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dkog akdkog
关注数: 68 粉丝数: 185 发帖数: 38,895 关注贴吧数: 220
(或许以后CO2会成抢手货了)科学家研发将CO2转化成燃料的技术 看来此相关技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的话,相对的内燃机技术还会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吧,毕竟燃料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如果以后技术增长到生产的费效比采油更划算的话,对那一堆产油的狗大户可是麻烦了,当然一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份额也会有所缩水吧。。。。。。。。。。。。 2016年1月7日,一则科技报道颇受关注。《自然》杂志刊登了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谢毅教授、孙永福特任教授课题组的成果,该课题组设计出一种新型电催化材料,能够将二氧化碳更为高效地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酸。 论文称,研究团队设计并制造出了四层原子厚的钴和钴氧化物杂化的二维材料做电催化剂。钴和钴氧化物杂化的超薄二维材料,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对二氧化碳的催化还原性能。不过研究人员坦言,目前该项研究仅处于基础性研究。距离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并应用还需要克服各种难关。 事实上,试图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研究项目还有很多,且有不同的技术路线。 2015年,一家名为Carbon Engineering的枫叶国公司宣称开发了一种巨型风扇式的空气过滤新系统,这种过滤系统不但能够捕捉二氧化碳,而且还运用一系列的化学手段从空中提制出颗粒状的碳,并合成为燃料。该公司从去年6月已开始试运行。并获得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投资者的支持。 同在2015年,知名汉斯汽车制造厂商O迪宣布在德累斯顿试验工厂生产出一种新型环保燃料e-diesel,该原料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具体生产过程是将水煮沸并形成蒸气,高温条件下通过电解作用分解出氢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下,令产生的氢气会和二氧化碳(从沼气及大气中提取)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叫“蓝色原油”的液态长链碳氢化合物。经测试后,e-diesel中不仅不含有害物质,而且有很高的可燃性。虽然这种燃料燃烧也会排放二氧化碳,但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能减排二氧化碳85%。合成燃油将来的生产成本可达每升1至1.5欧元,可以单独作为燃料使用,也可以与传统柴油混合使用。O迪已计划生产部分该种环保燃料,并希望有更大规模的量产。 来自希望国的科学家则通过改造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来自希望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宣布通过基因技术,增加聚球蓝藻菌中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作用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数量,同时又插入其他微生物的基因进一步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再通过光合作用,该种蓝藻菌就可以产生异丁醇气体。而异丁醇是一种可作为替代汽油的内燃机燃料。 去年5月,希望国Joule公司宣布获得了一项连续生产碳氢燃料技术的希望国专利授权。该专利同样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燃料。通过重组蓝细菌编码基因生产燃料,据报道其产物中庚烷、壬烷和十一碳烷烃中,至少一种烷烃的产量高于普通蓝细菌。在生产过程中,蓝细菌作为催化剂,原料为太阳光、二氧化碳废气和盐水或者海水,最终转化为燃料。早在2010年,Joule公司已获得两项相关的专利。 根据希望国能源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对于相关项目的赞助可以发现,其支持了近10种利用基因技术改造微生物,将二氧化碳、氢气、氧气、氮气等作为原料合成燃料的项目。 无论是将二氧化碳制备成聚合物材料还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都可以看到全球科学家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决心。但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协同努力,能令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速趋缓乃至下降。
(真有这么神吗?)↖( ̄▽ ̄")能感受游戏里触觉的衣服 (心照不宣)总感觉已现在的技术来看用电刺激触觉什么能模拟风的赶脚有点超前呀,可能这衣服现在也只能模拟游戏里简单的比如哪个部位受到伤害的感觉吧,希望以后能改进的更好吧。。。。。。而且就算真的超真实,入游戏太深,玩着玩着搞到身体不自觉做出危险动作而至受伤的风险也会存在吧,或许还需要配套一个固定装置什么的吧 只要戴上 VR 眼镜,我们马上就可以进入虚拟世界之中。如果感到不知所措,未来还有手柄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双手的位置。那么还差什么?你需要的是触感,于是 Teslasuit 诞生了。 无论虚拟现实体验有多么真实,如果你不能在触觉上有所感受,那都差点意思。Teslasuit 通过电肌肉刺激技术,或许可以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风的流动,或是爆炸的冲击。 官方是这样描述 Teslasuit 的:“Teslasuit 基于电触感技术,这是我们身体的 母语 。简单来说,当我们碰到什么的时候,那些感受就会以电脉冲的形式经由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其实市面上已经有不少所谓的体感夹克、体感背心在销售着,不过它们主要是凭借震动来产生触感。通过模拟人真实的触觉体验,Teslasuit 有望带来更加细腻逼真的感受。 除了电肌肉刺激技术,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套件为 Teslasuit 添加动作捕捉、温度感应、力回馈等功能。为了支持这些,Teslasuit 本身搭载一颗四核 1GHz 处理器,1GB 内存和一个 10000 mAh 电池。 不用想也知道 Teslasuit 肯定不会便宜,它售价 1499 美元。
