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侉口中的南蛮 北侉口中的南蛮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7 粉丝数: 276 发帖数: 9,585 关注贴吧数: 20
问答神州 问:纯粉、双粉、多重粉,哪种更高贵? 答:没有哪一种更高贵。双粉多重粉要把握好一个度,走到哪座山便唱哪支歌。 * 问:为什么人们往往不能秉持一颗平等之心与他人交流,而是有意或无意流露出满满的优越感? 答: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所以不自觉就会在世人面前给自己裹一件华丽的外衣,仿佛镁光灯下的毯星。 * 问:怎么看待粉和黑? 答:放着五彩斑斓的多元世界不去看,只有脑袋里的粉黑二元,也是醉了。 * 问:到底有没有纯粹的对事不对人? 答:去乌托邦找找。 * 问:为什么容易一言不合就上纲上线? 答:文革式思维呗,动辄抡起道德大棒指东打西。 * 问:争论乃至低烈度的争吵好不好? 答:挺好的,一言堂没劲。但要注意星点火苗别老燃起熊熊大火,照这么搞法,十座富士山都不够烧哇。 * 问:“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悍卫你言论自由的权力”,是啥意思? 答:民主的基本素养。放在这里,就是论坛精神之真谛所在。 * 问:贴吧里有没有大神? 答:现实世界里都没大神,上贴吧来找大神,你以为这是封神榜啊? * 问:技术派和追星派能尿到一个壶里么? 答:不能。但楼主能和这两派尿到一个壶里,因为楼主是逍遥派。 * 问:以上条条楼主针对谁? 答:不针对任何个人,要真是针对谁楼主会指名道姓地打上门去。 * 问:说得辣么大义凛然,楼主是不是就从不和人吵架捏? 答:楼主初上论坛像只荷尔蒙喷涌的公牛窜高窜低。后来由主动攻击别人的不良少年蜕变为含泪承受别人主动攻击还不一定还击的五好青年。 * 问:楼主好伟光正呀 答:明明是傻白甜好伐。
傲娇的呆梨 蔚蓝的地中海 匍匐在凯撒的铁蹄下颤栗 骄傲的文艺复兴 带来了美食歌剧达芬奇 丰乳肥臀的女郎 摇摆在波光粼粼的西西里 瞬间融化 第三帝国那冰冷的战争机器 于是德国人欣然带上这个猪队友 咱们一起去征服欧洲吧 德国人在前线吃着半生不熟的呆梨面 呆梨在后方吭哧吭哧为德国人挖着坑 然后德国人一头栽进坑里 直到70年后的今天还没爬上来 追忆着荣光里的罗马帝国 呆梨又出发了 怀揣着征服的梦这就去东方死嗑 颤抖吧亚洲 今天的呆梨绝不是外交天使马可波罗 东方的小岛 将响彻胜利的马梅利之歌 满脸褶子的可乐大妈 领着活蹦乱跳的黑风双煞 尽情宣泄着非洲大草原的野和狂 博尼塔蹲在一旁 便秘般的诡异笑脸俨然油画里的国王 寂寞的金哥惆怅地 望着身边一堆软货摇头不已 4年前的伦敦 狂砍呆梨17刀的送分姨啊 此刻真的好想你 碾过思密达 呆梨的老爷车吐着黑烟 迎面撞上了东南亚的小快灵 虽然古罗马雕像般的脸庞依旧美丽 但皮奇尼尼已然没有拉拽老爷车的动力 换了两具油光滑亮的黑色引擎 加注了可乐牌润滑剂 原始的涌动酝酿着喷薄 澎湃的引擎开始咆哮 非洲野牛为何总有那使不完的蛮劲 嘶吼着狞笑着 就愉快地碾碎了没有金哥的小快灵 东方的阳光 折射着角斗场的阴影 东方的土地 总是上演杀戮者的游戏 飘扬的三色旗下 我们是傲娇的呆梨
胡说演义之二:折将•出征 有诗云: 斜倚小榭满庭芳, 蕙质兰心曲离殇。 掩袖潸然独泪下, 青萍别岸水中央。 书接上回,前文叙到东征大军齐集京师,平日里规整军备不怠,以期初秋征东瀛,奏凯还朝。 不虞,兵发东瀛前日,天尊突发心疾。户部尚书于战时,非但有厘清兵马钱粮、拨运锱重等诸多繁杂事,更兼左路统兵摧城拔寨之责,今当何为? 想那天尊,亦是聪慧过人,二八妙龄即入京待选,由前朝陈督师纳至麾下。虽天资无奇,唯勤勉耳。 癸巳年间,更获重任,随圣母经年征伐,历暹罗、欧罗巴、海河等大小数十役,通管后勤,间或进击,屡立战功,端的是干练伶俐,颇得圣母欢心。 而今,适逢征东瀛紧要关口,疾风骤雨般乍然病退,圣母念及,不禁潸然。 此讯传至坊间,倏忽雷动:“核心有恙,遑论攻防?”,“攻防两端?首鼠两端!”,“莫用问,必三甲不入!”呜呼哀哉,不一而足…… 今大军蓄势待发,户部却遭此变故,侍郎梅二又难当大任,几无回旋余地。圣母思前虑后,欲调步军统领衙门副都统小霸王重回左路,主掌户部。 小霸王心下忐忑:“末将资历尚浅,经验欠奉,何能担此重任?” 圣母大笑:“遥忆当年,如尔芳华年岁,吾亦为主将,策马冰河,决御沙场,何敢言怯?今却是,新不如昔?” 小霸王闻此激勉之言,倒也笃定不少:“末将谨遵钧命!未有成功之信心,却存成仁之决心!” “好一个气吞万里如虎!”,圣母甚慰,抚掌颌首连连。 故小霸王以未及桃李之年临危受命,获授户部尚书实职。 此之谓: 别离愁绪所何依? 十里梧桐待凤栖。 素手长缨今又在, 霸王怒马跨浊溪。 此令既出,坊间又是哀鸿遍野:“艺平技短,何堪重任?”,“黄口小儿,焉能信乎”,“国朝危矣!”。一时间狐疑不解者有之,尖酸挖苦者有之。 更有譬如柴门恶犬、骑墙偷窥等宵小奸佞之徒,闻得此讯,顷刻如老鳖反潭价,乱作一团, 时而面赤似猴尻,跳脚大骂不休;时而如丧考妣,伏地哀号不止。 此等腌臜形状,途人观之无不侧目掩鼻,疾走相避。 是日, 晨光熹微,三军开拔;临阵折将之下,不见辕门誓师。 号角连营声声催, 北雁南飞几时归? 幔帐里, 唯见当朝摄政、乾清宫张太后携手圣母, 风雨同行……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