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xiaoshu ganxiaoshu
关注数: 18 粉丝数: 184 发帖数: 9,583 关注贴吧数: 27
被坑得吐血!玩家花3700元买二手电脑竟不能玩LOL 许多玩家不惜花费“重金”购置高配电脑,就是为了能在玩游戏大作时溜得飞起。但近日有位玩家就比较惨了,他花3700元买了台所谓的新电脑,却玩不了《英雄联盟》。玩家表示,打开英雄联盟以后,点击进服务器后 ,没动鼠标没动键盘 ,英雄联盟的窗口就自己弹出来了。前一秒英雄联盟都还在加载,下一秒都弹出来的,像完全没有动过桌面一样。并且网友还嗮了所谓的电脑配置图,由于手机照的,像素并不是很好,并不能够看清楚。网友也觉得可能是自己被坑的,希望网友能够给自己看看配置值多少钱吗?并且还说出了自己购买这个电脑的原因是:网吧不干了,全新机器同城买的。最后网友还是说了一句大家都比较认同的话,总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有的网友更是指出了电脑不能玩LOL的原因,显卡要更换,cpu也要更换,还加装一个固态硬盘。玩家表示自己先将就用着,花了3700,昨天才买的。网友也在帮玩家认真看电脑,感觉血亏,花了3700买的二手电脑?不过买都买了,更新驱动试一试!玩家也无奈的说出了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一件事,那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并且还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最后总有一个清醒的网友说出了实情,这些网上所说的网吧处理电脑,都是打着这样的旗号,电脑都是非常低的配置,鲁大师都检查不出来,花了3700买这个二手电脑,真的被坑得吐血!
AMD都服!他放弃乒乓球成为技术男 终成“两弹元勋” 硅谷最受瞩目的华人企业家是54岁的黄仁勋,他将NVIDIA打造成世界第一的GPU厂商,竞争对手甚至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在NVIDIA员工的眼中,这位CEO非常亲切,有人格魅力。 王安、王嘉廉和杨致远是华人在硅谷缔造传奇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基本都退出了一线舞台。现在硅谷最受瞩目的华人企业家是54岁的黄仁勋,他将NVIDIA打造成世界第一的GPU厂商,竞争对手甚至难以望其项背。 但在NVIDIA员工的眼中,这位CEO非常亲切,有人格魅力。在台北,笔者有幸受邀参加黄仁勋的闭门采访,进门前一位NVIDIA的员工就打了预防针,“老黄很喜欢跟人交流,昨天的分析师会议比原计划延长了一个小时,有分析师因为喝水多了,差点憋不住。”一进入采访间,黄仁勋先是饶有兴趣地向大家展示他的新鞋子,脚背的鞋面是一张鬼脸,看起来活泼却又有些叛逆。他先抬起了左脚,然后换右脚,接着说到:“这是很漂亮的一双鞋,不是吗?我第一次尝试。” 他喜欢对外展示一切新的东西,表达自己对新事物的猎奇。在特斯拉的Model X正式投产交付后的第一时间,他就拿到了一辆,然后将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而照片中,他的立体车库还有两辆特斯拉和一辆法拉利458。 展示完他的新鞋子,他按照顺序跟每一位到场的记者握手寒暄。他讲话非常直接,从不掩饰自己,对每个人照顾得面面俱到,如果不清楚这是哪家媒体,他会仔细再问一次,不会装懂糊弄过去。 在我之后是一位来自日本的记者,黄仁勋和他寒暄完了停下脚步,跟他聊起了NintendoSwitch。这是任天堂游戏公司在2017年3月推出的一款掌上旗舰游戏机产品,采用的是NVIDIA定制的Tegra芯片组。 “我也是个游戏爱好者,我两个女儿都拥有这款游戏机,每天都会玩上两三个小时,令我颇为头疼”,作为NVIDIA的创始人兼CEO,老黄给自己的标签是“Gamer”。 他是一个非常好胜的Gamer,在商业竞争中,喜欢吐槽英特尔、谷歌和死对头AMD;在技术领域,他立志要成为全球第一图形皇帝。因为对技术的热爱,被视为“乒乓球天才”的他甚至放弃成为职业运动员。 黄仁勋1963年生于台湾,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师。在九岁的时候他和哥哥被父母送到了美国,寄宿在他叔叔的家里。随后他们两兄弟被送到肯塔基州乡下的一所学校就读,这是一所专为问题少年建立的寄宿学校。 在那里黄仁勋每天放学都要打扫男厕所。为了适应环境,黄仁勋为不良少年们的头头补课,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上树爬墙,偷吃糖果以及抽烟。这种经历令他终身难忘,也塑造了他的人格——个性十足,在公开场合出现必穿着黑色的皮夹克,手臂有大片纹身,性格坚强,能适应各种环境,拥有极高的自制力。
【转】Intel核显太强势 传AMD下代APU配HD7850级别GPU 今年上半年AMD会推出新一代AM4插槽的Bristol Ridge架构APU,本来以为只是Carrizo APU的桌面版而已,但AM4插槽APU也许会有惊喜,传闻称其GPU将由16组CU单元,也就是HD 7850独显级别规格。 Intel这几年的处理器虽然CPU性能提升不大,但GPU核显每年都有明显进步,Skylake这一代的GT4e核显甚至有72个EU单元,128MB eDRAM缓存,性能确实能比得上部分独显了。反观AMD,自从Kaveri架构开始使用8组CU单元也就是512个流处理器单元以来,已经有两年多没升级APU的GPU单元了。今年上半年AMD会推出新一代AM4插槽的Bristol Ridge架构APU,本来以为只是Carrizo APU的桌面版而已,但AM4插槽APU也许会有惊喜,传闻称其GPU将由16组CU单元,也就是HD 7850独显级别规格。