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健康蘑菇放心吃
喜欢GJ的异性恋
关注数: 18
粉丝数: 65
发帖数: 21,737
关注贴吧数: 120
话说有哪些比较知名的音乐人是一出道就发双碟专辑的 查了一下,有一些音乐人或者乐队是刚出道就发行了双碟专辑,但是好像没有特别知名的。话说唱片公司不喜欢出道专辑就是双碟专辑么?怎么这么少,而且其中成功的音乐人并不多?
请教一下吧友们,专辑的曲序设计会受媒介的影响么? 比如黑胶唱片,听到中间需要翻面的吧?又比如一些双碟专辑,如果是CD的话得换两次碟,黑胶的话得换两次碟翻四次面,那么原本所设计的曲序排列被中断的话,那么想要传达的听感体验会受到影响的吧?那么那个时代的音乐人是怎么应付这个问题的?
想问下吧友们,以下这两种音乐人,哪种评价会更高? 一位音乐人,十年发行了十张专辑,每张专辑都有一首S级的歌,两首A级的歌,剩下的都是B水平的歌,另一位音乐人,十年发行了三张专辑,每张专辑都有一首S级的歌,剩下都是A级的,那么一般来讲,哪位音乐人的评价会更高呢?
求教吧友,80s美国电影对女性露出yin毛的审查是什么情况? 第一个问题,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主流电影可以露出女性yin毛么? 第二个问题,八十年代对露出女性yin毛的电影是如何分级的? 第三个问题,当时有露出了女性yin毛,同时又获得了主流商业成功的电影么? 个人最近写的东西需要这方面的资料,吧里有没有人懂这个的?望指教
突然发现最近ATCQ进摇滚名人堂了 目前进摇滚名人堂的嘻哈艺人里,音乐水准最高的了吧?爵士嘻哈的开创者。那未来De La Sould,Wu-Tang,Outkast这些应该也有希望进了
话说八十年代是不是很特殊呢?文化很受青睐但音乐评价不高 长期逛各种音乐社区,以及查阅各种历史榜单,必须要说相对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音乐水准的话,八十年代是有一定差距的吧?当然,比零零年代以后强是肯定的了。但是看各种历史榜单,会发现综合评价并不如其它三个年代,而如果是长期混国外的核心音乐迷社区,尤其是摇滚迷的社区,会发现这群人很多都不喜欢八十年代的音乐,尤其是看他们的评论,会发现他们主要是不喜欢合成器的音色,并且这群人很多标签都是朋克粉,另类音乐粉,或者比较nerd比较宅的群体。但是呢,另一方面呢,感觉非核心音乐圈的大众普遍都很喜欢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的音乐和流行文化,普遍都觉得那是一个梦幻的年代,看很多投票关于你最想穿越到哪个年代的,也都是选八十年代的最多。想问一下有了解这方面问题的吧友么?为啥会有这种现象呢?我在外网找到有一个答案,貌似是说八十年代太流行化,太过于阳光,张扬,那时候的人们没有六七十年代人那么关心宏大叙事,也没有九十年代以及以后的人那么内向,阴郁,所以八十年代显得很特殊,享乐主义,简单,阳光,和之前之后年代的人和文化都不太一样,所以那个年代的文化尤其是包括音乐在内的流行文化,都很令人着迷,但是音乐缺乏深度,真跟六七九十年代比就会差一点?
请教一下,为何九十年代和零零初的R&B听感上这么油腻呢? 我个人是从陶喆开始了解R&B的,跟着听的也都是九十年代的当代R&B,一直都接受不了这么油腻的音乐,最近又开始去了解了一下后,发现六七八十年代的R&B,零零末至今的R&B,好像都还不错?并没有太多那种油腥味,可为啥就九十年代到零零年代初的特别油呢?是编曲上还是唱腔有什么变化么?
请教一下,八十年代后发行的,还有称得上伟大的根源音乐专辑么 比如爵士,布鲁斯,放克,雷鬼这些,八十年代后还有什么称得上是特别牛逼甚至是伟大的专辑么?最近很喜欢这些音乐,但是按排行榜来听,发现都是八十年代前的
话说欧美乐坛有知名或成功的亚裔艺人或音乐人么? 华人从十九世纪就批量进入美国了,快两百年了,虽说亚裔长期是少数群体,但是该群体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还是非常非常高的,中产占比很高,按理来说受到音乐教育音乐熏陶也不少的,可为啥这么多年来,就是一个有点知名度的亚裔艺人或音乐人都没有呢?真的就是被系统性的排斥了么?如果是作为艺人,很难被当地观众接受的话,那么为啥连成功的幕后音乐人的都少?或者说,至少可以作为一只乐队的成员在旁边弹弹乐器也成啊,可是就是真的这么少,我印象中好像就碎南瓜的吉他手是日裔
求教一下吧友,流行摇滚里的制作人,放在嘻哈里是叫什么? 嘻哈的制作人跟流行摇滚的制作人差别很大,更多时候是指直接进行音乐制作的,而一张嘻哈专辑往往由多位制作人来制作不同曲目的音乐,那么像流行和摇滚的那种制作人,在嘻哈里怎么称呼呢?就是专门给作品定调,然后联系各方组建团队,管理整个项目进度的职位,在嘻哈里应该怎么称呼?我查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查
突然想到,说唱歌手提供flow,是否也算是作曲人呢? 嘻哈音乐往往由三部分组成,beat+flow+lyric,其中beat是音乐伴奏,lyric是歌词,这点没问题,但就是这个flow,以前我的理解就是指唱功,但是现在想想看,如果对照流行乐的话,flow其实是类似于歌曲里的人声旋律?只不过此时更偏向于是人声节奏而已。而一首说唱歌曲里,flow是歌手本人负责的吧?那么岂不是说每一位嘻哈歌手,其实都是他们作品里,人声节奏的创作者?尤其是在freestyle的时候,岂不就是即兴创作人声节奏了么?最近我看一些资料,Biggie录唱片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不做什么准备的,直接放伴奏给他,他现场就能给你flow出来了,那某种程度来讲,那些顶级的说唱歌手,应该也算是音乐创作者,或者至少是一种节奏创作者?
