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水雲間
行走水雲間
喜欢生活正能量,对宇宙神秘现象有兴趣,喜欢美好事物,就在修行日记吧。
关注数: 24
粉丝数: 63
发帖数: 4,506
关注贴吧数: 10
中国41处世界遗产 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1年6月,共有41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 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1、万里长城万里长 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扇与伞
(西方)沐浴的历史 沐浴的历史 (费朗索瓦.德.博纳维尔著--郭昌京译--老关摘编) 神圣的沐浴 水,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在世界各文化中,都被赋予圣洁的意义。《沐浴》(Charles gleyre 1868)描绘古希腊的母亲温柔的把孩子放入承水盘,象征着神圣的洗礼。 现实生活中,水也是新生和复活的象征。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说法,人钻进水里,就像重返母亲的子宫,在漂浮中会感受安全、消除疲劳、获得再生。
东亚地区十大古城排行 10.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苏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记载,当时的国都名字“禄厄”。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即都城。16世纪,此寺被称为“Angkor Wat”;“Angkor”,来自nagara,Wat是高棉语中的“寺庙”,“ngkor Wat”即“寺庙都城”。元成宗铁穆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他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十四世纪中叶,吴哥窟已经改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绶出使真腊。尹绶从广州出发从海道经占城,过淡水湖(今洞里萨湖)、菩提萨州、经吴哥窟抵达真腊。尹绶回国后将真腊国的山川、地理和吴哥都城所见,绘画成图上呈,明成祖大喜。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586年,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 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 1866年艾米尔·基瑟尔拍摄的吴哥窟照片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大肆渲染,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法国摄影师艾米尔·基瑟尔是世界上最早拍摄吴哥窟照片的摄影师。1866年他发表的吴哥窟照片使人们可以目睹吴哥窟的雄伟风采。
难得一见的波斯细密画 细密画(miniature)是波斯(现今伊朗一带)艺术的重要门类,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及封面和扉页上的装饰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有的画在羊皮纸上,有的画在纸上,也有的画在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形式不一。多数采用矿物质颜料绘制,甚至把珍珠、蓝宝石磨成粉当颜料。埃及新王朝(公元前16世纪)法老陪葬品中曾发现过插图卷物,人们认为这是最早的细密画。以后细密画曾在希腊和罗马广泛流行,但幸存下来的实物很少。它在帖木儿王朝(约公元1369~1500)达到鼎盛,18世纪后因欧洲殖民者入侵而几乎消亡。目前世界各国博物馆、图书馆、私人收藏的细密画绝大多数是拜占庭、波斯、加洛林、 奥托、 尼德兰的手抄和小型木板蛋胶画。细密画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本质上是贵族艺术,并没有在民间普遍流传。在中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和波斯伊斯兰教哈里发宫廷中,细密画被视为珍品而互相赠送、收藏和玩赏。细密画的画师多数集聚在宫廷中。随着活字版印刷术和照相术发明与普及,细密画形式也逐渐消失,但细密画的艺术风格仍对现代的艺术继续产生影响。
古诗词中的那些花儿
中国传统纹饰欣赏1809-1874
《唐人诗意图》组图
【转】各省份简称玄机 在我的世界观里,任何的偶然都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坚信,很多东西都是有必然的联系的,比如你的命运,就和你的姓名、生辰八字等有着微妙的关系,但并不是说你的命运就是由这些决定的,只说是,这些影响了你的命运,并对你人生前进的方向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时会起到最后一棵稻草的作用。 华夏每个省份都有简称,我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牵强附会的成果,在此分享给大家。 最后要说明两点: 第一,这些和手相、测字之类的一样,没人强迫你非要信,信不信完全是你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不管居住哪个省份,都是华夏同胞,那些有地域倾向的人,请注意你们的发言。 【注:本文分析的简称是正体字】
世界八大著名迷宫 古希腊的神话里,迷宫是由代达罗斯设计出来囚禁弥诺陶洛斯的。迷宫揭示了人类精神中表现出来的双重特性:复杂与简单;神秘与可知;感性与理性。他们象征着自由意志与现实命运之间永恒的哲学矛盾。 找来代达罗斯和牛人弥诺陶洛斯的图片,欣赏一下。
全世界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雷神托尔井 - 美国俄勒冈州CapePerpetua的 “地牢的大门 ”,在适度的潮汐和强大的拍岸的海浪情况下,流水创造了该地梦幻般的风景。美国,“双塔”纪念碑谷,这两个貌似差不多。
中国古城墙欣赏 1. 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故事+经历】轮回千年,我是谁。 声明:以下文字为楼主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还请注明出处,转自百度:修行日记吧 请不要更改标题或者文字内容以及配图,谢谢!
