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鼠鼠 厦门鼠鼠
收藏老纪特、文编、JT
关注数: 16 粉丝数: 68 发帖数: 3,883 关注贴吧数: 5
个人使用紫光灯辨识邮票的一些经验 一般要在暗的环境里面照票,正常情况下,紫灯下面的票票和普通光线下面应该是一样。但是如果是药水洗过的票,紫灯下黄点明显显现,2胶刷的不均匀的情况也很明显,如果换底的票票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团暗黄。其它的人为手段也基本可以识别。纯白很干净的票票一般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在紫外灯下,修补过的地方由于反光系数不一样,显示出明显不同。同一套原胶全品背完美的票中,都放在紫光灯下,有的非常白亮,有的却非常暗而且均匀发黄,说明这套是拼票,原来的保存环境不一样。非常暗而且均匀发黄的票也有可能是洗过的票,不过均匀至少说明不是2胶。药水洗黄有时候原胶还在的。邮票受潮发黄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很多时候胶的表面看着一样,但是纸张里面的湿度不一样。长期放在一起的一套票里面应该差不多。拼票就是N套不同来路的票票挑表面好的拼一起。纸张里面的湿度很多是不一样。所以紫灯下面就不同。全品不一定在紫光灯下也是雪白美丽的,有很多CS在紫灯下面是发暗的。这是纸张的原因,和全品无关。不过轻贴,2胶,透点,洗黄,换底在紫灯下面都可以明显看到局部阴影,不均匀的状态,这比普通的日光看的清楚很多。所以单张票如果紫灯下面有不均匀的局部阴影,多数是人为因素,应该不是全品票。至于同一套有几张白,几张发暗,可能是纸张原因,也可能是拼票,这应该还是全品的范围里面的。大部分2胶都刷不均匀,紫灯下面很清楚的。单张票紫灯下面不均匀的反映人为的概率很大。精品级的刷二胶,应该是看票面,而不是票背胶面,这种时候,票面应该是无胶的,紫光灯照票面的时候,因为二胶是沿着齿孔渗出票面来,所以齿孔边是异色,形成一个比齿孔大的圆。
关于集邮中的二胶票的看法 现在邮市上接触到最多的一个词,莫过于“二胶”。一个“二胶”票子把所有集邮人的心都提到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其实集邮发展了这么多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利益的驱 动下,“二胶”票子的出现也成了一种必然。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到了谈“二”色变的程度。很多邮友一直在鼓吹说“二胶”是如何如何难以辨识,二胶又是分高、中、低档、整版刷二胶的又是如何的做工精细。等等之类的。 其实个人认为,要刷胶就要票先下水,单枚刷胶也好,整版票子刷胶也罢,最开始都要下水,原胶的票子一下水,这个票面就不一样了,就像拿一张A4的复印纸,下水后再晾干,肯定就不一是像原来未下水之前的那么平整了,无论是怎么压、怎么熨,那一张纸也不可能像未下水之前的平整。邮票也是一样的。下了水,里面的纤维就不一样了。肯定是与未下水的票子不同的。再加上刷胶、喷胶后的影响。票的正、反面与原胶的票子的不同就更大了。 所以二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邮识缺乏,可怕的是自己不够认真、不够仔细。没有什么二胶能达到完全一样的效果。做了手脚的总是有痕迹的。想要增长对二胶的辨识能力,只有一个办法:——多看、多接触票子。一个月过手几百张票子,你在几个月就能成为辨识的高手,一年才过手10几张票子,估计要成为辨识高手,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集邮像电脑打字,接触的票子多了,就会知道真假了,打的字多了,不看键盘也能打出字来了。道理是一样的。望大家都能买到心仪的好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