最近查资料,发现嘻哈诞生的早期,跟朋克也有很深的渊源 之前一直就觉得这两种音乐很类似,都是入门门槛很低,很叛逆,很地下,很diy的音乐,也都是比较的叛逆,反建制,大胆又尖锐,受到底层青年所喜爱的音乐,最近好奇查了下资料,发现早期七十年代末跟八十年代初那段时间,嘻哈跟朋克的渊源还挺深的,就比如当时的朋克运动掀起了叛逆的diy音乐风潮,也促成了嘻哈的兴起,尤其是朋克与嘻哈这两大音乐流派都是诞生于纽约这座城市的。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早期朋克和嘻哈都不太能被主流社会接受的时候,反而是这两个社区的群体能够互相接受,互相欣赏,虽然他们一边是白人,一边是黑人
吧里有没有和我一样,从东海岸的嘻哈作品里找到了摇滚的感觉? 最近大概了解了一下嘻哈的历史,才发现了我以前为什么不喜欢嘻哈音乐,因为在我开始听歌的那个零零年代,美国市场最主流的嘻哈乐是南部嘻哈,向其它国家传播比较广的嘻哈乐是西海岸的G-Funk,南部嘻哈对我来说无论是伴奏还是说唱,在听感上都太粘稠了,脏兮兮的感觉,所以我在零零年代对嘻哈的印象一直就是南部嘻哈的印象,所以一直都很反感嘻哈,后来接触到了一些西海岸,发现不错,但是比较单调乏味,主要就是那条骚贝斯线比较好听,但是无法让我感受得到嘻哈那种强律动的美,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觉西海岸之所以受到全球欢迎,主要还是靠那条很骚的旋律而非律动的,然后最近几年接触到了武当,就开始大量去听九十年代东海岸的作品,包括Gang Starr,A Tribe Called Quest,Pete Rock & CL Smooth,Mobb Deep,Black Moon,Mos Def这些,才发现了嘻哈的魅力,因为东海岸的嘻哈在鼓点和律动上都非常地清晰有力,歌词也比西海岸和南部的更有深度一点,对于我这个摇滚迷来说在听感上实在是太爽了,如果吧友们听嘻哈时发现自己入门困难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九十年代东海岸的作品
如果历史上的各大摇滚流派的代表来个流派互换挑战会怎么样 比如说披头士代表流行摇滚(虽然虫的风格众多但我还是觉得流行摇滚最能代表虫),滚石代表布鲁斯摇滚,鲍勃迪伦代表民谣摇滚,齐柏林飞艇代表硬摇滚,黑安代表金属摇滚,冲撞代表朋克摇滚,平弗代表前卫摇滚,总共七个流派,如果要求每只乐队去做出其它六种流派的六张专辑,那么大家觉得谁的综评能最高最全面呢?
历史上有没有反过来专辑很牛但是单曲不太行的音乐人或者乐队? 看吧里对皇后的评价,基本都是说有一堆神单,但是专辑还差点火候,而历史上一般专辑做得牛的音乐人,单曲肯定也不在话下,但是有没有那种极端的例子,只有好专辑,可就是没有特别火甚至是特别好的单曲的?比如说,很多曲目是一定要放在专辑里按顺序一起听才有感觉,如果单独拿出来听的话却只会觉得一般,有没有这种类型的呢?
能不能推荐一些融合性特别牛的音乐人或者作品呢 最近听了一些椎名林檎的歌,感觉确实牛,同一首歌同一段落里,你能同时听出电子,爵士,摇滚或者古典的东西来,不像其他人那种生搬硬套,只会凑不同乐器不同音色来进行融合,或者把不同的风格的段落前后拼接在一起,感觉椎名林檎的歌是在作曲层面就能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流派给融得很好的,悦耳倒是不觉得很悦耳,但是暂时能听出这名音乐人确实很牛,我听过的东西好像没有这种类型的,滚吧见多识广,还有没有这类的音乐人或者作品推荐一下呢?
吧友们讨论下,为啥嘻哈乐会形成歌手中心制呢? 摇滚乐就绝对是创作者中心制的,摇滚乐的历史是以乐队为中心的,而一只摇滚乐队肯定就是一个“词曲编的创作”+“器乐与人声的表演”的基本单位,而嘻哈乐的历史却是以说唱歌手为中心的,而一位说唱歌手往往只是一个“词的创作”+“人声的表演”的基本单位 但是在嘻哈历史里,那些最知名,最主流,最重要的说唱歌手,往往不参与音乐的创作,即便是参与了,往往也是负责少数歌曲而已,很少有像摇滚创作者那样,能创作出一整张专辑的音乐的,像坎爷和杜牧那种真的是极少数极少数,甚至即便是坎爷这种,后面几张专辑也往往都是创作营的模式 到底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嘻哈在音乐创作上的门槛明明是更低得多的,但是为啥却是像流行那样,是以人声为中心的呢?可是即便是流行,那些创作歌手的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当今,不会创作的流行歌手往往会被人看低一等 嘻哈是flow(唱)、lyric(词)、Beat(伴奏)缺一不可的,可为什么往往都是以负责flow+lyric的说唱歌手为中心的呢? 我大概去查了查,别说嘻哈历史上那些最主流的说唱歌手往往不参与beat的创作了,即便是他们所雇佣或者合作的音乐制作人,往往也很少是有一人负责整张专辑的曲目的音乐制作的,看那些经典的嘻哈专辑,基本上十几首曲目都是由几位到十几位的制作人一起创作出的,我想问下难道这就是嘻哈乐里制作人的地位不高的原因么?因为一张专辑里,flow+lyric基本都是由歌手本人负责或者说主导的,但是beat这一块却往往是由多人共同负责的,所以他们的重要性就被稀释掉了?
