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630 nb630
一颗匠心几十载,传承之火永不灭
关注数: 999 粉丝数: 1,128 发帖数: 32,618 关注贴吧数: 52
【学习园地】老韩弄山松之八——《揽云》 2016-01-23岭南盆景 编者按: “老韩弄山松”专辑,分期转载后,得到盆友们的热烈赞许,朋友界兄更是诗兴大发,再次赋诗一首 ,与盆友共享。 岭南盆景,绝艺非凡;依松为题,绝非一般。古今咏松,峻隽挺拔,育松用心,岁月如花。此松从采盆至成景用了整整十八年的时间和智慧,艺者精神真可敬也! 【共呜】——黄界雄 莫说青松多精神, 根粗壮,枝有形, 短短青丝太传神。 再说青松刚釆盆, 根茎散,自由身, 乱乱枝叶谁来理? 真松真景真用心, 十八年,尽智慧, 好松好景好人生。 天生至诚一颗心, 智者善,松景成, 也许松人早共鸣。 《 揽 云 》 这桩我觉得很有特色,修长弯曲的身段在顶端一个曲折俯冲向下,有一种动与.刚与柔的强烈对比,整桩张驰有度,线条顺畅顺畅简洁,过度也不错,托针集中前端部,开然的形态虽显点夸张但又具画意,一个很合我意的桩材。 (图1 2000年),于桩主园中的状态,A枝长且向上,是考虑处置的重点。(图2 2000年),购回后把A枝拉低,去掉远端那段枝。 (图3)于A枝的中段作了个曲折,减去了长且直的感觉。 (图4 2005年)培育中把主于调弯,拉低上段干,以增加动感。 B条过长且无横托,把它去掉,C考有三几个小枝,重点育好C托后,左右横托也具备了,已具一个轮廓了。2002年 (图5 2007年)至07年已可作成熟了,七年弄得此效果,于我的众多松中是算快收获了。 (图6 2015年)后几年不断完善,弄了这与矮壮形鲜明
【学习园地】老韩弄山松之六——《松之魂》 2016-01-20岭南盆景 此山松树桩是一九九七年,到广西苍悟,经树友介绍结缘,当时山采下地种养约二个月,针叶稍回青,凭感觉应成活了,该桩材下身段直径二十四公分,长一米一,粗壮雄伟,皮层嶙峋,府视蛇形曲折,正视三分之二起,L型约成三十五度角,大叉枝采挖时已锯掉,小叉枝出托部粗约九公分,与身段L型约七十度角,长三米多,皮层幼,与身段过度比例对比悬殊,走向无变化。根分二部位,相距七十公分,上部一根出位粗壮有力但锯留得过短,截口口径约十公分,无细根,需设法育出新根,但没把握能否再育出新根,如枯死对树势影响极大,下部根丰满较幼小。整棵树的感观是下部雄壮,上部稀疏,枝芽疏远,是一棵值得改造和有发掘,但操作难度大的好桩材,此桩刚活挖起运走重新种植却有风险,几友思量都觉得值得博下,于是购得装车食饭,是晚电视目睹香港回归,天亮载树归途。 运回后上大盆(2M×1M)放足心思料理,时值大热天气,搭光棚遮光,一个时期用电雾状加湿器增湿,四个月后确保成活,逐次拆去光棚,进入正常培育。 此树造型方案考虑二个;一可根据身段长且较直,作水映(临水)式,但成形后整盆树规格太大,二可作回头大树形,与一伙盆友考虑再三,定用第二个方案。 培育期间分期采用了调整主枝,蓄截干托,穿接枝托,迫芽育针,截口催根等,(重上盆时重修截口,涂上促根粉用泥复盖实,半年后发现新根,后不断粗壮。)由于桩大盆大树壮,采大水大肥致其生长旺盛,到2007年正值十年,已蓄育构作好树形,后再经数年养育,使叶面更丰满,松之雄浑、苍劲、大气、壮美、神韵等精髓显于一体。 图照 1 1997年 图照 2 1998年 图照 3 1999年 图照 4 2001年 图照 5 2002年 图照 6 2003年 图照 7 2005年 图照 8 2006年 图照 9 2007年 图照 10 2008年 图照 11 2015年《松之魂》