颐和园长廊彩绘 颐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长廊东西两边南向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短廊,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山色湖光共一楼。长廊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 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长廊内的307幅彩绘故事画,及彩绘上所描述的故事内容,分为上古至西周、东周至秦代;汉代;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代至明代;清代等9个部分。有神话传说、历史传说、古典小说、古典戏曲、诗词文赋等几方面的故事。 ———————————————————————————————————————— 谋董贼孟德献刀 西凉刺史董卓,跋扈专横,曹操有心杀之。一日他暗藏宝刀,来到相府,说因为没有好马,所以迟到。董卓命义子吕布出去挑一匹好马给他。董卓体胖易倦,少顷躺床休息。曹操正要动手,不料董卓从床镜中看到他从背后抽刀,忙问他想干什么。曹操急中生智,说有宝刀一口,要献给恩相。董卓看后心中高兴,遂引他出去看马。曹操拜谢后翻身上马,加鞭奔驰,逃出洛阳。定三分隆中决策 刘备与关羽、张飞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均未遇到。刘备求贤若渴,又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认为曹操占有天时,孙权占有地利,而荆州为交通重镇,益州乃天府之国。刘备占有人和,若跨荆、益两地,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则大业可成。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刘备拜谢,并恳请孔明出山。后来诸葛亮辅助刘备,果然形成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
年画风格,童趣十二生肖图。 转贴请注明转自,百度:修行日记吧。
修行日记(20130704)『吧务其他』今天贴吧好象不能传图 显示图不存在,本来打算发帖子的,发不了啦。
【图文】七宗罪 以下七宗罪的图片是来自波兰的插画家Marta Dahlig的作品,个人觉得色彩和造型方面与天主教所说的这七宗罪在感受上挺符合的,我想不论这个词语是罪还是别的什么,总之都是人的一些负面的、不好的心,这些执著会将人带入邪恶、愚昧的深渊,越来越下坠,往下去是哪里呢,应该就是痛苦越来越多越深的地方吧,比如地狱,甚至更可怕的地步。 1589年Peter Binsfeld把每种罪行和恶魔联系在一起,代表各种罪行的恶魔会引诱拥有相同罪行的人。 就是说,人在心底产生了某些不好的念头,但是那背后则相对应的有一些负面的生命在诱导着人,那么,相对的,当人能够选择善的好的,就会受到正的生命比如神佛的护佑和指导,一步步走向光明。 七宗罪的排列顺序一直都在变化着,我就根据自己的认识排列吧。 先介绍一下七宗罪的作者:Marta Dahlig生于1985年11月23日,来自波兰华沙。Marta从事数码艺术已有多年,艺术从最开始便是她一生满腔热情的最爱,Marta的父母告诉她,在她学会如何走路之前,便已开始提笔画画。 引诱人走向黑暗的恶魔图片的作者不知道是谁,知道的吧友可以科普一下哦,谢谢。 妒忌(Envy)利维坦(Leviathan):妒忌(Envy) (象征邪恶的“世间最大怪物”)
十大最不可思议的宇宙真相 1. 所有人类都可以装进一块方糖里。这是因为物质内部有着不可思议的空间。原子是物质的基 本组成部分。与太阳系类似,在原子内部,电子围绕一个极小的原子核运动。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全世界所有原子内部的空间进行压缩,全人类将只有一块方糖大小,因为我们99.9%是空的。2. 太阳就算是香蕉做的也会一样热。太阳中心由于质量很大,所以温度超过 1500万摄氏度。在这种温度下,任何物质都会变成等离子状态。所以太阳由什么物质组成并不重要。同等质量的 任何物质聚集在一起都会达到这种温度。如果我们把数以百万亿计的香蕉集中到一个地方,将 会获得与太阳类似的温度。3.生活在一楼的人变老速度比五楼更慢。爱因斯坦的理论说,引力更强的地方时间更慢。一楼距离地心的距离比五楼近,因此引力更强,人变老的速度也就更慢。当然,这个效应是非常小的。
【转贴】 《中国古典人形艺术》
傅为新作品欣赏,亮点自己找,一组独特的画作。
蒋介石带去台湾的宝物,件件都是珍品,大家一起感受下。 翠玉烟壸清 翠玉螭纹带钩清 珠翠宝石头面
(转)赏宋瓷趣品宋朝——观宋瓷读宋代独特文化魅力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碗,造型简洁形象传神,宛如一朵盛开的荷花。还有什么能比雨过天青色的汝窑更能彰显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雅气质?观赏汝窑,再读一遍《爱莲说》让人心旷神怡,意犹未尽。
一组荷花
中国宫扇欣赏 粤绣双面五伦图宫扇绛色纳纱绣佛手花鸟檀柄团扇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
禅房花木深——福井良宏水彩画欣赏 友情提示,去图片那里打开,是黑色背景,看起来更美丽。