(混乱的世界线)Σ(っ °Д °;)っNASA发现月球背面有大量神秘坑洞 NASA说这些坑洞不像是天体撞击形成的,难道。。。。。。。。。。。。。 NASA月球探测器目前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比如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两艘ARTEMIS月球动力学飞船等组成的庞大探测器群。这些飞船近几年都在月球轨道上运行,但分工不同,比如LADEE负责月球极为稀薄大气与尘埃环境的研究。但是NASA月球飞船在月球背面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现象,对背面进行飞掠观测到许多神秘的坑洞,目前NASA正在研究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坑洞。 通过探测器的雷达回波观测,坑洞的直径有数百米之巨,有些比较小,只有数米,由于探测器的轨道高度比较低,因此能够拍摄到这些坑洞的细节。 神秘坑洞边缘比较光滑,并不像是天体撞击形成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月球上的环形山、撞击坑的形成机制,天体撞击后的冲击模型显示坑洞不是撞击导致,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宾夕法尼亚州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威廉与NASA合作,该研究小组负责调查神秘空洞的形成原因。当这些照片被公布时,外界认为这是外星飞船在月球上建设基地的证据,指出月球内部可能已经被改造成外星基地。那么果真如此吗?NASA研究小组发现坑洞的形成来自内部坍塌,模拟研究发现月球内部的熔岩形成了巨大的空洞,距离表面较近的空洞坍塌后形成了坑洞。 这个发现令人惊讶,从侧面证实月球内部有部分空腔结构,与阿波罗宇航员地震仪的观测结果吻合,此前就有科学家指出月球内部存在部分空腔的猜想。于是NASA科学家提议可派遣机器人进入这些熔岩冷却形成的空洞中,我们未来的月球基地可以建造在月球内部,利用天然的表面避开危险的宇宙射线。
(总感觉有点不对就是了)污染或推升提升犯罪率? 所得的数据只是芝加哥一地的数据而已,连全希望国的数据都没有,这推断总感觉有失偏颇呀。。。。。。。。。。。。 尽管污染问题让人们对此很不满,但是其最大的影响远不止如此。近期,科学家认为,污染严重的地区也是犯罪率较高的地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他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来自哈佛大学环境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Evan Herrnstadt和加州大学戴维斯中心的助理教授Erich Muehlegger以希望国芝加哥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芝加哥是希望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而汽车尾气排放是首要的污染物。他们的研究围绕芝加哥几条重要州际公路附近展开。 首先,他们从芝加哥条子署获得了2001年到2012年超过200万条犯罪记录。这些数据包括犯罪行为发生的日期、地点等。然后,他们收集了这期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力等,通过风向的变化判断附近的哪些社区在什么时候遭受了最大的污染。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某个社区来说,跟处于上风口时(意味着来自公路上的污染较低)相比,其处于州际公路的下风口时(意味着其遭受了更严重的污染),犯罪率增加了2.2%。不过作者指出,这种关联只适用于暴力犯罪,比如自杀、木仓击案、殴打等,污染情况对财产犯罪率的变化没有影响。 他们还认为,暴力犯罪是受氮氧化物,而不是一氧化碳驱使,而且在温暖的春季和夏季受影响最大。 (综合)
(" ̄▽ ̄)↗种植10年魔芋花开,袋鼠国万人争相“闻臭” (心照不宣)虽然十年才开次花,但是为了看清楚凑近闻着那味看也太拼了点了吧。。。。。。。。。。。。。 种植10年,2米高的巨花魔芋在澳洲植物园盛开,因为花期只有短短48小时,罕见现象已吸引约1万人争相抢看,因为这种花会散发出类似腐肉的强烈气味闻名,因此又称“尸花”(corpse flower)。 据台媒报导,澳洲洛夫蒂山植物园(Mount Lofty Botanic Garden)里种植的这株巨花魔芋已长达10年。这株巨花魔芋的花朵约于2周前开始绽放,终于在今天盛开。 过去8年负责照料这株巨花魔芋的园艺管理员柯尔特(Matt Coulter)说,这株花散发出的“腐鱼肉气味”简直令人难以忍受。他说:“我今早一打开门,这股气味几乎把我薰昏,味道非常强烈。 柯尔特还以为它永远不会开花,所以看到罕见现象,让他非常吃惊。他表示,这株花来自(印尼)苏门答腊(Sumatra Island),因此必须让它在冬天保持温暖,夏天凉爽,及维持很高的湿度。这株巨花魔芋今天盛开后,已有众多游客在洛夫蒂山植物园排队等候观赏及嗅闻它的气味。 巨花魔芋是一种寄生植物,它从其他植物中偷取营养,并迷惑昆虫为其授粉。巨花魔芋极难种植,被形容是“植物界的摇滚巨星”。这种花的花期只有48小时,过后就会凋谢。