【学习园地】老韩弄山松之六——《松之魂》 2016-01-20岭南盆景 此山松树桩是一九九七年,到广西苍悟,经树友介绍结缘,当时山采下地种养约二个月,针叶稍回青,凭感觉应成活了,该桩材下身段直径二十四公分,长一米一,粗壮雄伟,皮层嶙峋,府视蛇形曲折,正视三分之二起,L型约成三十五度角,大叉枝采挖时已锯掉,小叉枝出托部粗约九公分,与身段L型约七十度角,长三米多,皮层幼,与身段过度比例对比悬殊,走向无变化。根分二部位,相距七十公分,上部一根出位粗壮有力但锯留得过短,截口口径约十公分,无细根,需设法育出新根,但没把握能否再育出新根,如枯死对树势影响极大,下部根丰满较幼小。整棵树的感观是下部雄壮,上部稀疏,枝芽疏远,是一棵值得改造和有发掘,但操作难度大的好桩材,此桩刚活挖起运走重新种植却有风险,几友思量都觉得值得博下,于是购得装车食饭,是晚电视目睹香港回归,天亮载树归途。 运回后上大盆(2M×1M)放足心思料理,时值大热天气,搭光棚遮光,一个时期用电雾状加湿器增湿,四个月后确保成活,逐次拆去光棚,进入正常培育。 此树造型方案考虑二个;一可根据身段长且较直,作水映(临水)式,但成形后整盆树规格太大,二可作回头大树形,与一伙盆友考虑再三,定用第二个方案。 培育期间分期采用了调整主枝,蓄截干托,穿接枝托,迫芽育针,截口催根等,(重上盆时重修截口,涂上促根粉用泥复盖实,半年后发现新根,后不断粗壮。)由于桩大盆大树壮,采大水大肥致其生长旺盛,到2007年正值十年,已蓄育构作好树形,后再经数年养育,使叶面更丰满,松之雄浑、苍劲、大气、壮美、神韵等精髓显于一体。 图照 1 1997年 图照 2 1998年 图照 3 1999年 图照 4 2001年 图照 5 2002年 图照 6 2003年 图照 7 2005年 图照 8 2006年 图照 9 2007年 图照 10 2008年 图照 11 2015年《松之魂》
【学习园地】老韩弄山松之四—— 傲气 2016-01-19岭南盆景 这桩是三水一起寻得两个的另一个,这个刚劲大气,与前一个径瘦柔悠反差强烈,两个桩同样重心不稳,前个是左右不对称而不稳,这个是倒伏不稳,(图一) 图照一1994年 购后约一年,桩上部显露大段风骨 从图中看到,此桩定植在盆中的形状并非有意这样,而是挖桩人上盆时还原它于山上的状态。刚劲虬曲的树干,朝天的部端已显大段风骨,可以推断这形状于山野已历很长岁月,生存受到数多风雨推残,倒伏后而继续顽强生长,倒伏时拉断了右边根段,损坏了对身干的输送而形成端部的风骨,中段一小枝舍利如小象牙形相当坚硬结实,朽而不腐,应是一枝大的枝托风化留得的骨髓枝,蟠曲斑驳的身躯显达这桩恶劣生存状态中顽强的生命力。 这桩倒伏状植于盆中无法平衡,需用铁架支撑着,没构想出如何弄就这此状育了近一年,一年中反复考虑,其实也只两个方案:一个继续就此状培育,完善好枝托做成类似半悬崖形,如成作我料想可能有点不凡的效果,但问题是此桩体形大,悬空的部分无法平衡盆的重心须长期用物支撑着,作品永不完美。另一个方案立起培育,也就是还原它倒伏前时的生长状态,只是估计它倒伏前上部枝托没那么弯曲多变,这应会是倒伏后才长成的,比对后还是立起种植。(图二) 图照二 1999年把桩立起培育,木条支撑固定。 这桩我觉奇特,已天成完美,无需改作,不需很长时间恰当育好针叶就可以了,那知预想不长的培育时间却大出意料,这桩生长明显比其它桩缓慢,新枝老生长不粗壮,发芽也不好,其它桩基本每年蓄剪一次,此桩却前期三几年才合适剪蓄一次,后期也不可每年蓄剪,可能是干段几个大曲折影响养份输送阻缓了生长。 图照三2002年上次用的盆过小又换了只盆,并把观赏面反调。 图照四2007年 培育中。 图照五2013年,地方情结,还是觉石湾盆更好表达岭南韵味, 前一年再换只石湾盆,每换盆都需支撑一段时间。 (图三 四 五 )今年才可以算成熟但未显丰满,更好的状态还要蓄剪两年。(图六)育针叶也用了十多年,如从立起每年留个图对比,很难感觉出变化。图照六2015年,《傲气》高155cm 仍需约两年才达理想。
