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津 tabrisherro
关注数: 88 粉丝数: 632 发帖数: 15,731 关注贴吧数: 20
转:倪海厦与各神医的恩怨情仇 倪海厦没骗人,反而他很可能是被中医“欺骗”了 如果你是一个60、70后且非常关注中医,那么20年前你一定听说过所谓的“当代中国三大神医” 就是自千禧年后中国民间中医圈子里的三大中医顶流,分别是 号称“行走的CT机”的——李阳波 号称“天才彗星”的——王正龙 以及…… 号称“中医鬼才”的——倪海厦 那你要问了,既然是“三大神医”,那为什么大家都只知倪海厦而不知其他二人?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三人中只有倪海厦一人“好为人师” 倪海厦在从2004年开始就几乎不上临床了,他在台北和大陆两边跑,专心搞他的《天纪》中医教学班,留下了大量的视频资料(他弟弟倪伯时几乎就靠卖哥哥的课程DVD谋生) 借助这两年的短视频风潮,倪海厦上课的视频在中文互联网上疯传,这才成为了民间中圈子里的“顶流” 李阳波和王正龙也讲课,不过这二人主要是写书,“音容笑貌”没能留下来,所以三大神医中的二大就逐渐被遗忘 所以客观的说,倪海厦的火不过是短视频风口产物。他活着的时候并没多突出,死了以后却成了“香饽饽” 但巧合的是,“当代三大神医”全部早逝 年纪最长的倪海厦,活到59岁王正龙早倪海厦几年,56岁死的最可怜的是李阳波,45岁就死了所谓“名医能医不自医”,看来“神医”的名号并不能让他们活的比普通人更长 这里插句话,这“三大神医”里就倪海厦是个“刺儿头” 他在死之前的5年里除了到处给人讲课,另外一个爱好就是骂人 骂另外的两位神医,就是王正龙和李阳波 特别是王正龙,倪海厦知道有人将他和自己并称“神医”,气的破口大骂 倪海厦只要是给人开堂授课,就一定要把这个王正龙拎出来骂一通 他说王正龙的书是“山寨货”,说自己是“正道”,说王正龙是“妖魔鬼怪”,自己则是“正统” 更过分的是在得知王正龙死后,倪海厦还在大陆论坛上留言,幸灾乐祸的说王正龙是“必将遗臭万年”,是“为师道之耻” 没成想,三年之后他倪海厦就去“陪”王正龙了 那为啥说倪海厦不是骗子,他反而可能是被中医“骗”了呢? 这得从倪海厦的死说起 倪海厦是怎么死的? 民间有所谓的“大限说”、有“假死说” 都不对 可以明确的是,倪海厦的直接死因是心脏衰竭 倪海厦的弟弟倪伯时在其哥哥去世后,对外向亲友转述了医生的原话 “heart failure, possible liver disease”(心力衰竭,可能是肝上的病导致)倪伯时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倪海厦是“因病而亡”,而且原发疾病很有可能是肝病 好吧,那如果是肝上的疾病导致心脏衰竭,那倪海厦的肝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另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来了,那就是倪海厦在年轻的时候偶遇车祸,因输血感染了肝炎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倪海厦对肝炎不加以控制,导致后来出现了肝硬化甚至肝癌,最终导致心衰而亡 而中医,是治不了肝炎的 早期肝炎临床治愈率很高,大部分都可以恢复正常 即便拖到了慢性肝炎,通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依然可以让肝炎患者享常人之寿,不至于59岁就死 当然以上这都只是猜测 所以我开头就说了,倪海厦“可能”是被中医给骗了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现实中有太多本可以通过规范化治疗享常人之寿的,却因为笃信中医而 例如同为中医达人的梅墨生、林海峰 梅墨生笃信中医养生学,结果确诊早期直肠癌后不做任何治疗,2年后就死了 林海峰则更搞笑,坚信得了病去看西医一定死那出不来,最后因为食物中毒不去医院治疗最终猝死路边 这里可不是说西医就治不死人 因为倪海厦的肝炎、梅墨生的早期直肠癌、林海峰的食物中毒,这些疾病早西医就有了非常可靠有效的规范化治疗。如果不是笃信中医放弃规范化治疗,他们本不至于连个人均寿命都活不到 这其中梅墨生最为可惜,他是便血检查出来早期直肠癌,医生建议他尽快开刀并化疗,早期直肠癌手术介入的5年生存率很高,他很有希望“临床治愈” 而梅墨生不听,他坚信自己笃信了一辈子的中医能帮他渡过此劫,坚持不去医院。一直便血便到晕倒在厕所,这才被家人“架起来”送到了医院 可万事已休,肿瘤已经扩散,从确诊到死亡不到2年时间 倪海厦也应该差不多,所以我说他不是骗子,但他可能被中医“骗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59岁早逝的倪海厦,是不是个骗子? 当然不是,他非常符合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倪海厦、胡万林、林海峰、张悟本等都是从内心笃信中医一定有其神奇的疗效,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均出于真诚 他们和那些明知中医并无其所声称的那么神奇,却打着中医的旗号欺骗消费者骗取钱财的骗子不一样 只不过他们所笃信的中医真的没有那么神奇,甚至不能让他们享常人之寿 所以中医骗了他们,他们也间接的“骗”了大家
