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侉口中的南蛮 北侉口中的南蛮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7 粉丝数: 276 发帖数: 9,585 关注贴吧数: 20
从光环效应到投射效应,再到排它效应 光环效应, 找到一个偶像,并爱上她(他),渐渐如月晕般扩散开来,光环覆盖之下,发展到爱偶像的一切,哪怕这一切只是粉丝无中生有的杜撰,强行堆砌到偶像身上…欧,my god,你看她(他)真是个完美的人儿,知性,超模,有内涵,气质佳,连坐在马桶上托腮沉思的样子都如此优秀呢… 投射效应, 以一种与有荣焉的心态把偶像的优秀业绩投射到自己身上。 粉丝的心理基础是光环效应,由此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久而久之就会衍生出投射效应,潜意识里不自觉地强行代入,认为自己也很优秀, 哪怕在现实生活中背着布袋挨家挨户唱着莲花落以维持生计 哪怕在现实生活中low到偷井盖以苟且偷生 居然也会生出一些在旁人看来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这种镜像般的“自恋型自我投射”效应,让粉丝通过偶像仿佛看到了镜中超人的本我,澎湃的鸡血瞬间击穿任督二脉,手中的竹杖舞得格外密不透风,七公他老人家不封你个九袋长老怕是不成了 排它效应, 当投射效应到了极值, 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强烈的排它效应 具体表现为, 以一种荣辱与共的心态“帮”偶像撕碎一切敢于僭越的“来犯之敌”, 偶像成了粉丝的禁脔, 从不准批评发展到不赞美便是原罪 谩骂偶像周围优秀的同事, 诋毁旁人对其偶像同事的一切赞美 宛若口唇期的婴儿想霸占天底下所有的奶嘴 你们都是蹭货,唯我独尊 动辄王之蔑视… 等一下, 难道王之蔑视不恰好是缺乏教养、缺乏体育道德的体现么? 这不是黑自己的偶像么?你看,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吧 综上, 其实这是种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和人格扭曲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便呈现出一种变异的形态,俗称:变态 这是病,得治 最后 谨以叔本华式的逻辑: “因偶像而产生的自豪感,是最廉价的骄傲” 献给 那些年,盘踞在丐帮总舵的乌合之众
不吹不黑,讲讲双赢 看了她主打的五场球,谈下观感。 其实双赢也是靠天赋吃饭的,首先是人很聪明,悟性高,臂展长,巨掌 双赢的掌,似羽毛球拍,包球效果特别好,所以控制落点效果佳。 线路分化好。 击球爆发力强,球速快。 战术攻也打得蛮好。 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小斜线,切得特别暴.力,特别精准,手术刀式小斜线 朱婷张宝切小斜线很明显用了腰力,腰都扭成麻花了。双赢没用腰力,因为她就没有腰力…但切出来的小斜线效果却很好,看上去很轻松,举重若轻的感觉,真是个怪才 因为没啥腰腹, 导致扣球要充分利用冲跳发力,打近网球OK,远网调整攻没戏,只要是传过来的球没法利用冲跳,你就不用太指望她能强攻过去,那种鸡飞狗跳的垃圾球,还是得看朱婷张宝的 其它方面, 双赢的一传进步蛮大,但仅限于发到她手上那种,接需要脚步移动那种经常崴泥,或许可以练出来吧,不确定。 基于身体天赋的考量,双赢的拦网和防守我不看好 手型不好可以练,手不够硬怎么练?弹跳不行,弹速也慢,移动也慢…以上种种,不是靠拦网经验可以弥补的,这就注定了拦网能力有限。 启动速度慢和转身慢,就注定了防守的上限不高。 腿部爆发力不够,怎么练得出顶尖的防守? 一句话概括:偏科型的优秀主攻 不少人说她现在就能在国家队打主力,这个要看是什么标准了,我还说陈丽怡能在国家队打主力呢,吹水谁不会 说她现在能打主力的,无非3种人 1.粉丝 2.比我还不懂球的 3.嫉妒张宝的老坛酸菜 就球论球 我认为双赢有打主力的实力 甚至在某些强队她也会是主力或者是半主力 但在中国队还不行 因为别人实力比她强得多 她最长的那块板都不比别人长,自身还一堆短板,怎么打主力? 很明显, 郎妈给她在这届奥运会的定位就是奇兵 朱婷和张宝其中一个在进攻方面发挥不好,就该她上去冲一冲了 又或者 遇见意大利塞尔维亚 因为这俩货既有炮弹般的跳发,又有世界上最恐怖的2号位拦网, 我们的4号位要攻坚打墙,难搞,很大可能会陷入苦战 攻坚战最消耗体能 真到这地步 只能是车轮战了 三英战吕布 3主攻轮番上去砸墙, 或许这时候双赢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还有, 总觉得双赢冲跳和甩臂击球那一下,特别像冈察洛娃,难道就我有这种感觉?