【学习园地】老韩弄山松之三——流水行云 2016-01-18岭南盆景 一九九三年冬于三水树友园场偶得两个怪桩,树友是从梧州寻得再转与我,这是其一,该桩身干细长,根至端近四米,整干径约三公分似藤状无过渡,干分二段,右段几个弯曲属干段,那是自然环境下,山土不断崩塌裸露的根慢慢形成了干,一个大曲折的左段才是实质的身段,整条桩三米多长都没一枝托,至树端才稀疏的几个枝条,零零落落,这形状的坯稀见,觉得它柔长的身干是一个亮点,以原状育好前端的枝杈也可能是一个另类的形体,为弥补过分空位,于左干中段穿接了自身一条枝,(A)(图一) 图照一 1994年 嫁妆土是红土不利生长,换土顺换了只盆,育了四年前端的枝经几次蓄剪已得到改观。(图二) 图照二 1998年 就这样育了八年,端部针叶已丰满了,穿接的托也长成,如修剪好针叶也有点景韵,可以说初时的构想已达到。(图三) 图照三 2002年 但几年里不时审视,总觉得这形态太夸张也显不出美感,比例失衡重心也失衡,不能立稳需用木杆支撑,去不掉支撑物等于不成作。 多次构思可否改变,要求得平衡就需减少左边部分,但减少多少呢?针叶段减去一半会有所改善,但一段时间后随着生长又会长重。又想于B处再靠接一条枝用以培育作树端,这样也可消除B段枝那个与右柔曲干身不相配的弧形段,但又要花很长时间。再 一个构想,新靠接一条枝倒不如培育好原已接好那条A枝,虽然位置偏高,但可省却几年时间。几个构思纠结了不短日子,要解决平衡,还是着手把前段去掉。(图四) 图照四 2005年 八年的工夫弃了,这真有点狠心,因枝是穿接的,两端生长,去除时截口不敢去到位,待一段时间后再修截,去掉前端后桩比原来的坯桩还稀疏,培育造形才真正开始,其间前后又换了三只盆,不断塑枝造形。(图五 六 七 八 )十年后一个稀见形体也算有了样子。(图九) 图照五 2006年 图照六 2007年 图照七 2010年 图照八 2011年 图照九 2015年 《流水行云》 高110
【学习园地】老韩弄山松之二—— 古鳞蟠虬 2016-01-17岭南盆景 《古鳞蟠虬》 高80cm 一九九五年春,随盆友去寻桩,这桩刚挖回定植才数天,短促的身段及鳞峋的皮,众盆友都喜,但生出的二条枝细小且长,与身干完全不合比例,节芽疏远,不是可造之材。几友的议论反而引起桩主以为我们爱好,他不懂,人挖他也挖,上山就挖了这个桩,我们告知他这个桩下段不错,但后段无法弄,只是议论一下,桩主老推销,也就买了,价极少,盆友无反对只笑议看我什么时候可成作。 其实那时我还不大懂选桩,以当时自已的认知,完全想不出如何弄,更没想过成作,觉身段靓,能育旺针叶只看身干也可以了,假设推后几年有点认识绝对不会买这桩。无心买也无心构作。 图照一 1996年 一年多后,看着这两条枝相向而长,不好看,于是去掉左边那条长枝,但没对下一步有构思。 (图二) 图照二 97年 随后这两三年枝长粗了,分别不同时期随意蓄育了几段曲位, (图三) 图照三 99年 看来这其实也是无意间造了形。随着岁月,渐渐觉得有一点形,也可以做个什么东西吧,于是那时起放点心思构作了,先定好立面,把图三A段去掉,上托枝做成回旋,整桩紧奏减少了松散。 (图四) 图照四 2000年 就这样育了几年,托养粗了,并蓄剪了顶部几段枝,开始有点雏形了。 (图五) 图照五 04年 就这样养植着,每年修剪整枝。(图六七八)今年初拍图,也算完成一个始料不到的作品。(图九) 此作前四年随意养着,接着五六年边育边构思,后十年作完善,历廾年光荫弄了这是件无心无意且带点“日味” 之作,于我园只此一盆反成另类,不是我喜风格,但此桩又无更好构作,黔驴技穷,不是我改变了它,倒好像是它引导我该如何做,弄艺,多时是随桩而为顺其自然。 图照六 2007年 图照七 2009年 图照八 2011年 图照九 2015年
