? 会吧。 然,为何这个女子偏偏是死对头“六分半堂”雷总堂主的千金呢? 她爹爹是自己的死对头,而自己偏偏爱上了她。 他们二人有怎样的过去?不知道,书中没有明写他俩的过去。我想,若他们没有一场美好的过去,公子不会说“我爱她”三个字。而她,也不会认为他是自己“深念过”的人。 曾有人开贴讨论苏梦枕跟雷纯之间有没有爱情。我觉得是有的,因为苏亲口承认了“我爱她”。我觉得他说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苏楼主生性高傲,做事干脆,爱就是爱,不爱就不爱,没必要嘴上说爱心里却不爱那么虚伪吧(何况苏楼主不屑虚伪)。而在《伤心小箭》中,苏病重时在思念雷纯。书中写到“在他一生里,都是恶战的梦。只有一场是旖旎而甜蜜的。”假如那场梦是“旖旎而甜蜜”,不可能没有感情的。还有,假如苏真的不爱雷纯,为何他不退婚呢?既然不爱,为何要娶人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无论他们两人是真心相爱还是政治阴谋,都不能改变的事实是:雷纯是苏梦枕命中的克星! 他们真的相爱又如何?最终都不能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江湖人,他们所处的位置,立场不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如果他们不是身在江湖,身处是非之地;如果他们生在寻常百姓之家,他们,也许能终成眷属。 梦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他击败了“六分半堂”,杀了她爹爹。她的未婚夫成了杀父仇人,她有可能继续爱他吗? 他知道她恨自己,却没有因为这样而减少对她的思念。 “在他一生里,都是恶战的梦。” “只有一场是旖旎而甜蜜的。” 当他病重时,他心里浮现往日旖旎而甜蜜梦。可惜,那时候他跟她已经成了仇家。他惨遭背叛,伤重遁走,去投靠她。她居然收留了他! 她收留他,有自己目的——她奉了蔡京之命,助苏复位,然后——操控他。 为了能成功控制他,她不惜用一种绝毒,希望能控制他的心智。只要她一开口唱歌,他就会生不如死。 难以想象,他在雷纯那里养伤期间,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当她看着他生不如死的景象时,她是怎样想的?她觉得心痛吗?还是感受到了报复的快感? 爱恨交加,真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啊。 也不知道,当他承受着她给予的痛苦时,他又是怎样想的? 我觉得,他不恨她,可是他会心痛——昔日的她在江上为他抚琴,那时多么温馨的场景;如今,她跟自己一样卷入了江湖的是非中,并且为达目的手段毒辣!这难道不伤他的心吗? 无论多么的生不如死无论饱受多残酷的煎熬,他,终究挺过去了。 雷纯想操控他,结果是——他宁死不屈。 为了不受他人的控制,他宁愿死。 想不到,他这辈子下的最后一道命令,是令下属杀了他! 当他的下属的利器砸落他的天灵盖时,相信,他是得到解脱的。他说,自己病重、中毒、断腿、功力锐减,人生到此,不如一死。他宁死也不愿为权相卖命,做祸国殃民的事。 苟活不如痛快死。这就是男儿的气节。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无论他得意还是失意,他始终如一保持自己应有的气节,如松柏般坚韧挺拔,没有谁能挫其锐锋——病魔不能,叛徒不能,仇敌不能。 他,苏梦枕,从来都是一个坚强的人。 坚定。 坚忍。 坚韧。 “我活过,大多数人只是生存。”临终前,他这样说。当读到这句话,我被深深震撼了!禁不住把他的故事从头到尾回想了一遍。是啊,他的生命宛如在风雨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会熄灭;他的一生,短暂得如昙花一现,如划过夜空的流星,只有霎那的灿烂;他也失败过,失意过。然,他拥有不世的功业,拥有忠心不二的部署(杨无邪),拥有肝胆相照的兄弟(王小石),这些,已经足够。 