(真的只值八万亿吗?)只要八万亿镑就可以将腐国袋袋平安 虽说价格有了,但是人家也不会真会卖吧,也只是说说而已嘛(心照不宣),不过说真的这个价格比预期的还要低就是了,特别是车辆、电脑、武器系统和其他设备估值8500亿英镑这块。。。。。。。。。 把英国整体打包,能卖多少钱?腐国国家统计局近日给出答案:8万亿英镑(约合12万亿美元)。   腐国《每日电讯报》12月25日报道,根据腐国国家统计局估算,截至2014年年底,腐国净值大约为8.06万亿英镑,这包括境内所有房产、道路、桥梁、机械和银行存款等。   所有财产中,最值钱的当属房产,价值5.1万亿英镑,占总价值的60%多。2013年至2014年年底期间,腐国房产价值上升9%,折合增值4080亿英镑。与1997年相比,房产价值则暴涨3.7万亿英镑。   除房产外,其他包括铁路、桥梁和运动场馆等建筑和基础设施估值为1.9万亿英镑;腐国货币,包括正在流通的以及银行存款,总计1.4万亿英镑;车辆、电脑、武器系统和其他设备估值8500亿英镑。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金融领域2014年年底的净值为负1970亿英镑,同比暴跌3640亿英镑。   “这是2006年以来金融机构下滑幅度最大且首次出现负资本净值的一年。”报告说。 政府领域境况同样堪忧,净值下挫至负4500亿英镑,“这意味着政府继续亏欠的比拥有的多”。   按富国6460万人口和2670万户家庭计,把国家卖掉可以给每人分到12.5万英镑,每个家庭可分到30.2万英镑。   那么,有了这笔钱,又能买到什么呢?《每日电讯报》列出一个单子,8万亿英镑可以买5375艘富豪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日蚀”号超豪华游艇,或者3660万辆劳斯莱斯GhostII豪车。   “当然,这么干(卖掉腐国)也会让我们全都无家可归。”这家媒体说。
(世界这次又向种子线移动了)ㄟ( ▔, ▔ )ㄏ科学家发现智商基因 (心照不宣)这次只是提出了用于治疗迟钝、严重认知障碍的方案,如果再加以利用的话,会出现更高智力的人真不好说呀。。。。 智商好不好、会不会念书是天生的吗?以前,科学家相信人类智商有75%是天生遗传的,剩下的25%由教育或朋友等外在环境影响。不过现在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智商的两条基因,未来有可能研究出增进脑力、甚至治好智力受损的方法。 台湾东森新闻云网站12月24日引述据《英国电讯报》消息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能够决定人类智商的基因序列,他们用足球队来比喻这两条基因,当所有球员都各就各位时,系统就能良好运作,可以让思路敏捷;但是当这两条基因排序出了问题或是发生突变,就会造成迟钝、甚至严重认知障碍。 这两条基因群是研究人员在检查癫痫患者的大脑时发现的,分别被称为 M1 和 M3,每个基因群都由数百个个体基因组成。它们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处理速度和推理能力等等。 研究人员强森表示:“我们希望这种分析结果能够为癫痫等神经发育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并改善相关的认知障碍。我们的研究显示,这两个基因群或许真的能够改变人们的智商,但是仍须很大程度的努力及研究。”
(真的假的?)一克要10亿的东西 富勒烯不是一早就有了吗?可能这种富勒烯是新结构构型的吧,可能开发也用了不少经费吧,不然也不会这么贵了。。。。。。。。。 你还在天真地认为钻石、铂金等贵金属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商品吗? 如果是,那你就过时了!据美国猎奇新闻网站“odditycentral.com”12月23日报道,近日,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预售其2014年研发成功的人造碳基材料— —富勒烯(fullerene),每克价格近10亿元。 富勒烯又名巴基球(bucky-ball),因其结构酷似足球,所以得此名。它和钻石、石墨烯等物质一样,都是由碳原子组成,因为碳原子数量和排列方式有所差异,所以拥有不同的特性。相关科学家预言富勒烯的成功研发或将掀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因为运用富勒烯可以制造小巧、便携的原子钟。到那时,人们可以把现如今房子般大小的原子钟携带在身上。同时,便携式原子钟将会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系统,它还可以提高车载GPS导航系统的精确度,从现如今的2米精确到1毫米。 近日,牛津大学实验室开始出售富勒烯,每克的价格高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亿元)。因生产技术尚不成熟,所以目前价格昂贵。想象一下,等到生产技术成熟之日,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里都用配有一个精确的原子钟,那时候就真的能实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走丢了。”
(这叫假戏真做吗?)NASA实验模拟火星种土豆 说《火星救援》里有NASA的技术支援,说在火星种土豆只是电影里夸张的艺术手法,但想不到NASA真有这样打算就是了(心照不宣)。。。。。。。。 《火星救援》里的马特·达蒙靠种土豆活了下来,而 NASA 现在打算让这成为现实。 NASA 计划与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 (CIP) 一起,在地球上建立的火星模拟环境中,种植土豆。他们会建造一个特殊农场,里面有与火星上类似的来自秘鲁潘帕斯德拉霍亚沙漠的土壤、大气成分的 95% 为二氧化碳。庄家的产量与二氧化碳量成正比,据说在火星上得到的收成是地球上的 2-4 倍。 NASA 曾在今年九月表示,将于 2030 年代把人类送上火星。而现在,提前一、二十年进行种土豆研究,应该还来得及。 除了火星,在模拟的外星环境里种植土豆同样也能让人类的其它太空探索受惠。 当然,这些实验还是得为地球上的人类服务。“我们要让人们明白,如果可以在像火星般的极端条件下种植土豆,那么在地球上就不成问题,我们因此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CIP 方面表示。 土豆被 NASA 选中也有其道理。它们拥有极强的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同时又富含营养,例如维他命C、铁、锌。 目前,全球受饥荒人数大约有 8.4 亿,伴随着这些人群与其所在地区的,可能还有贫穷、食物不安全等现象,如何养活他们是个大问题。看起来,土豆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不存在挑食。 如果这个研究成功,那么英国料理也能在火星上大展拳脚了。
