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war
historywar
关注数: 9
粉丝数: 28
发帖数: 963
关注贴吧数: 20
同袍们,我回归了 大家好,这学期有点忙。。。不过我这学期放春节一个月,在此期间你们有没有什么活动啊?我到时候会带一些澳门的小吃回来滴。
身份认同调查 大家好,末学是新来的,涉传统文化未深,请多关照。现在传统文化领域内发现了几个派别:学院派(钱钟书、王元化等)、皇汉派(认为汉族至上,具体表现为穿汉服),那各位弘扬传统文化的吧友是哪一派别的呢?
把国学狭隘理解为“汉学”甚至“儒学”的,请进来看 2008年年3月,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采访,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季羡林 语) 季羡林 “大国学”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学术学科上,无论从历史回溯还是空域观照,远者包括被元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统一的古西域三十六国文化、古尼雅文化,古楼兰文化,近者包括学科创建历史不到百年的西夏学、敦煌学等,都可称为我国‘国学’。在国际上,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或称中国学,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蒙学、伊斯兰学等排除在汉学之外,有故意破坏中国大统一之嫌;现代‘华学’学者针对这种情况,把国学称谓“华学”,包括中华汉学和古代三皇五帝所有后裔民族之学,均列为中国之‘国学’ ”尤其是藏学、满学、蒙学、伊斯兰学,是国学中的四大金刚,应当成为国学中的显学。(南柯舟 语)。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时,季羡林就提出了“大国学”的初步设想:“‘国学’应该是长期以来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涵盖广博、内容丰富的文化学术,而绝非儒学的代名词。” 到季羡林逝世后,“大国学”的概念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时候,“大国学”的设想已被确定为: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是被世界认可的。
再看《大声说出来》 真是太过分了,节目44:09分的那位红衣女子,居然说什么“穿汉服,社会就会退步到汉代”之类的话。在此我要挑战那位红衣女子,请问难道你们现在时装向欧美看齐,我们的社会就进步到欧美那样的水平了么?为什么日本人和韩国人仍然穿着它们的传统服装却把他们的国家带入发达国家的繁荣社会而你们这些人成天穿着暴露的,嬉皮士风格的衣服却使中国的社会风气低俗化,中国不但没有应此称为发达国家,反而受此拖累。有些人说服装不是重点,但从服装可以看出对待一种文化的态度,如果你们连换套衣服那么简单的事都懒得做或不屑于做,你们还会去做比这难得多的文化传承么?你说出这种话谁信啊。不孝父母而言忠于国家者,未之有也,对待汉服的态度同理。那些当代大文豪有几个是反对汉服的,难道你自以为可以和他们比肩么!你真应该庆辛我不是秦亚文,否则我马上从舞台上跳下来扁你!!如果你说穿汉服麻烦,怕惹人注目,那么你穿得像lady gaga时怎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呢。
2008年年3月,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采访,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季羡林 语)季羡林“大国学”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学术学科上,无论从历史回溯还是空域观照,远者包括被元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统一的古西域三十六国文化、古尼雅文化,古楼兰文化,近者包括学科创建历史不到百年的西夏学、敦煌学等,都可称为我国‘国学’。在国际上,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或称中国学,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蒙学、伊斯兰学等排除在汉学之外,有故意破坏中国大统一之嫌;现代‘华学’学者针对这种情况,把国学称谓“华学”,包括中华汉学和古代三皇五帝所有后裔民族之学,均列为中国之‘国学’ ”尤其是藏学、满学、蒙学、伊斯兰学,是国学中的四大金刚,应当成为国学中的显学。(南柯舟 语)。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时,季羡林就提出了“大国学”的初步设想:“‘国学’应该是长期以来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涵盖广博、内容丰富的文化学术,而绝非儒学的代名词。”