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卫浴专卖 辉煌卫浴专卖
关注数: 6 粉丝数: 35 发帖数: 3,886 关注贴吧数: 22
大发现,不知真假。 中科院专家:情人节街头卖的玫瑰 其实全是月季 正文 财经网微评论(0人评论) 本文来源于法制晚报 2014年02月14日 14:03我要评论(0)快成为第一个分享的人吧!打印|字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园艺专家明确说,无论是街头还是花卉市场上卖的所谓玫瑰,其实都是月季。北京花商段先生说,每年2月,市面上基本不可能有真正的玫瑰卖。真正的玫瑰一年一季,花期在四五月份,只开一次花。 城管队员查抄无照贩卖的“玫瑰” 摄/法制晚报记者 曹博远 法制晚报讯(记者 洪雪) 今天是情人节,街头出现了很多手捧鲜花、看到年轻情侣便拦住推销的商贩。记者在跟随城管队员查抄无照花贩时得知,他们贩卖的“玫瑰”,其实都是和玫瑰酷似的现代月季。 上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园艺专家明确告诉《法制晚报》记者,无论是街头还是花卉市场上卖的所谓玫瑰,其实都是月季。因为真正的玫瑰根茎软,没法做鲜切花,且没有现代月季更具观赏性。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玫瑰主要用于提取精油,作为香料使用,且价格比现代月季要贵上几倍。 记者发现 情人节街头巡查 爆出猛料 上午10点,西城城管大栅栏城管队的队员在大栅栏西街巡查,查抄了多名无照花贩。一家湘菜馆门口也摆出了鲜花,而这个位置原本是租给一个卖炒栗子的人。 记者了解到,平时城管队员也会查抄无照卖花的商贩,但贩卖玫瑰者以情人节为最多。 被查小贩们多数承认,花是从花卉批发市场进的,其实不是玫瑰,而是一种外观类似玫瑰的月季。 被用来冒充玫瑰的这种月季叫现代月季。“这种月季的批发价也就两三块钱一枝。卖的话,10元至15元一枝。”城管队员告诉记者。 丰台城管花乡城管队辖区内有很多的花卉市场和花圃,该队队员胡斌介绍,花商曾告诉他,在情人节期间,街头小贩卖的玫瑰基本都是现代月季假冒的。 市场走访 玫瑰真与假 外行无法辨别 记者观察城管队员查抄的假玫瑰——现代月季,发现它和真正的玫瑰外观非常相似,非业内人士无法辨别。 但记者走访玉泉营等花卉市场,所有花商均表示“我们这里没有现代月季,只有玫瑰”。 在花卉市场走了一圈,面对各种花形、花色的“玫瑰”,对花没有研究的记者看得眼花缭乱,确实无法发现哪些是玫瑰、哪些是现代月季。 业内讲述 市场上卖的玫瑰都是月季 记者了解到,18世纪中国的月季传入欧洲后,欧洲园艺学家将其与玫瑰杂交培育出现代月季。它与中国月季差异甚大,目前有3万余个品种。 上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园艺方面研究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明确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卖的所谓玫瑰,都是月季。因为玫瑰根本不能用来做鲜切花(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用于制作花束等花卉装饰的植物材料)。” 这位专家进一步解释说,鲜切花根茎一定要挺直,但是玫瑰本身根茎很软,没法做鲜切花。 另外,玫瑰只有3轮花瓣,而月季的花瓣能达到5轮以上,更具观赏性,且品种繁多,花色、花形多。 这位专家表示,目前,玫瑰主要用途是提取精油,作为香料,使用性大于观赏性。 该专家还表示,目前有人正在研究、开发玫瑰的观赏价值,希望能将玫瑰本身的“缺点”加以改进,但目前还未开发出来。 “花商说卖的是玫瑰,图的是玫瑰的美好寓意。”该专家说。 北京花商段先生告诉记者,每年2月,市面上基本不可能有真正的玫瑰卖。真正的玫瑰一年一季,花期在四五月份,只开一次花。而月季四季开花,一年可以收获10多次。 “就算有真玫瑰,你们也不会买!一束真玫瑰不但价格相当于好几束现代月季,还没有现代月季好看。”段先生说。 法律观点 发现玫瑰有假 可诉消费欺诈 北京东易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密告诉《法制晚报》记者,把月季当玫瑰卖在业内早就不是秘密,只不过很多消费者不知情,或知情了也不去计较。 “花商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多人买花是送给心上人,但谁愿意让心上人知道花是假的呢?多没面子!”他分析说。 但周密表示,如果花商明知所售鲜花其实是月季,仍然冒充玫瑰出售,则其行为涉嫌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起诉双倍索赔。 “但诉讼太慢,建议消费者直接找工商部门投诉,不仅能快速拿到赔偿,花商还会被处罚。”周密说。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楠表示,如果起诉,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证明花商“明知玫瑰是月季”。文/记者 洪雪 (来源:法制晚报)
我来水一把 HCl(盐酸) 稀:比较酸,感觉嘴里滑溜溜的,典型的呕吐物感,微辣。 浓:极度的酸,吐掉以后回味苦,然后整个嘴里发凉,10分钟后好转。 H2SO4(硫酸) 稀:淡淡的酸味,回味感觉油腻,微热,甜,无任何不适感。 较浓的(40%左右的):超烫,感觉喝烫稀饭了,然后微甜感和痛感并存,持续2天才退(98%的纯正浓硫酸不敢喝)。 HNO3(硝酸) 稀:先是苦,然后整条舌头麻了,然后痛,起了白斑,持续疼痛,3-4天后消退,同时嘴里感觉大吸了一口汽车尾气。 浓:不敢喝 (猜测是浓硫酸的加强版)。 NaOH(氢氧化钠) 稀:基本上同浓的Na2CO3(我尝过,咸的),多一些辣感(对蛋白质腐蚀性强的都会有辣感 )。 浓:含在嘴里十分的辣(可能是已经反应起来了)然后舌头烧坏,呈黄色,肉腐烂,1个月不能说话,口里有赤痛感而且舌头麻木 有辛辣感半年后出院,说话变得不准,味觉几乎消失,嘴部留下疤痕(这东西对蛋白质的反应不是闹着玩的……)。 CuSO4(硫酸铜) 一开始没味道,吐出后回味淡淡的苦涩(我的确尝过)。 BaCl2(氯化钡) 极苦咸,大约相当于MgCl2的加强版 CCl4(四氯化碳) 这个最恐怖了 ,整个嘴里感到烧塑料 的味道,极浓郁,吐掉以后出现说不出的怪异甜味,直感觉全身松软 (的确,闻起来还可以,尝起来就郁闷了)。 Na2O2(过氧化钠) 一般的咸 (Na盐基本都这个味道)。 无水酒精 嘴里完全没味道,之后花露水的味道在鼻子里挥之不去。 FeCl3)(氯化铁) 凉,然后酸,与硬币放嘴里感觉差不多(Fe盐都这味道)。 AgNO3(硝酸银) 没味道。。。 稀Br2(溴)水溶液 极其浓重味道,感觉像汽车尾气与松节油混合的味(只能如此形容) Hg(NO3)2(硝酸汞) 很淡的味道,有点像味精和醋混合了 。 H2O2(双氧水) 特辣,赶紧吐了,之后就没什么事情了 。 极其微量的氰化物是苦的,宝贵资料啊。 乙酰水杨酸有点酸,有点涩,最后有点苦尽甘来的那种感觉。 氯化钾的味道跟氯化钠差不多。 溴化氢,一不小心吸进去的。味道上没什么感觉,但是非常呛,吸进去很少,但是咳了一整个下午,一直到吃晚饭都反胃,印象深刻啊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