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tani_17 FCB_慕尼黑
一生要失败几回,才知道成功的意义。一生要爱过几回,才了解爱的真谛。
关注数: 333 粉丝数: 744 发帖数: 23,103 关注贴吧数: 13
苏宁夺冠,我们能学到什么 单看我们跟苏宁的这两回合比赛,能明显的感受到苏宁从上到下都非常统一。这种统一不止体现在球队整体的技战术安排,以及球员对战术的理解和执行力上,更重要的是团队和个人是相辅相成的。当团队进攻出现瓶颈时可以仰赖特谢拉、埃德尔、瓦卡索等人的个人能力创造机会,当外援们拉胯的时候吴曦吉翔这些前国脚们就能适时站出来串联全队的攻防组织。首回合比赛,特谢拉埃德尔几乎一打一个准。次回合我们在领先且多打一人的情况下畏手畏脚,反倒是对手没有顾虑直接豁出来拼,最终我们输掉了比赛。除了首回合那个有点运气成分的乌龙球扳平以及杨世元的世界波之外,我们的亮点乏善可陈。当奥斯卡受伤、阿瑙胡尔克开始拉胯的时候,我们缺少的正是吴曦吉翔罗竞那种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一锤定音的角色球员。 说回苏宁,之所以能做到全员上下团结一心,除了积极的精神面貌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实力的均衡。我曾经分析过苏宁的阵容,从外援到内援的实力差距,再到球队的整体年龄结构,我很难找到任何瑕疵。外援方面从后场的米兰达到中场的瓦卡索,再到前场的特谢拉、桑蒂尼、埃德尔,都是当打之年。内援方面吴曦吉翔周云这批老江苏人依旧有挑大梁的实力,中生代如张晓彬李昂也有国字号经验,年轻球员里也有罗竞、张岩、海米提、黄紫昌这样的希望之星。也正因为这种实力的均衡性,使得他们在场上保持着活力的同时,踢的也更像一个整体,因为大家的实力相差无几。所以在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觉得苏宁会是我们争冠路上的一块硬骨头,而我们的确没能啃下来。
不知不觉在刺吧也到达13级了 说点感想吧 19年2月份入的坑,算下来这应该是我看热刺的第二个完整赛季了。和很多在低谷时粉上这支球队的老球皮们不同,我入坑的时候恰好是热刺这几年的又一个高峰,随之到来的却是大起大落。 经历过伊蒂哈德球场的疯狂,见证了卢卡斯的天神下凡,看到队员们失落欧冠的伤心与不甘,也经历了丢掉前四的那种失落与痛楚。 不可否认当初是因为孙兴慜开始关注热刺,也不否认自己是半个鸟黑。 可能有人会问我为什么热刺能成为我的第一主队,毕竟那个位置以前是拜仁(我贴吧ID以前就是拜仁),我觉得是朝气与希望。 看到凯恩、孙兴慜、阿里、戴尔等当打之年的球员在白鹿巷发光发热,看到洛塞尔索、温克斯等青年才俊燃烧着自己的闪耀,看到霍伊别尔雷吉隆等新援在热刺抓住自己的星,看到洛里托比老杨等人如何诠释宝刀未老的时候,你不能不否认,这是一支有希望的球队。 而新白鹿巷那六万多球迷整齐划一的助威声,让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也让我一直保持着一份想去新球场的冲动。 这就是热刺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虽然平凡,却不甘于平凡。 如今,穆里尼奥在入主热刺的第二个赛季准备大干一场,球队也渐渐回到了正轨上,甚至学会了鸟叔专长的丑陋赢球,希望今年球队能在各条战线上给我们带来惊喜。 准备等考试结束后就入一件球衣,以后有机会也一定要去白鹿巷朝圣。 I'm Tottenham till I die.
来聊一聊张·阿特金森,以及国安的一系列迷惑行为 本场比赛最大的争议出现在穆伊踩比埃拉犯规,却未判点球。国安的球员、教练集体气噗噗,官微也气噗噗,发了一条“呵呵”的微博,暗讽程序员再次“发功”。各路球迷也开始带风向,大有把球队塑造成全民公敌的味道,让我们梦回三年前。 关于穆伊和比埃拉的这次接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穆伊踩了比埃拉的腿,比埃拉倒在禁区内,该判点球。这是最简单的想法,不需要任何更深层次的思考,毕竟眼见为实,当下的一切是真实发生的,你想赖也赖不掉。而另外一种比较隐晦的说法(央5两个解说也提到了这层意思),就是比埃拉在当下率先预判到了穆伊的跑位,于是先伸出右腿,正好卡在了穆伊的路线上(也有可能是下意识这么做)。穆伊刹不住车,脚就很自然地踩上去了,因此穆伊是无意犯规,构不成点球。张雷在看VAR时估计是相信了后者,因为当你把这几秒钟的画面拿出来重看时你会发现,从比埃拉那个伸腿到穆伊的脚踩上去,可能就那么一秒钟的时间,是个非常容易被忽略掉的细节。如果不留心到这些动作,你可能很难去做出如上的联想,而球迷们在看球时,又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因此当看到裁判做出对自己的主队不利的判罚时,球迷们就非常容易失控。张雷不判点球,在国安球迷看来,就是赤裸裸的挑衅。他们不会去深究裁判这样的判罚有何意义,或者是裁判当下的心境及场面的不确定性是否左右了裁判的思考能力。他们只知道在那一瞬间,自己被“欺负”了,是个弱者,于是开始各种撒泼,而官微又不合时宜地发送了不该在这个时间环境下出现的东西。于是,一切皆乱了套。 我并不是想为张雷开脱,毕竟当他做出那个决定时,他就已经要做好面对各路炮火的准备。我只能说,以我自己的习惯和个性,我就是那种比较喜欢想东想西的人。一句简单的话,甚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在我眼里会被我解读出几十层的含义。这是我的缺点,却也练就了我很敏锐的洞察力。所以那个比较隐晦的想法,在那一分钟里被我预感到了,至于我的想法是不是跟张雷一样,还是让当事人自己以身说法吧。
首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