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断弦 好象断弦
关注数: 3 粉丝数: 4 发帖数: 2,763 关注贴吧数: 2
如戏爱情中的男人和女人 这个世界就是个舞台,人生如戏,爱情亦然。而游戏于其中的男人和女人,演尽了主角和配角,却未必能逃脱掉那种命运的必然。 在这种游戏中,女人是可怕的,神经兮兮又口是心非。但是,这一切又都是因为男人的缘故。 男人天生具有强烈的征服欲,在棘手而聪慧的女人面前,他会有被拒绝而引起的强烈的征服的冲动。于是,他决定挑逗她,破坏女人坚固的防线。而男人深深了解女人的致命弱点:受不了甜言蜜语的攻击!于是,出现了被糖衣炮弹轰炸后头脑发昏发热的愚蠢女人,也出现了阴谋得逞得意忘形并开始转移征服目标的可耻男人。一切都太像演戏,男人始终在戏外悠然自得,而女人却有戏外被蒙着眼睛牵引入了戏内,独自彷徨,无法自拔。 男人认真于爱情时,往往不需要要培养爱情的时间。这时的女人,一般还未能进入角色而犹疑不决。可是世上的女人大多是傻的,太容易感动于男人一时冲动的认真,很快就迷失了自己。她们往往很快了调整自己进入角色,关心他们,爱怜他们,不惜改变自己甚至改的面目全非也乐此不彼。而当她完全入戏了即成功地成为了爱情的俘虏并且把一切都依赖于那个她心目中“完美”的男人时,往往也就是那个男人准备抽身离她而去的时候。因为戏已演到了高潮,结局很快就会到来,而往往是悲剧居多。就如爬山已经爬到了顶峰,你不下来难道还想想上爬? 所以,成熟而手段高明长于世故的男人最可怕。他们简直在操纵着整个悲剧的发生和结局。本着他们沉积多年的所谓人生经验,本着他们那被磨练得如同鹅卵石般圆滑睿智的脑力,本着他们能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女人无限崇拜的巧妙逻辑,肆无忌惮的玩弄女人于股掌之中。他们如资深而老到的长者,左右着并控制着这如戏的人生舞台。蒙骗了戏里和戏外的人,男人或女人。 而女人永远是爱情的牺牲品。她们是支撑爱情的强劲内部力量的支柱,却也最容易因受伤害而柱倒石碎,溃不成军。那就是女人的绝望,因她顿悟自己的角色:一场棋中的被利用的粒子,有着毫无支配且只能被支配的命运。 这也是女人的悲哀。女人的心理企盼往往是过于夸大可能性,一旦这可能变成不可能时,那种被摧毁的防线的溃败的打击是无法言喻的。男人毕竟是冷酷的男人,毫无为之动容,而女人,却也只能永远是可悲的女人。 什么时候,女人才能学会在这戏里戏外进出自如,拿得起放得下;男人才不会那么玩弄女人,也会像女人那样入戏而不仅仅是在戏外悠闲观望呢? 不知道,但我期待这美好结局的到来。
心里有这样一个人 你们可能喜欢着彼此,但什么原因你们没能在一起?也许为了朋友,不能追你。也许为了顾及家人的意见 ,你们没有在一起。也许相遇太早,还不懂得珍惜。也许相遇太晚,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也许回头太迟,对方已不再等待。也许彼此在捉摸对方的心,而迟迟无法跨出界线……不过即使你们没在一起,还是保持朋友关系。但是心底清楚,对这个人,你比朋友还多了一份关心。即使不能跟他名正言顺的牵着手逛街,你们还是可以做无所不谈的朋友。他有喜欢的人,你口头上会支持,心里却不是很清楚你是不是真的希望他追到。. 他遇到困难时,你会尽你所能的帮他,不会计较谁又欠了谁。男女朋友吃醋了,你会安抚他们说你和他只是朋友,但你心中会有那么一丝的不确定。每个人这辈子,心中都有过一个特别的朋友,很矛盾的行为。一开始你不甘心只做朋友的,但久了,发现这样最好。 你宁愿这样关心他, 总好过你们在一起而有天会分手。你宁愿做他的朋友,彼此不会吃醋,才可以真的无所不谈。特别是你还知道,他永远会关心你的。做不成男女朋友,当那个特别的朋友,有什么不好呢?你心中的这个特别的朋友...? 是谁呢? 很多的感情,都因为一厢情愿,最后连朋友都当不成了,常常觉得惋惜,可惜一些本来很好的友情,最后却因为对方的一句“喜欢你”,一段友情似乎也难以维持下去,这也难怪有些人会因此不肯踏出这一步。因为这就像是一场赌注,表白了之后不是成了男女朋友,要不就连朋友都当不成了。有些事不是你能预料的,或许对方不在意,你们还可以是朋友,但却已经不如从前的好。也是可惜,也是遗憾!但还有没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你可能永远都不甘心只是朋友. . . . .你心里有这样一个人吗?
金庸小说看人生——金庸与黑社会ZT 一谈到《鹿鼎记》所描画的世界,我总是禁不住怨气冲天,诸多不满,其实这不大好,一来老是从自己的理想和忧虑看事物,未免过分主观,二来《鹿鼎记》的人与事,颇有可敬和值得欣赏效法的一面,拒绝表扬它的正面教材,肯定失却平衡。决定从今天起,努力从积极的一面探讨《鹿鼎记》。  有朋友提醒我,尽避我对《鹿鼎记》诸多挑剔,但金庸小说深入民间,读者的层面极广,不是人人都持与我相同的观点的。他告诉我,比如香港的黑社会,就有不少人十分崇拜《鹿鼎记》里的陈近南,而且认为这部小说使人认识到所谓“黑社会”的来源,十分有参考价值。三合会源出反清复明的爱国组织天地会,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是英雄好汉,由此可见,三合会会员并不是没有尊严戒律,一昧为非作歹的坏人。  我一向觉得陈近南是个才能卓越的领袖人物,为人可敬,但是有个重大缺点,就是始终局限于封建愚忠,“家天下”的头脑思想。但是,站在黑社会的立场,忠、义正是最重要的品德,而陈近南把忠、义的理想发挥到淋漓尽致。他为朋友奋不顾身,对有恩于他的台湾郑家始终不负,他死于郑家不肖子孙偷袭之下,很多读者或以为不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正是为“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这个基本原则牺牲,死得十分适合他的性格。  天地会是否本港三合会的前身,殊难稽考,但是关于洪门的源流发展传说很多,《鹿鼎记》所彩的是其中某些传说,而洪门其后的发展,说法更多。一般而言,肯定是有一些关连,但经过多重变质之后,这关连可能已经意义不大。《倚天屠龙记》里,杨逍谈明教从为百姓打抱不平、爱国爱民族的组织,演变成被正派人士憎恶的“魔教”,或可引为借鉴。  以金庸小说的一贯观点,“正”、“邪”之间原无绝对分野,有时自命“正派”的人,比邪派还要残酷卑鄙。相信金庸大多数的读者没有想过视今天的黑社会分子为天地会的“好汉”,但若黑社会真的以天地会及陈近南作为典范,果能收“邪中有正”之效,那么《鹿鼎记》就功德无量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