【学习园地】老韩弄山松之一 《墨 泻》 2016-01-16韩学年岭南盆景 广西悟州是岭南区域最早群体性采育山松的地区,至今仍是山松爱好者寻桩的寄望地,我绝大部分松桩源自那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始,我开始随盆友到梧州寻松,那时广东种山松的人少,我也算早接触的人之一,初时数次去都没敢买,那时学种树不是很长时间,虽对松小孩时已喜爱,但对种养的认识可以说空白,土水肥,剪针迫芽,更别说嫁接做弯等,因而选桩都带点肓目,觉得价钱平宜,有点怪异,没考虑会不会弄懵懵懂懂就买,这懵懂却似笨鸟先飞,先后寻选到一批非传统形格坯材,数年后有点知识了有些反过来不敢买了。 此桩于1994年购自悟州,前人采挖后已种养两三年,分折该桩于山上并非这状态生长的,桩主把它作一百八十度倒挂状种育。根段弯曲不错,但下垂那一长段硬直,至末端只很幼小的枝条,它应不是合适的悬崖造材。当时喜爱的是头根段,其它都没会分折,怎么弄没有想,买后种着再计议。 图一是购后两年无整理状态 (图照一 96年照 购回放于盆友场地,已种育两年) 图二学修整 ( 图照二 98年照 换了场地也换了只盆,A枝长又没芽节,去掉。) 图三已是九年后的形态,这三图对比感觉出点变化,后几个图变化就不明显了,随着岁月,也就似水到渠成,到近时才完成这件悬崖作品。 (图照三 03年照 经几年养育,后半段育粗了几个托位 ) 多地弄松先育桩到造形创作再养育完善,价段明显,我弄松没分阶段,像看电影胶卷,变化于不明显的不知不觉中。 (图照四 07年) (图照五 07年) ( 图照六 08年照 再换只盆) (图照七 09年照 已成形欠成熟) ( 图照八 15年照 又育几年成熟了。《墨 泻》 悬长180
【盆景技艺】园艺小窍门(一)(转) 15-12-22岭南盆景 1、花木伤口保护剂的配制和使用 秋冬修剪花木时,常因修剪留下一些较大的伤口。为促使伤口愈合,在用锋利削枝刀把伤口削平后,用波美5-10度的石硫合剂或1%至2%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尔后涂抹保护剂保护。 现将常用花木伤口保护剂的配制方法及使用技术介绍如下: 松油合剂 用松香6份、酒精2份、动物油2份。先将松香、动物油放入锅内加热熔化,离火后立即加入酒精,趁热充分搅拌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用毛笔或棉球蘸保护剂,均匀地涂于伤口使其形成药膜,封严伤口。此法适用于锯口面积较大的花木。 松蜡合剂 用松香4份,蜂蜡2份,动物油1份配制。配制时先用文火把松香、蜂蜡化开,再把动物油倒入,熔化后充分搅拌均匀,冷却后取出用手搓成团备用。使用时将其加热化开,然后用毛刷蘸着涂抹伤口。 油铜灰剂 用豆油、硫酸铜、熟石灰各1份,先将硫酸铜和熟石灰研成细末,然后把豆油倒入锅内熬煮沸腾,随即将硫酸铜和熟石灰加入油中,充分搅拌,冷却后即可涂抹使用。 盐灰胶剂 牛胶1份,生石灰6份,食盐2份,45%硫磺悬浮剂1份。先用适量水把生石灰、食盐、硫磺悬乳剂调制成糊状,再加入熬熔后的牛胶,搅拌均匀后可使用。 沥青胶剂 将沥青加热熔化后,涂抹伤口效果很好,不但可以保护伤口,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木质腐烂。 胶泥糊剂 修剪多浆的花卉伤口流出汁液时,可采用细土加胶水拌成泥糊状涂抹伤口。用硫磺粉或草木灰涂抹伤口效果也很好。 