(这恶作剧真的比较大呀)ㄟ( ▔, ▔ )ㄏ迪士尼:我惹谁了? (心照不宣)这问卷调查的出题员是个迪士尼黑吗?还是看填表者是否认真才出此策捏,总之就不怕精灵来点魔法把泥土搬回去吗。。。。。。。。。。 阿格拉巴是1992年的迪斯尼电影《阿拉丁》里面一个虚拟的城市名字。   民调机构恶搞希望国选民 希望国民调机构“公共政策民意调查”最近做了一份希望国中东政策的民调,让象党选民们讨论是否支持对中东城市“阿格拉巴”运泥土。根据这份民调,三成象党选民支持对“阿格拉巴”运泥土,民调结果看起来和过去没什么大的变化,但问题是这个城市名字是童话电影中虚构的…… 这家民意调查机构在12月16日和17日两天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问卷总共设计了41个问题。这41个问题中绝大部分问题都和正常的民调没有区别,比如会询问:“以下几位象党候选人中,你支持谁成为2016年总统选举中的象党代表?” 但是在这个41个调查问题的最后部分,隐藏了一个恶搞问题。这项序号为38的问题很简单:“你是否同意或支持对阿格拉巴运泥土?” 根据这家民调机构的统计,有高达30%的象党人表示支持对“阿格拉巴”运泥土。另外57%的选民表示要想想,只有13%的选民表示不支持。驴党受访者的情况略微好点,有19%表示支持运泥土,36%的人表示不赞成。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个拼写酷似阿拉伯地名的城市阿格拉巴只是1992年的迪斯尼电影《阿拉丁》里面一个虚拟的城市名字,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个城市。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目前在象党总统候选人中领先的床破,他的支持者中有高达41%的人都支持希望国地毯式运泥土这个阿拉伯城市!根据同一份调查问卷,床破在象党候选人中的支持率达到34%,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候选人克鲁兹。(东莱) 作者:东莱
(" ̄▽ ̄)↗今年最后一次的流星雨23号要来了 (心照不宣)虽然我国所处的北半球是最佳观测点,但极大值出现在上午10点,如果晚30个小时那就更好了,但前提是。。。。。。。 新华社天津12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 作为2015年流星雨谢幕之作,小熊座流星雨将于23日光临地球。天文专家表示,该流星雨极大值出现在23日上午10时,感兴趣的公众可于22日晚至23日黎明进行观测。 作为辐射点赤纬最高的流星群,小熊座流星雨虽然流量不大,每小时10至50颗左右,但非常适合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观测。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该流星雨曾连续3年出现了每小时30颗左右的爆发,且流量是极大时一半的时间可持续近10小时。 “今年小熊座流星雨并没有爆发的预期,极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23日10时,正值我国白天,每小时流星数量在10颗左右。”中国天文学会会员、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提醒说,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观测者来说,小熊座流星雨的辐射点整夜可见。“感兴趣的公众可在22日夜间至23日黎明期间进行观测。特别是黎明前的一个多小时,月亮已经落下,无月光干扰。” 那么,小熊座流星雨何时能给公众带来惊喜呢?史志成表示,根据相关预报显示,该流星雨将于2017年迎来爆发,届时,每小时流量将超过30颗。 天文专家提醒说,目前人类还不能精确计算流星雨母体彗星尘粒的分布结构,因而不能对流星雨的发生和规模作出准确预报,公众在观测时对此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此外,由于气温较低,观测时应注意保暖。
(真的假的呀?)(" ̄▽ ̄)↗玩3D游戏能提升记忆力? (心照不宣)如果真是这样,很多人就该欢呼了吧。。。。。。。。。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就是,少玩点电子游戏,这种东西一点好处都没有。而恰恰相反的是,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电子游戏有助于我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电子游戏有助于强化记忆的形成,当然,只有 3D 游戏才具备这样的功效,那些简单的 2D 游戏并不能让我们得到任何方面的提升。 为了测试游戏对记忆形成的影响,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部分平日里不怎么玩游戏的大学生,并要求这些大学生参与者在两周的时间里每天打 30 分钟游戏。对于实验研究来说,这应该是我们听说过的最有趣的方式了。 参与实验的学生被要求在两个游戏中选择一个:一个是有着复杂的三维游戏世界的《超级马里奥:3D 世界》,另一个则是拥有相对简单的二维环境的《愤怒的小鸟》。游戏前后,学生们都进行了目标识别记忆测试,其目的是为了激活跟复杂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体活动。 研究人员发现,玩 3D 游戏的学生们提高了记忆力测试的成绩,他们的记忆力比之前提高了 12%,有趣的是,这一涨幅刚好等同于 45 到 70 岁之间的记忆衰退程度。与此同时,玩 2D 游戏的学生们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提升,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来自尔湾分校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中心的 Craig Stark 表示:“首先,3D 游戏拥有一些 2D 游戏没有的特性,比如,3D 游戏需要探索更多的空间信息。其次,3D 游戏更加复杂,需要处理的信息也更多一些。不管怎么说,这种学习和记忆都对海马体形成了刺激。” 但是,研究人员目前还未弄清楚的一点是,3D 游戏之所以能够提升记忆力,到底是因为它拥有人工打造的 3D 环境,还是因为 3D 游戏比 2D 游戏更加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并在更大程度上刺激海马体。不可否认的是,愤怒的小鸟是一个非常轻便的游戏,即使它模拟的是现实的物理学原理。 Craig Stark 认为:“一个很大的可能是,3D 游戏通过避免了单一认知领域的狭窄焦点,以及更加密切的自然体验来实现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并转化为功能性的提升。” 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了神经科学杂志上,除了发现 3D 游戏对记忆力有着增强作用之外,研究人员还有可能因此而帮助扭转因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认知障碍。