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故事,深深感动着一个又一个读者。 他是当之无愧地“活过”!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 在《伤心小箭》一书中,作者是这样评价他的:“这轿里的人,一生未尝过健康的滋味,他的躯体仿佛是用来受苦的,意志也是。越是受苦,他好像越坚强、越坚定。他在位的时候,谁也不能击败他,就算他失意的时候,依然谁都不能取代他。” 这段话,是最好的评价。 后来,温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名曰《江湖闲话第十五·苏梦枕之梦》,作为对他的人生的一种补充。这篇文章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苏梦枕。 苏梦枕的梦,不是打垮对手,不是一统天下,不是号令武林,而是——收复中原,还我河山! 想不到吧,一个君临天下名动天下又独步天下的苏楼主,他的梦,居然是——收复山河! 这是一个英雄的梦。 苏梦枕这个梦,从小就有,并一直坚持着。可惜,当时朝廷积弱,文武大臣大多贪生怕死,要收复河山,能指望朝廷么?《江湖闲话第十五·苏梦枕之梦》一文里对苏的梦想是这样描述的: “他讨厌官场腐败,朝廷积弱不振;他也不愤当时文官懦弱,贪官嚣悍,武功荒疏,几次率金风细雨楼的兄弟,挺身对抗,力挽狂澜,还匡护前朝名臣子弟,免遭杀身之祸,为这些事,他更沉疴难治,曾四次归隐闭关,不再涉足世间争斗烦恼事,但皆因过去弟兄,和新一代侠少,企盼他在出来主持大局,震慑群邪,他才五度出关,一把红刀,划破金风劲,一身病躯,颤哆细雨中。他,苏梦枕,依然傲立皇城,在残垣断瓦中以一双森寒的眼神,燃烧起侠义的战火。” 他曾经写过一首反映他志向的诗,那首诗是这样的:“世间苍凉心间闲,眼里山河梦里飞。心欲静时神欲醉,剑已还鞘志不消。” 这四句诗,是他对宋廷懦怯荒淫,佞臣舞权卖国,江湖风波恶,无处不险滩,闲庭信步,运筹帷中,所作的一首诗感触吟咏。有心虽逍遥,大志未酬,一腔热血,依然未消之意。 他发展壮大风雨楼,令它成京城第一大帮,并非为了逞野心为了一己私利,而是想通过自己手中的武力去收复河山——既然朝廷御敌不力,唯有我亲自去驱逐外敌。 没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是难以收复失地的。 不过,在京城,并非只有“金风细雨楼”一个帮派,还有历史悠久、雄踞京师多年的“迷天七圣”和“六分半堂”。这两个帮派非抗战派,要联合他们一同抵御外敌,是不可能的。风雨楼本是一个小小的帮派,如今一天天坐大,其他两个历史悠久的帮会能容得下它么?不能。于是,斗争就发生了。苏梦枕还没开始追逐他的驱除外敌梦,就首先卷入权力的斗争中。我感觉到,他真的很辛苦,不仅病魔令他身体辛苦,帮会斗争中的尔虞我诈令他的心灵辛苦。即使有机会让他追梦,同行者又有几人?他是一个病人,却大大透支着自己身体的每一分力量去维持风雨楼的基业。曾经,王小石他为什么不好好去治病,他答曰:“我有时间好好去治吗?”然后他告诉王,自己最有效的治病方法就是当自己没有病。他忙得连病都没时间去治,可见当时的斗争是多么的激烈,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曾经在贴吧看到某些读者批评苏,说他这个收复山河的梦只是说说而已,根本没有实际行动。他把精力都用在帮派斗争上了。纵观全书,确是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反映出苏有这个志向。然而,读完说英雄系列全书,可以看出,根本没有机会让他追逐这个梦想。《温柔一刀》里他跟“六分半堂”争持不下,最后终于成功打垮对方了,却弄得自己遍体鳞伤,病毒伤齐发,后来还断了一腿,被自己最信任的兄弟背叛,被心爱之人下毒控制,最后身死。即使没有发生背叛和被下毒的事,以他跟六分半堂一战后的身体状况,已经没能力再继续处理楼中的事务了,他能活着已属幸运。 