2、休眠期栽植树桩应注意的问题 植物处于休眠期时,生命活动非常弱,近于停止。在休眠期栽植树桩,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注意盆土的透气透水性。树桩植物在休眠期根系活动微弱,因此盆土一定要选择透气性能强,排水性好的土壤。 第二、注意不要用冷水洗根。休眠期栽树,以带土坨上盆为好,千万不要用冷水洗去根部土壤。这样,即使易活的树种也不易成活。 第三、注意栽后的树不要放在风口。树木休眠期本来根系就活动微弱,如果放在风口,树体水分很容易被风抽干,因此栽后的树木一定要放于避风处。地植的树桩可用塑料膜或稻草遮盖,也可以搭风障避风。 第四、注意不要栽植过浅。冬植树不要急于露根,应适当深栽。待新根生出,树木恢复生长势以后,再进行露根处理。 第五、注意盆土不可过湿。休眠期气温低,蒸发慢,如果说盆土过湿,根系生长期生活在缺氧条件下,极易引起根系腐烂。因此,一定要注意盆土不可过湿。 3、在盆面上压些石块,是为什么?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压石块: 1、移栽后,部分面部根系上翘的,可以压以石块使其赴土,隔三月盆面根系稳定后可以移走石块,并植青苔。 2、盆子较浅,移栽的树木难以稳当,可以压以石块固顶根系,稳定树势,等根系发达后,移走石块植以青苔。 3、部分树木的下山桩需要保温保湿定根,防止暴晒,可以压以石块。 4、为了防止麻雀等小鸟入盆抛土,也可以压以石块,等盆面饰草长出后可移走石块。 (注:图文无关)部分文字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
提根树桩盆景的制作方法(转) 根是树桩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的分布及形状直接影响盆景的观赏价值. 树桩的根通过有计划的培养,逐年翻盆、换土、换盆,在这个过程中整理根部,掌握根的伸展方向,再继续种植,逐步将根部显露出土面。常用的提根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深盆高栽奎土法。用深宽形的培养盆,盆内盛满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盆中的土壤可塑出盆面,把树桩种于高出盆面的土内。经过几年的栽培,根系长粗伸长,盆面土壤逐渐减少,根部就慢慢显露出来. (2)浅盆套筒填土法。用浅、宽形的培养盆,盆内平装适合培养树木的土壤,盆面套上一个比盆口小1/3的圆筒。圆筒可用塑料薄膜多层围成,也可用油毡、薄木板围成,然后往筒内加入疏松、肥沃的土壤,把树桩种在套筒内。通过几年的培养,根部伸长到盆底并适当增粗,达到能支撑树桩时,可去掉套筒,把根提露出来。容易生长气根的树种,如榕树.常用此法培根。 (3)树桩截根培养。利用山上挖掘或市场上购买来的带有露根的树桩,截去其主根和侧根(截面应朝下)。通过栽培,细根从截口上长出,这样既看不见锯截疤痕,根形又美观,还可以缩短培根的时间 (4)抱根式提根法。此法多用于南洋杉盆景。把南洋杉小苗种于小盆内,其根自然沿着盆缘绕圈伸长,当苗木生长旺盛时,根系绕抱成拳,然后提根种植成形。 (5)附石培育。按提根要求,把树根培养到一定长度时,选择形状好看、纵向有洞孔或缝隙的砂积石或英德石、海母石等,且石头长度与树根长度相宜,然后把树根穿洞嵌隙抱紧石头,再用棕丝、塑料带绑附,使根紧贴石体,石的外围用套筒围起,筒内填土。树桩培育2^-3年后,套筒逐渐降至全部去掉,形成自然附石提根盆景。 提根法主要有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深盆平栽冲水提根法和圆筒沙培提根法三种。 