AMD最近推出的几款APU产品只是型号变动,架构还是Kaveri/Godavari一代,今年上半年还会有AM4插槽的Bristol Ridge新品,虽然还不是Zen架构CPU核心,但不代表Bristol Ridge就没惊喜了。从之前的爆料来看,Bristol Ridge会支持DDR4内存,带宽更强大。 最关键的变数可能来自GPU部分,之前传闻称Bristol Ridge的GPU还是8组CU单元,但bitsandchips网站爆料称Bristol Ridge的GPU很可能是16组CU单元,比Kaveri这一代翻倍。 16组CU单元是什么概念?Kaveri的8组CU单元相当于桌面级HD 7750独显,而16组CU单元是1024个流处理器单元,相当于桌面级的HD 7850或者R9 370 1024sp独显了,后两者目前的价位依然要在千元甚至更高,也就是说AMD真的有可能把APU带到千元级独显水平,实现了Intel在Haswell核显上吹过的牛。 当然,CU单元与独显相同并不代表APU的游戏性能就能跟同级别独显相同了,因为这还涉及到带宽及散热的问题,多数独显配备的是GDDR5显存,带宽在100GB/s以上,显存容量也有2-4GB,而APU要共享内存带宽,显存容量也不能跟独显相比。 好在Bristol Ridge这一代会支持DDR4内存,双通道DDR4-2133模式下带宽也达到了34GB以上,高频点的可以上到50GB/s,即便比不上GDDR5显存,不过比DDR3内存还是快了很多。 此外,Bitchips网站还表示Bristol Ridge一代的APU制程工艺也有可能变化,有可能使用三星14nm FinFET工艺或者GlobalFoundries的28nm HKMG高性能工艺,不过小编觉得14nm可能性没有,28nm HKMG工艺倒是有可能。 以上爆料比较劲爆,所以可信度反而让人担心,不过AMD确实需要拿出几款让人兴奋的产品了,Bristol Ridge APU虽然换了AM4插槽,但CPU架构还不是大家期待的Zen架构,制程工艺上也不可能达到Intel同级水平,要不在擅长的GPU上做点文章,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吸引力,这一点AMD应该明白。
【转】Intel处理器性能提升不给力 原因居然会怪到AMD上? 之前大家调侃说这是因为AMD不给力,Intel没动力升级,但Intel心里其实也有苦说不出,这几年处理器发展明显是重效能超过了重性能,背后则是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不太可能每次都大幅提升性能了。 虽然Tick-Tock升级周期变长了,但Intel大体上还是保持了每年推出新一代处理器的节奏,但在频繁更换LGA接口及架构之外,大家对Intel处理器每次乏善可陈的性能提升都没什么兴奋了,哪怕是四五年前的SNB处理器现在都可以再战三年。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大家调侃说这是因为AMD不给力,Intel没动力升级,但Intel心里其实也有苦说不出,这几年处理器发展明显是重效能超过了重性能,背后则是摩尔定律逐渐失效,不太可能每次都大幅提升性能了。Intel公司是摩尔定律的提出者,也是摩尔定律50年来最坚定的捍卫者,但这只是Intel不能服输的表象。半导体工艺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无法再保持每2年晶体管规模翻倍、性能翻倍之类的逆天增长了,Intel作为半导体技术领头羊,内部对这一点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不能公开承认摩尔定律失效罢了。 在今年初的ISSCC会议上,Intel执行副总、技术及制造部门主管William Holt也谈到了半导体技术瓶颈的问题,表示Intel很快就会转向全新的制造技术,只不过现在还不确定最终会选择哪种技术。 他提到了两种新的技术选择,包括量子隧道晶体管(quantum tunneling transistor)及自旋电子(spintronic),之前我们介绍Intel在半导体领域中的黑科技时也提到了这些技术,此外还有铟镓砷及应变锗新型半导体材料等等,这都是业界正在考虑的新一代半导体技术及材料。 Holt表示很快就能看到重大变化,新的技术将是完全不同的。不过现有的硅基半导体还会持续两代,大约4到5年左右时间,届时硅基半导体的尺寸会小到7nm左右。(这也意味着7nm之后的半导体会启用全新的技术?) 但是,全新的技术也有自己的问题,Holt表示这些技术会帮助改善晶体管能耗,但会降低速度。说白了就是未来的新半导体技术会大幅改善芯片的效率,但性能方面很难再提升了。 虽然上述内容只是技术人员的交流探讨,但回顾这几年的处理器发展,它确实跟William Holt的表态相符,Intel这几代的工艺进步带来的明显变化是处理器功耗降低,但性能方面也真的没多少改变,IPC同频性能更难说有质变,因此很难让发烧友提起兴趣来。 功耗降低其实也符合目前的趋势,比如IoT物联网领域,这些设备对功耗的要求远高于对性能的要求,续航时间才是王道。
