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映南y fncdzd
关注数: 4 粉丝数: 11 发帖数: 622 关注贴吧数: 4
《天灾无情人有情 捐资助学献爱心》大城小爱2016年第26期活动纪 7月25日,根据我们协会的工作计划,对6.23受灾家庭中部分新录取的大学生进行了入户慰问,送去我们协会对这些莘莘学子的关爱之情。 7月25日上午5点半钟,刘大琴、曹兆民、王宜军、陈亮、田昊、彭汝凯、白云等几名志愿者准时在位于彩虹路的协会总部集中,领取捐助款和相关捐赠物品,迎着夏日的朝阳了踏上慰问学子的路途。   他们几人不怕辛苦,不顾劳累,辗转奔波数个乡镇,共走访慰问了5位家庭困难已录取的大学生,向他们每人资助2000元和一些生活用品。向这些即将跨入大学之门的学子们送去关爱,送去祝福。同时勉励他们要努力学习,并留下了协会的联系方式,如果遇到什么困难请和我们大城小爱协会联系,我们会竭尽所能去帮助,不会让他们因经济原因而在求学的路上掉队。   看到这些学生拿出一份份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参加慰问的志愿者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志愿者王宜军说,“尽管累但却快乐着,这些孩子上了大学,将来能做的肯定比我们更多。一定会将爱心传递,去帮助更多的人。”淳朴的语言中流露的最真挚的祝愿。 走访的过程中,大家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大学生薛颖,家住陈良,她爷爷知道大家要到了,连忙赶到三四里路外迎接大家,一到家就把前一天还特地买的西瓜分给大家吃。 还有一个叫陆宇的同学,他家怎么也不肯收捐助款,希望把捐款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家。 这些乡亲是众多受灾乡亲中的一部分,但这些普通的乡亲身上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辉,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善良、淳朴、感恩、坚韧或许也是我们阜宁普通民众的精神体现吧,说的更远一点,或许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基本的精神吧。相信只要这种精神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在废墟中重建新的家园。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事实上,“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内视,《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正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母恰当的情。今天很多孩子不是才能上的欠缺,而是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所有的父母都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是不同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孩子们内心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请记住,作为一名母亲,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收钱教师”昨天被校方解聘 昨天,本报刊发的报道《武昌工学院一教师收钱改考分》,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读者网友纷纷谴责这名教师有辱师德的行为。武昌工学院高度重视,于昨天上午作出对涉事教师、副教授李如刚予以解聘的处理决定,并勒令李如刚如数全额将相关钱款退还给学生。 解聘涉事教师 退还学生钱款 昨天,本报记者再次来到武昌工学院,很多师生都在议论这篇报道,对学校发生这件事感到很痛心。校党委书记程碧海接受采访时说,早上一上班,武汉晚报的报道就引起校董事会、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高度重视,校方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由校纪委、教务、财务、学工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事件调查小组。程书记说,经调查,涉事教师、副教授李如刚承认了收钱为学生改考分的行为,本报报道属实。 昨天下午,武昌工学院相关负责人一行三人专程来到本报,向本报通报了该校对李如刚收钱改考分事件的三项处理意见:一、按照有关规定,对李如刚作出解聘处理。二、对于此事涉及的学生试卷、作业、平时成绩进行核查,并予以重新评分,涉及学生的钱款,将勒令该教师如数全额退还给学生。三、从即日起,学校将开展为期一年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据了解,李如刚于2009年在武昌工学院任教至今,平时授课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比较过硬。但该校负责人明确表示:师德过不了关,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也不会聘用。 学校承诺:保护“报料”学生 昨天中午11点46分,本报这组报道的报料人、武昌工学院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张原(化名)告诉记者:“武汉晚报的报道在学生中‘炸开了锅’,有学生在打听是谁向媒体报料。”张原称,部分同学对报料行为不理解,认为老师只是收了100元而已,没有必要把事情闹这么大。 “我们班的部分同学认为李老师负责课程答辩时,不应该向学生收钱,但期末考试时,他们还是挺愿意花钱改分数。”