(生物防治简单有效呀)(" ̄▽ ̄)↗用翁星人防止象星人偷吃庄稼 果然糯米治木虱,一物降一物呀,不但防象星人偷吃,还能产蜜增收,而且基本无污染,果然是好方法呀。。。。。。。 要感谢动物学家Lucy King博士,她让非洲的农民不用再担心大象来破坏他们的农田了。通过“The Elephants and Bees Project”,她向当地的农民介绍了蜜蜂围墙,这是一种低成本的原始的方法,能将那些皮厚的动物阻隔在几米之外。这种护栏似乎还有另一种好处——蜂蜜可以增加额外的收入。 King在了解到如果在树枝上涂抹蜂蜜厚,大象会躲避阿拉伯胶树,于是她想到了这种方法。并且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进行实验,例如拍摄大象听到扬声器中传出蜜蜂的声音时的反应。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她开始发明蜂蜜护栏系统——她在一根铁丝上每间隔十米就悬挂一个蜂巢,穿过木质栅栏。如果大象要进入田地就会触动铁丝,打扰蜂巢中的蜜蜂,蜜蜂就会从蜂巢中飞出来聚作一团。 根据Africa Geographic的报道,大象“跟随着自己出色的嗅觉找到农夫从田里收割来的蔬菜和大包玉米。”大象们每天会消耗掉400kg的食物,它们会毁掉农夫的收成。 之前农夫们都用一些基础的方法驱赶大象,例如大喊大叫、用灯光照射、丢石头、辣椒炸弹、打鼓或放狗。最糟糕的情况他们向大象投球或射箭,结果会误伤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或村民。 电子栅栏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法,但对农民却不太适用,因为成本较高。Africa Geographic中提到:“栅栏将野生动物阻隔起来,会造成过度放牧,这对生态系统是永久的伤害。限制大象群的移动,会造成某一地区大象数量的爆发,这对大象、其他野生动物以及生态系统来说都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从另一方面来讲,蜂蜜围栏是一种无害的方法,利用大象害怕蜜蜂的声音。这是因为,大象的小腿上的皮肤以及躯干都十分容易受到蜜蜂针的攻击。 King说:“每间隔30英尺都会悬挂一个蜂巢并且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连接的。如果大象碰到了其中一个蜂巢或之间相连的铁丝,所有的蜂巢都会摇晃,蜜蜂会从里面跑出来。” 第一个蜜蜂围栏在2009年的时候进行了实验并且获得了成功,它能够阻止除了公象以外的所有大象。从那时开始,King和David Sheldrick Wildlife Trust以及British Airways进行合作,将The Elephant and Bees Project在非洲进行推广。成千上万的农夫证明了蜜蜂围栏的效果。 来自Wildlife Trust的Neville Sheldrick说:“农夫们觉得围栏很有用。当我拜访他们时,他们十分自豪的向我展示了大象走到围栏前又逃走的足迹,这些农夫们看起来十分开心。”David Sheldrick Wildlife Trust的主管Angela Carr-Hartley说:“收获蜂蜜似乎也可以给农夫们增加一些收入。” British Airways的投资主管Mary Barry说:“这是我们十分愿意支持的项目。长期以来的合作关系,让我们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这种简单又明智的方法产生了十分有意义的影响。” 由于从事该项目的研究,King博士在2011年获得了UNEP/CMS Thesis Award。UNEP行政主管Achim Steiner在他的祝贺信中写到:“我祝贺King博士赢得了这项十分重要的奖项。她的研究工作目的是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对抗它,大自然会为人们面对的挑战提供许多相对人道的解决方法。”
ㄟ( ▔, ▔ )ㄏ科学家发明可以用尿液发电的技术 应用此技术的求救袜子也算不错的想法吧,其实这技术最主要的障碍是需要一个电泵,如果发电的量足够支撑电泵的运行还有很大的富余的话,对于很大领域都是很有用的技术吧。。。。。。。。。。 被困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深山野外时,人们似乎没有太多的办法可以生存下去,但是,电视生存专家贝爷向我们演示了一个让我们保住性命的办法——喝尿。除了让我们活下去之外,这种液体还拥有其他方面的紧急用途,比如给设备供电,然后对外发送求救信号。 位于英国布里斯托尔的西英格兰大学的 Ioannis Ieropoulos 团队就根据尿液的紧急用途制作了一双神奇的袜子。据了解,一膀胱的尿液(大约 648 毫升)都会通过集成管进入袜子中配备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池内部所包含的细菌将会在吸取尿液中的养分之后进行发电。 在实验室的试验过程中,这套发电系统产生的电力已经可以驱动无线发射器以每两分钟一次的频率对外发送“世界上第一套可穿戴式微生物燃料电池”这一信息。 事实上,利用尿液来发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此前,Ioannis Ieropoulos 团队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和他们捐赠的尿液成功驱动了一部手机、一个纸质的发射器以及一颗 3D 打印的机器心脏。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他们需要使用一个电泵才能满足电池内的微生物的养分需求,这也限制了尿液发电的场合。 为了能够打造一款能够自给自足、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并且无需外部设施的可穿戴设备,该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个脚踏式的电泵,其制造灵感来源于鱼类血液循环的方式。