【转】一统入门级显卡 GT 710正式发布 10倍于集显性能 日前NVIDIA正式发布了GeForce GT 710显卡,它使用的是GT 720一样的GK20核心,Kepler架构,但频率比GT 720还高,号称10倍于集显性能。 前两天我们报道了微星GT 710显卡在日本开卖的消息,当时还疑惑NVIDIA官网上根本没这个显卡的资料,实际上之前确实没出过GT 710显卡,因为这是NVIDIA这两天才发布的,也不止微星一家推出产品了,EVGA、同德等厂商都有相关产品。现在可以确认的是GT 710显卡使用的是GT 720一样的GK20核心,Kepler架构,但频率比GT 720还高,号称10倍于集显性能。之前我们就说过虽然当前Intel核显、AMD APU的图形性能不弱,但低端独显出货量依然很大,老用户升级也会有一定需求。之前NVIDIA最低端的显卡是GT 210或者GT 610之流,但他们的核心架构实在太老了,这次推出的GT 710显卡就有一统入门级显卡的趋势。 这一次的GT 710显卡也有一些特别之处,它跟更高阶的GT 720显卡使用的都是GK208核心,Kepler架构,192个CUDA核心,16个纹理单元,8个ROP单元,这一点上还不如4年前的GK107核心,但TDP功耗有了明显降低,从GK107的50W降至19W,对设计的要求也更低了,有助于降低成本。GT 720尚可选DDR3或者GDDR5显存,不过GT 710显卡只能配DDR3显存,标配2GB容量,可选1GB容量,带宽14.4GB/s。令人疑惑的是,GT 710显卡的核心频率提高到了954MHz,远高于GT 720的797MHz,而且后者虽然可以配GDDR5显存,但大部分厂商还是用了成本更低的DDR3显存,这就意味着现在的GT 710显卡实际性能会比GT 720更高,这让人看不懂了。 此外,GT 710显卡的价格也比GT 720要低,售价在30-50美元之间,而GT 720建议价是49美元。 至于GT 710的性能,暂时没看到实测数据,NVIDIA表示其性能是集显的10倍,但不确定NVIDIA是跟什么核显比的。看参数其性能会比GT 720略高一点,在GFX数据库中能找到一些性能对比,GT 720的3D性能大约相当于GTX 750的1/3-1/2,曲面细分等性能有可能低至1/6,可以做个参考。 这种显卡估计也不要介意什么性能了,NVIDIA说的10倍集显性能也别当回事,它最吸引人的还是低功耗以及Purevideo视频解码技术,19W TDP功耗可以被动散热,显卡也可以做到半高刀版。
【转】AMD 2016年处理器/显卡路线图曝光 逆袭NV/Intel 日前AMD公布2016年处理器、显卡路线图中,CPU产品线进一步细节化,高端的FX系列会推出Summit Ridge处理器,使用AM4插槽,升级Zen架构,而GPU确认使用HBM 2显存,能效比提升一倍 2016年AMD的CPU处理器、GPU显卡业务都会全面升级新架构及FinFET工艺,CPU核心会升级到最新的Zen架构,GPU则会升级到Polaris架构。日前AMD公布的2016年处理器、显卡路线图中,CPU产品线进一步细节化,高端的FX系列会推出Summit Ridge(峰会岭)处理器,使用AM4插槽,升级Zen架构,而GPU也确认会使用HBM 2显存,能效比提升一倍。2015年5月份财务分析师会议上,AMD公布了新的处理器及显卡路线图,不过当时的CPU路线图中,AMD只确认了Zen架构及AM4插槽,并没有提及具体的产品代号。现在AMD又公布了2016版的路线图,详情如下:2015年的处理器路线图2016年的处理器路线图 相比去年的路线图,2016版明确了高端FX系列的处理器为Summit Ridge,它会取代2012年推出的Vishera家族FX处理器,架构升级到Zen核心,插槽从AM3升级到AM4。 APU系列也会迎来Bristol Ridge(布里斯托尔岭),这也证实了之前曝光的信息,这是AMD第七代A系列处理器,取代之前的Kaveri APU,不过它不会升级到Zen架构,使用的还是Carrizo架构改良,Excvator挖掘机核心,支持DDR3/DDR4内存。 移动版APU也会迎来Bristol Ridge,不过封装会从AM4变成FP4,取代之前的Carrizo、Carrizo-L及Mullins等移动APU。处理器、APU及GPU具体信息 再具体来说一下,Summit Ridge处理器基于Zen架构,AMD强调它是支持多线程的高数量核心处理器,考虑到目前的FX处理器已经是8核心了,AMD的说法或许是在暗示Summit Ridge处理器最高可能是8核16线程的,比肩Intel LGA2011平台了。 此外,Summit Ridge处理器还会跟桌面APU共享AM4插槽,意味着主板通用,不过它只会支持DDR4内存。 APU方面,Bristol Ridge处理器虽然没有Zen架构核心,不过它会优化处理器能效,支持HSA 1.0及OpenCL 2.0加速,桌面版使用AM4插槽,移动版使用FP4插槽,同时支持DDR4及DDR3内存。 显卡方面,2016年的路线图跟2015年没什么不同,就是HBM显存的描述从之前的“2nd HBM”变成了全称“2nd High Bandwidth Memory”,由于使用了FinFET工艺,所以新一代显卡的每瓦性能比提升了一倍,同时支持VR/AR加速。
即将洗牌!3D XPoint出手:Intel将要血洗高端SSD 固态硬盘是当前的一个热门领域,不过无论主控制器还是闪存芯片,除了不断增强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全新的亮点(3D闪存算一个),而到了2016年,Intel将会祭出一个真正的神器:3D XPoint。3D XPoint是一种新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也就是能像NAND闪存那样断电保持数据,但同时又有着极高的速度和性能,能够达到DRAM内存级别,因此它既能做成硬盘,也能做成内存,而且单位容量成本介于二者之间,堪称梦幻黑科技。 3D XPoint的首款产品将是“Optane”品牌的固态硬盘,Intel给出的说法是2016年上市,可用于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 根据官方数据,3D XPoint固态硬盘的吞吐能力(IOPS)是传统NAND产品的七倍以上,而且寿命更加持久,比现在最好的SLC NAND都要耐用。 存储分析机构DRAMeXchange今天发布报告称,Intel Optane固态硬盘将在2016年第三季度出货,面向高端服务器和PC市场,其中PC OEM厂商会在2016年中收到样品。 有趣的是,Intel还将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推出新一代平台Kaby Lake,继续使用14nm工艺,但各方面指标都会比现在的Skylake有所增强。 DRAMeXchange认为,Optane将会强势冲击高端固态硬盘市场,尤其是对占据领导地位的三星威胁极大。目前,双方都有非常彪悍的高端固态硬盘产品,包括NVMe、3D堆叠技术等,但是三星还没有3D XPoint这样的技术。 另外伴随着Kaby Lake的到来,Optane也将得到一个强力外援,从服务器到桌面再到笔记本都堪称珠联璧合。 至于基于3D XPoint技术的内存,Intel只是做过一次简单的展示,针脚结构兼容DDR4,应该已经在向合作伙伴提供可工作的测试样品,但发布时间不详,估计怎么也得2016年底甚至2017年了。
