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君976
紫君976
关注数: 0
粉丝数: 160
发帖数: 29,496
关注贴吧数: 13
谛闲法师:你真念佛 三个月就有效果! 妄念之多,即由正念提不起。如正念得力,妄念自无。何以故,正念妄念,不同时故。当知念只是一,随于正则谓之正念,随于妄则谓之妄念耳。如同时念有两个,便成两人。今只是一,故正念有力,妄念即消。妄念有力,正念即隐。然则一边念佛,一边起妄念者,因其口中虽念,心早驰散。并非同时有两个念头也。 此实由于妄念种子力强之故,当此之时,不必强抑,以刹那生灭,不相逐及故,更不必嫌。以前念当体是空,嫌之反增妄念故,唯有至诚恳切,提起念佛之一念。如是久久,便能熏心成种。净种分分成,妄种分分销矣。如香分分着衣时,臭即分分离衣,不能并立也,念佛人,不可不明此理。
自性本空,能说不能行----吹牛人! 自性本空,能说不能行----废人!
种性邪。错知解。 不达如来圆顿制。
如是等事悉是示现。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如来性品第四之一 云 : 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种种示现神通变化。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阎浮提种种示现。
佛入涅槃为何不受供养? 因为铁匠(纯陀)具足“真诚”两个字,所以佛才接受他的供养。
作在心。殃在身。 不须怨诉更尤人。
欲得不招无间业。 莫谤如来正法伦。
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一念嗔心起 百万障门开
若因讪谤起冤亲 何表无生慈忍力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宣化上人主讲一九七四年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圣寺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法华经》
问:什么是“乘”,大乘与小乘有什么分别? 问:什么是“乘”,大乘与小乘有什么分别? 宣化上人:乘,就是一辆车子,可以载人。大乘可以载多一些人,小乘载少些人。众生根性各别,趣向不同,故有偏向大乘与小乘之分。其实大小都是一乘,不要在此生分别心。
宣化上人: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人之所以下地狱,做饿鬼,转**,不外乎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支配。人之所以成修罗、生天、或者做人,也不超出这六根的作用。乃至于人能成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没有离开这六根。这六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甚至于人生天堂、堕地狱也不离它呢?是不是这六根能支配人成佛或做鬼呢? 其实,也不是这六根支配,而是我们不会运用它。每个人的自性,这个灵明觉性里,有个主人翁,这个主人翁也就是我们本具的佛性。当这个主人翁当家时,正念就现前,一切自在无碍。可是一旦被一念无明遮盖,痴暗妄动,六根便喧宾夺主,人就被眼、耳、鼻、舌、身、意六贼所谋害,打家劫舍,把我们宝贵的家珍,洗劫一空!所谓: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所以,本来应该向佛道前进,却往鬼道上跑了。这就譬如一个驾驶员,本来应该在大马路上行驶,如今反而往海里跑,于是连车带人,都被淹没了;或者这个驾驶员好高骛远,把车开到山上,从悬崖上掉下来,结果粉身碎骨了。这都是因为路线不熟,不懂驾驶,所以发生种种的意外。同样地,人身上的六根,就等于这部车子,你若懂得开动它,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若不懂得运用它,则会发生意外,甚至招致性命的危险。 人本有的灵性是通天彻地,湛圆妙明,遍十方界的,它是万能的,什么都能做。可是一旦投胎,进了这个臭皮囊,就糊涂起来了,连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也搞不清楚了,于是到处乱闯乱撞,本来想做佛、做菩萨,没想到稍一不慎,却做马、做牛去了! 最可怜的是,有些佛教徒,一心想脱离三恶道,但是因为不懂得运用这部车子,反被六根支配,任由魔王做主,被困在这个五蕴所成的幻有躯壳里头,而不能解脱,痛苦不堪。他们本有的灵性既被埋没了,智慧光明就不能现前。 所以万事万物都在说法,你明白了,就是说的佛法、出世间法;你不明白,它总是在那儿说世间法、染污法。所以一切一切在于你的一念心,你有智慧,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你没有智慧,那处处都是障碍。 我们人的身体,要靠饮食来维持生命,但这是一种粗的食粮。除了这个,人还要靠佛性、智慧光明来生存。譬如一辆车子,要靠汽油才能走动;人也要靠饮食,才有生机,才能活动。可是有些修道人,不须靠饮食,就能生存,为什么呢?就因为他吃的是智慧光明,那是他的营养品! 粗的分上,身体要靠饮食;在细的分上,精神需要佛的灵性作为资粮。我们白天做工,无论行住坐卧,都要耗费很多精力,用很多汽油。到了晚上休息,毛细孔张开了,就和佛光接触,由佛的大光明藏注射光明智慧,来补充我们白天所丢掉的精神。所以晚上休息充足了,第二天精神又恢复如常。 有些人听了这个道理,又起了贪心,心里想:“啊!原来我睡觉的时候,佛正在为我注射佛光,那么我尽管睡多一点,不就能更有智慧了吗?”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睡眠,但是如果睡得过多,反而会形成头脑昏昧,慧力减损,所谓“夜长梦多”,人做梦也是浪费精神的,睡眠过多反而会患头痛。