转: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各种中医 全世界最好的中医药学府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我给你列举几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大师、权威、专家、高材生,你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工程院士、国医大师。 他在新冠期间,声称内服中药外用中药喷剂佩戴中药香囊,可依靠香囊挥发物预防新冠。 贺娟,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国医堂坐诊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经讲义》主编,人卫社研究生教材《内经理论与实践》主编。 贺娟曾说,早上起来长期喝凉水,会把升起的阳气浇灭,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比如胃病、男性功能障碍。 贺娟教授还是中医界非常少见的认为脑主神明(脑是思维器官),而不是顺从中医主流心主神明(心脏是思维器官)的中医大师 杨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剂课讲师、博士生导师。 他曾与人对赌可以摸脉验孕,最后临阵逃脱,没敢赴约。 还宣称牛奶鸡蛋的是城市的祸害,喝牛奶会导致人的牛化。 杨教授还是著名中药鸿茅药酒,旗帜鲜明的支持者。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曲黎敏教授说过,男人要壮阳撒尿的时候别说话,别打手机,她认为这样下面泄上面也泄,会把阳气肾气泄出去,导致阳虚。 曲教授著名的言论还有,牛奶泼到地上什么都长不出来,喝它干嘛?而且现在的牛奶里都是抗生素激素,很多人喝牛奶拉肚子就是因为牛奶太寒,喝牛奶,还不如喝大小米粥(我很好奇,难道煮熟的米粥,泼地上能长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医对牛奶意见这么大。)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万山教授不是很认同青蒿素。 他曾说青蒿素被发现没几年,治疟疾就产生了耐药性,而对于青蒿素耐药的患者,用青蒿煮水喝,疗效依然非常好。 郝万山教授举过一个例子,有个人被毒蛇咬了一口他非常害怕,结果他没事,找到那条蛇,那条蛇居然已经死了,因为这个人长期在氢氰酸这种工厂中工作,长期慢性接触呼吸这些东西”,导致他的血比毒蛇还毒。 郝万山教授还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农药厂,专门生产杀蚊子苍蝇的农药,建厂五年内方圆二十里没有蚊子苍蝇,结果五年之后居然有了蚊子苍蝇,而且蚊子特别毒,郝万山教授被咬了一口,过了一年包都下不去。 郝教授为什么要讲这几个故事呢?他是想说明西医药,提纯的路线错了,太容易产生耐药性,应该学中医吃草药才对。
转:不要神话中医 围绕中医有没有用的争论是互联网上永恒的话题,在这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想法: 第一,中医并不特殊。 使用矿物质和动植物药物治疗疾病,是人类从远古就进化出来的本能,并不专属中医所有。 古埃及的医学就包括矿物质、动物及草药疗法、手术、按摩、祈祷和祭祀等。 他们会用盐和硝石来治疗消化不良,蜜蜂和鱼脂来制作治疗外伤的药膏,芦荟来治疗皮肤外伤炎症,薄荷用于缓解头痛胃痛,百里香和没药用于消炎,洋甘菊缓解失眠焦虑等等。 并且古埃及的医学并不忌讳解剖,毕竟是能够熟练制作木乃伊的国家,所以他们还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外部创伤骨折等疾病。 这些都说明古埃及医学是达到了相当水平的。 即便被视为文明水平低下的美洲印第安人在医学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阿兹特克人在盛行巫医的同时(使用祈祷、符咒治病),也广泛地应用草药治病。