想问下吧友们,除旺达和王子外,还有什么水平相近的黑人音乐人 以67年开始算起,除了Stevie Wonder和Prince之外,还有哪位黑人音乐人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成就,是能够跟虫纶滚艇这些白人摇滚顶峰一个水平的么?当然我知道绝大多数的根源音乐都是黑人开创的,所以这里我以67年开始算起,因为这一年虫发行佩伯军士,现代乐史才正式进入到专辑时代,所以我想知道67年至今,还有什么黑人音乐人,其音乐水平是能够跟旺达和王子一样能打的么?最近对黑人音乐特别感兴趣,想先从最顶的开始听起,其中旺达和王子都听了,但是想听更多黑人音乐人的歌,发现好像几乎没有谁是跟这两一个级别的水平的了?难道67年后黑人音乐人的上限就单纯是这两了么?那么有没有水平接近这两位的?滚吧人见多识广,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同样比较顶的黑人音乐人?谢谢了
想请教一下吧友们,经典白人摇滚对嘻哈的影响程度如何? 虽然大家经常吐槽最新版的滚石排名,说经典白人摇滚音乐人的排名被整体降低了,黑人音乐人尤其是嘻哈音乐人被整体抬高了很多 ------------------------------------------------------------------------------------------------------------------------ 但是我个人觉得最新版的整体思路是没错的,滚石排名更关注于现代乐史的发展与影响,而非单单是作品质量和艺术高度,所以肯定会把音乐人对业界与市场的影响纳入其中的 ------------------------------------------------------------------------------------------------------------------------ 而你也不得不承认,自八十年代以后到现在这四十多年里,黑人流行乐和嘻哈乐确实是占据了主流音乐界大半江山,尤其是嘻哈乐,从九十年代成为主流乐种,到二十一世纪至今的二十多年里,一直就是第一大乐种,尤其是嘻哈乐里还包含了大量的社会议题和真实的情绪宣泄 ------------------------------------------------------------------------------------------------------------------------ 因而在这摇滚没落的二十多年里,摇滚壮大与巅峰的时期(即六十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与七十年代的朋克运动)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由嘻哈来承担的了,因而按照影响力来说的话,最新版的滚石排名肯定是要给予嘻哈音乐人极高的排名的 ------------------------------------------------------------------------------------------------------------------------ 而嘻哈乐,本身就是从一系列爵士,灵魂,Funk,迪斯科,R&B等黑人音乐一路发展过来的,因而嘻哈乐被抬高,影响与启发嘻哈乐的一众黑人音乐人的历史地位必然也是要跟着抬高的,更别提其中的黑人布鲁斯音乐对白人摇滚的影响了 ------------------------------------------------------------------------------------------------------------------------ 所以我个人觉得,最新版滚石排名的整体思路是没错的,嘻哈音乐人与黑人音乐人的历史地位是要被抬高的,如果未来嘻哈乐落寞了,那么到时候嘻哈乐当然也应该像摇滚一样被降低名次,但也必须承认这份排名的问题出在个别人上,某些人的排名被过于拉高了,而这些人仅仅只是商业火爆而已,对业界的影响却没有那么巨大,这是我觉得这份排名唯一的问题 ------------------------------------------------------------------------------------------------------------------------ 最后回到我这个问题,既然滚石最新版排名是根据嘻哈改动的,那么经典白人摇滚乐队嘻哈的影响力如何呢?披头士,滚石,齐柏林飞艇等等,对嘻哈有影响力么?如果有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也应该被参考进去才行,不能只是一味地关注黑人音乐人而忽视了白人音乐人对嘻哈的影响
刚看了一些外国资料,说摇滚史发展中有三个最重要的节点式乐队 分别是披头士,性手枪和涅槃,说披头士重新改造重新定义并向全世界推广了摇滚,性手枪是向全世界推广了朋克,推广了独立、叛逆与diy的音乐精神,开启了朋克时代,把摇滚从复杂的发展方向重新拉回到独立与diy(do it yourself)的精神轨道中,涅槃则是正式将已经发展了二十年但一直蛰伏于地下的另类摇滚带进主流,开启了另类摇滚的盛世,给当时已陷入瓶颈的摇滚多续了十几年的命。大家同意这种说法么?
想问一下,乐队地下状态时的作品,版权受保护的么? 看了很多乐队的资料,尤其是那些地下转地上的,很多都是在刚组建的前几年里,以现场演出为主,在能力成熟以及在当地社区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拥趸之后,才会被唱片公司看上,然后得到唱片合约出道,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乐队的作品的版权能得到保护么?比如会不会出现你的歌写得很好,但是还没有发行,有人现场听过你的歌觉得不错,就偷偷先你一步发行的?
