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A242U -
关注数: 0 粉丝数: 0 发帖数: 768 关注贴吧数: 1
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1 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作者: 关公十八世 2007-12-23 00:01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现在是诗歌的没落时期,只有写诗的人才看诗,甚至有些写诗的人根本不看诗. 作者: 鬼子炮楼 2007-12-23 00:09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诗歌向来属于小众 作者: 任踪灭 2007-12-23 00:23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诗歌向来属于小众 ———————— 就是、就是 选择了诗,就是选择了寂寞,还有孤独与痛苦。(忘了谁说的了。) 作者: 〖蓝衣行者〗 2007-12-23 14:35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总之都很无聊 作者: SSblocker 2007-12-23 14:36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诗歌在唐朝的时候是属于大众的,人们把诗人门的诗歌编成歌曲,在酒馆里传唱. 唐代诗人李涉,当时名气很大(现在看来和李杜等相比还是差的很远),碰到强盗抢钱,强盗慕其诗名,便不要钱物,只请留诗一首. 如今中国的强盗恐怕都不知道中国还有"诗歌"这个东西. 作者: 佐祖利亚 2007-12-24 09:10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7楼强大 作者: 夏佚 2007-12-24 09:15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我关注过别人的诗,但是还是没有人关注我的诗.这个是种风气. 作者: 佐祖利亚 2007-12-24 09:17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楼上貌似很痛苦. 作者: 夏佚 2007-12-24 09:19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我觉的自己也该做个检讨,老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作者: 夏佚 2007-12-24 09:20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 =b 汗,痛苦倒谈不上,无奈而已. 作者: 佐祖利亚 2007-12-24 09:21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关注自己的诗,却无视别人的诗!!! 楼上兄弟,我在自己的BLOG里看到过你.你也关注过我的诗吧. 你的作品在什么地方,我去看看.但我不会写诗评哦.
台湾诗人·非马·怎么写好现代诗 非马被台湾诗人和评论家李魁贤称作是“正牌的意象主义者”,他的诗“具有非常典型性的意象主义诗的特色和魅力,和意象派六大信条中强调的:语言精确、创造新节奏、选择新题材、塑造意象、明朗、凝炼,有相当符合。(1)的确, 这称谓和认定, 在非马的诗学和作品本文处, 均可得到经典式的印证。在非马看来,一首成功的现代诗的基本特徵至少有下列四条, 即一是“社会性”、二要“新”、三要有“象徵性”、四须“浓缩”。说及“社会性”,他认为,“今天一个有抱负的诗人不可能再躲到阴暗的咖啡室里去找灵感。他必须到太阳底下去同大家一起流血流汗, 他必须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然后才有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才有可能对他所生活的社会及时代作忠实批判与记录”,即是说诗人必须去生活,去行动,去体验,做一些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事,然后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有社会性的诗。这与他所说的“对人类有广泛的同情心与爱心”、“先学会做人,再来学作诗”的诗人立场是相统一的。所谓“新”,即革命性的创新。他认为“人家或自己已经说过的话,如果没有超越或新义便尽量避免。甚至在一首诗里已经用过的字,如非必要,便不再重复”。诗人应能“从表面上看起来平凡的日常事物里找出不平凡的意义,从明明不可能的境况里推出可能,这才能去除事物的遮蔽,给人“出其不意的惊讶”。他认为,现代诗的第三个特徵是“象徵性”:“一首不含象徵或没有意象的诗是很难存在的。一个带有多重意义的意象不但可以扩展想像的领域,而且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在非马看来,象徵即意象,就艺术上而言,它是一个有机的自成天地的审美单位,但又能唤起人们的多重经验和想像,建立起与宇宙间事事物物的关联、 呼应,并产生多重意义。至於“浓缩”,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多的意义”。他认为“一个字可以表达的,绝不用两个字。因为一个不必要的字句或意象,在一首诗里不仅仅是浪费而己,它常常在读者正要步入忘我的欣赏之时绊他一脚,使他跌回现实”。对此他还特别提到要“避免用堆砌的形容词及拖泥带水的连接词”(2)此四条即可见出非马的诗学理想,首先他是一位“入世”的诗人,注重诗的社会性、现实性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他说诗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我生命里的一段历程,一个面貌。只有不断充实我的生活,扩展我的视野,开拓我的心胸,才有可能使这面镜子明晰起来,使镜里的面目少一点可憎”(3)。他还说:“诗的现实是诗人用敏锐的眼悲悯的心,对宇宙人生历史社会的事事物物,经过深刻的观照与反省,所凝聚成的令人心颤的东西。”(4) 同时他又是一位“艺术至上”或“技巧至上”论者,所谓“新”、“象徵性”、“浓缩”等均是艺术和审美层面的要求。里认为“诗人必须懂得如何去动用技巧,如何去选择最有效的语言,创造最准确的意象,使写出来的诗成为独特的艺术品,这样才有希望能打动人”(5)因此,非马是一位现实与艺术的同构论者,“比写实更写实,比现代更现代”正是他一直在追求和实践著的艺术向度与诗学理想。一个热心拥抱社会,并怀著博大的爱心与人道情怀的诗人,必须视人类的生态与个人的生存处境为自己的责任。他的诗虽小,但题材丰富,境界阔大。人们常说一粒沙中可见出整个世界,他一首首格局简约的小诗中,同样包纳著世界乃至宇宙的大事件、大主题以及诗人对它的大悲悯、大关怀。这里有对种族歧视的冷嘲、厌恶,如《南非 ,不准照相》、《太空轮回》;有对非洲孩子的同情、怜爱,如《非洲小孩》、《外星人》;也有对残酷战争的反思、批判,如《越战纪念碑》、《电视》等。《南非 ,不准照相》如此写道:“没有多事的镜子/这世界便不会有罪恶//所以他们要捣碎/那些咄咄/使他们原形毕露的/照妖镜//他们却忘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湖泊/还有亿万双眼睛/也都晶莹雪亮/黑白分明。”荒唐的逻辑恰恰暴露了他们荒唐的嘴脸和罪恶,照相虽能被禁止,但却遮蔽不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湖泊,还有亿万双眼睛”,它们同样晶莹雪亮,罪恶也同样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电视 》更精妙地揭露和批判了战争的罪恶:“一个手指头/轻轻便能关掉的/世界//却关不掉//逐渐暗淡的荧光幕上/一粒仇恨的火种/骤然引发/熊熊的战火/烧过越南/烧过中东/烧过每一张/焦灼的脸。”此诗开笔并未直接引入战争, 而是以电视屏幕上的一副画面或一则报导入笔。电视本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是随意即可用手指轻轻关闭或开启的,可诗人却逆折而出,说“却关不掉”,一句既出,给人“出其不意的惊讶”, 虽在意料之外但又入情理之中。一个虚拟的世界是可以轻易关闭的,可残酷的现实却在继续,熊熊的战火“烧过越南,烧过中东,烧过每一张焦灼的脸”。一张张“焦灼的脸”是诗中特写,由此足可见出战争的惨烈和血腥,从而表达了作者批判的意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