【转】NV上季度靠什么赚翻了?GeForce显卡依然是摇钱树 NVIDIA上个季度到底是靠什么业务赚钱的呢?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GeForce显卡业务营收依然占据了大头,而且相比去年同期营收大涨了44%,汽车电子业务也增长了52%,唯独Tegra业务还是个痛,营收下跌了45%。 NVIDIA上周发布了2016财年Q3财报,当季营收13.05亿美元,净利润2.46亿美元,环比增长了846%,同比增长了42%,可以说这个季度NVIDIA日子过的相当不错。那么NVIDIA到底是靠什么业务赚钱的呢?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GeForce显卡业务营收依然占据了大头,而且相比去年同期营收大涨了44%,汽车电子业务也增长了52%,唯独Tegra业务还是个痛,营收下跌了45%。截至今年10月25日,NVIDIA公布的2016财年Q3财报我们已经看过了,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Q3净利润环比Q2季度增长了846%,如此惊人的涨幅显然不是正常业务变化,实际上导致Q3财季利润保障的原因是Q2季度利润暴跌,根源则是NVIDIA要放弃Icera基带业务,因此计入了非正常损失。 抛开这个过山车一样的净利润变化曲线,同比去年Q3财季的话NVIDIA营收以及利润确实都有强势增长,只不过上面的数据并不能说明NVIDIA各个业务的表现,我们细分一下再来看NVIDIA上个季度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NVIDIA各个业务的营收情况在NVIDIA的13.05亿美元营收中,Gaming游戏也就是GeForce显卡业务依然占据了营收的大部分,Q3财季营收7.61亿美元,环比Q2季度的6.61亿美元增长15%,同比去年Q3财季的5.28亿美元则大涨了44%。 包括Quadro专业卡营收的Pro Visualization(专业视觉)业务营收1.9亿美元,比上季度的1.76亿美元有所增长,不过与去年同期的2.06亿美元相比下滑了7.8%。 数据中心业务应该主要是Tesla加速卡了,当季营收8200万美元,环比Q2的7300万美元增长了12.3%,同比去年Q3的9000万美元则下降了8.9%。 Atuo汽车电子业务是NVIDIA的未来之星,不过从营收比例上来说现在还算不上主力,但增速不错,当季营收7900万美元,Q2季度为7100万美元,去年同期则是5200万美元,大涨了52%。 唯一大幅下滑的就是Tegra业务了,当季营收1.92亿美元,是第二大业务来源,相比Q2季度的1.73亿美元也有所增长,但跟去年同期的3.5亿美元营收相比就差太远了,下滑超过45%。 实际上2015年Q1-Q3季度的3.5亿美元营收已经是这两年来Tegra营收的高峰了,从时间上看就是去年Q1-Q3季度,估计小米公司的小米3移动版手机贡献了不少,但去年Q3之后就不断下滑,虽然NVIDIA不断推出Tegra K1/X1等新一代移动处理器,性能也越来越强,但在手机、平板市场的收获反而不多了,NVIDIA也渐渐转战汽车电子等业务。
【转】高端N卡要降价?AMD Fury系列显卡将不再缺货了 也许当时忙着微笑和哭泣 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 人理所当然的忘记 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致·黄仁勋 AMD在Q3季度财报中透露,Fury系列新卡供货短缺的问题将在第四季度得到解决。如果情况属实,将对NV主宰的高端卡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8月份的时候,市调机构Mercury Research和JPR双双给出Q2结束后独显市场的份额数据,因为统计口径的方法不同,数据略有差异,但一个共同事实是,NVIDIA的份额以75%+创新高。 当时我们就分析,AMD因为战略调整,对老卡进行减产,同时,新发布的高端旗舰Fury X供货一直不很理想,算份额的话并不占优。 现在,3个多月过去了,AMD在公布Q3财报的同时透露,Fury系列新卡供应短缺的问题将在第四季度基本解决。 要知道,按照国外电商网站和部分数码论坛的信息,一块二手的Fury X甚至都能高于649美元的官方售价成交。而在某些第三方渠道中,拿下一块Fury X甚至需要899美元,足足高出指导价250美元,溢价38%! 供应解决有很大一部分因素要归功于SK海力士,作为目前HBM显存唯一的供货商,良率攀升,量产势头喜人。 Q3的时候,R9 380和R9 390已经对同价位的GTX 960和GTX 970形成反扑,如果Fury X\R9 Nnao的供货得到改善的话,500美元+市场NV的统治地位将遭到冲击。