如何看待朋克的三个直系后代呢 后朋克,新浪潮,硬核朋克作为朋克的儿子,哪个更加成功呢?新浪潮是这三种流派里唯一取得商业成功的,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影响力巨大,但是论取得的艺术成高度,以及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力来说,是最差的。后朋克获得了半主流的关注,虽然没有获得商业成功,但是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贡献了诸多经典专辑,并且对后世另类摇滚影响巨大。硬核朋克嘛,比后朋克更加地下,更加远离商业成功,艺术成就嘛,其实也很一般,但是对后世音乐的影响却很大,垃圾摇滚以及一堆极端金属都受硬核朋克的影响
架空YY,假设雷蒙斯、性手枪和冲撞的成就属于同一只乐队 这只乐队能跟飞艇,宝爷,平弗一级么?比如说雷蒙斯,性手枪和冲撞这三只乐队都不存在,然后74年(即雷蒙斯演出那年)在英国组建了一只乐队,是第一次玩起真正意义上的朋克的,像雷蒙斯一样,然后接下来几年一直在英国演出(搞事),掀起轩然大波,然后激励了一堆英国人也开始玩起朋克,像性手枪一样,最后在77到79年期间,出了几张无论在歌词还是音乐性上都更上一层的专辑,尤其是出了跟伦敦召唤一样的专辑,像冲撞一样,但最后到80年就立马解散,那么这只乐队有可能跟同年代最顶级的齐柏林飞艇,大卫鲍伊和平克弗洛伊德相提并论么?
想问下大家,滚史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作曲机器? 以已发行的为标准,那些写歌量特别大的乐队或者音乐人分别都有谁?不是给自己乐队或者以自己名义发行,给别人写的歌也可以算。刚刚看到了一个榜,James Brown和Frank Zappa有过好几年是一年发了3到5张专辑的,而且都有超过五十张专辑。以前知道扎帕产量巨大,没想到詹姆斯布朗也很厉害
才发现JD/NO虽然没有入选摇滚名人堂,但是去年被提名了 Joy Division和New Order是被关联起来提名的,大家觉得未来这只乐队有可能进名人堂么?毕竟JD可以说是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后朋乐队了,黑暗哥特风格后朋克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而NO在电子合成器乐史的地位也是几乎前五的,综合成就这么大的乐队,居然去年才提名,未来还有可能进名人堂么?
有一说一,你们觉得王子如果去掉大多数专辑,只留早期几张 那么评价会不会更高一点?比如时代标记之后就不再出专辑了,那么这时候也有Dirty Mind,1999,Purple Rain,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Parade,Sign "O" the Times这几张了,单凭这几张都足够进入流行乐史的顶端了吧?感觉后面好多专的歌都挺水的如果精简一些,只剩这几专,后面不再出专或者不再出那么多专,那么现在评价会不会更高一点?
想问下英美摇滚乐队平时是由唱片公司还是经纪公司管理的? 看了许多乐队成长起来的资料,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普遍都很依赖一个能力强的经纪人,在职业生涯早期去搏得一份不错的唱片公司合约,那么意思就是唱片公司平时是不管你干什么的,只是负责帮你制作和发行唱片么?会负责帮你的制作么?比如录音室这些是你自己去找还是公司提供给你的?另外你的创作会被干涉么?为啥在经纪事务方面,好像基本都只提到个人而已,很少提到有公司?感觉好多乐队都是由一个经理负责管理的,那么就一个人而已么?没有团队么?为啥感觉欧美那边的摇滚乐队很少出现经纪公司的身影?感觉要么是经纪人,要么就是唱片公司了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新浪潮的开创者和巅峰分别是谁? 突然想到,同样作为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最重要的音乐流派,新浪潮好像并没有像朋克和后朋克那样明确的开创者或者先驱,以及巅峰代表或集大成者?最早的新浪潮是谁啊?还有最牛的新浪潮是Talking Heads和New Order么?
想问一下有没有专门和摇滚乐队合作的音乐人呢 就是他只写曲,然后和摇滚乐队一起发专辑,乐队专门负责演奏,录音和现场表演而已
有没有人听过雷蒙斯的It's a Long Way Back,为啥感觉很垃圾? 就是雷蒙斯78年第四专Road to Ruin的最后一首歌,感觉很像垃圾摇滚?这是垃圾摇滚么?如果是的话,那这是最早的垃圾摇滚么?