这个脚踏式电泵采用了灵活的硅胶管,并且缠绕在鞋跟下方,连接着脚踝附近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当使用者在走路的时候,管子就会被挤压,实现持续供给尿液的效果。 美国空军生物技术开发者、来自俄亥俄州环球科技有限公司的 Heather Luckarift 说:“这将预示着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繁荣将至,这种灵活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够将可穿戴设备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目前我不清楚尿液是如何进入这个供电系统的,换句话说,使用者应该如何尿进自己的袜子里?”事实上,这件事实践起来虽然有难度,但是,研发团队表示,他们已经制定了配套的实施方案。“我们设计的衣物或者其他设备都将拥有排泄系统,完全不需要担心尿液的收集和处理问题。” 举个例子,在军事、太空、滑雪甚至是户外服装等方面,可穿戴式微生物燃料电池都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在未来,这种电池将给智能纺织品带来更多的用途。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种尿液供电的方式来进行紧急求救。当有人不幸遇到空难或者血崩的时候,只要当事人还活着,就可以通过尿液给自己的设备供电,并将自己的个人坐标发送出去。
ㄟ( ▔, ▔ )ㄏ科学家发现一种在数码时代的新型囤积强迫症 荷兰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不断囤积数码信息但是只保存不使用的心理疾病——数码囤积癖,但此研究猪脚貌似超严重就是了,看到此或许有很多人貌似有躺着中木仓的感觉嘛(心照不宣),但是看到最后的评论嘛: 硬盘里存满乱七八糟东西从来都想不起清理不算是病。还算舒心了吧。。。。。。。。。。。 有“囤积强迫症”的人喜欢收集各种各样没用的东西,就算把家里堆满也决不丢弃任何一件。日前,荷兰心理学家又发现了一种新型囤积强迫症——数码囤积癖。 荷兰医学学术中心研究员在《英国医学杂志·病例报告》上发表文章说,有一名患孤独症的47岁男性患者前来就诊,他之前有囤积自行车零件和文件的习惯,但自从有了数码相机后就开始每天不停拍照,大部分是街景等无意义的照片,每天要拍上1000多张。拍完照后再花3到5小时整理好,存入硬盘中,再备份一份。但此后就再也不看了。这名患者认为,等到未来科技更加进步时,这些照片迟早有派上用场的一天。这样做让他没有足够时间睡觉、做家务,也不能出门放松,总感到灰心丧气。 心理学家经过评估后认为,男子的症状属于囤积强迫症的一种,必须加以治疗。不过,先前的囤积强迫症患者都囤积有形物体,像这样囤数码照片的还是第一次发现。 心理学家也说,普通人不必紧张,硬盘里存满乱七八糟东西从来都想不起清理不算是病。
(瞎说什么大实话)ㄟ( ▔, ▔ )ㄏ数羊不能解决失眠问题 反正个人经验睡不着时数数只会更清醒,还不如什么都不想放空脑袋更容易入睡就是了。。。。。。。。。。。。。 失眠了?不如数数羊吧,数着数着就睡着了。不过,你真的算过平均数多少只才能睡着吗?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数羊并不能有效解决失眠问题。研究人员对50个失眠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他们分为3组,在睡前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失眠。第一组:幻想宁静的场景,如空旷的天空、静静的湖面等;第二组:数羊;第三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按照普通方式入睡。实验结果发现,第一组人员比正常入睡者可提前20分钟入睡,而第二组采用数羊方法的人,则比普通入睡时间更晚。研究人员Allison Harvery称:“想象宁静的场景相比想象羊需要占用更多的大脑空间,所以更容易造成疲劳从而更快地入睡。” fjksaeiop: 以前很相信这个方法,每次失眠都数羊,结果数到最后没有一次成功睡着的! 手机用户13422: 外国人数羊,咱们中国人应该数水饺(睡觉)才对,数着数着就饿了。 victory: 早知道这个是假的~还不如睡前做做拉伸运动,比躺着呆呆地数羊靠谱多了。 关于数羊的小八卦 为什么日本人数羊反而更睡不着呢?首先因为日语里的“羊”很难念,念起来让人精神紧张;而且,日本原来是没有羊的!所以日本人要先想象一只小羊,再想象它们一只一只跳过栅栏的样子,再开始数,此时脑子已乱成一堆…… 此外,在某羊实验站工作的Bret Taylor表示,他也不支持数羊入睡,他尝试过这种方式,结果根本不管用,因为羊根本就不跳篱笆,所以很难想象这个画面(许多美国人数羊时都会想象羊跳篱笆的场景)。 数羊凭什么催眠? 主要是由于英文中的“羊(sheep)”和“睡觉(sleep)”发音比较像,这样就会在数羊时联想到睡觉,同时又避免了直接命令自己睡觉造成的心理压力…… 如此说来,数羊这事就有很大局限性了,除了德语的schafe(羊)和 schlafen(睡眠)还多少有点相近,其他语言比如西班牙语的cordero(羊)/dormir(睡眠),法语的mouton(羊)/dorment(睡眠)以及日语的Hitsuji(羊)/Suimin(睡眠)念起来都有天壤之别。
(貌似最近埃及的考古发现蛮多的嘛)貌似发现了纳费提提的墓穴 继金字塔的或许隐藏了神秘房间外,还发现了很可能是纳费提提的墓穴,如果是真的话那可是超级的大发现的说。。。。。。。。。。。 神秘的古埃及“最美王后”纳费提提葬身何处一直是个谜。今年不断涌现的证据表明,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穴里或存在密室,而这个密室很可能就是纳费提提的墓穴,但如何打开是一个棘手问题。   本世纪埃及考古最大发现?   图坦卡蒙的父亲是阿肯纳顿法老,而纳费提提是阿肯纳顿的王后。在公元前14世纪的古埃及,纳费提提曾在政治、宗教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坦卡蒙的墓穴位于卢克索的国王谷内。一直以来,考古学家们都不明白,为何这位法老的墓穴比其他法老小,而且形状更像是用来安葬王后的墓穴。若纳费提提的墓穴位置尘埃落定,将成为本世纪埃及考古最大发现之一。   密室的存在“毋庸置疑”   知名英国考古学家、亚利桑那大学的尼古拉斯·雷韦斯一直认为,图坦卡蒙的墓穴连通着另一个墓穴。在雷韦斯的大力推动之下,考古团队对墓穴进行了扫描。雷韦斯说:“正如我预料的一样,雷达证据显示,墓穴有明显的延伸。”他还表示,图坦卡蒙的墓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通道”,而诸多证据表明,它连通的神秘墓穴之中很可能埋藏着纳费提提。   