所以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走极端。 一般人对这个道理不明白,以为人只要凭饮食就可以生存。但是修道人会用功的,对于精神上的食粮,也很注意,所以他们都欢喜打坐,参禅修定,这就是与佛光智慧多接触,更能补充精神,增长慧力。可是打坐也不能贪多,你执着静坐,那过多了,也会患禅病的。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要东奔西跑,向外驰求,又求什么密法,找快捷方式,贪便宜,想要快点开悟。这只会使你耗费有限的汽油,把自己累得心疲力竭,智慧殒灭,而毫无所得。这是没有明白根本佛性的道理,却向心外求法的弊端。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智慧。何等为十?所谓:于施自在得智慧;深解一切佛法得智慧;入如来无边智得智慧;于一切问答中能断疑得智慧;入于智者义得智慧;深解一切如来于一切佛法中言音善巧得智慧;深解于诸佛所种少善根必能满足一切白净法获如来无量智得智慧;成就菩萨不思议住得智慧;于一念中悉能往诣不可说佛刹得智慧;觉一切佛菩提、入一切法界闻持一切佛所说法、深入一切如来种种庄严言音得智慧。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现证智……” --------------《华严经》
佛子!菩萨有十种清净愿。何等为十? 佛子!菩萨有十种清净愿。何等为十? 一愿,成熟众生,无有疲倦; 二愿,具行众善,净诸世界; 三愿,承事如来,常生尊重; 四愿,护持正法,不惜躯命; 五愿,以智观察,入诸佛土; 六愿,与诸菩萨,同一体性; 七愿,入如来门,了一切法; 八愿,见者生信,无不获益; 九愿,神力住世,尽未来劫; 十愿,具普贤行,净治一切种智之门。 佛子!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愿 ----------------------《华严经》
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如是心,则得十种清净。何等为十? 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如是心,则得十种清净。何等为十?所谓:深心清净,到于究竟无失坏故;色身清净,随其所宜为示现故;音声清净,了达一切诸语言故;辩才清净,善说无边诸佛法故;智慧清净,舍离一切愚痴暗故;受生清净,具足菩萨自在力故;眷属清净,成就过去同行众生诸善根故;果报清净,除灭一切诸业障故;大愿清净,与诸菩萨性无二故;诸行清净,以普贤乘而出离故。是为十。 ----------------《华严经》
玉面银 蠢驴一头,鉴定完毕。 我执太重。 我相未空! 却非要装着无我,无业障! 真是大笑话! 呵呵!
印光法师:断欲,为治病第一要法 印光法师:断欲,为治病第一要法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倘怨业病,除此治法,断难痊愈。至于断欲一事,当以为治病第一要法。无论内症外症,病未十分复原,万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或不即死,已种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难甚难。纵令不死,或成孱弱废人,决难保其康健。(文钞续编卷上与马星樵医士书)
菩萨一切波罗蜜 悉善修行无缺减 所念众生咸救度 … 菩萨一切波罗蜜 悉善修行无缺减 所念众生咸救度 常持佛种使不绝 菩萨修行一切波罗蜜(到彼岸)的法门,先由一种波罗蜜法门开始修行。如果一种波罗蜜法门修行成就,一切波罗蜜法门都会成就。为什麼?因为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不然的话,波罗蜜的法门有那样多,人的生命有限,怎能修完?菩萨修行波罗蜜法,只有增加,没有缺减。凡是所忆念的众生,都能救出苦海,度到彼岸。所谓「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於此取泥洹(涅盘)。」菩萨的责任,是绍隆佛种、法种、僧种,令三寳常住於世,不令三寳断绝。这是出家人的任务,也是在家人的义务。总而言之,凡是佛教徒,都有这种责任,绍隆三寳,续佛慧命。
<楞严经>上的"六欲天"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 阿难,有些世间人要修道,但又不知道怎样求证常住真性,不生不灭法,又舍不得妻妾的恩爱。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不过他遵守五戒,于邪淫方面,身既不犯,心亦不想。心不想就不会奔流纵逸,爱水澄清,心地自然光明,所以命终之后,就可以上生天界,和日月做邻居,位于须弥山腰,这一类叫做四天王天,为帝释外臣,保护忉利天的安全。 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此四天离人间有四万二千由旬之远,身长七十五丈,寿五百岁。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合计九百万岁。
宣化上人对"脾气"的开示 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
宣化上人对"肉"字内"二人"的开示 这个“肉”字,就是一个被吃的人与吃肉的人,吃肉的人在外边还是个人,被吃的人已经变成了畜牲了。吃肉的人与被吃的人就有一种关系,解不开冤结,互相罩着。
何谓善知识? 何谓善知识?善知识的优点美德,不可胜数,现略擧数点:①为公忘私。②智正不偏。③以善法教化众生。④人我双忘。⑤能自利利人。⑥能舍己为人。⑦没有贪瞋痴慢疑之心。
请吧里高人帮忙找一找当代最伟大的高僧大德 南无虚云老和尚 禅宗泰斗!