有的读者会问:苏梦枕为何不以怀柔手段解决跟六分半堂的纷争? 我认为,他被“绿豆”打伤后不马上养伤,而是急于解决六分半堂的问题,因为“等不及”。等不及,透露出的信息是: 一,他的身体真的不行了,错过这次机会后自己的身体不知能否熬到下次出现的机会; 二,也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继承人的问题。风雨楼里最强的是苏,尽管他手下人才济济,但都是听从命令行事的,几乎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才干魄力手腕不在他之下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他担心自己死后风雨楼会衰亡,所以他想尽快解决六分半堂的问题,让他的继承者不用面对来自六分半堂的威胁(可惜他选错了继承人)。 在继承人的选择方面,苏确是不及雷损。雷损虽然死在苏之手,但他的二把手狄飞惊却始终如一对雷损、对六分半堂忠心耿耿,无论任何谣言蜚语都不能令雷损对狄起疑心。为何狄会如此衷心,宁愿当老二都不愿当老大?当中必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 一个组织,只有领袖强大是不行的,还应该有一个或几个才能跟领袖不相伯仲的“二把手”,这样,即使领袖不幸离世,这个组织才不会因继承者的无能而衰亡。当然要防止二把手夺权,也要防止二把手之间争权,这就要想办法令他们保持衷心之余手中的权力相互制衡又保持平衡(该怎样做到我就不知道了,政治高手才懂这个) 他一路走来,无时无刻不身处纷争的漩涡,他有想过停下来想过退出吗?即使有,他都不可以这样做。因为是人家容不得你发展壮大,除非你依附他们,否则,敌对是难免的。但,若依附了他们其中一方,他连追逐梦想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并非他很喜欢帮派斗争,并非他很想自己的帮派一统京城,而是“一山不能藏二虎”!他不反击,就被吞并,到时候什么都是浮云。 只能感叹,苏梦枕是“功未成,身先死”,英年早逝,这是作为读者的我的遗憾,遗憾他连追梦的机会都没有。他的梦,只能留给后人继续追逐了。 每次读到苏临死前的桥段,内心总会很难过很心酸,叹其英雄末路,叹其英年早逝,没有机会追逐他“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梦想。我宁愿他死在病榻上——死于病榻并非等于“弱者”,而是“善终”的意思啊!然而转念一想,早逝这个结局对他来说也许是好事吧——北宋不可能摆脱被金所灭的命运。苏公子一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若让他眼睁睁看着大宋灭亡,他承受得了吗? 诗的外表,刀的内涵。我现在明白为何温先生用这八个字形容他了。他的一生,疾病缠身,朝不保夕,却叱咤风云,珍爱生命,恩威并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毕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矢志不渝。 風雨樓,風風雨雨的一座樓,在群雄爭霸的京城裡,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中浮浮沉沉,几易其主。然,它仍然屹立不倒。苏楼主虽逝,但他的事业,他的梦想,一定会有人继承。他曾经说过:“我不怕被超越,只怕没有人想超越。” 在《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小说里, 苏梦枕 也许不是主角,但在小说中描写的那个时代里,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金风萧瑟百花残,细雨浇愁衣正单,名刀红袖无人问,而今谁使天下安!