张原称,其实这件事和钱的数额无关,老师不应在考试成绩上“动歪脑筋”。 昨天,学校收走了学生的《材料力学》平时作业,也有老师在向学生打听报料者。 对此,武昌工学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名学生向晚报报料的做法是对的,学校欢迎学生向学校和媒体投诉,也会将报料学生保护起来。学校将会对涉事教师进行深入调查,但不允许教师私下打听报料学生。 又有学生爆李如刚收钱行为 昨天本报报道推出后,一些曾经被李如刚收过钱的学生来到本报,讲述他今年4月的遭遇。 食品专业学生周威(化名)说,他不属于李如刚所在系,只是有些课程在清考时由李如刚负责评分工作,他的同学孙超(化名)当时也没有通过考试,也要清考。 后来,孙超找李如刚说情,给李如刚送了包烟。当时李如刚回绝称,自己不抽烟,如果想通过考试,他可以帮忙,“但其他环节有点不好操作”。 孙超明白了李如刚的意思,给李如刚送去了300元,结果清考就过了。孙超送钱后,李如刚让他带话,周威的清考课程挂了。如果想通过考试,可以去找李如刚,但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在孙超的提示下,周威明白了如何做“准备工作”。 “我当时非常气愤,甚至想向媒体反映这件事,但后来还是妥协了,给他送去了500元。”周威说。当时周威将500元钱放在一包香烟里面给李如刚,李说不抽烟,周威说钱放在烟盒里面,李如刚就收下了。后来,周威查询学科成绩,发现没有过的课程被改为“及格”。 见习记者欧阳崧 记者王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url.cn%2FQrwapm&urlrefer=81df6257fb5f65549eec3f9eefeb02b3
改变孩子不合群的多种妙法  画面一: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们都在一块玩着过家家游戏,气氛很热烈,开心得很,可是小新却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不加入同伴们的游戏。   画面二:青青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有一个缺点,无论什么时候出去玩时都要家人跟在左右,看到几个小朋友在那里玩沙子,他也很想过去玩,但还是要拉着妈妈的手一块去。   画面三:一天,丁丁跟小朋友玩游戏,没一会儿,因为一点小事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哇哇大哭起来。丁丁就是碰不得一点小事,还没怎么样就大喊大叫,很难和小朋友和平相处。   孩子的心理分析:实际上很多孩子是渴望交流的,只是他们因为年纪小,还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遇到一点挫折又没有得到及时缓解就极容易封闭自己,特别是3岁入园前后有一定交往能力和交往取向的小孩要特别注意。不合群有性格方面的原因,但跟家庭环境的影响也很有关系。父母如果不太合群,孩子长期生活在一种封闭的环境里,很难融入同伴中。   让孩子合群的N种妙法   宇宇妈: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我是这样改变宇宇的。在看到宇宇有不合群的倾向后,我就开始想办法了。生硬地要小朋友们和宇宇玩不太可能,这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正巧宇宇的生日快到了,我就同宇宇商量,咱们请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好吗?没想到宇宇高兴地答应了。在一个周日的午后,我准备了一个小型的生日聚会,邀请了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小朋友们都带来了准备的小礼物,宇宇显然很兴奋,第一次主动给小朋友们拿东西吃,有了小主人的感觉。我还让小朋友们一块唱生日歌,带着他们做丢手绢的游戏。宇宇因为在自己的家中,就有一种主动性,玩得特别高兴。以后,隔一段时间,我会把小朋友们邀请到家中,创造机会让宇宇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宇宇慢慢地就有了玩伴。   点评:不合群的孩子通常适应能力差,父母千万不要强求,而要循序渐进,找到合适的契机,家里是孩子最熟悉和放松的地方,可以从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为起点,交往的效果会不错。   朋朋妈:从一个玩伴开始   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不是很合群,总是独来独往,我问他有没有好朋友,他一个名字也说不出来,我很着急,没朋友的小孩肯定不喜欢幼儿园。果然,儿子总是撅着小嘴不肯去幼儿园。我干着急。儿子还小,不懂交往能力对他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就多了一个心眼儿。每天我去幼儿园接儿子时,孩子们一般都要玩一下再离开,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开始主动和儿子班上小朋友的家长搭腔,也主动和小朋友搭腔,逗他们玩,缩短儿子的心理距离。一周后,我通过暗中观察,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很大方、讲道理的小朋友。于是我同那位家长商量好,每天让他和儿子同路,在路上我让他们手拉手,跟他们谈幼儿园的事,小孩是喜欢小孩的,很快,儿子就叽叽喳喳和他的小伙伴谈开了,这样一段时间后,儿子和那位小朋友就成了好玩伴。慢慢的,在那位小朋友的带动下,儿子的小伙伴从一个发展为两个三个,最后融入了集体中,每天都说幼儿园好,我开心极了。   点评:孩子带动孩子效果会不错,聪明的家长不妨让孩子从一个玩伴开始锻炼交往能力,让他懂得去享受交朋友的乐趣,慢慢地,孩子就会自然融入了。   小罗妈:多带孩子参加朋友聚会   封闭的环境通常会造就孩子不合群的性格,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是有好处的。