想在这里问一下我用于区分艺术朋克和后朋克的标准对不对 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感觉好多人,包括媒体乐评或者音乐人这些专业人士,全都理不清艺术朋克和后朋克的区别。那如果完全理不清的话,艺术朋克和后朋克就应该是同一种东西才对,然而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还是必须要在特定场合下使用艺术朋克这个词才行 我这里有一个区分方法, 不知道对不对,想请大家评价一下?那就是后朋克是继承自性手枪的,这个所谓的“后”,指的是英国76、77朋克之后的英国diy(do it yourself)精神的音乐,起于Wire的首专《Pink Flag》,代表作分别是作为融合系后朋克的《Entertainment!》和《London Calling》,以及哥特系后朋克的《Unknown Pleasures》,这些专辑往往不用艺术朋克来形容,因为这些专辑全都继承了性手枪那种犀利的内核,尤其是这些乐队普遍都在现场听过性手枪,受性手枪影响。而艺术朋克的话,应该是指美国朋克(即雷蒙斯)之后的美国diy精神的音乐,代表作就是《Marquee Moon》,以及talking heads的首专和二专,这些专辑有时用后朋克来形容,但又往往也会用上艺术朋克的标签,因为这些专辑的内核普遍比较温和,跟雷蒙斯一样?这些艺朋乐队都是跟雷蒙斯一样的纽约乐队,尤其是都是CBGB这个酒吧出来,几乎都听过雷蒙斯最早的现场演出,因而这些乐队严格来讲不应该称为后朋克,因为他们是美国纽约乐队,继承于雷蒙斯,而不是继承于性手枪那种英国朋克
假设你是一位音乐人但只能出一张专辑,且以下成就只能三选二 1.开创了一个音乐流派,而且这个流派在后世影响力很大,因而你就是这个流派毋庸置疑的祖师爷 2.质量极高,完成度极高,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可称为集大成之作,乐评大满贯,而且后人听起来都会觉得新鲜有趣,可称为永恒经典之作,即便很多年后都很有名气,有很多人听 3.销量高,能让你红一阵子,让你赚很多钱 你会怎么选? 注意了,如果你只选1和3的话,那么就意味着2的成就是肯定达不到的了,也就是说你这张专辑可能开创了一个流派,销量也不错,但是完成度和综合质量都很低,乐评(主要是指时评)很低,后人听起来会觉得过时,而如果选2和3的话,就意味着是1的反面,即没有任何开创性 主要是想想看大家对评价音乐成就的价值取向是如何的,我的话我可能会选2和3,想赚钱同时也希望多年后我的专辑仍然能经常被人听到,当然了在音乐史的地位肯定是没有1高的了
是玄学还是真离不开航子?每次换下他防守就立蹦然后被进球 连续两场都这样了
想请教一下吧友们,MBV的Loveless在85年时可以做出同样的效果么 85年也就是The Jesus and Mary Chai发行盯鞋开创专《Psychocandy》的那一年,感觉二者听感差别挺大的,如果让MBV团队的人穿越回到85年,但是只能够使用85年的设备,那么能够完全重现跟91年Loveless一模一样的音效质感么?主要是想知道Loveless的效果依赖当时的设备么?85年的设备做不做得出来?
别卖航子了,至少能站住位置且便宜 他在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就老实站住位置就行了,一下场那防守立刻就开始各种漏洞了。这么便宜就买来周薪也便宜,至少拿来轮换还是可以的
想问下怎么评价“地下丝绒比披头士对现代摇滚影响更大”的言论 以前也在一些乐迷圈子里或者一些科普UP主那里看到有类似的言论,但是我从没放到心上,觉得这只不过是某些小众心理而已,但是昨晚跟一位玩吉他的朋友(他以前给我推荐过不少好歌)喝酒,就趁机聊了很多关于摇滚的东西,聊着聊着不知怎么的聊到地下丝绒了,我就调侃地说了一句,一些人还说对现代摇滚,地下丝绒比虫还牛呢,我想着他是一位虫粉(当初我没怎么听摇滚时他跟我推了很多虫的歌),可能会反驳呢,没想到他居然认可,小声嘀咕“那确实有道理”,然后我就问他为啥,他说“现代摇滚,其实几乎就是另类摇滚,当然是地下丝绒影响更大,如果是在八十年代这么问的话,那地下丝绒就是空气,可是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了”,然后我就又调侃式地问他这么说是不是雷蒙斯都比齐柏林飞艇牛了,然后他又说道“只论对现代摇滚的影响力的话,雷蒙斯还真吊打飞艇”,我问为什么他就回答说“因为飞艇玩得太杂,对硬摇滚的影响力远不如雷蒙斯对朋克的影响力大,而朋克对现代摇滚的影响力,又大于硬摇滚对现代摇滚的影响力,客观说还是雷蒙斯影响更大点,虽然我不怎么爱听雷蒙斯的歌”,在后面见我不说话了他又插了一句,“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考量,对后世影响当然是雷蒙斯,但是论作品的质量和艺术高度的话就是飞艇更牛的得多,雷蒙斯的歌现在哪还有人听,综合还是飞艇吊打,对地下丝绒也是一样,对后世影响力是一回事,还要考虑作品质量和对当代的影响力,尤其是虫还有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综合虫也是远胜地下丝绒的”,最后他又圆滑了一下,说“按今天的看法是这样的,但是谁知道接下来十年二十年会怎样呢,可能那时候布鲁斯摇滚又复兴了,现在这些另类摇滚落寞了,到时候说的话可能又是飞艇这些影响力更大了”。后面我就不好反驳什么了,毕竟是朋友,但是觉得这套论调很有意思,所以现在想拿来跟吧友们讨论讨论,你们觉得如何?当然了,理性讨论,不要攻击我朋友啊,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而已,而且他本人是听虫和艇的传统摇滚粉
想请教吧友们,摇滚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子乐队或者兄弟乐队? 就是由一只乐队派生出来,人员构成与原乐队类似的乐队,想问下这种乐队有特别出名的么?尤其是有没有派生出来的乐队后来比原乐队还牛的例子?
想问一下朋克摇滚与另类摇滚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我经常见到朋克会被归到另类摇滚里,尤其是像涅槃这种另类摇滚大佬,他自认为自己就是朋克,不懂什么垃圾摇滚。另外看八十年代的一些另类摇滚先驱的资料,偏硬的那些,就直接等同于是从硬核朋克发展过来的了,而八十年代初的美国地下场景基本都是硬核朋克,到八十年代中期胡思科时的后硬核,再到八十年代后期讨厌鬼的泥浆金属,最后发展为九十年代初期的垃圾摇滚,而偏软一点的那些,就好多都说有受后朋克的影响,比如R.E.M,史密斯这些jangle pop,吉他和贝斯音色明显有受后朋影响,像音速青年和小妖精这些,则有更多的噪音,其中音速青年明显更受七十年代纽约无浪潮(无浪潮应该也算是朋克的一种?)的影响,最后这些偏软的另类也同样影响到了涅槃那帮人(涅槃很推崇R.E.M,音速青年和小妖精,也模仿过史密斯魔力吸的唱腔),这么看来,好像八九十年代的另类摇滚,几乎都是从朋克发展过来的?