【转】寂寞江湖,儿女多情——浅看雷纯 江湖是寂寞的江湖。人是寂寞的人。   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人们就算面对也是欲言又止,无言以对,常常顾左右而言它。就算再热烈的爱,再刻骨的恨,也是你你我我。这样的寂寞,是沧海桑田的,却谈不上悲哀不悲哀。因为,悲哀不悲哀还有人能解决,而自古,寂寞就没人能解决。   雷纯,六分半堂雷损的义女雷纯,便是这样江湖里寂寞的女子。她的寂寞,是那六分半堂前孤零零的一株梅花。她的寂寞,是惊天动地的惨烈和无奈。她的寂寞,看在所有人眼里,却无人能述说。   雷纯的寂寞告诉我们八个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温瑞安也给了她八个字的评价:“遇雪尤清,经霜更艳”。字字风流,成为这个女人的一生的写照。   雷纯。不问世事的千金大小姐雷纯,当父亲间接惨死于未婚夫之手,她要存活下去,还要支撑堂堂雷门和半分堂的局面;为了保护温柔,挺身而出,在小巷里被奸污;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半点武功,却誓取霸主一方出手如梦的未婚夫人头;心计之深,手段之决,救人下毒之利益分明;终于她赢了,而又输了,不管输赢,都失去了那个身体孱弱却总死不掉的苍白俊秀的男人,成其终身为叹息……   当一个女人绝世的美丽必须用风霜雪雨来烘托体现,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她从刀光剑影中缓缓走出,掩藏起心中无比巨大的哀痛和伤痕,依然能在风口浪尖临风挺立,微微而笑。她是那样的单薄和柔弱,而又是那样的风华绝代,高贵动人。   这就是雷纯,冷清,决然的雷纯,身无武功的柔弱女子,在境域突变之时,终靠冷静聪明和坚强统领一方武林。   试问,这样的女子,怎能不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自古寂寞江湖,儿女多情。   在王小石的眼中,初初相遇的雷纯,是那样弱不经风的美貌女子:“远远只依稀见着那女子修眉美目,姗姗毓秀,一动便是一风姿,千动便是千种风姿,王小石就只看了一眼,心里就觉得一阵牵痛,再看那杨柳含烟、青山似黛的美景,处处都是这一见的风情。”   而大捕头无情眼中,对雷纯也是有份莫名的情愫罢。“怎么她寂寞里所流露的郁色,竟令人觉得那不是情,而是没有了情。无情。无情到底是为了情到浓时情转薄,还是情到深处无怨尤呢?”温瑞安柔软的笔触道尽了心中的牵绊。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相似,雷纯身上的隐痛和阅历才触动了无情内心的柔软,相知方相惜。   白愁飞呢?这个总是喜欢望着天空的俊逸男子,一悉白衣,孤高冷傲,志向远大,想飞之心,永远不死。过往的江湖岁月让他得到温柔的倾慕,而一心倾慕清丽坚强的雷纯。只是他是败的最彻底的一个,输去了一切包括性命,还因为骄傲的不需向任何人解释担负了奸污雷纯的名声(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是方应看方公子做的这个BT事情)。“醒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理想终被他命中客星苏梦枕击破。   是的,苏梦枕,雷纯的未婚夫苏梦枕。金风细雨楼,凄艳红袖刀。苍白俊俏,大权在手,重病缠身,沉静内敛,个中风情与温柔,不知打动多少初识江湖的少女芳心。然而命运是最残酷的,姻缘被现实以腥风血雨的姿态割裂开来。龙凤薄情,远远相望,相守相依不过是春风中一场沉醉的梦。罢了。江湖中的感情,原本就是深深浅浅的叹息。苏梦枕和雷纯之间是否有过感情,感情究竟有多深,只是他们自己才能知道的秘密。正如一场大梦,梦醒的时候,人已经不见了。是不是有这个人的出现,也就成了不可确定的回忆。   但是苏梦枕至少还说过他爱雷纯,另外一个隐藏最深的,是狄飞惊。“顾盼白首无相知,天下唯有狄飞惊。”低首神龙狄飞惊,这个名字从最初就震动了我,比苏梦枕白愁飞还要震动,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那是一场被惊艳惊的飞起来的梦。