每周我和先生商量好带儿子去朋友家串门,朋友的小孩也和儿子差不多大,儿子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是一种很好地锻炼。我们有意识地在聊天说话时,让小孩在一起玩,让他们多打交道,有时干脆两家人相约去郊游,在自然界中,孩子都很兴奋,捉小虫、玩泥巴,很容易调动极积性。有一段时间,我还特地带着孩子去参加一些饭局,让他见识一些场面,面对众多的陌生人,儿子不再胆怯,慢慢就变得开朗了。   点评:不要总是嫌带孩子参加活动很麻烦,其实,父母的合群会很好地带动孩子。   天天妈:带孩子玩一些群体游戏   天天3岁时也不大合群,于是我每天带她散步时,会和她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而小鸡当然要小朋友参与了,于是我又让天天去邀请小朋友,女儿沉入到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融入了小朋友中。有时候,我还会让几个小朋友表演节目,评比第一名,我当观众,一个接一个地看,小朋友们都很有表演欲,全情投入,天天也有了表演的机会,主动参与进来了。有时候,我会讲故事的开头,故意让小朋友们接着讲,看谁能讲出来,小朋友们都争着讲,气氛可热烈了,一来二去,小朋友们都喜欢围在我的周围,天天自然就不缺玩伴了。 (责任编辑:王淼)2013年12月13日10:19 来源:搜狐教育社区
江苏一局长获刑15年 吃穿用都从单位烟酒费报销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邵明华曾在廉政课堂上给全局干部职工讲过多次,但自诩谨慎机敏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刻苦奋斗近30年的事业前程和整个人生会被平时的“小打小闹”葬送,颇具意味地成了这八个字的注脚之一。最近,经淮安市涟水县检察院公诉,该县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华采取虚报个人支出、收受财物等手段,贪污、受贿共计近20万元,被一审判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13万元。昨日,涟水县检察院披露了这名“报销局长”案的详情。 通讯员 飞翔 文武 扬子晚报记者 于英杰 啥都敢做 只要平时你来“孝敬” 出死亡事故我也敢“照顾” 2009年1月的春节,邵明华上任安监局长后的第一个重大传统节日,在此期间,他对手中的权力有了新的认识。 涟水鞭炮公司作为该县烟花爆竹的总经销,是重点监管单位,安监部门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醒,整改不到位就责令停业整顿。业务往来中,公司老板杨忠和邵明华逐渐熟悉起来,这个春节带着2000元超市购物卡找上门来“联络感情”。邵明华热情接待,几番寒暄后,杨忠将购物卡递了过去。大过节不能冷了朋友的心,这样想的邵明华就收了下来。 这次开始,中秋春节,杨忠一年两次上供从不间断,到去年春节,先后7次上供“过节费”1.4万元。“明白人”绝不止杨忠一个,纸业公司、化工企业、肥料公司……为在工作中得到关照,众多老板带上购物卡和烟酒纷纷和安监局长联络起“感情”。被糖衣炮弹击倒的邵明华,彻底丧失了原则,大肆出卖起公权来。 2009年7月,某肥业公司盖厂房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名工人当场死亡。安监局事故调查组作出罚款2.5万元的决定,在邵明华帮助下,该公司只交了8000元罚款,其他的缓交。同年8月,某纸业公司连发两起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人,按规定应在10万至20万元的范围内处罚,但在邵明华帮助下只按最低限额罚款了事。 啥都敢报 身上穿的家里用的 都成了单位的“烟酒费” 47岁的邵明华是土生土长的涟水人。1983年6月,17岁的邵明华结束学习生涯,踏进县广播电视系统的大门,从办事员起步,开始“他的奋斗”。2008年9月,参加工作25年后,调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副书记,担任县直部门一把手,掌管了安监这样的一个“要害”单位。 此前,邵明华告诫过自己要坚持原则,不为金钱所惑。但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有些“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邵明华,心中的贪欲之门悄然打开一丝缝。 有了新房子后,邵明华开始考虑改变一下形象,提升衣着档次。2008年11月一个周末,新任局长驱车赶往淮安市区,在一座大商场看中一件休闲上装和一条裤子。 “总共多少钱?”同去的驾驶员赶紧拿票付了2340元。“变通一下吧,”邵局长对驾驶员交代。没几天,驾驶员拿着一张2300多元的酒发票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局长,那天新亚的账。”邵明华眼角一扫,立刻“同意报销”。 为了“高端大气上档次”,梦特娇风衣、报喜鸟西服、花花公子休闲上装、沙驰皮鞋,还有三星手机、按摩座垫……邵局长隔上一段时间就要逛逛商场,全身上下焕然一新,涟水安监局的“来客”也消耗了1.5万多元的烟酒。到后来,甚至连家里电费也变成单位的“烟酒”。 啥都敢分 收了好处大家“抽头” 感觉要出事让每人退5千 安监部门作为集管理权和执法权为一体的机构,在管理和执法过程中收费、处罚项目较多,并有相当的自主权。 2011年春节前,拆除公司因为安全事故有人死亡,到安监局开证明理赔,按规定安监部门没立案不能开证明,该公司掏出赞助费3万元要求通融,邵明华当即答应。“要过年了,大家比较辛苦,班子每人分点吧。”就这样,3万元赞助中的1.2万被私分,他本人分得4000元。 加油站搬迁需要安监初审意见,被邵明华索要赞助费2万,加上从小金库拿出的5000元,给局里所有职工每人发1000元补助。 某安全评价公司要进涟水市场,找到了邵明华。“可以,按行规支付赞助费。”邵明华很爽快。2012年春节前,赞助的24600元被邵明华等5人私分,邵分得8600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篱笆,经举报,邵明华被纪检监察部门列入目标。嗅觉灵敏的他急忙补救。去年6月19日晚,他召集班子成员到住所旁的公园见面,安排每人退5000元给他,返还给企业。他自己花钱买了4000元的购物卡,退给了杨忠,意图蒙混过关。 为时已晚。邵明华很快被“双规”,去年9月被逮捕。最近,经法院宣判,邵明华因贪污、受贿共计近20万元,被一审判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13万元。(文中除邵明华外,均系化名)江苏一局长获刑15年 吃穿用都从单位烟酒费报销社会新闻扬子晚报
