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小龟
猛小龟
关注数: 4
粉丝数: 34
发帖数: 1,484
关注贴吧数: 20
14系统的背面敲击功能真好用 尤其对于se2这种小手机来说(之前截图还得双手同时操作电源键和home键)。我设置的是双敲击背面来截图,我带的是硬壳也一样生效。就是不知道原理是什么。14系统目前一切都暂时挺好,就是待机跑电比较快,希望下一版修复下。
大家给推荐个耳机吧,我的耳机丢了 配套耳机才用了2次就遗失在外了,不过也无所谓,因为这配套耳机听起来像白开水一样没滋味。大拿们有没有物美价廉的耳机推荐下?有线的最佳,蓝牙的我怕更容易掉
手机很好但我就想问下:怎么高效地返回 第一次用苹果系统,一个返回键着实让人很不习惯、生气。要么点左上角的返回按钮,要么从屏幕左侧大力滑右边——而且不是每个app里都可以这样。问题是这样就没法单手操作了,起码右手持机是没法单手操作的(那我买个小手机是干啥)。我就不明白苹果系统吹的这么nb但这点小问题就没法子解决下?这里诚恳请教下大拿们是如何高效用返回功能的。
2018最后一天我想说:红米5plus是部好手机 去年12月底拿的,每天用,至今整整一年了。一年里没有任何毛病(除了固件9的最后一个版本会有wifi和4g自动切换不灵敏的问题外),稳定运行,除了玩3d游戏外,日常软件都算流畅。这部机器做工颜值都非常棒,尤其屏幕效果特别令我满意,我之前手机顺序是三星note3、苹果6,我觉得红米5p的屏幕对比之下不逊色上面两部——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不同意这点,但其实这是雷军在其中耍了猫腻在里面,因为头几批的天马屏是选用的a+级用来造口碑,随着铺货和慢慢降价雷军开始改用a-、b级货,最后干脆改用华星屏,所以有的朋友拿到机器会说屏幕颜色不正、有拖影、字体边缘变色等现象。总之,希望小米未来能继续出点用心作品(比如小米一直以来精心打磨的高通625系列产品最终让红米5p受惠),尽量避免乱哄哄的跟风上一些赶工之作。这样我们普通人也会更进一步的支持小米(我不是米粉,除了红米5p外我只买了2部红米4a,小米背包,小米网线寥寥几件,但感觉东西都很实在)
建议大家升10后最好恢复下出厂设置 刚开始升级完发现整个卡顿,包括开机都比9.6.3要多跑2秒,开机后的桌面也卡2秒后图标才出来。尤其是开天猫淘宝卡的飞起,整个不能忍。后来恢复出厂设置后整个机器一下顺畅起来,开机时间和升级前一样(下面的几个点一共跑9遍),而且开天猫淘宝比之前的9.6.3还要顺畅些,滑动天猫淘宝的页面对比之前感觉流畅很明显。大家记得先本地备份然后恢复出厂后再恢复备份,这样还是很方便的。另外升级固件的时候最好选择下载完整包。
汉奸狗杂们呢?给我出来! 来一个,打一个,打死,扔沟里。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马桶][NHK纪录片]能源的湍流(上):膨胀的欲望 能源到底足够吗 【片名】NHKスペシャル エネルギーの奔流 前编「エネルギーの膨张 果てなき欲望」 【译名】[马桶][NHK纪录片]能源的湍流第一回:膨胀的欲望——能源到底足够吗 【首播】2014年5月24日 【片长】49分钟 【语言】日语 【字幕】内嵌中文字幕 【尺寸】1280x720 【大小】549MB 【简介】 化石燃料被认为“将在未来数十年后枯竭”。但是现在,随着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世界各国纷纷导入最尖端的技术,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大增产的时代。无论是从超深海中掘凿出石油的巴西,还是从焦油砂中炼出石油,从而摇身变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石油大国的加拿大。这些新型的化石燃料,正在被能源需求暴增的新兴国家消费。而另一方面,核电站也在加速建设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产油国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大量的电力需求。用核能来满足这些需求。再加上以很小的代价就能够导入核电站的新型的产业结构的出现,即使是资金面不太充裕的新兴国家们也开始了自己的核电站建设。而我们就以那些意料之外的新兴国的能源消费,和世界各地的能源开采为材料,为你描绘出在世界范围内加速的能源的湍流。 百度网盘下载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2F1i3DZ95b+&urlrefer=dc5d9a2125068971144abffe738201fd密码: fyn6
[桶友原创]《<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土榨油》后记 4月25日晚上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我花了一个小时写了一篇短文吐槽了一下片中提到的古法土榨油。写完发在果壳日志和新浪博客上。第二天看到两篇文章被果壳和新浪都做了推荐。 能够预料到的是,这两天我收获了很多的砖头。很多人表示自己从小就吃这种油,老祖宗吃了几千年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人指责我大煞风景,对这部充满了美味,承载着文化、传承、历史的片子从如此无趣的科学角度去解读;更有人咒骂我是地沟油的推手,好像这世上除了土榨油就只剩地沟油了。 首先我得承认我是有些大煞风景,在大家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尝美食的时候在旁边说着“风凉话”。我并不反对这部片子展现出来的对生活的记录,对历史传承的记载,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我自己去年还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古代人吃什么油?》