【转】揭秘首款国产商用主流水平GPU:性能真的这么猛?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下文中说的是国产首款商用GPU,而不是国产首款GPU商用。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下文中说的是国产首款商用GPU,而不是国产首款GPU商用。 Elite1000并不是国产首款GPU,在它之前嘉微电子就推出过国产GPU产品,虽然不对外商用,但它的诞生时间毕竟要比Elite1000早一些。 在昨天的文章中,对Elite1000的规格解释并不清楚,只是表示“兆芯最新发布的Elite2000集成的GPU大约和Mali 760MP8性能相当” ,而且达到了“手机上用的GPU之主流水平”。前后两句话让人觉得总有些矛盾,毕竟Mali T760 MP8已经算是旗舰级的产品了,又怎么成“主流水平”了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实际到兆芯的官网进行查询,结果并没有发现Elite2000的身影,让人有些失望。但好在,我们找到了Elite1000的详细规格,有兴趣的不妨看看。 Elite1000采用的是台积电的40nm工艺制造,搭载了两颗Cortex-A9架构的核心,GPU的型号没有明确标注,宣称是全球唯一单通道结构支持4K*2K的机顶盒SOC芯片。 GPU性能方面,官方页面标注为“达到12-15个Mali400@600MHz的性能”,这个到底是个什么档次呢?有兴趣的不妨去GFXBench数据库中找一找相关对比计算一下。 理论上“达到12-15个Mali400@600MHz的性能”应该是不如Mali-T450 MP8的,和主流盒子采用的Mali-T450 MP6或许能有一拼,毕竟此前的大多数消息都人为,Mali-T450的性能是Mali-T400的两倍(不考虑核心数量)。 而Mali-T450 MP6的性能相比Mali T760 MP8来说可是天差地别,如果Elite2000真能达到后者的高度,简直跟打鸡血差不多。
【转】农企挺住!AMD首席架构师已经离职 曾任苹果高管 AMD周五宣布,该公司首席架构师吉姆·凯勒(Jim Keller)已经离开公司,去寻找职业生涯的其它机会 芯片制造商AMD周五宣布,该公司首席架构师吉姆·凯勒(Jim Keller)已经离开公司,去寻找职业生涯的其它机会。凯勒于2012年从苹果离职重返AMD,领导该公司处理器核心设计工作,以帮助AMD夺回被英特尔蚕食的市场份额。AMD是英特尔在PC处理器领域的唯一竞争对手,该公司一直希望能推出全新的处理器架构,从而说服PC和服务器制造商使用其产品。目前,在全球企业级服务器市场,AMD拥有的市场份额不到1%。 总部位于加州森尼韦尔市的AMD发言人德鲁·普雷利(Drew Prairie)表示,该公司即将推出新一代被称为“Zen”的处理器架构。 普雷利称:“凯勒的离职预计不会影响我们的产品或技术路线图。” 凯勒曾为AMD的K8架构做出重要贡献,在2000年代中期,基于K8架构的处理器帮助AMD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攫取了20%以上的份额,并促进了其PC市场份额的增长。在苹果期间,苹果成功地开发出用于iPhone和iPad的芯片,其中有凯勒做出的贡献。凯勒当年重返AMD,是该公司为恢复其竞争力而改组管理层的一部分。 AMD表示,在过渡期间,该公司首席技术官(CTO) 马克·裴波马斯特(Mark Papermaster)将领导凯勒的团队。裴波马斯特也曾是苹果高管。 在纳斯达克周五交易中,AMD股价收盘于1.87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了1.1%。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了30%。
【转】来让Skylake散热更好 自己更换CPU里面的导热材料 如果你拆过CPU或者买过CPU,应该看到过CPU上面有层金属,这层金属材料并非CPU本身,主要是做散热之用的,让晶圆和散热片能够更好地连通起来。 如果你拆过CPU或者买过CPU,应该看到过CPU上面有层金属,这层金属材料并非CPU本身,主要是做散热之用的,让晶圆和散热片能够更好地连通起来。在解封装之后,移除上层的散热金属材料,CPU芯片部分才暴露出来。上面这张照片来自PC Fucing,就是Intel最新的旗舰CPU Skylake,具体的型号为酷睿i7-6700K,这颗处理器硅晶片面积很小:实际上此芯片相较Intel先前绝大部分处理器,面积都要小得多,包括Haswell、Ivy Bridge、bigJB以及Broadwell。 之所以i7-6700比较小,是因为它用上了14nm制程,相比22nm自然相同数量的晶体管占用面积就会小很多。另外Skylake相较Broadwell也采用了更少的GPU处理单元,也是用的14nm工艺,以致芯片面积可以做得更小。PC Fucing对这颗i7-6700K做了拆解,测试Intel所用的在芯片和散热金属材料之间的热界面材料或者叫导热材料(TIM),据一些骨灰级粉丝反馈,Devil's Canyon的酷睿i7-4790K的TIM材料得到了升级,不过好像Skylake处理器也换用了不同的材料,看上面这张图。 将原有的TIM换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Prolimatech的PK-3和Coollaboratory的Liquid Pro,这颗处理器的温度表现就有了提升——无论是原有的时钟频率还是在超频以后,尤其是Liquid Pro的液态金属合金非常有效,在超频的时候都能将温度控制20℃。 所以说换一下Skylake散热金属下方的TIM材料,就能让处理器获得更好的传热性能,不过解封装CPU并不简单,如果没有十足的经验就会破坏CPU,但如果你是个疯狂的DIY爱好者,应该还是可以试一下,尤其是如果你对超频非常有向往的话。