在雷纯凋零的忧伤和飘散的愁绪后面,永永远远的坐着淡淡表情的狄飞惊,这又是多少女子渴盼一生的守候和保护啊。他拥有强大的内心和残缺的身体,却没有人了解他,也没有人能惊讶他。他的身世如谜,心事也如谜。除了一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他会一直一直的陪伴雷纯,和她一起承担所有风雨。“思君如明月,夜夜感清辉。”还记得有人说过,他明知无奈无望无果,终究不离不弃不悔。即不抽身而退,也不挺身而出,仍是痴和淡。是啊,他是这样凄绝的狄飞惊,为了一个步入江湖而从此和平淡生活和幸福快乐无缘的,甚至对自己尚有怀疑的女子,舍弃了一生。这一切究竟值得还是不值得呢,在他无与伦比的美目中,永远找不到答案。他依然是他,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神秘莫测的狄飞惊。整个江湖中最爱雷纯的男子。   痴男也好,怨女也好,既是江湖儿女,平淡幸福便已远离,但是一点点风霜怎能侵蚀她的绝世?雷纯甘也好,不甘也罢,愿身成骨骨成灰,一笑而散,随风流逝。   唱不尽的风流,道不尽的故事。这些风流和故事在巨大的动乱和洪流里上下翻腾,终汇成一首歌:   浮生三叹,不叹悲欢,一叹花疏酒淡,再叹无人知弦断,三叹夜已尽,春将阑。   浮生三唱,不唱离殇,一唱明镜秋霜,再唱积尘小轩窗,三唱人已老,秋将凉。
疑问:假如白愁飞没有背叛苏楼主,苏楼主还能活多久?   《伤心小箭》里有一段苏楼主的病情描写,读起来令人万分揪心,是这样的:   自己的病,却是越来越沉重了。   自从在苦水铺中了淬毒暗器,又强撑与雷损一战,病、毒、伤,就一并发作了。   可怕的病。可怕的是病,而不是死亡。病煞是折磨人,把人的雄心壮志,尽皆消磨,到头来,只剩下一具臭皮囊,对死亡,却是越迫越近,越折磨越是可怕。   谁不怕死?   自己便极怕死。   简直贪生怕死。   能活着,总是件好事。人生苦乐,总是要活着才能感受到,死了便啥都没有了。佛家教人看破生死,但不是叫人立刻去死。自己要不是怕死,便不怕病了,一病,就自尽,那还怕什么病?只有病怕自己死。——却是连病也怕死!   ——一旦死了,便没有感觉了,躯体腐蚀了,病魔也无用武之地了!   最近,自己的呼息又急促了。   剧喘。   多痰。   痰里有血。   吃什么下去,都呕出来。   一睡下去,痰便上喉头来了,胸膛里似有人以重掌击打着,还完全不能睡:一旦躺下去,咽喉似有千个小童在呼啸去来,几乎完全不能呼吸!   不能睡,只能干耗着,听着自己咽喉胸臆间相互呼啸,看着自己一天天皮包骨骨撑皮地消瘦下去,感受到自己的手指脚趾四肢颈肩渐渐有许多动作不能做、不能干,甚至不能动作了——这是比死还凄然的感觉。   同样为自己算了一算:今年,有劫。   ——有机象显示遭劫。   但劫运有多大、多强、多麻烦,杀伤力如何,也无法看得准。   当然,术数可以配合面相和手相来看。   可是自己现在正患病。   脸色已太难看。   这时候,连自己也讨厌看到自己那张脸。   那就像一张鬼脸。   脸上点燃着两点寒火。   鬼火。   那就是自己的眼。   ——看相首得要看眼神,自己这样的眼神,实在已不必看下去了。   看下去只心寒。   至于手相,也不必看了。   自己的手,一直在颤。   别说拿刀了,甚至还捏不稳筷子。   甚至连下颔也一片惨蓝。   这是长期服药的结果。   自己相信也感受得到:肺部有个恶毒的肿瘤,而胃部也穿了个大洞。   自己的五脏六腑都似径自移了位,身上也没有一块肌骨是完整的。   有这样的内脏,而且还废掉了一条腿,自然手心发青。   掌纹简直一团乱。   ——只怕连眉心都已开始发黑了吧?   只有苦笑。   ——这一劫,应得有多重都好,都是明年的事。                    ——以上文字摘自《伤心小箭·劫机》 这几天重温伤心小箭,读到上述文字,忽然在想: 假如白愁飞没有背叛苏楼主,苏楼主还能活多久?他会病死吗?还是能继续撑下去?(我希望是后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