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使树桩栽于深盆之后,要经过2-3年,再结合翻盆,逐年将根向上提,才能使树根裸露。深盆平栽冲水提根法在每次浇水时,提高水壶,使水冲于根部,逐渐将根部泥土冲掉而使根部露出。再结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渐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圆筒沙培提根法是待根长好后,把树桩从圆筒中脱出,栽于浅盆,栽时予以适当整修造型,使根裸露于盆面。 创造一个让根塑型的环境,比如高筒环境,筒子里的土一点要透气,可以选择粗糙的沙子做土,讲究一点的用大颗粒珍珠岩 蛭石 小颗粒兰花
黄杨盆景的促芽方法(转) 15-08-31 云南中民汇友苗木 黄杨盆景 各种黄杨下山桩中不乏精品,我也很喜欢黄杨,尤其珍珠黄杨,珍珠黄杨世代安家于高山山脊或石缝之中,经过风霜冰雪严酷的磨砺,使它天然地长成虬枝曲干、奇特多姿的树形,成为树桩盆景的优良素材。元代华幼武的咏黄杨诗中写道:“咫尺黄杨树,婆娑枝干重,叶深圃翡翠,根古距虬龙。岁历风霜久,时沾雨露浓。未应逢闰厄,坚质比寒松”。   黄杨盆景虽好,但美中不足有些枝干光秃,严重影响造型,我经过一段时间反复试验及借鉴网上前辈的经验,摸索出一套黄杨促芽技术,虽不是十分完美,但有一定得实用价值,希望能帮各位盆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黄杨忌强光,所以栽植过程中只宜散光,不宜强光曝晒,刚下山的或长途运输及刚翻盆的黄杨先要阴养一段时间,再转入正常养护,可以常年叶面喷施非常稀薄的氮肥(尿素稀释液,2000倍),切忌不能沾磷肥及钾肥。平常浇水的时候,也可掺入微量氮肥,那样养出的叶片非常漂亮,深绿色,有一层光泽。   切入正题,如何让光秃秃的杆部长出新芽?(有些由于养护不当造成的叶片脱落甚至全部落光的,也不要丢弃,可沿用此法)   很简单,而且原料不贵,就是赤霉素也就是920,用的时候看杆部老化程度,严重老化的适当加大浓度,一般在1000倍左右,酒精化开再加水稀释,用鬃刷在需要出枝的地方均匀涂上一遍,每天一次,两三次就够了   别急,新芽马上就会钻出来了, 刚出来的新芽非常娇嫩,千万别碰她.   附:为什么不能追施钾肥?   钾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植株体内,不参加重要有机物的组成(相对于氮、磷),对于开花结实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有显著作用。因此,对于以长芽发根为中心的下山桩来说,效果不明显,反而有副作用。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钾离子增多,气孔保卫细胞液的浓度会增高,使气孔张大,体内水分容易散失。另一方面,钾离子的积累,需要有相应的能量供给,这样,加剧了下山桩有限“库存”的消耗,对于提高成活率不利。钾肥过量极易引起叶片发黄脱落,甚至造成植株呼吸困难而死亡   磷肥的需要量极少,不用特别追施,   叶面肥有时能起到土壤施肥所起不到的作用。对下山桩来说,能迅速而及时地得到所需的矿质养料,及时地促进光合作用,及时地补充库存不足,提高成活率。根外追肥的肥料是速效性的氮肥,氮是细胞原生质的形成,新陈代谢过程的“生命元素” 以上信息部分来自于网络, 并向原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