清宫旧藏,雍正十二美人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一套清宫旧藏美人图,一共12幅,是由清初宫廷画家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每幅尺寸相同,均纵184厘米,横98厘米,绘在品质精美的绢底上。以单幅绘单人的形式,分别描绘12位身着汉服的宫苑女子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等清娱情景。这就是著名的清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又称《雍正十二美人图》。裘装对镜。 仕女身着裘装,腰系玉佩,一手搭于暖炉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但惜流光暗烛房”的无奈之情溢于眉间。画中背景是一幅墨迹酣畅的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表示自已清心寡欲、不问荣辱功名的志趣。 ————————————————分割线———————————————————— 这套“十二美人图”只因画幅中绘有雍正为皇子时所号“破尘居士”落款的条幅,所以曾一直被误定为《胤禛妃行乐图屏》。一代大师朱家溍据内务府雍正朝档案考证“只是‘美人绢画十二张’而已。”因此,将其定名为《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似更为恰当。此套图屏是为圆明园定做的,原贴于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8月间才传旨将其从屏风上拆下来,“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因此,图中求实写真的园林景致表现的应是初期圆明园的实景。倚门观竹。 庭院中花草竹石满目,并摆放着香兰、月季等各色盆景,争奇斗艳,以婀娜的姿态点缀出俏丽的景致。仕女倚门观望着满园春色,举止间似乎流露着淡淡的叹春情怀。 ————————————————分割线———————————————————— 从这套“十二美人图”中不难看出,此套图屏使用工笔重彩,表现出宫廷绘画雍容华贵的审美情趣和仕女画工整妍丽的艺术特色。画家在生动地刻画宫苑女子品茶、赏蝶、沉吟、阅读等闲适生活情景的同时,还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清宫女子冠服、发型、首饰等当时宫中女子最为流行的妆饰。此套图屏是研究女子汉装服饰文化最为形象而真实的史料,使后人领略到康、雍朝女子服饰文化的绚丽风采。观书沉吟。 丹唇皓齿瘦腰肢,斜倚筠笼睡起时。毕竟痴情消不去,缃编欲展又凝思。女子持半展书页,沉吟瞬间。背景以设色山水小景、横幅墨笔摹写的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米元章的诗为装饰。画家巧妙地借助所录的米元章诗句“樱桃口小柳腰肢,斜倚春风半懒时。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点明了此图的画意和读书倦懒的仕女仪态。女子所展书页上录的是唐代杜秋娘《金缕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幅图中“倚风娇无力”的女子形象反映出清代仕女画常见的“风露清愁”之美。
似花非花的多肉植物
传说中的夏雨荷,嘿嘿……
绿树成荫花为径 看十大最美树隧道 (转) 10.巴西阿雷格里港的林荫大道 相比起世界各地许多参天的摩天大楼,奇巧创意的建筑设计,偏安于巴西阿雷格里港的这条“世界最美丽街道”靠什么取悦天下人?也许是因为,它那壮丽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美景。在近500米的人行道旁,100多棵Tipuana(商陆科)树木一字排开,有些甚至可以达到七层楼的高度。远看自然形成一条拱形隧道,春意盎然,满眼皆绿。春秋季节,树叶茂盛,生机勃勃;夏日酷暑,浓荫遮盖,清凉气爽。走过这样一条浑然天成的绿色隧道,放佛体验森林氧吧,令人精神放松,身心健康。
春雪后的颐和园,别有韵致
李乾朗手绘——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声明:楼主是搬运工,如果有兴趣看更多图,可以搜索网络。 台湾李乾朗的手绘作品涵盖神灵殿堂、帝王国度、众生居所三大方面共十六大类建筑。作者深入探索五十余座经典个案, 时间由秦汉以迄明清,空间遍布中华大地。无论是尺度宏大的宫殿寺院、还是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著名园林,再者体现藏传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及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唤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显各个古建筑特色的剖视彩图, 加上实景摄影图像与特色导览,引领读者进入时光隧道,甚至穿墙破壁,领略古代匠师高超的工艺技术,体验每一座古建筑 令人惊艳的空间美感……
从洪观到微观,耐心看完,有如醍醐灌顶! 不多说,直接上图,后面会越来越精彩。
看了此贴,就明白古今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变过。 其实就是翻来覆去,颠来倒去的,来来回回,兜兜转转,生生世世,晕头转向了吧,呵呵,形式稍微变了一下下,而已。 注:此贴皆实物。 唐朝佳丽头戴如今女明星很流行的黑纱戴花发网……
【转】最近在看记录片台北故宫,就截些文物的图 故故宫镇楼
中国星官图
北京最早全景照及被焚毁前的圆明园 据英国《邮件在线》(Mail Online)4月24日报道,这些150多年前拍摄的珍贵照片,据信是有史以来中国最早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由英格兰-意大利摄影师菲利斯.贝亚托(Felice Beato)所摄,其中包括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城市全景。这套典藏品中还包括唯一已知的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军大火烧毁前的照片。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