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cla5maomao zzcla5maomao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1 发帖数: 837 关注贴吧数: 7
放风筝的一些常识探讨 我一直对有关风筝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虽然我高中物理基础还不错,但大学学的是文科,想吃透风筝的一些参数有点困难,希望和各位理工高材生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大神探讨一下。 1、角度不变时,风筝的拉力(及上升力)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当然,风筝会自我调整角度来适应风力。 这个拉力、升力和风速的关系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地面风很小,风筝难起来,要助跑试几次才有机会起来,但上空有风,已经有风筝稳定在上空。同时总跑道的长度有限,跑完同等长度的跑道,快跑就比慢跑更容易将风筝投送到稳定的高度。假如剩余的跑道长50米,以2.5m/s的慢跑可以助跑20秒,5m/s快跑只能助跑10秒,但在每个对应角度,快跑获得的上升力是慢跑的4倍,所以同样到达跑道的尽头时,快跑中风筝获得的向上的总冲量是慢跑的2倍左右,理论上所能投送的高度也应是慢跑的两倍左右。这个猜想希望理工大神和有条件的吧友去论证和验证一下。 2、风筝45度角时获得的上升力最大(风筝平面与风向成45度角)。吧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结论,部分人还知道怎么证明。利用这一点能提高微风条件下起飞成功率,用途一,助跑的时候把风筝拉起到45度以前不应该放线,超过45度后必须放线,45度是最佳投送角度。用途二,假如总跑道长度是100米,那该放出多少线,剩下多少跑道用来助跑呢?那就是,快跑跑到尽头时,中途不放线,风筝刚好拉起到45度,这就是起跑线长度(指起跑点与风筝固定在地面上的点之间的线长)和剩余跑道长度的合适比例。 先写这么多,有空再讨论。希望大神补充。
反应迟钝的手残党3000局终于破100万泪流满面 还在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十来点钟,我想跑几局再洗洗睡,可是手气很不顺,居然没一次进4000米以上。我对自己说,跑一次4000米就睡觉了,跑不了别睡了。可气的是,我跑到深夜1点也没一局进4000米,更可气的是,我那个时候已经跑了一千多局了,人比人气死人啊,我摔手机的心都有了。我肯定自己属于手残一党了。但我没放弃,多看看高手的经验贴,多看看视频,反复查找自己在某个点老是挂掉的原因,日积月累,终于找到了一些原因,一是节奏混乱,酷跑是一个精准的游戏,每一个点的操作几乎是唯一的,必须严格的按地图的要求来操作,不要莫名其妙的去多跳一下,大多数按金币线路来就行了。二是出于恐惧,因为出于恐惧,看见怪物、导弹、钉刺时心就慌,手不自觉的老早就起跳躲避,结果跳的早就死的早,有些趴下再跳起的地方跳早了根本跳不起来,还有那些掉坑了再跳出来的地方,生怕掉下去这一辈子都爬不出来了,总是一下去就想着往上爬,也就总是撞死,这都是缘于恐惧,不敢逼近导弹、钉刺,不敢深入坑中。把心中的恐惧,手上的胡乱操作克服之后,跑起来就顺多了。当然,由于反应不快,在冲刺、超级奖励掉下来从一个完整节奏的半中切入地图时,还是经常失误。我也相信,任何一个手残党,只要坚持跑,边跑边学边总结反思,在多跑一千局两千局以后,必定能破万米破百万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