继美国、法国与埃及考古学家后,日本考古学家最近又采用雷达成像技术扫描了图坦卡蒙墓穴,并把扫描数据传回日本实验室分析,估计一个月内将有定论。日本雷达专家渡边广胜(音译)表示,密室的存在“毋庸置疑”。 但雷韦斯在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打开密室的难度很大。鉴于它已经封闭了三千多年,就算在墙壁上开一个小缝也会对内部造成破坏,因此只能缓慢、仔细地进行。   神秘“主人”存在争议   埃及文物部部长达马提认为,神秘墓穴中埋藏的也可能不是纳费提提王后,而是阿肯纳顿的另外一位嫔妃——吉雅。达马提进一步以历史事件为依据进行分析,认为纳费提提根本就不可能埋葬在“国王谷”当中。   不仅如此,达马提还担心考古团队的研究可能会对墓穴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达马提说:“我们正在分析数据,以便确认墙壁后面到底是什么。我们达成一致之后……就会对外公布的。”
(这叫有钱就任性吗?)迪拜采购飞行背包用于救火 总感觉就算真研制成功发货了给消防员,这东西感觉也排不上用场了吧,本来推力就小,而且也只能带一个人,这载重对用于高楼救援也用处不大,就算那100多公斤都用来盛消防泡沫也作用不大呀,也不说真有火灾那高楼周围混乱的气流了,或许只是想像之前那跑车公交入着玩那样吧(心照不宣) 迪拜的国防理事会(Directorate of Civil Defence)决定采购 20 个能带人飞上天的喷气背包,让消防员能够在高层楼房的救灾作业中一飞冲天。同时被采购的还有培训服务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 背包来自 1998 年就做飞行器的马丁飞行器公司(Martin Aircraft Company),这是一台能载重 120 公斤、可以升至 1000 米高空、续航 30 分钟的单人飞行设备。马丁包还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 50 大最佳发明之一。 这看上去很像钢铁侠的战衣,理论上消防员能更灵活地施展救援。但问题在于,虽然已经开放了预售,但马丁包依然处在原型机和实验阶段,消费级产品至今没有问世。 马丁飞行器在去年 12 月被一家名叫光启科技的中国公司收购,后者于去年 5 月在香港买壳上市,现在的主要业务是“超材料、智能光子以及商用空间技术和设备”。这其中就包括被描述为“开发深度空间”的马丁包,以及升到高空的 Wi-Fi 信号的氦气球。这些项目都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 虽说是面向商用,但马丁包的价格不菲,它在京东上的“意向订金”就高达 2 万元,全款160 万。关于交付日期也扑朔迷离,官方说“预计一年,可能会延迟交货”。 这台飞行器也一直备受质疑。在澳大利亚上市的马丁飞行器,股价一度从 1.6 跌到 0.6 澳元,股民表示这台飞行器也许根本不会飞。 其实迪拜政府并不是第一个和马丁飞行器签合同的。此前他们也答应向美国政府供应用于搜救、安全、警戒、救护和消防领域的飞行包。 至于消防员们什么时候能真的用上它,怕是没人知道了。
(总感觉有点什么不对呀)↖( ̄▽ ̄")空客研发新一代超音速客机 看性能好像比协和慢了一些呀,而且细看一下这气动怎么有点像F104气动的感觉呀,高速倒没什么,但这低速性的操纵性能真有点说不准呀。。。。。。。。。 中国网10月18日讯 据外媒17日报道,空客公司表示,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超音速客机AS2最快将于2021年首飞,飞机时速可达1200英里,从伦敦到纽约仅需3小时。 空客公司正同Aerion公司合作研发全球第一架能够实现超音速飞行的私人飞机。公司希望明年上半年在美国选定生产厂址,预计飞机于2021年实现首飞,2023年能够交付。该飞机的设计特点包括可以减少20%阻力的机翼,以及长达30英尺的奢华座舱。 空客表示,AS2飞机将有拥有超音速飞行能力,可以让乘客在短短3小时内从伦敦飞抵纽约,在6小时内从洛杉矶飞抵东京。 据悉,AS2飞机飞行的最快时速将达到1217mph(1960千米/小时),这几乎与协和式喷气飞机持平(后者的时速达到1350mph(2170千米/小时)。制造团队已经为飞机的碳纤维机翼结构、机身、起降架和燃油系统等做出了初步设计。AS2在设计上的特点包括有能够减少百分之二十阻力的机翼,更低油耗的燃油系统,以及能够乘坐最多达12名乘客的奢华座椅。 空客公司高级副总裁Ken McKenzie表示:“在超音速飞机设计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清晰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在帮助Aerion公司进行飞机建造和飞行测试方面我们也有一个实际的路线图。” 空客公司表示他们将会提供给Aerion公司所有的关键部件,而Aerion公司则负责飞机的最后组装。Aerion公司表示,他们正在为飞机制造寻找一处位于美国的面积不小于40公顷的生产厂址,该机场必须拥有一条至少2700米长的跑道。根据计划,工厂将于2018年内开始动工建设,总投入预计将超过一亿美元。 Aerion公司首席执行官Doug Nichols在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经开始选择部件供应商,并且计划在2016年上半年选择引擎制造商。他说:“我们将能够找到一款只需要进行些微的改造就可以符合我们预期性能目标的引擎,在引擎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相信解决方案就在眼前。” 虽然被称为“协和式飞机之子”,但AS2在美国陆地上空飞行时将由于音爆方面的限制以较低速飞行。而在欧洲,AS2则可以不受限制地以超音速飞行。 2003年10月,英国航空公司时速两倍于音速的空客协和式喷气飞机航线在27年的服役后终于退休,这标志着超音速飞机时代的终结。而目前投入商业使用的长途飞机通常的巡航速度为480英里每小时(770公里/小时)和560英里每小时(900公里/小时)