【转】实在太混乱了 《仙剑奇侠传6》真实销量究竟多少? 继前日某国内网站援引消息人士称《仙剑6》销量已经突破百万,昨日又传出官方稿件称仙剑6目前累积销售了72万套,各种说法,有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继前日某国内网站援引消息人士称《仙剑6》销量已经突破百万,昨日又传出官方稿件称仙剑6目前累积销售了72万套,各种说法,有前后不一、自相矛盾,那么到底仙剑6卖了多少份?又有哪些说法是可信的呢?下面就来总结一下这两天内发生的各种说法。说法1:《仙剑6》销量突破百万此说法最初来源于某游戏网站,文章说据消息人士透露仙剑6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实体版已经卖断货。然而仅过了一天,在“72万”的官方通稿出来后,游民的那篇稿子却被修改了,现在文章中的内容变成了销量突破72万,突破100万不成问题。 前后说法不一,基本可判断“销量破百万”的说法不可信。 说法2:《仙剑6》总销量达到72万今天发出的被各大媒体转载的官方通稿显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仙剑6已经取得72万的销量。其实对于这款国民级别的RPG来说,72万销量应该说还算一个比较合理的成绩。但这个数据却仍然值得推敲,可疑的一点来自于下面这条信息。 先来看一段昨天发出的对于《仙剑6》官方代理商的采访——这段来自官代的采访,明确指出《仙剑6》总出货量为78万,而今天的官方说法是销量72万,72/78,92%的消化率,这对于一款已经发售1个月并且口碑不佳的作品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而官代在采访中提到的豪华版、标准版、相忆版、梦缘版也并非处于断货或濒临断货的状态,这些版本在淘宝京东等地还有大量存货,可以轻松买到。 因此产生了另外一种说法,其实官方统计的72万销量实际上是总代的分销量,也就是说,总代出货78万,6万滞销,其余72万已经分销给下级代理商,而至于下级代理商最后到底卖没卖出去,都已经被计算到总销量中,总代的销量就是最终销量。这样看的话可以解释这两天的官方数据,也可以解释为何官方所说的各版本售罄状态与渠道商手中的大量存货不符。 说法3 :《仙剑6》线上销量33万 总销量<50万这份是来自百度国游销量贴吧吧友手工统计的线上实销数据,基本上包含了绝大部分线上渠道,按这份数据来看,截止8月3日,线上最终实际销量在33万左右,而据经验判断,线下销量应该远不及线上销量,总销量估算应不超过50万。 这份贴吧数据显示出两个极端,一个是33万的线上实销数据,这份数据有据可查的,是真实的销量;而另一个估算为小于50万的总销量则来自于经验的判断,可信度不高。但如果官方公布的72万总代分销量是真实的,再减去33万左右的实际销量,剩下的部分就是线下销量+滞销量组成,但这部分没有方法进行详细统计,所以依据这份数据,最终只能确定总销量为34万~72万之间。同类国产游戏线上(周)销量对比 总之,也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仙剑6到底卖出多少份,比如终端激活量,但也会受到一人买两份之类的因素影响,官方也不会公布这份数据。姚仙在贴吧回答网友表示此次仙剑6统计数据为实际销售量 总之仙剑6到底卖了多少呢?只有关注江西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中静待揭晓。
【转】4G狂牛带你飞!涨姿势帖:显卡带宽应该怎么算? 每次有新显卡发布,A饭、N饭们激烈争论的内容都非常细致,除了显卡的性能、功耗、温度等关键指标之外,显存位宽也是争议的关键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显卡的显存带宽以及显存带宽如何计算的问题。 每次有新显卡发布,A饭、N饭们激烈争论的内容都非常细致,除了显卡的游戏性能、功耗、温度等关键指标之外,显存位宽也是争议点之一,高端显卡用384bit位宽甚至512bit位宽没什么问题,再次一点的显卡用256bit位宽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千元以上的显卡如果使用128bit位宽往往就要被吐槽。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显卡的显存带宽以及显存带宽如何计算的问题。 如果说内存带宽是处理器与内存交换数据的关键,那么显存带宽同样也是如此——GPU核心负责运算,显存负责数据存储,二者之间需要频繁交换数据,这就要依赖显存带宽了,更高的带宽可以让显卡在处理高分辨率、高画质时更加得心应手。 对显存带宽的作用,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好比顺丰镖局的物流运输,顺丰要想赚更多的钱,接单、派件的过程就要缩短。顺丰那端相当于GPU核心,收货/发货的买家/卖家相当于显存(反过来说也可以),顺丰要想提高效率要么就是让快递员速度更快(频率更高),要么同时派出大量快递员去收件或者派件(位宽更大),最好的情况下当然是两种方式同时运作,物流运输效率才能最大化。提高运输速度,可以提高车辆速度甚至改用飞机,还可以多路进行 显存带宽的决定性因素:显存类型 显存带宽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显存频率及显存位宽来决定的,不过实际带宽就要看具体情况了,目前主流显卡的位宽多是128bit、256bi、384bit及512bit,更能决定带宽的还是显存类型,它们决定了显存带宽的极限。目前最主流的显存当然是GDDR5,之前还有过昙花一现的GDDR4,现在低端市场上还有gDDR3显存残存,而AMD最近在R9 Fury系列显卡上使用了HBM显存,相比GDDR5显存更强大,带宽大幅提升,明年的HBM2带宽还会继续翻倍。 这里单独说下GDDR5显存与HBM显存,在此前的Fury X相关的解析与评测中实际上我们谈了很多HBM的优势,目前GDDR5显存频率已经达到了7Gbps甚至8Gbps,再往上提升频率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所以AMD、SK Hynix等公司推倒重来,不再追求频率转而提高显存内部位宽来提升总带宽。 就这二者来说,GDDR5内部I/O带宽是32bit,目前的NVIDIA显卡的GDDR5显存频率可以达到1750MHz(A卡多在1500MHz内),它是4倍速率机制,数据频率是7Gbps,单个芯片的带宽是28GB/s。目前的HBM显存的频率只有500MHz,2倍数率机制,数据频率是1Gbps,不过它的I/O带宽极高,弥补了频率不足。具体来说,目前的HBM显存都是堆栈(stack)设计的,每个堆栈有8个通道,每个通道提供128bit位宽,因此总的I/O位宽是128bit*8=1024bit。这还是单一堆栈的,Fury X显卡目前是4个堆栈,所以等效位宽就是四倍的4096bit了,NVIDIA明年的Pascal架构GPU也会使用4-Hi堆栈,不过那时应该是HBM2显存了,频率更高。 总之,将之前、现在以及日后的显存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如下所示:
【转】GTX 1080?NVIDIA开发两款HBM2显存Pascal显卡 NVIDIA的的Pascal显卡直接会使用HBM2显存,据悉NVIDIA正在研发2款HBM2显存的显卡,其中1个可能是消费级的GTX 1080显卡,专业市场的Pascal显卡甚至可能用上32GB的HBM2显存。 AMD在HBM堆栈显存上起步早,今年的Fury显卡上已经率先用上了HBM显存,展出了超高带宽、超低功耗及超小面积的优势,明年还会有更强大的HBM2显卡问世。NVIDIA今年还是Maxwell架构,也没有HBM显存黑科技加持,不过明年他们的Pascal显卡直接会使用新一代的HBM2显存,NVIDIA正在研发2款HBM2显存的显卡,其中1个可能是消费级的GTX 1080显卡,专业市场的Pascal显卡甚至可能用上32GB的HBM2显存。NVIDIA的Pascal架构显卡已经流片GP100芯片,明年Q1季度可能就会发布。根据此前公布的消息,Pascal架构将会用上3D显存,具体来说就是明年的HBM2显存。Tweaktown进一步爆料称NVIDIA正在研发2款Pascal架构显卡,这2款芯片都会使用等效4096bit位宽的HBM2显存及16nm工艺,但面向的市场不同,所以具体配置也不同,面向消费级市场的GTX 1080(如果NVIDIA保持现在的命名体系的话)可能会使用4-Hi堆栈,频率1Ghz,而另一款芯片可能面向Quadro、Tesla等专业市场,会使用8-Hi堆栈,频率也是1Ghz。(原文的HBM频率应该是实际运行频率,数据频率则是2GHz了) 这里简单说下HBM显存的堆栈层数及容量,目前的HBM1显存是4-Hi堆栈,显存颗粒容量是2Gb的,单颗芯片容量就是1GB,频率1Gbps,AMD的Fury X配备了4颗HBM芯片,总容量4GB,等效位宽4096bit,1Gbps频率下带宽512GB/s。 明年的HBM2显存核心容量更高,可达8Gb,而且堆栈层数更够,除了4-Hi堆栈还有8-Hi堆栈,这样算起来单颗芯片容量就是4GB及8GB,如果跟Fury一样也只配4颗芯片,那么显存容量也能达到16GB、32GB,如果频率是2Gbps的,那么总带宽就是1024GB/s,也就是1TB/s。 NVIDIA在今年的GTC大会上也提到了Pascal架构显卡的带宽是TB/s级别,容量是目前显卡的2-4倍,算起来跟HBM2显存的1024GB/s带宽、32GB容量相符。
一季度显卡销量统计:NV独揽77.5%、AMD惨不忍睹 14年Q4季度AMD在AIB独显市场上的份额下降到了24%,今年Q1季度A卡下滑N卡上涨的趋势还在继续,AMD的市场份额只剩下22.5%,NVIDIA独揽77.5%的份额,双方差距还在拉大。 NVIDIA这两年靠着高效率的Maxwell架构过上了好日子,AMD还是靠Rx 200系列打天下,虽然性价比不错,但还是缺少有竞争力的产品。2014年Q4季度AMD在AIB独显市场上的份额下降到了24%,今年Q1季度A卡下滑N卡上涨的趋势还在继续,AMD的市场份额只剩下22.5%,NVIDIA独揽77.5%的份额,双方差距还在拉大。 市场调研公司JPR公布了2015年Q1季度AIB独显市场的份额,总的来说Q1季度全球PC大环境依然很不妙,AIB显卡出货量只有1130万片,环比下降了8.79%,同比下降了19.41%。 虽然整个市场是一片颓势,不过嵌入式显卡及PC游戏市场还在增长,对AIB厂商来说总算有点好消息。现在全球桌面PC的AIB独显配售率从2008年最高的63%下降了本季度的37%。 虽然JPR每次都列出四家GPU厂商——AMD、NVIDIA、S3及Matrox,但后两者的份额基本上都是0,每次都是拿来陪衬的。AMD今年Q1季度依然没有什么新品,市场份额还在下滑,去年同期还有35%的AIB份额,2014年Q4季度下滑到了24%,Q1季度降到了22.5%。AMD份额下降意味着NVIDIA显卡的份额增加了,去年Q4季度增加到了76%,今年Q1季度达到了77.5%,此消彼长之下AMD与NVIDIA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了。 JPR从1987年开始追踪AIB显卡季度出货量,有记录以来的巅峰是1999年1.14亿出货量,2013年AIB显卡出货量为6500万。
【转】擦亮眼睛再买!一线显卡品牌和产品返修率曝光 根据法国硬件网站 Hardware 的调查,整理出了一份自去年十一月份到今年四月份各大显卡品牌返修率的排名,并且还和去年同期的调查做了对比,给大家购买显卡做一个参考。我们先来看品牌,毕竟在选购显卡时,大家可能会先看品牌,尤其是粉丝,各家都有各家的粉丝。前面列出的数字是本次的调查结果,括号内的数字是去年的调查结果。品牌返修率: - Gainward (台湾耕升)1.44% (contre 2.67%) - Zotac (索泰)1.57% (contre 3.09%) - ASUS(华硕) 2.08% (contre 3.00%) - Gigabyte (技嘉)2.37% (contre 2.98%) - MSI (微星)2.48% (contre 2.25%) - Sapphire (蓝宝石)2.71% (contre 4.04%) 从品牌返修率来看,除了微星的返修率相比去年增加了之外,其他品牌的显卡返修率均下降。