到季羡林逝世后,“大国学”的概念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时候,“大国学”的设想已被确定为: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是被世界认可的。编辑本段季老倡言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应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之请,欣然为马上出版的《中国通史》题辞:“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季老再次重申应提倡“大国学”,值得引起出版、学术、教育界的关注。季老倡言“大国学”,并非始于今日。五年多来,他虽然一直在病房休养治疗,却始终关注着社会上“重振国学”的热潮。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曾专门到医院与季老交流看法,一致认为我们的“国学”应该是长期以来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涵盖广博、内容丰富的文化学术,而绝 《中国通史》 李伯钦、李肇翔主编非乾嘉时期学者心目中以“汉学”、“宋学”为中心的“儒学”的代名词。为此,人大国学院专门创办了“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3月6日,中国书店出版社的于华刚总经理去拜访季老,谈及“国学热”,季老又说了几段发人深省的话,明确提出了“大国学”的观点,他强调:“‘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歧义很大。按我的观点,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敦煌学也包括在国学里边……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引自百度百科)
新人拜吧 大家好哈我实话实说,我就是冲着若兮学姐来这个吧的。自从知道秦亚文之后,我就在谷歌,百度等各种搜索引擎上搜她(第一,出于好奇和敬仰;第二嘛,呵呵暂时还没有第二,抱歉),虽然没有结果(我就不明白了,为嘛各大媒体的描述文字惊人的一致,而且引用的图片也就那么几张,就是秦亚文成年礼的照片和几张写生的照片,你们敢不敢再着急点啊),但无心插柳柳成荫,让我发现了姑苏汉服吧这个好去处。于是,我就来了虽然我本人不是苏州的,今年春节也就从老家无锡去过角直玩,但我的心和大家是连在一起的,我们都是,同袍!我们都为了一个目的,复兴汉文化!谢谢大家,请多关照,嘻——
新人报道:-) 我家乡在无锡,现在在澳门读书。以前春节回无锡时总感觉无锡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文风韵越来越少,清明桥那里只剩下下薄的一排仿古建筑;惠山古镇竟然用墓碑来铺路!!那时我哭过、恨过、绝望过、各种悲怆过……后来知道了秦亚文,知道了姑苏汉服,于是我猜想无锡应该也有汉服社吧果然如今被我找到,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呀!可算找到组织了蛮咋劲格!还请各位同袍家前辈多多关照我这新人,哈哈
《秦子·明志》 夫圣贤者,非筋骨强于众人,而在于志。孔子尝以天下为己任,墨子有天志,老子顺天命,皆谓之有志也。子秦子曰:“吾不能比肩圣贤,但求弘圣贤之道,使传于世,饶益有情。”当是时,此志大矣,然何以行?问曰:“饶益有情,是自散家财,广施贫贱否?”子秦子曰“不也,施财与人,人不能恒守,此下谋也。”又问曰:“广筑粥棚于涂,施与饿人可乎?”曰:“未可。施粥虽利一时而不能恒,此中谋也。”问曰:“然何为上谋耶?”子秦子乃曰:“未若弘圣道于世间,乃可百利于民也。”曰:“愿闻其详。”子秦子云:“汝当谛听。譬如医者行至一乡,人有病而救之,然此医者永留此地耶?不也,奈何?不若授以养生之术,以绝后患。圣道既弘,天下百姓悉知悉见而法之,则天下无有苦处矣。”曰:“大道谓何?”子秦子曰:“道者,不可尽言其妙,下至一草一木,上至天气消息,无出其右。”
《秦子·推汉服》 若要让中国站起来,就应当复兴其文化;若欲复兴其文化,就应当先推行看得见的文化代表。文化代表有很多,比如文字、礼仪、服饰、风俗等等,文字,至今汉人还在用;风俗,虽有所损,然主体犹存;自本朝开国以来,大陆尽失其礼,然如今赤魁也认识到这点失误而加以复兴了;独服饰至今未兴,虽有星星之火,犹未成燎原之势,每逢人大,见汉族代表著洋装混迹于各民族之间,深感愤懑。盖多数人未意识到汉服之重要性罢。 汉服之于汉族,譬若身体之于神识,犹如婴儿之于慈母。汉服,汉族之唇也;汉学,汉族之齿也,古时有成语“唇亡齿寒”,可见一斑。第二,汉服是汉族之标志,就像和服代表日本,韩服代表高丽,洋装代表洋人一样。邀请外人来家里做客,外人首先看到的是门楼,接着才看到内部的装璜,内部装璜固然重要,难道外在的门楼就不重要吗?倘若外人看到门楼东倒西歪,他还会有进而欣赏内部装潢的雅兴吗?倘若不光汉服,大多数洋人看不到汉文化之优秀,他们还会有了解汉文化的意愿吗?如此,中国之强大又体现在哪里?