他们用洋地黄治心脏病,用金鸡纳树皮治疟疾,还用一种“亚乌特利”植物作麻醉药物。《古代墨西哥人药物考》一书中,记载了古阿兹特克等印第安人能够入药的树根、树皮、树叶、花朵、果实、果仁,以及动物、鱼类等800多种。 西班牙入侵者科尔特斯,曾经向国王卡洛斯三世呈报:“不必派医生到西班牙来,这里的医生运用他们的植物知识治病,即快又好。” 第二,中医是经验医学。 中医是古人几千年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认为有效果的治疗手段,虽然中医也有阴阳五行以及经脉等理论,但这些理论偏向神秘主义色彩,缺乏明确的定量标准,所以中医不是科学——科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可重复。 中医需要初学者成年累月的积累经验,比如脉象就有滑脉、浮脉、沉脉等等,什么叫滑、浮、沉?没有仪器可以测出来,只能是学医者自己体会。 如果一定要把中医方面的一些标准量化,这就很可能不被中医师们认可——被量化了还能叫中医吗?要的就是这样玄之又玄的感觉。 现在西医对病例和药方的研究,基于的是上亿级别病例的大数据,追踪的时间可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其中可能发现几万之一的特殊病例,或者是几万之一的药物副作用案例,这些对于古代就发展成熟的中医是不可想象的。 在古代的环境下,一个医师能够接触到的病例是有限的,对一个药方进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跟进几千几万人的用药,然后总结出副作用。 这必然导致中医的发展上限就是在经验的范围之内。 第三,中医很难与时俱进。 中医教材里面最权威的诊疗依据就是中医四大医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这4本医书全部成书于东汉以前,距今已经近2000年了。 四大医典的权威程度要高于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系统。这说明成书于近2000年前的医书,权威程度高于我们现在医疗实践得出的结论。 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标准,都会感觉到荒唐。那中医为什么会出台这么一个荒唐的标准呢? 根本的原因在于,在四大医典指导下的中医才叫中医,如果刨除了这个特性,在现代科学医疗实践指导下产生的或者验证出来的医学手段,那它还能叫中医吗? 要保持中医的特性,就只能保持自己的局限性,如果要改变自己的局限性,那就很可能丧失了自己的特性,最终只能融入到现代医学当中。 这就是中医很难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 第四,中医的衰落是历史的选择。 所有人都知道一句话,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在近代的衰落,西医在近代的崛起。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用脚投的票。 事关自己生死存亡的事,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哪个有更好的疗效,哪个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中西医的发展现状展现的就是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对国民健康所做贡献的真实比例。 第六,靠中医提升文化自豪感是镜花水月。 很多人因为中医是中国自主发展的传统医学体系,就无脑的吹捧,西医是外国人发展出来的医学体系,就污蔑谩骂。 把支持中医和爱国等同起来,这种想法既愚蠢又危险。医学毕竟是实用学科,是用来救人的,而不只是一种思想政治观念或者是审美艺术,它需要确实地以疗效来说话,如果疗效达不到吹捧的水平,那么最终只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那些被中医鼓吹者影响投入中医怀抱的病患,如果发现中医的治疗效果比不上现代医学的治疗效果,那他们会对中医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浮夸的吹捧,只能带来更大的敌对,想靠吹捧中医提升文化自豪感,或许会让自己的文化变得没那么自豪。 第七,中医不应该一棍子打死。 说了中医的这么多局限性,那是不是要废弃中医,把中医一棍子打死呢? 这大可不必。 中医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有其独特的效果,很多中药其实药食同源,用于日常的保健养生,也是对群众健康的一大保障。 最后,中医在临终关怀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中医身具神秘主义色彩,能够非常契合的填补这一个空白,让身处绝望中的人保有一定的希望,积极乐观的面对病痛,最后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医疗领域。
