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小西瓜 E路小西瓜
希望能多交朋友
关注数: 3 粉丝数: 292 发帖数: 6,553 关注贴吧数: 7
家乡美味印象 对于老家的记忆,诱惑我味觉的东西很多。或许是一种乡亲情怀,或许是某种偏爱,但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尝过多少的鲜嫩可口的美味,依然代替不了家乡那独特的风味。 每次回到罗山,都会来一碗大肠汤。其实在武汉也经常点这道菜,武汉的大肠汤比不上家乡大肠摘得干净,家里的大肠摘得让你看不到一丝的肥油,家里的大肠做出来是自然的白色,吃到口里软嫩稍带一点韧性。汤里是纯正的高汤的滋味,猪血和豆腐融合了整个汤的原味。而武汉的大肠则是象是由化学方法洗出来的金黄色,里面的肥油总留得不少,做出来大多是咬不动,口感差的不止是一两个档次。罗山也有水货老板,做得和武汉差不多,正宗的老汽车站旁的李老太大肠汤和老电影院旁的口感没得说。 庙仙吴乡的白萝卜和大白菜是一道特色,同样是萝卜白菜,就能吃出不同的口味。这个还真别不信,或许是水土的原因,每次从家乡带到武汉萝卜白菜,加上几个尖辣椒一点小肥肉一端上桌,马上就会成为一道抢手菜,最先光盘的便是它了。 记忆深刻的是亲戚家里的小菜,盐韭菜、萝卜丁、泡辣椒、雪里红、腌蒜头……逢年过节一端上桌就能让我的味蕾产生反应,什么狗肉、羊肉、牛肉早忘记什么味了,大菜年年吃,小菜才过瘾,泡萝卜那脆甜微酸、泡辣椒微酸带辣、腌蒜头那香脆可口……想着想着口水就流了出来。 还有家乡正宗的手工糍粑、纯正的红红薯粉、纤纤的豆油、飞薄的千张……哪一样都能让我留恋忘返。
人要多念别人的好 他从小失去了双亲,嫂子待他一点也不好。饭常常是别人吃剩的了,就给他留一口;衣服破了,也不给缝补。邻居一个寡居的女人看他可怜,便常常把他叫到家里来,给他做一点好吃的,这让年少的他多少体味到一点母爱和温暖。后来,他参了军,在部队一干就是 20 年。转到地方的他分配到一家国企。他为人质朴,富有识见,很快就从科长晋升为副厂长,后来又当上了厂长。他经常回去看那个当年接济他,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女人,而对于那个一墙之隔的嫂子家,他是不去的。他曾在心里恨透了她,并发誓永远不见她。 那个后来被他称作“方氏大妈”的女人一直活到了八十多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迟迟不肯咽气,浑浊的眼里充满了期待和不舍。 他来了,她颤抖的手摸了摸他的脸,这才放心地闭上了眼。送走了“方氏大妈”他的心里常感一种莫名的失落和烦闷。尤其到了年关的时候,他常常站在窗前,对着自己的家乡的方向,陷入深思…… 又一年春节将至,他打点了几个包裹,叫儿子开着车,回到乡下,一下车,他就径直去了嫂子家。嫂子对他的不期而至感到十分吃惊,局促地把手往衣襟上擦了擦,忙着把炕上清理出巴掌大的一场地方让他坐。这些年,她过得并不好,老伴病逝,小儿子又有残疾,生活的苦难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他把带来的包裹放在一边,问寒问暖,走时又硬往她衣服里塞了几百元钱。嫂子拉着他的手,不住地掉眼角:“都是我没福,小时候待你不好,你能来看看,我就很知足了,哪里还能要你的钱呢?” 他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现在想想,嫂子的孩子那么多,条件又不好,拉扯起来不容易,哪能都照顾得过来呢?” 她听了,越发羞愧不堪,泪流得更快了。他像是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其实真正该自责的是我,有时候想想,嫂子待我再不好,可毕竟还给我吃的,要不我早饿死了不是?所以,我真应该早来看你才是……” 隔膜一旦捅开,心就变得亮堂起来,从那以后,嫂子经常打发自己的大儿子来看望他,有时候也自己坐车来,每次来,她都要带一些他爱吃的土特产。他呢,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给嫂子带回去。一来二往,中断多年的亲情,又变得像姐弟一样亲密无间了。去年他七十大寿,嫂子一大早就雇车来了。这让他既感动,又有些不安。席间,她注意到他的一条肘腿不好,走路有些歪斜。问了才知道,这是中风引起的后遗症,去医院花了不少的钱,就是不见效。她说,你哥哥在世的时候,也得过中风,后来从一个郎中的手里讨到一个方子很见效,你不妨试试,那方子我还放得好好的呢。 他依照那个方子吃了药,疗效神奇得很,不但腿好了,而且健步如飞。他扔掉了拐杖,又变得像以前那样神采奕奕了。一次登山,坐在山顶上眺望大海,他心有所感,高兴拍着腿说;“去年生病的时候,我还以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哪里想到有一天还能爬这么高,这可都得感谢我嫂子呀!” 我坐在一边,看着他说:“其实,你最应该感谢你自己,是你自己治好了你的腿。”他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人不能光想着别人的不好,而应该多念着别人的好,即使那份好只有一点点,你也应该记着,终生不忘。” 他说他真的很庆幸,正是因为当初念着这一分感情,才在暮年收获了一份弥足的珍贵礼物——健康。他是我的岳丈,这是他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