东京去2个自由人吧 虽然这几场比赛唯一的作用是选拔替补,还是很感慨,一队和二队差距太大了 话说,埋头练了一年多,打出这种杂耍比赛,实在辣眼睛 张宝还是悠着点吧,在场上负担太重,陪太子读书的比赛,拼个毛啊 由这几场比赛想到东京人选 边攻, 朱张龚李,4人足矣,有李一个替补足够了。带多一个都是浪费,带多两个是挥霍无度的奢靡…如果指望第5边攻在主力熄火的情况下去扭转局面,趁早打消这念头吧,水平差了几个档次,怎能奢望小学生一觉醒来变成大学生?所以,第5边攻的唯一用途就是防止伤病减员,带5人,不能更多了 副攻, 颜袁,其实2人足矣,颜袁如果在场上抽风的话,你能指望这几个替补傻大个上去拦网?相信我,她们会被对方二传晃成麻花,毛都拦不到一根!所以,理由同上,带3人,不能更多了 二传, 必须2人,没啥好说的 自由人, 为什么要带两个自由人? 其他位置主力和替补水平差距太大,自由人直接是没有主力! 坦白讲,3个自由人,没一个配得上这支冠军队伍的主力水平 根据木桶定律,必须补上这块短板,水平不够,人数来凑 虽然是凑人数,那也要努力从中找变量,取得最有可能产生增值效益的组合 林王随便去一个吧,去哪个上限都有限 倪非凡上限待定,所以她就是那个变量,她值得一个名额,万一有惊喜呢?
合肥苏州南京,胡侃这三城 今年以来在合肥苏州南京三城来回折腾累成马,说一下感觉。 合肥,缺乏历史底蕴的城市总是不大能勾起心里的情趣。市容比前几年的大县城状态提升了不少,其它算是乏善可陈吧,除了那个牛B的中科大。。话说河南人真是可乐,当年居然主动否了教育部把中科大迁往河南的提议,教育部也很无奈 :“得,那就迁安徽吧。” 然后安徽省大佬们欲把中科大弄安庆去,结果安庆方面表示咱们不接这个锅,咱们要引进石化,没地皮给中科大。于是,这个“锅”只能是合肥接了,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迄今为止河南只有一所211,不知道人口海量的河南学子们想起此事啥心情? * 苏州,姑苏一别经年,还是那么的小桥流水人家,嗑着瓜子翘脚听评弹,糯香酥软的慢生活,只要你想要就能找得到。城那边,却是热火朝天的工业园。精致古典和潮流现代是格格不入的突兀呢还是你侬我侬的共溶无间呢?没找到答案。 苏州的城市规划错落有致,基建教育医疗地铁,无一不仰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国家不给钱是吧,省里很抠门是吧,我自己砸银子;地级市的头衔与其全国top7的经济实力严重不相称是吧,无所谓啊我闷声发大财。大上海的后花园?苏州人抿了口茶淡淡一笑: 我还是你祖宗呢… * 南京,文化有底蕴,商业消费火热,交通便利医疗先进,全国top3的教育资源,唯一不足的就是GDP总量,难怪GDP怪兽苏州首先表示不服继而一堆牛B的小弟也都眼角朝天。不过,这也恰好证明南京不是吸血魔王,省会发展并不只有武汉成都西安一城独大的模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破落户老朱家几百年前就领着凤阳花鼓队在这落了户,几百年后以滁州马鞍山为代表的安徽人依葫芦画瓢大举入城,历史就是这么好玩,述说着这种现象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许多人笑侃南京为“徽京”,却恰好证明这座城市的吸引力。看看南京的周围,苏锡常被上海拐跑了,扬州镇江滁州马鞍山把南京团团围住,显然是东南除上海外另一个天然的跨省中心嘛,对于南京来说,离上海越远,离天堂越近。。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桃花扇里的石头城;小楼昨夜又东风,这是李煜念兹在兹莫敢一日忘怀的故国。先总统打开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却共和未果魂归紫金山。这就是古朴、厚重、包容的南京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