(我有我的晒太阳姿势)╮(╯▽╰)╭前F1世界冠军还是挺会玩的 车不好,姿势补救得了,这也算是阿隆索这个前世界F1冠军的自娱方式吧,貌似晒太阳的图被作为PS素材大P特P的说。。。。。。。。 北京时间11月15日消息,F1巴西站排位赛结束,迈凯轮两位车手在排位赛Q1就遭到淘汰,毫无疑问,迈凯轮搭载本田引擎的赛车毫无稳定性而言,但正所谓债多了不愁,尽管排位赛战绩一败涂地,可是两位车手却敢于自娱自乐。 Q1刚开始不久,阿隆索的赛车就连续第二个下午抛锚,他的排位赛征程匆匆结束。不要以为阿隆索内心崩溃,就在工作人员清理抛锚赛车时,阿隆索居然在赛道边找了个躺椅晒太阳,更搞笑的是,看到镜头对准自己时,阿隆索还眨了眨眼睛。 当Q2开始时,阿隆索如同大爷一样坐在椅子上看比赛,而在躺椅上晒太阳的照片也被国内外网友热捧,被视为F1本赛季年度最佳图片,甚至一夜间PS阿隆索成为推特上的热门项目。 其实阿隆索深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Q1出局后与队友路过领奖台时,两人还一起登上了领奖台上摆出了庆祝胜利的姿势,对于这喜庆的一幕,很多球迷感到好笑的同时,也为两位世界冠军落到今天这个处境不仅心酸。 阿隆索对本赛季的情况却看得很开了,他在赛后谈到了享受阳光浴和登上领奖台,“下次我应该做好准备,例如带个防晒霜,要知道那里很热,至于与巴顿登上领奖台,当时我和巴顿路过领奖台,我说不会再距离这那么近了,要不我们合个影吧。” 不过赛后采访也不全是调侃和拿自己开涮,对于法国巴黎遭遇恐怖袭击,阿隆索表示对这件事感到震惊,希望所有F1车手奉献一场比赛,展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而巴顿也表示自己的心与被袭击的每个人在一起,每个人都希望和平,这样的恐怖行为必须停止。
(腐国媒体又来科普健康信息了)这次是吃橙子能对抗空气污染 貌似腐国媒体最近科普的健康信息有点多呀,难道是受了之前那红肉问题刺激的?还是国内的媒体喜欢捏(不过能防PM2.5这标题也真有点过了(心照不宣))?不过以前干咳咳嗽时,老人家教切个橙子蒸熟了吃还是有点效果的,还有平时普通人吃点橙子等含维生素C的水果也是有利健康的,这倒是实话就是了。 立秋一过,空气湿度加大,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生存环境。有研究显示,夏秋季早9点和晚5点,空气中细菌数量最多,加上此时正是上下班高峰时段,扬尘也最多,空气环境很差。除了要戴口罩、勤洗口鼻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也有助于抗污染。 据《流行病学》杂志最新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或蔬菜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对慢性肺病患者的伤害。在这项新研究中,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00多名哮喘患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了调查。病人年龄在54岁—74岁之间,且多数都有吸烟史。研究人员同时还记录了病人入院前后的当地空气污染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如果道路空气中,交通污染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哮喘患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入院的几率增加35%。并且,体内维生素C含量最低的患者,住院几率要比最高者高1.2倍。 加拿大环境健康科学家迈克尔·布劳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以抵消空气污染的部分危害。就维生素C而言,它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而自由基一般都是污染物进入肺部时形成的。因此,生活环境差或长期在粉尘污染重的地方工作的人,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橙子、葡萄、猕猴桃、辣椒等,有助于身体抵抗污染。 (冯国川)
(⊙x⊙;)我国科学家发现能吃塑料的虫子 如果大规模操作可行的话是一大成果呀,但貌似宅物也是塑料做的,难道以后会出现继熊孩子之外的另一个宅物破坏者吗? 原标题:中国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虫子 黄粉虫能吃所有塑料 “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揭示了丢弃在环境中塑料废物的新命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说。 塑料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于高分子量和高稳定性,普遍认为微生物无法降解聚苯乙烯类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研究组、深圳华大基因公司赵姣博士等在环境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合作发表了两篇姊妹研究论文,证明了黄粉虫(面包虫)的幼虫可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 该突破性研究显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聚苯乙烯被完全降解矿化为CO2或同化为虫体脂肪。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尽管如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塑料污染,杨军教授还是呼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饭盒、方便袋。 黄粉虫能吃所有塑料 研究团队给出了黄粉幼虫啮食降解聚苯乙烯机理:第一步,泡沫塑料首先被黄粉幼虫嚼噬成细小碎片并摄入肠道中;第二步,嚼噬作用增加了聚苯乙烯泡沫与微生物和胞外酶的接触面积,所摄食的碎片在肠道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作用下,进一步解聚成小分子产物;第三步,这些小分子产物在多种酶菌和黄粉幼虫自身酶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并同化形成幼虫自身组织;第四步残留的泡沫碎片与部分降解中间产物,混合部分肠道微生物,以虫粪的形态排泄出体内,在虫粪中泡沫塑料可能还会进一步继续降解。 “黄粉虫可以消化最难降解的聚苯乙烯塑料,其他相对容易降解的塑料,理论上黄粉虫同样可以消化。”杨军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介绍,目前国内已有厂商在考虑用人工培育黄粉虫或蜡虫来降解塑料废弃物。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