搜资料,意外的发现中医药怎么治梅毒的 明,李榳着《医学入门》 杨梅疮因风湿热,或伤气分或伤血; 杨梅疮,因、治与癞大同。多由肝肾脾内风湿热之毒,间有天行湿毒传染,但各俗呼名不一,有呼杨梅为天者,有呼杨梅为大麻风者,以理推之,形如杨梅, 红湿烂痒痛属心,多生乳胁、形如鼓钉、黄豆者属脾,多生满面,谓之大风痘;形如绵花属肺,多生毛发;形如紫葡萄,按之紧痛者属肝肾,多丛生豚臀及筋骨之处∶形如鱼 ,内多白水,按之不紧者,谓之天 疮,乃此类之轻者。如发于鬓、额、口、鼻、谷道边者,属阳明及少阳、太阳。如发于足胫、阴茎、胁肋者,属肝肾及太阴。大抵上先见者,气分受病,上体必多;下先见者,血分受病,下体必多;上下俱见者,气血俱病。 初宜疏泻久补虚,免成痈癣与漏缺。 初起即服防风通圣散一帖,去麻黄用硝、黄以去内毒,待胃气稍定,再以一帖,去硝、黄用麻黄发汗以去外毒。以后用加减通圣散、丸多服。此方内通脏腑、外发经络,为首尾要药。轻者服此一剂,更加搽、洗足矣;重者十帖后,宜服化毒散三日,却用吹药三日,疮干痂欲脱落,再服化毒散三日,后量用防风通圣散加减。上体多者,兼服败毒散加荆、防、钩藤;下体多者,兼服龙胆泻肝汤。从鼻准肿起,遍身生疮,面上尤多者,桦皮散;便燥者,搜风顺气丸,以此调理断根。失治久则风毒深入经络,挟湿而成顽癣,或气血虚败而成漏,或误服轻粉、水银及不遵禁戒,而成风堆肿烂,流脓出汁,谓之痈。病至于此,亦有蚀伤眼鼻、腐烂玉茎、拳掌肢体,与癞无异,治宜消毒,兼以补虚。消毒∶顽癣者,皂根丸;筋骨痛者,皂刺丸、换骨丸;成漏者,象牙丸;肿块者,仙遗粮丸。通用加味苦参丸、大枫丸、蜡矾丸、单苦参酒。消毒补虚,仙遗粮汤加钩藤,或补气泻营汤、胡麻散。补虚∶气虚者,单人参汤、补中益气汤;血虚者,四物汤加山栀、钩藤、金银花、甘草节,或肾气丸、四圣不老丹;气血俱虚者,八物汤、八味丸,单仙遗粮丸。外贴∶太乙膏、白蜡膏。 从病因、治疗方法全错。同时期,威廉哈维己发表《心血运动论》
刷到这么一个帖,一点随笔感想 https://tieba.baidu.com/p/8628316120?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48.1.1&st=1696228233&is_video=false&unique=BE525EE7B45F031AF9E367BCB7B0BC99 他的中心观点是:欧洲没有传统医学,自然没有废医验药,所以说废医验药是中医黑生造出来,迫害中医的。 欧洲的传统医学,是以希波克拉底、盖伦、阿维森纳三贤组成的经院医学,这点不多赘述。 可验药废药呢?有的,比如说,阿维森那的《药典》、《埃伯斯伯比书》、托马斯1618的《伦敦药典》,都被验药废掉了一大半。 1618版《伦敦药典》继承了阿维森那的《药典》,并扩充到了5000多种药物,2万多种制剂,收录了各种动物毛、羽皮骨、鸟冠、蛛网等“药用价值”。时隔250年1868年重修了《伦敦药典》,只保留了400多种草药与400多种化学药,少量的中国中成药与日本药方,新添了鸦片酊剂、可卡因、阿斯匹林、咖啡因等化学制剂。到了现在,成了《英国药典》,己经和FDA修订的差不多了,古代的删了个差不多精光。 那废医验药是不是生造出来的?余云岫提出来的,在1929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上提出了废止中医提案,他认为中医理论是“凭空结构,阻碍科学化”,提出“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卫生行政不能进展”。他的提案得到了通过,并通过了相应的措施。余云岫的这个提案得到了南京政府中央执行委员褚民谊的认可和支持。这个事件也被视为近代史上著名的“废止中医案”。 背景是,他公派留学到日本学医,日本曾经也是本道汉方为主流,但因为没有中国的文化包袱,反而更快的接受兰医,并在几十年内完成了废止汉方医,他大受影响,回国后除了建设中国现代医学,也积极推动医学改革,著有《医学革命论》
