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园区 来到园区
关注数: 29 粉丝数: 25 发帖数: 2,862 关注贴吧数: 8
被取消的高考----高考时节忆高考 1966年我正在山西省忻县中学读高三,那年的5、6月份,我和我的同学们已处在高考复习如火如荼的阶段。学校对高三学生的纪律要求已不像往常那样严格,除了老师组织的一些集中辅导外,基本可以自主安排。为了打好这最后的攻坚战,每个同学都做到了分秒必争,就连上下学途中也要拿着书边走边看。有的同学为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改走读为住校。有的同学为找一个僻静的学习环境,就在学校围墙根的茂密林木处用树枝围起一个个小窝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苦学。 那个年代的主流思想认为,高等学校的招生是关系到培养又红又专的青年建设人才的问题,是关系到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因此,要求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指导高考政治审查工作。根正苗红的考生能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出身就变相的成为学生的一种社会身份。由于我的父亲是抗战时期的老革命、老党员,我和其他40多位同学被学校列为机密学校优先录取的对象。记得当年重点院校第一志愿我报的是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一般院校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测绘学院。此外,我还被学校推荐为与高考同时选拔的新华社七名机要人员之一。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们做完高考体检和志愿填报,等待7月1日参加考试的时候,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6月17日,我们全年级同学刚听完政治老师在学校大礼堂的最后一次重点辅导,学校的广播里就响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的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实际一直到1977年才恢复高考)。谁也不曾料想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考试制度竟会在一瞬间土崩瓦解。同学们内心感到的是失望和失落,但表现出来的却各不相同。莘莘学子的韶华岁月和高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光辉使命,成为那场运动悲凉而昂贵的“祭品”。虽然在恢复高考制度后,有部分同学重新走进了考场,实现了当年的愿望,有的还直接考取了省社科院的研究生,但时至今日,那段记忆依然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的噩梦。 (本文曾在《山西晚报》刊载,并有多家媒体转载。在垣曲吧重发仅作回忆----笔者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