犹太人的成功教育 犹太人认为,没有人是贫穷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塔木德 》里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人要是没有知识,还能有什么呢?一个人一旦拥有知识,那他还能缺什么呢?"正因如此,犹太人养成了全民好学、全民信仰知识的悠久文化历史传统,这自然是犹太人成功的第一黄金律。当然,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犹太人天生头脑聪慧,天才层出不穷。    典型的犹太人家庭有个风俗就是,在孩子识字始,把蜂蜜滴在《 圣经 》上,让他们尝到知识的"甜蜜"。后来,这成为犹太小学生的入学第一课。孩子上学的第一天,穿戴整齐,被父母或有学问的人领到教室。在那里,每位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块干净的石板,石板上有用蜂蜜写成的希伯来字母和简单的《 圣经 》文句,孩子们一边朗读,一边舔掉石板上的蜂蜜。随后,拉比们会分给孩子们蜜糕、苹果和核桃——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感受到学习的神圣和知识的"甜蜜"。   几乎每个犹太家庭都会在孩子很小时就向他们灌输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学习精神。父母一般会这样问孩子:"假如有一天咱们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或钻石,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件宝贝比金钱和钻石更重要,而且更容易携带,那是什么呢?"要是孩子仍然答不上来,母亲就会说:"孩子,这件宝贝就是你聪明的大脑。这件宝贝不仅最容易携带,而且会终身陪伴你。"正因如此,犹太人从小就懂得智慧的重要性,再加上学校教育和对《 圣经 》及《 塔木德 》的自觉学习,全方位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世观、金钱观早早就形成了,有头脑的人自然容易成才。(责任编辑:王淼)原标题:犹太人的成功教育 2013年09月10日09:55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作者:贺雄飞
你们知足吧吗?看看别人家孩子是怎么上学的 2013年09月11日09:16来源:齐鲁网 原标题 广西藤县小学生乘竹筏上学被禁 改涉水求学(图)848   2013年9月9日,在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通往那龙组的桥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涉水通过桥面。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那龙组在陈平村小学就读的10多名五、六年级学生仍需涉水求学。10 [热点]鸭脖大肠菌群严重超标 | 最美女教师北师大读研   9月9日,记者在那龙组通往陈平小学的桥上看到,大桥已经被水淹没,来往的村民只能涉水通行。下午4时许,那龙组10多名放学的孩子,走到桥头,没有脱衣服就走上被水淹没的桥面,手牵着手,举着书包在齐腰深的水里艰难前行。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676   2013年9月9日,在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通往那龙组的桥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涉水通过桥面后,被水浸泡的鞋子湿漉漉。孩子们告诉记者,每年雨季水库涨水,上学必经之路的大桥就被水淹没,一年最长有2、3个月,他们每天都要在水里往返,穿着湿衣服去学校上课,靠体温把衣服慢慢暖干。对于需要到陈平村小学就读的五、六年级学生,出于安全起见,学校要求他们暂时停课在家,但孩子们担心学习受到影响,仍坚持涉水上课。据村民介绍,每逢雨季水库涨水,村民、学生都需要涉水通行,这种状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持续30多年。540   2013年9月9日,在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通往那龙组的桥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涉水通过桥面。431   2013年9月9日,在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通往那龙组的桥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涉水通过桥面后,书包里的课本被水浸泡。344   2013年9月8日,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通往那龙组的道路上,几位儿童在大人的带领下,涉水而过。之前,藤县宣传部门曾对“小学生乘竹筏上学”一事回应说“因家长安全意识不强,贪图方便走捷径让孩子乘竹排上学”。对于这样的“被解释”,当地村民有点无奈。(责任编辑:纪成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