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H大河蟹 VASH大河蟹
关注数: 44 粉丝数: 31 发帖数: 441 关注贴吧数: 6
《潍坊港总体规划》获交通运输部审查通过  按地区性港口总体规划批复程序,省政府以鲁政字〔2011〕195号文致函交通运输部,对潍坊市政府呈报的《潍坊港总体规划》征求交通运输部意见。近日,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审查并形成了《关于潍坊港总体规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原则同意规划的主要内容。   交通运输部建议省政府将潍坊港性质与功能调整为:潍坊港是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地区性重要港口,是潍坊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山东省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   《意见》指出,潍坊港的发展,应以散货、杂货运输为主,适当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客滚运输,大力发展提供公共运输服务的码头,港口建设要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意见》要求,潍坊港的发展要按照远近结合、合理分工的原则,建设与发展以中港区为重点,液体散货运输功能应集中布置在中港区,要进一步优化中港区码头功能划分,加强中港区港池、航道的水流、泥沙观测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泥沙回淤,要进一步研究中港区西侧远景开发方案,做好岸线规划预留;要深化东港区布置方案论证工作,对码头等级、功能定位和陆域布置方案开展进一步研究,统筹协调中港区与东港区的关系,避免功能雷同和重复建设。   《意见》充分肯定了潍坊港的作用和地位,对未来潍坊港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潍坊口岸发展取得新突破 口岸,是连接国际市场的通道,更是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标志。2010年,我市在口岸管理和开放两个方面均实现新突破,潍坊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500万吨,由一般性港口上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航空口岸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全市海、陆、空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外经贸发展相适应的口岸发展规划格局基本形成。 积极进行机制与模式的转变创新。积极推行潍坊港口岸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针对潍坊港一类口岸开放初始,进港船舶时间上不连续、查验工作各不衔接、压货压船的实际问题,组织各查验部门实现集中办公、同步受理、一站式办结所有通关手续,口岸通关实现了由“船等人”变为“人等船”。外贸货船办理通关手续的通关效率成倍提高。去年,潍坊港接待外贸船舶141艘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4.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3%和59%。大力加强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共吹填造地60多亩,为通关中心的后续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加强口岸通关软环境建设。聘任12名来自市直机关和相关企业的代表等担任潍坊港口岸通关环境社会监督员,针对口岸相关企业在生产运输、船代、货代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和评价。潍坊港口岸通关实现了“5+2”和“白+黑”24小时服务,方便了外贸企业的货物进出,提高了通关效率。 努力推进航空口岸对外开放。2010年,潍坊机场对外开放申报工作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潍坊南苑机场被成功列入全省“十二五”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规划。在省口岸办向国家口岸办上报的山东省拟开放口岸排序中,潍坊南苑机场列在全省拟开放航空口岸的首位。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如果“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新开航空口岸,潍坊机场则是首选。 做好规划助推发展。编制起草了《潍坊市“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潍坊机场升级改造,实现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同时将潍坊港开放范围扩大至东港区(昌邑下营港)和内河港区(羊口作业区),开放中港区客货滚装泊位,增加中港区涉外作业点。从而形成海、陆、空全方位对外开放、布局较为合理、与外经贸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口岸发展规划格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口岸办将继续深化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努力改进和完善潍坊港口岸通关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组织流程和工作方式,正确引领各上属查验单位驻港机构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配合,努力打造全市口岸一盘棋,切实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潍坊港对外贸企业和外籍船舶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港口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稳步推进潍坊机场对外开放的申报工作。建议潍坊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和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国际货运为突破口,以临时包机为切入点,力争以较小的成本先行实现口岸开放目标;第二步,在巩固扩大货运航班的同时,依托潍坊的节会优势,适时发展客运包机航线,不断提高口岸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三步,努力将潍坊航空口岸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货运中心,之后实现客运航班常态化,使临空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的新生增长点和助推剂。 扩大口岸开放力度。积极贯彻落实潍坊市“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跟进港口的扩建和发展,努力做好潍坊港口岸万吨级码头扩大开放的申报工作。同时,加强口岸基础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和通过能力,为潍坊机场对外开放和潍坊港口岸健康高效运营创造必要条件。
冷空气再次来袭 渤海湾莱州湾浮冰范围将扩大 记者27日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获悉,在短暂的回暖之后,又一轮新的冷空气将从29日下午开始影响我国的渤黄海地区,预计黄海北部的冰情基本维持,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海冰范围都有所增加。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表示,目前位于辽东湾的海洋站和监测平台已监测到5-10厘米的冰厚。由于新一轮冷空气引起的降温幅度不大,黄海北部的冰情基本维持,预计未来三天浮冰范围为5-10海里,一般冰厚3-5厘米,最大冰厚8厘米。预计未来三天辽东湾的一般冰厚将维持在5-10厘米,最大冰厚为15厘米,辽东湾的浮冰范围为30-40海里。      随着深冬来临,和上一周相比,本周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海冰范围都有所增加。预计28日至30日,渤海湾的浮冰范围扩大到3-8海里,一般冰厚2-4厘米,最大冰厚7厘米,而莱州湾的浮冰范围可达3-10海里,一般冰厚2-4厘米,最大冰厚6厘米。      由于莱州湾东部为浅滩,掀起的风浪少,易结冰,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提醒在这一地区的渔业捕捞、沿海养殖等有关单位和行业尤其应密切注意冰情变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同时提醒沿海各港口、海上作业平台等时刻关注冰情,及时避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