日本人如何阴阳内涵传统医学。 今天刷到一部动漫番剧,《异世界药局》,说的是一个日本一流的制药研究人,因为过劳死,穿越到异世界一个10岁男孩身上,成为药神的故事。本来就是一部龙傲天的爽剧,看到第8话时,就蚌埠住了。 背景:主角开的现代药房,把传统草药店挤兑的过不下去了,医药公会会长召集会员开会,想办法对付主角。 会长:贵族因为神术是有限的,药物是珍贵的,让我们平民望而却步。长年在这地区扎根,不断的提供药物给平民的是我们!那小鬼厚颜无耻的跟来,强硬进入这个公共体的异物,要是所有人都感觉异世界药局很便利,使我们客户纷纷流失的话,我们迟早关门大吉。可这时那贵族小鬼如果厌倦了游戏甩手不干了怎么办?一切会化为乌有,为了平民所建立的医疗基础将会崩溃。所以在这一切发生前,一定要排除这个异物! 会员A: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应该排除那间药局,反而是向他们学习! 会长:你这家伙!身为会员胆敢说这样的话? 会员A:反观我们自己又能怎样呢?只会拿着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有效药草,用近似欺诈的话术卖给病患,这不是药师之耻吗? 会员B:你这么说是不错,可我们也没办法啊!总不能违抗前人的教诲嘛~ 会员A:当中是有人因此痊愈,可近乎是误打误撞!实际上有不少人因此而死。(停顿一下,众人点头),可那间药局不一样,既合理又进步,真的是为病患着想…… 会长:你够了!既然对我们的方针不满,就滚出公会! 短短几分钟,入木三分!
科普帖:论中西医区别与现代医学起源。 有人说现代医学起源于显微镜,我认为要纠正一下。 先叠个甲:仅讨论,不吵架。 1,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双方的价值观的根本差别。现代医学是持科学观,即循证医学,一切实事求是,只有可观测可量化的才在研究范围之内,勇于纠错。那么基于观测与实验,可重复结果,那理论只会趋同,所以只有一门现代医学。 而中医,是经验+自然哲学+巫术思维,只要在哲学思想上解释的通,不会去循证。也不能、不敢推翻前人的学说。时间长了,各种学派越来越多,相互浸润又相互矛盾。八大派对同一病人会得出八种结论八种药方。(岐黄派、神农兵派、阴阳派、五行派、气血津精派、藏象派、病因派、病机派,细分有更多的支派小派,比如说伤寒派,攻邪派,火神派) 2,现代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炼金术士帕拉塞尔苏斯,即霍恩海姆,就是《钢炼》霍恩海姆的原型。抛开他人造人与贤者之石的神秘传说,与他的不靠谱的硫汞盐三元论。他有两大历史贡献,一就是开创了化学医疗学派,认为成份简单矿物制剂,比追求万灵丹草药合剂安全有效。(顺带提一嘴,很多中医粉认为古西医只会灌肠放血,不懂草药复方,不懂君使臣佐,不知道有阿维纳森的《药典》) 他的第二大历史贡献,就是猛烈的抨击古典经院医学,把希波克拉底、盖伦与阿维森纳的著作视为垃圾,并在所在就职的巴塞尔医学院公然焚烧。主张以临床经验为师,不以先人著作为师,虽然还不是循证医学,但也接近了。当然他也受到了保守派的迫害,被开除公职赶出了医学院,很长时间一贫如洗,直到干了些染料业的化学副业才好转。而他的学说也被列为禁书,讽刺的是他的学说又很受医学生欢迎,甚至为了解禁讲授他的学说,医学生发起过游行请愿。 另一个转折点威廉哈维。背景是:盖伦古典医学认为,血是肝脏生成,消失消化于肢体末端,肝心脑又产生三种灵气,与神创论、三位一体相合,受到神学支持。而哈维,通过解剖心脏,计算出心脑每小时泵出的血量,高于人体总量,证明其荒谬,又结合了他师父静脉瓣膜的发现成果,发现了血液循环之秘,其著作《心血运动论》给了盖伦医学致命一击,当时与《天体运动论》齐名。剑桥史评选影响人类文明历史的十大书,把它列为其一,与《天体运动论》《进化论》并列。 当然,他也受到了保守派的神学家医学家激烈反对,学说在很多地方被禁,他以自辩的公开信与《论动物生殖》予以回应,之后盖伦医学日渐式微。 他还有一个历史贡献,就是开创了动物试验与医学试验,开启了循证医学大门。 而列文虎克与他的“小人国”故事还要之后了。他们分别活跃于16、17、18世纪。
写给认为中国古代没什么大瘟疫,逮着欧洲大鼠疫死命嘲笑的粉们 1、《后汉书.刘玄传》——公元11年,辛未年,大疾疫,死者过半! 2、《后汉书.王莽传》——公元16年,丙子年,二月大疫,冯茂在句町,士卒死于疾疫者十有六七, 3、《后汉书.刘吉传》——公元22年,壬午年,大疾疫,死者且半, 4、《后汉书.钟离意传》——公元38年,戊戌年,会稽因大疫而死者万数, 5、《后汉书.马援传》——公元44年,甲辰年,马援在交趾,军吏经瘴疫死者十之四五, 6、《后汉书.皇甫规传》——公元162年,壬寅年,皇甫规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 7、《伤寒杂病论序》——公元196年,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阳大疫,仲景先生宗族200人+,死者三分之二, 8、《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元208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军吏士多死, 9、《后汉书,献帝纪》——公元217年,丁酉年,大疫,曹植做《说疫气》,如下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10、《三国会要》——公元223年,癸卯年,三月,宛许大疫,死者万数, 11、《三国志.