寻高人贴 另求3月20日晚与秦亚文一道出席《大声说出来》的另一位汉服大姐!
顺便新人报道 我其实默默跟帖一阵子了,不过我现在才打定主意加吧,也算是新人吧。我的祖籍在江苏无锡,同苏州这座很有爱的城市相为伴。。。今年过年还专门去了趟角直古镇。。。焖肉面真棒(额——我就是个吃货,别介意)!!另求江苏的同袍,哈哈。。。
流感肆虐,大家身体无恙否 H7N9流感在江浙沪地区率先爆发,若兮学姐以及在苏州念书的其他同袍,你们大家都安好吧?此时正是汉服运动形势大好之时,同袍们身体千万别有事,少了谁都是巨大的损失啊啊啊。。。在此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大家加油!汉服及汉文化万岁!
我想组建一个国学社 以《墨子》为纲,全社一律玄端;研习《天工开物》、《鲁班经百家镜》、《河洛真数》、《乙巳占》、《撼龙经》、《黄帝内经》、《四部医典》、《皇极经世书》、《金刚经》、《六祖坛经》、《大学》、《中庸》、《淮南子》、《尚书》等典籍;社长称为“钜子”,行政架构模仿其他国学社。诚请各位同袍评价一下,有多少可行性。
迟到的新人报道TAT 晕。。。都成为童生了才想起来。。。另求江苏和深圳的同袍
方以类聚 各位吧友,本人是藏吧成员,你们有谁是先看《藏密》,再接触《鲁班的诅咒》的,出来晒一下吧,欢迎你们加入藏吧,呵呵。。。
大师求教 大师们,你们谁会河洛真数。。。请赐教。。。
续写《鲁班》 文采出众者,怀才不遇者,愤世嫉俗者,超非主流者,请入内,续写一下《鲁班》,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笔去创造辉煌,为本吧和该传奇增添亮色吧。。。哈哈哈哈(额额额额——怎么语调那么像新闻联播。。。)
搞不懂传奇里的路线 鲁一弃他们先是到北平,接着向西(本来要向南),然后怎么就到了东北? 柳儿他们破了福建悟真谷后到底去了云南还是海南啊啊啊啊。。。
我成为密修格果了 我成为密修格果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啊。。。祝吧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头衔像抽了风似的狂升。。。
体验帕巴拉神庙之行 谁想体验惊悚的帕巴拉神庙之行??去玩猫版马里奥吧包雷!!!!!
一种江苏古巫术 太极好像在1还是2中提到了一种江苏巫术,作为江苏人,我对此很有兴趣,但忘了。请大神赐教。
谁在吧里 谁在吧里,吱个声吧,学霸,呵呵~~
传说中的帕巴拉神庙 珠穆朗玛峰是否就是帕巴拉神庙?根据英国探险家福马(就是小说中的那位)在西藏探险时发现的羊皮地图所指,帕巴拉神庙就在珠穆朗玛峰附近。有这个可能啦。
何马的著作中所提到的那些东东是不是真的啊 《藏》的作者是依据70%的传说和30%的想象结合而成的。依我看,像倒悬空寺、血池、九宫变、帕巴拉神庙、四方庙等历史遗迹,何马是想象不出来的。不过,那些东西现在到底是静静的躺在西藏某个地方还是已被破坏。真有那种让人接触到就死,即使活下来也变成白痴,忘掉以前的文明而过上原始生活的超级细菌武器吗,希特勒疯狂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毒气的目的是否真如作者所言。反正在看完全套《藏》之后,我是被彻彻底底的雷到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