不引战,纯提问,想问虫团销量中精选集真的帮拉了很大一部分么 以前也在吧里问过关于虫的销量,不过后来发现单张销量虽然没有上历史前几的,但是所有专辑累计是第一,所以才发现是我自己乌龙了,然后昨晚在别处看到一个人说MJ的专辑总销量是最高的,我就反驳他说虫团才是第一,他就反驳我说虫团喜欢滥发精选,靠量堆上来的,而MJ基本是靠着7张录音室专辑,我又去查了一下,虫销量最高的专辑确实是2000年发行的那张《1》,认证两千多万,宣称三千多万,但是他第二第三高的专辑都是录音室专辑啊,分别是佩伯军士和阿北路,都是认证接近两千万,宣称三千万,但是其它精选集的销量暂时没查到,想问虫团真的爱滥发精选么?另外如果都去掉精选集的话,虫团销量真的不如MJ么?单纯提问,不要引战和攻击谁谁
滚吧各种音乐都涉猎的人都有,能不能推荐些适合我的电音舞曲? 最好是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的。最近按各类榜单听,什么Daft Punk,Boards of Canada,比约克这些完全欣赏不了,感觉音色和制作好廉价,当然了,这是我个人问题,我个人品味不行欣赏不了,这么说可能对这些作品的粉丝很不好听,但是我只能诚实说出我的感受,在此说声抱歉了。另外一些上榜单的,比如DJ Shadow的Endtroducing我就很喜欢,还有Portishead和Massive Attack这些Trip-Hop,另外电台头的Kid A那种我也喜欢,想问下我这种适合听什么类型的电音或者什么作品好呢?我挺在意鼓点的,所以纯氛围那种我真欣赏不了,然后我比较重视音色,音色比较廉价或者过时老套的我真不喜欢,另外就是好像一些偏嘻哈向的我很喜欢?比如DJ Shadow的Endtroducing,或者杜牧的Madvillain(这算电音么?),我貌似更喜欢那种带有嘻哈元素,然后节奏和鼓编得好,有层次感的那种?反正我也不确定,想请吧友们帮把把脉,推荐一些电音或者舞曲专辑,在此感谢了
想问下为什么八十年代以后英美两地的摇滚会有对立的态势呢? 六十年代英伦入侵就不说了,就奇想不顺利,其它三位都是极其成功的,七十年代英国硬摇和朋克美国人都能接受,其中朋克虽是在美国诞生但在七十年代的美国没什么波澜,可是美国乐评也还是给英国朋克最高评价了,八十年代英国新浪潮掀起了第二轮英伦入侵,美国人也都是接受,但唯独是在摇滚这块(暂时把新浪潮作为流行,这里只讨论三大件音乐),英美两地的对立情绪好像越来越严重?比如在英国八十年代另类摇滚界影响力最大的两位,史密斯和石玫瑰,美国那边都不太感冒,尤其是乐评普遍差评,我最近看到一些资料还有美国乐评评英国乐评的,因为英国乐评把史密斯和石玫瑰捧得特别高,是史上最佳之一,而美国乐评非常不认同,尤其是不认同石玫瑰,直接恶评,而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垃圾摇滚进到英国,英国人也非常抵制,然后英伦摇滚运动就诞生了,感觉八十年代以前英美两地的摇滚是融合大于对立的,为啥八十年代以后对立情绪会更突出呢?
想问下这句乐评是真的么 The Replacement的《Let It Be》,R.E.M的《Murmur》,Sonic Yout的《Daydream Nation》和Pixies的《Surfer Rosa》并列为另类摇滚的基石,想问下史密斯和石玫瑰这些算么? 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八十年代还有类似的专辑么?想把八十年代最重要的另类摇滚专辑都听一遍,像什么史密斯,石玫瑰这些都听过了
想问下吧友们,传声头乐队的历史地位大概在哪一档呢? 昨天刚看了吧里发的滚石多年前排的百大音乐人(是这个标题么?不记得了),传声头Talking Heads居然排在最后一名,而前面有一些是流行歌手,想问下传声头只能排在这个位置么? 最近几个月把朋克时代(76年到80年)关于朋克,后朋克和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专辑和乐队听了一遍,个人感觉就作品的音乐水平的话,传声头应该是第一才对?77首专,78二专,79三专,80四专全都很顶啊,目前没发现同时代在朋克新浪潮那一系里,是有哪只乐队能连续四专都是顶级专辑的,尤其是第四专余光中 一般来说,余光中是跟华盖月,伦敦打电话同属于朋克时代的Top 3专辑了,其中华盖月的Television乐队就没几张专辑,就一张华盖月比较有名,而冲撞的话,二专不太行,一专和四专都很不错, 但是跟传声头的一二三专比又差不少,三专伦敦打电话音乐水准和余光中差不多,影响力略大一点,综合同时代(76到80)所有作品的平均水准来讲,感觉传声头应该是朋克系第一才对? 尤其是最近查了一些关于新浪潮的历史榜单,发现新浪潮专辑的乐评和历史地位普遍不太行,为了拉高新浪潮,把好多后朋克的都给塞进去了,其中也就英国猫王和传声头的水准最高,但是英国猫王好多其实是强力流行,真正大量运用合成器到炉火纯青的,还得是余光中,可以说余光中是凭一己之力把新浪潮这个流派给拉高了一个档次,不然严格意义的新浪潮作品还真没几张是能打的 那么问题来了,传声头有一张A+级的神专,和三张A级的顶专,连续四年四张都是顶级作品,在同时代里算是第一么?在摇滚史上大概能排什么位置?我怎么觉得滚石排的那个不太客观呢?虽然上榜都是很牛了,但是居然排最后一名
哪些顶级乐队或音乐人如果不是早早解散或挂了,接下来会露馅? 如题,大家觉得哪些只发有一两张神作,然后早早就解散或者挂了,最终因此而封神的乐队或艺人,如果再发展下去的话,水平会暴跌呢?
