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006 rabbit006
关注数: 22 粉丝数: 32 发帖数: 1,006 关注贴吧数: 18
林林水产老板看过来 昨个下午在你店里发生点小不愉快。我是当事人。另一个是你店里一个老大姐。 我们纳闷当时的情况,但内心实在气不过。上来和你说到说到。 记得两年前生完孩子再次出来上班时,发现你这个招牌。说实话,当时感觉和别的店一样,买鲫鱼的普通水产店。地理位置不能说特别好(我们住西苑旁边),但却是每天下班必经之路。加上偶然的一次一位师傅的推荐,以后每次需要水产必去你家。----也许一个月才轮到我买一次鱼。总之,用套话说:有了初步认知,但未深入。 随后忽然找不到了你家的店,自己还想:可能我真的去的太少?连路都不认识了?当时真的是来回走了两次都没发现你家的招牌。过两天又发现了:恭喜,你家换大招牌了。 而我更喜欢你们的店了。这个时候感觉林林水产已经开始在太谷有所不同了。 第二次感觉到变化好像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有一次进去忽然发现:啊,有了好久没吃过的哈拉了,而且自助式的购物让我感觉很好。更好的惊喜是:竟然还有了海蛎子,赶快拿了一包回去煮汤喝。离开烟台几年了,能在太谷自己的家里吃到这些真的很开心。 这之外才看到:哦,原来扩大店面了!原来扩大的店面变成现场加工了!真心觉得你家真的不错。老板有眼光有见地有胆量有心。再用句套话:品牌树立起来了,在我这个普通的小顾客身上,品牌认知度也有了。所以才会发生后来的事。 我们在家家利旁边的家午休完要带着孩子回家,想起要买些大大虾
说说咱太谷的出租车 中午听说出租车师傅们又跑到政府门口了。晚上听说好像是因为不让黑出租跑车。 不禁想说说我对咱太谷出租车的看法。 2004年的时候,我去阳城,那里就有了正规出租车,打了一个车,3块钱起价,刚刚跳到4块,整个阳城县城就已经绕完了。在感觉这个县城也太小的同时,又感叹:咱太谷比它大多了,繁华多了,可惜没有出租车,真遗憾。 200*年(不记得了),有一天忽然在路上看到咱太谷也有出租车了,哈哈,当时真是高兴极了。正好同学过年来聚会,打了一个车,坐在车上和人家吹了半天:看,你走了没多久,咱太谷也有出租车了吧!! 这个时候对太谷出租车是很执着的,一直秉承着坚决不做黑车的态度(总觉着咱太谷发展起来了,也像太原一样有出租车了,当然要支持)。记得过年的时候打表车很少,在路上冻半天,过去几辆黑出租都不坐,专门等着有打表车。 可是直到最近一段时间(大概就是2011下半年),坐车的时候,师傅们经常不打表。问问吧,师傅还挺不愿意:“打表不打表都这个价,你打呀?”被厥的。 后来坐车专门问了一位师傅:你们这打表就会出发票上税么?(心里以为师傅们是为了省个钱)这位师傅告诉我:没有啊,表就只是一个表而已,打不打都不出发票。 但一直还是很纳闷为啥不打表呢?天色不好的时候,只能看到师傅们的空车标志,招了半天手,车过来了却根本不停,我这个近视眼才看到:哦!原来车上有人啊!又是一位不打表的师傅。 慢慢的,有些郁闷了。经常看到车过来都不敢招手,要揉揉眼睛仔细看个半天。 话说最近一次坐车,就是昨天,下了雪之后的第一天,一共坐了三次出租车。 第一次:早晨家里宝宝要去打预防针了,让老爸出去叫车。临出门的时候我还专门嘱咐了爸爸:一定要叫打表的车啊!过了一会,老爸叫了一辆黑车过来:没办法,等了半天没看到车呢。恩,于是坐了黑车师傅的车出去了一趟。话说路上还真难走,到处都是雪。来回一趟,花了20块。心里觉得挺好。因为早晨路上确实很难走,师傅也很不错,看到我们有宝宝开着暖风,很感谢。 第二次:下午在西环路和西苑的丁字路口打车。一辆正规出租车,上车了,我要去佳馨苑,师傅没打表,看着我说到:7块钱可是要。这么近咋要7块啊?原来是因为下雪。看着外面都没什么雪的路面,口袋里没什么钱的我下车了。 第三次:我走到西环路的婚姻登记处那个路口,上了又一辆绿色出租车。师傅依旧没打表,说:6块。我的师傅啊,从这个婚姻登记处前面这条路走到头就是目的地,能不能便宜点啊?4块钱起步价好了?!师傅摆摆手,把我撵下车了。 所以,小气的我,步行十分钟回来了。 今天听到师傅们阻塞马路的事情,于是认真的反省了一下我自己:过去非打表车不打的思想太先进了。那是省城人民的做法还差不多,像我这样的小县城人,还是坐黑车比较舒服点----反正哪种车都一样,大家都是开口要价讲价的嘛。何必那么麻烦。就好像去超市,本来就是图个明码标价,若是都和市场上一样要价讲价的,我去个门口商店或者西苑啥的,还能混个脸熟,买起来还舒服。你说不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