吴志》——公元252年,壬辰年,夏四月,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 12、《宋书》——公元275年,乙未年,十一月,大疫,京都死者十万人, 13、《宋书》——公元322年,壬午年,十一月,大疫,死者十有二三, 14、《宋书》——公元376年,丙子年,冬,大疫,延至明年五月,多绝户者, 15、《北史.魏本纪》——公元397年,丁酉年,八月北魏大疫,人与马牛死者十有五六, 16、《北史.魏本纪》——公元423年,癸亥年,魏,士众大疫,死者十有二三, 17、《魏书.灵徴志》——公元468年,戊申年,十月,豫州疫,民死十五万, 18、《魏书.世宗宣武帝纪》——公元510年,庚寅年,四月平阳郡二县大疫,死二千一百三十人, 19、《隋书.高帝纪》——公元598年,戊午年,九月,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之八九, 20、《北史.隋本纪》——公元612年,壬辰年,大旱疫,人多死,山东尤甚,
转:批评中医,需要懂中医吗? 当中医粉指控别人“不懂”中医的时候,其实是他们刻意扭曲了“懂”的意义,他们先入为主地认定一旦你“懂”了中医,肯定就会“信”中医,任何反对中医的都被预先假设为“不懂”了。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缺少“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训练造成的。 中国大地上数亿的中医信徒,显然绝大多数肯定都是不懂中医的,但是对中医粉来说,“信”中医不需要“懂”中医,你闭着眼睛信就好了,这种基于不懂的盲信对中医粉来说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居然有人不信?想要挑战中医?那你懂中医吗? 这种默认中医正确,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信再说的思维方式,恰恰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毫不夸张地说,科学精神就是怀疑一切,什么都不信,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认定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错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除非有明确的证据。即便有了确凿的证据,对科学来说也只是暂时接受,因为暂时没有更好的解释了,但是任何具体的结论都不是绝对真理,科学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新的证据,随时随地准备好修正甚至推翻过往的认识,科学永远在无限接近真理的路上。 当你搞懂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对于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来说,不“信”中医本身就是默认的初始状态,不“信”中医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信”中医才需要证据。 还有一句话叫做extraordinary claim requires extraordinary evidence,即“超凡的主张(更)需要超凡的证据”。比如说,中医主张人体内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用尽任何最先进的现代科技也无法探测,却又极其重要,对人体所有器官都有巨大影响,然而被外科手术彻底忽视也没有任何后果的“经络”,这就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识,不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逻辑,那就需要非常完整、非常严格、非常苛刻的证据,才能被接受,而中医拿不出任何证据,那我们就回到默认的初始状态,视其为不存在。 总的来说,中医的基础理论不符合客观事实,而临床上又缺乏有效的证据,因此反对中医的人才真正懂了中医就是一个骗局,那些一遍又一遍地复述着中医谎言的人,恰恰才是不懂中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