请教一下吧友们,那种敢玩无固定主唱的乐队历史上有存在过么? 有固定主唱的乐队占绝大多数,纯器乐的无主唱乐队也有不少,因为各种原因主唱离开然后又更换新主唱,但还是作为固定主唱的的乐队也有一些,那么有没有从目的上就是想要经常更换主唱的乐队呢?一般而言对于乐迷来说,换主唱就等于是换乐队了吧?所以应该没人想冒这个风险,因而我想知道历史上有没有那种胆子特别大,特别头铁的乐队,就是每张专辑或巡演都会换不同的主唱的?比如说一些乐队,就是很贯彻器乐的理念,把人声也当作是一种器乐,因而每次都想尝试不同的人声,有这种理念的乐队么?
想问下乐队成员必须得是唱歌或乐手么,只负责词曲创作是成员么 专门且只为一个乐队作词,作曲或者参与编曲,但是既不负责任何一个乐器的演奏,也不负责唱歌,尤其是现场演出都不关他的事,但是他确实只为这只乐队服务,并且只为这只乐队进行创作,那么这样的一个角色会被视作为是该乐队的成员么?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有没有人能解释一下噪音,Lo-Fi,盯鞋的区别? 噪音正在听Sonic Youth的《Daydream Nation》,Lo-Fi正在听Dinosaur Jr.的《You're Living All Over Me》,盯鞋正在听My Bloody Valentine的《Loveless》,想问下为啥说第一张》是噪音,我却感觉没多噪,没有后面两张专辑那么噪,而后面这两张专辑的区别又是什么?即Lo-Fi和盯鞋的区别。最后说一句,感觉这些带着刺耳噪音的专辑反而都有一种很独立很小清新的感觉,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这三张专辑我都特别喜欢
嘻哈的制作人与摇滚或其它音乐的制作人是不是完全不同概念的? 听嘻哈多了,发现嘻哈唱片的制作人存在感远高于其它音乐,甚至还有producer tag,把制作人标签这种东西放在歌里面来标识这首歌是某位制作人做出来的?看了下百科,好像其它音乐的制作人,都是负责组织,协调和监制唱片的录制而已,有时候也会提供一点行业或者艺术上的指导,但是并不直接创作和制作歌曲内容,一般负责这块的是作曲人,作词人和编曲人,以及其它一系列混音师,录音师什么的,协调这些人的工作就是制作人了,而嘻哈的制作人好像是编曲和混音录音全包的了?印象中好像嘻哈里好像很少提作曲,因为嘻哈绝大多数都是采样的音乐,完全原创的很少而且对嘻哈这种融合性音乐来说,意义也不大,因而嘻哈里的制作人,是不是就意味着音乐创作者了?像在摇滚或者流行乐里,有制作人负责作品内容的直接创作的么?
想问下还有哪些乐队像电台头一样每隔几张专辑就风格大变的 这几天把电台头的专辑都听完了,主要听中后期,一整个系列听下来发现确实很牛,主要是这种态度很让人赞赏,敢于放弃自己之前已经建立起来的成功风格和乐迷群体,不断进行新的突破,即便失败了也是值得赞赏的,更别说还都成功了,想问下还有其它乐队是这样的么?就是每张专辑都尽可能追求与上张专辑完全不同的风格,或者说每隔几张专辑就要有大的突破或转型,还有那种乐队么?失败的也行,主要是看有那种态度
能不能推荐一些像涅槃或碎瓜那种风格的作品 要八九十年代的,另类摇滚,比较朋,或者比较青春疼痛的,然后有点迷幻的也可以,噪音什么的非常喜欢,最近特别喜欢碎瓜的双生梦,感觉像是钉鞋和垃圾摇滚结合生的孩子,激烈又迷幻,还有这种风格的么?
想问一下,每个乐器部都应该是对应乐手写的么? 看到了一个披头士作品的列表,把创作者列出来了,大概列侬独立创作了三成,保罗独立创作了三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两人一起写的,那么这意思是整首歌所有乐器的部分都是一人或者两人完成的么?比如标为列侬独立创作的一首歌,贝斯部分是列侬创作的还是保罗创作的?鼓的部分是列侬创作的还是林果创作的?一般来说应该也有一些乐队是所有部分都由一人来负责的?那么这种时候怎么分成?毕竟如果一张专辑的作品所有部分都是由一个人创作,尤其是如果这人还是主唱的话,那么这人功劳应该占九成?除非作品亮点还包括演奏技术,不然创作人不是得分更多钱?这种情况下不会有矛盾么?了解不多,望赐教
如果一朋克乐队同时有多张朋克神专,那历史地位能上顶级么? 提到朋克,大家的印象就是简单低级,没有音乐性,然后提到后朋克,也只是有不错的实验性和启发性,但是音乐性还是相对简单,跟那些传统摇滚没得比,那么如果像《Ramones》、《Pink Flag》、《Marquee Moon》、《Metal Box》、《Entertainment!》、《London Calling》、《Unknown Pleasures》、《Remain in Light》这些七十年代最顶级,对后世朋克或另类摇滚影响最大的朋克与后朋克神专,都是由同一只乐队创作发行的话,那么这只乐队在摇滚史上有可能进入到排T0行列么?