从排名来看,耕升的品牌返修率最低,为 1.44%,其次是索泰,为 1.57%,第三名是华硕,返修率为 2.08%。返修率最高的品牌为蓝宝石的 2.71%,不过,相比去年,蓝宝石返修率降低幅度大,上一年的返修率达到了 4.04%,远超同行。 接下来我们来逐一看产品的返修率。产品的返修率,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是所有厂商产品混合在一起的返修率比拼,第二个方面是,各个品牌自家产品间的返修率情况。 产品返修率: - 24,75% 技嘉 GV-N78TGHZ-3GD - 10,45% 蓝宝石 Radeon R9 290 Vapor-X 4G GDDR5 OC - 10,08% 蓝宝石 Radeon R9 280X Tri-X 3G GDDR5 - 8,45% 微星 Radeon R9 290X GAMING 4G - 7,61% 华硕 Radeon R9280X-DC2T-3GD5 - 7,10% 微星 Radeon R9 290 GAMING 4G - 6,80% 蓝宝石 Radeon R9 290 Tri-X 4G GDDR5 OC - 6,72% 微星 GeForce GTX 970 GAMING 4G 4 Go - 6,72% 蓝宝石 Radeon R7 250 2G DDR3 - 6,61% 微星 Radeon R9 270X GAMING 2G - 6,60% 微星 Radeon R9 270X HAWK - 6,32% 蓝宝石 Radeon R9 290X 4G 21226-00 - 5,53% 技嘉 GV-N78TOC-3GD - 5,24% 华硕 GTX780TI-DC2OC-3GD5 从上面的名单来看,果然是蓝宝石和微星的产品榜上有名更多。虽然技嘉只有两款上榜,但返修率最高的却是技嘉 GV-N78TGHZ-3GD 。位于排行榜前五名的还有蓝宝石 Radeon R9 290 Vapor-X 4G GDDR5 OC, 蓝宝石 Radeon R9 280X Tri-X 3G GDDR5, 微星 Radeon R9 290X GAMING 4G,华硕 Radeon R9280X-DC2T-3GD5 以及微星 Radeon R9 290 GAMING 4G。总之呢,榜上所有的显卡,大家在选购的时候请注意避开,以免购买到需要返修的显卡。下面是各个厂商自家显卡的返修率排行情况。 AMD: - 3,11% Radeon R9 270 - 3,29% Radeon R9 270X - 4,62% Radeon R9 280 - 5,61% Radeon R9 280X - 7,59% Radeon R9 290 - 7,09% Radeon R9 290X 大家购买 AMD 显卡的时候请留心 Radeon R9 290X,这款显卡为 AMD 返修率最高的显卡。另外还有 R9 270、 Radeon R9 270X、Radeon R9 280 、Radeon R9 280X 和 Radeon R9 290。NVIDIA: - 1,19% GeForce GTX 660 - 1,79% GeForce GTX 760 - 2,91% GeForce GTX 770 - 3,00% GeForce GTX 780 - 6,27% GeForce GTX 780 Ti - 0,12% GeForce GTX TITAN/BLACK - 5,78% GeForce GTX 970 - 0,00% GeForce GTX 980 英伟达显卡返修率较小,整体看来比较值得信赖。不过,大家还是需要避开 GeForce GTX 780 Ti 和 GeForce GTX 970 这两款返修率较高的显卡。
当心了!“显卡病毒”恐怖出现 N卡用户尤其要小心 一组匿名开发者最近创造了一个Linux Rootkit,可以运行在GPU显卡上,随后又放出了这个恶意软件的Windows版本“Win_Jelly”。其实他们并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很有责任心地想以此提醒整个行业注意,GPU同样是可以被直接感染的,这是如今谁也没有在意过的一个问题。但既然源代码已经公布了,尽管还不完整、充满Bug,完全可以被恶意分子拿去图谋不轨。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操作系统或者GPU显卡,而是现在的安全工具,都不会扫描GPU使用的内存空间,因此完全可以在其中执行恶意代码。Win_Jelly就是个远程访问工具或者木马,能够获取被攻击计算机系统的高级权限,为所欲为,但它的具体功能暂未公布。Linux Rootkit需要AMD、NVIDIA独立显卡及其OpenCL驱动程序,而新的Windows版本目前仅“支持”NVIDIA显卡,但需要安装CUDA驱动——看来通用计算发展太好了也不是件好事? 他们还准备入侵Mac OS X,再做一个“Mac_Jelly”,全面跨平台并进一步击碎苹果用户的安全美梦,而且会更加危险,因为苹果系统是预装OpenCL驱动的。作为防范,开发团队还在制作一个名为“JellyScan”的反制工具,可以扫描此类基于GPU的恶意代码。 其实,通过显卡运行恶意软件并不是很新鲜的主意。2013年的时候,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希腊海拉斯技术与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就开发了一种GPU辅助键盘记录器,但只是作为学术研究进行的。他们警告说,GPU执行通用代码的能力为恶意软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显著提高了对现有安全软件的防范能力。 PS:说是“显卡病毒”,但它们并不具备破坏GPU硬件的能力,不像臭名昭著的CIH。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