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uokr.com%2Farticle%2F437520%2F&urlrefer=8cacdf646b177dbc505d7ce50cfa197b ,讲述先人吃油的种类和获取油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羡慕、向往这种古色古香的榨油,原因在吐槽文章里说的很清楚了。 其次,我想讲一个故事。十几年前,我大学即将毕业,只剩下最后的毕业答辩了。有一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是油脂的精炼工艺(用这种方法榨出来的或者浸出法得到的油都叫做毛油,从毛油加工成精炼油的过程就是精炼工艺),在他上场答辩的时候明显看出他设计的方案比较简略,得到的产品质量也不太高。系主任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回答的大概意思就是我这个产品是针对农村市场的,目前很多农村地区根本就是在吃毛油,所以稍微精炼一下买给农民就可以了,不需要质量太好。我们的系主任是位女教授,平时从来没见过她发火,但是那天她发火了。她说为什么农村人就应该吃粗炼的油,难道农民就没资格吃质量等级高的精炼油吗?最后她对我们全体同学说,希望你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 十几年过去,我不敢说我做了什么贡献,但我很欣慰的见证了这个行业的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国民消费精炼油占总食用油比例已经大幅提高。这种传统的古法榨油在小范围内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我更希望大家在大部分时间消费的是那种虽然没什么味道,但是更加安全的精炼油。
[桶友原创]《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土榨油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一开始就展示了来自徽州的古法榨油,拍的画面非常的精致和生动,尤其是敲击榨油那段跟武侠片似的,感谢陈晓卿导演为我们准备了一顿视觉大餐和美味大餐。 下面是吐槽时段。 这种古老的榨油方法由来已久,片中说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留有书面记录这种方法的来自元代的《东鲁王氏农书》,这本700多年前的书记载的榨油方法和片中展示的并无二致。虽说历史悠久,承载着先辈的传承,但这种榨油方法因为存在着种种的缺点,在当今社会已经基本被淘汰了。 1、出油率低 用这种人工敲击的榨油方法,榨后的饼中残油能达到7~10%,这部分资源白白浪费掉了。在片中这些饼被作为肥料撒到土地上去,实际上这种饼的蛋白含量不低,可以作为一种很不错的植物蛋白饲料。 2、榨油过程中的问题 这种榨油方法首先是炒籽,经过加热让油料细胞中的油脂能聚集起来,以便于后续的物理压榨。但是这个过程如果加热温度控制过高,很容易产生苯并芘。据我所知道的情况,现在很多的土榨油为了能提高出油率,在炒籽的时候会把温度炒的很高,这种情况下苯并芘是很容易超标的。另外在制饼的过程中,居然用脚踩来夯实饼,实在无语。 3、油的问题 片中提到:菜籽油一个不好的方面就是烟点太低,加热的时候容易冒烟,经过精炼后的菜籽油烟点就大为提高。其实烟点低几乎是所有土榨油的通病,那是油中的杂质太多导致的。精炼的过程其实就是油脂提纯的过程,将油中的各类杂质(胶质、游离脂肪酸、农药残留、小分子挥发性物质)一一脱除。片中虽然提到了精炼油,但后面我看到的油依旧是土榨油,压根儿就没看到精炼油。烟点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着。 4、保存问题 片中讲农民收获了菜籽后送到榨油坊,榨出来的油可以在这一年内随时领取。因为油是在收获季节之后集中压榨的,也就是说这个油的会存放一年。植物油因为大部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的。加之土榨油因含杂质较多,更会促进氧化的进程。所以这么长时间的无防护措施存放是有问题的。植物油氧化之后会有一股酸败味。但这种土榨油本身的味道就够大,即使有轻微的酸败味也未必能闻出来。我推荐不要用片中那种大桶的存放方式,起码找个小PET桶密封避光存放,这样也能延长保存期。 5、菜籽品种 片中提到油菜籽经过品种改良,可以进一步降低非健康物质的含量。这里说的非健康物质就是芥酸和硫苷。芥酸会存在于油中,硫苷会存在于榨后的饼中。芥酸在小白鼠实验中对心脏有不良的影响。传统的油菜籽榨出的油芥酸含量最高能到60%,经过育种改良后芥酸含量能低于3%,同时油酸含量大幅增长。油酸正是片中提到的对健康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欧美国家目前对于食用菜籽油要求是芥酸含量低于2%,大名鼎鼎的canola oil正是这类改良后油菜籽生产出来的油。我国虽说也培育出了低芥酸油菜籽并大力推广播种,但有不少地方仍然大量种植着传统的高芥酸油菜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低芥酸油菜籽通过这种土法压榨出来的油的味道不如高芥酸的那么“醇厚”。目前四川地区大概是高芥酸油菜籽种植最多的地方,片中津津乐道的离不开菜籽油味道的四川红油,大概正是离不开高芥酸的那个“纯”味。 总之,这种土榨油虽然味香,但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平时作为调味用或者偶尔吃个鲜还是很不错的,不推荐作为长期的家庭用油。
[桶友原创]中国古代人吃什么油? 一楼李二狗镇楼
[桶友原创]“国家粮食储备库被曝已流入转基因菜油污染”事件... 惯例,一楼李二狗镇楼
[桶友原创]如果不进口油料和油脂,我们需要增加多少耕地? 惯例,一楼李二狗镇楼
[桶友原创]推进食品安全的技术和成本 一楼李二狗镇楼
谈谈转基因问题 一楼李二狗镇楼
我对中医的认识之路 一楼李二狗镇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