把80s四大黑人歌手混着听,必须说Prince的音乐水平真的顶啊 昨晚一直在找些黑人的歌听,就建了一个歌单,然后首先把王子,MJ,珍妮和惠特尼休斯顿的歌给放进去了,王子的专辑我放进了1999,紫雨和时代标记,MJ的专辑就是颤栗和Bad,珍妮是控制和节奏王国,惠姨就是一专二专,歌曲顺序都是打乱的,以往我都是整专整专听的,现在打乱混在一起听,这音乐水准真的体现得好明显啊,这四大八十年代顶流黑人歌手的作品,真的是一个人一个层次的,即便我不懂什么乐理,都能明显听出来王子的音乐真的是各种秒啊,大概就是王子>>>珍妮>=MJ>>>惠特尼休斯顿
网上看到了一份榜单,想问下虫团历史第一的总销量是怎么来的? 图在下面
想问一下大家,一些创作歌手的背后真的可能有代写团队么? 在别处看了一些关于泰勒斯威夫特的撕笔帖,好像说欧美那边大火的创作明星,很多背后都有专门的代写团队,但是挂着的却是明星们的名字,我想问下这可能么?话说如果是一个人写的作品的话,总是会存在有某种规律的吧?以前看过一些关于披头士作品的争议,大家争论一首作品到底是保罗写的还是列侬写的,或者说是保罗写的部分多还是列侬写的部分多,其实都有专门的音乐人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因为每个人的创作风格都不太一样,如果一个明星其后面拥有一个创作团队的话,那么如何保持其音乐风格一致,不会被人识破呢?难道说这种创作团队一直都是同一批人?那些音乐人和乐评们真的有那么厉害,可以通过作品本身来判断创作者有没有变更么?有没有那种音乐人,是能够创作出完全不同风格,而且你是完全听不出来那他写的作品的?
大家如何看待EP迷你专辑呢?你们有喜欢的EP么? 原来一直以为EP迷你专辑就是曲目更少,时长更短的专辑,但是最近发现其实一些时间比较长,曲目比较多的唱片也被歌手称为EP,而一些时长较短的也会被称为专辑,然后去查了一些资料,貌似是否是EP还是专辑,主要是由歌手来定的?EP和专辑不单是曲目数量和时长的不同,在概念上也会有不同,相比于专辑,EP在艺术性和完整性上的要求比较低,要么是更加流行,要么是更加实验,要么是用来介绍接下来的专辑概念的,要么就是不适合收录在专辑但是丢掉又可惜的,但总之就是在艺术上不成熟,不完整的?请问一样吧友们,EP是这样的么?一些本来有良曲,但是整体不行的专辑,如果以EP的名义来发行的话,那么风评和口碑会好很多么?
有没有和八十年代的惠特妮休斯顿类似风格的歌或者歌手? 平时听摇滚比较多,处了那么一年下来,昨晚才发现女票原来爱听惠特尼的歌,但是她好像只爱八十年代的那两张专辑,九十年代以后的她就无感了。昨晚聊了一下音乐,她知道我听摇滚比较多后就问我有没有类似风格的,但是流行我不太在行,想问下吧里老哥们,八十年代有没有类似惠特尼那种风格的音乐或者歌手?又或者说,惠特尼八十年代那种音乐应该叫什么风格?听起来肯定是芭乐情歌了,旋律很抓耳,八十年代的合成器用得明显比较多,但又明显不属于新浪潮,制作很精良,音质很好,无论是音乐还是人声,黑人味都不算重,说是R&B,但是R&B这个类别太广泛了我问了我女票,她好像重点喜欢的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那种合成器的声音制作出来的抒情歌,想请问下吧里老哥们还有没有类似的音乐?
话说宝爷和王子哪个更吊以及历史地位更高一点呢? 一直以来都搞不懂为啥总是有人拿王子和MJ比较,MJ是纯商业歌手,而王子是唱作人,应该比较的是大卫鲍伊才对吧?印象中历史上最牛的两位solo,就是这两人了吧?为啥没人比较这两位?这两位才是相同路线的啊,都是全能唱作人,也都走比较极致前卫的艺术家路线,一个是七十年代最顶级的音乐人,一个是八十年代最顶级的音乐人,不应该多多比较这两位才对么?
你们心中最牛的十个根源系音乐人和最牛的十个融合系的音乐人 让你们分别选十个最牛最伟大的根源系音乐人,和十个最牛最伟大的融合系音乐人,一起出来PK,你们会分别选谁呢?根源系就是比如民谣,摇滚,雷鬼,Funk这种的,融合系的话,就像王子,冲撞乐队这种的。根源系的音乐人胜在开创性,而融合系音乐人往往胜在艺术高度,你们觉得这两种音乐人哪种更重要呢?
大家觉得披头士解散之后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才能比肩披头士呢 披头士70年解散,就说70年之后,一个乐队需要在什么时间点出现,有什么样的成就和贡献,才能在历史地位上超越或者至少披肩披头士呢?商业超过披头士?专辑乐评超过披头士?还是开创性要超过披头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