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 若欲求除灭 无量诸过恶 当於佛法中 勇猛常精进 假设有众生希望早点除灭烦恼无明和贪爱的迷惑,以及一切无量无边的罪过恶业。那麼,就应当对佛法勇猛精进,不但一时精进,而且常常精进,所谓「二六时中恒常精进」。身精进,就是不做杀盗淫的事。心精进,就是没有贪瞋痴的念。换言之,身精进是勤修戒定慧;心精进是息灭贪瞋痴。总之,要勇猛向前精进,不要懈怠向后退转。这样就能断了一切无明和贪爱,而得到解脱。众生的根本烦恼,就是由贪瞋痴而来,这三毒发生作用时,对身方面,便有杀盗淫的行为;对口方面,便有妄语等恶业,所以要戒。不杀生就是戒瞋,凡是有杀的念头,都是由瞋恨而起。不偸盗就是戒贪,凡是生盗的念头,都是由贪爱而起。不邪淫就是戒痴,凡是生淫的念头,都是由愚痴而起。既然知道戒的功用,还要修定学。什麼是定?就是不起心动念,没有妄想。先从日常生活开始,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时时谨愼,不贪不爱,自然心净如水,没有波浪。然后参禅打坐,诵经拜佛,身心清净;此时,一念不生、一尘不染,自然智慧现前,这就是慧。我们清净的眞心,好像镜子一样,不过被灰尘(无明)所蒙蔽,失去光明,不能照物。我们用工夫(修行)来拭擦镜上的灰尘,水到渠成,自然重现光明,照物无遗,所以神秀大师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我的口头禅{一切OK} 我现在觉得以前所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怎样不对呢?佛教提倡「无我」。可是我常有个「我」的思想。就因为有个「我」的存在,所以没有「人」的存在。本来应该是忘人无我才对,可是我有己无人,把人忘了。就不知道其他人在佛教也做了很多事。这是错误的观念,也是令我遗憾之事。大家必须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来维护佛教,同心协力来推行佛教,不可再意气用事。互相排斥。不可分宗,不可分派。更不可分国籍、种族。凡是佛教,不论是大乘,或者是小乘,都要团结起来,躬行实践来推行佛教,令佛教发扬光大。大家要把「我」放下,人我一体,不分彼此。人所做的事情,等於我所做一样。我做作的事情,等於人所做一样。没有人我的分别。这样,佛教的前途,无可限量!大家要以身作则,为佛教徒做个好榜样。用这样的规范,一点一点的感化其他人。千万不可用势力来压迫其他人。用令人敬其德,而不是畏其势。这一点希望大家要搞清楚。我们要依照佛理去做,不要表现自大的作风,以为自己比谁都能干。如果有这种表现,就是我见、我执、我慢、我相皆不空。有了我见、我执、我慢、我相的存在,那就是佛教的障碍物。能令佛教逐渐衰落,成为佛教之罪人。我们要复兴佛教为己任,将佛教发扬光大为使命。任劳任怨为佛教而努力。心甘情愿为佛教而献身,为佛教而工作,为佛教而宣传,没有丝毫企图,没有半点期待。人人能有如此的想法,那麼,佛教焉有不复兴之理!我们要抱定宗旨。旁人的错误,就是自己的错误。如果能这样地想,就不会有分别心,也不会有歧视心。我常说:「眞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你们若能照这样去做,一定和平相处,绝对没有勾心鬪角。所谓「事事都好去,脾气难化了,眞能不生气,就得无价宝。若再不怨人,事事都能好。烦恼永不生,冤孽那裏找。常瞧人不对,自己苦未了。」因为我以前常见人不对,所以自己很痛苦。现在我看人对,所以自己很快乐。我的口头禅,是[一切 OK].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