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星尘 王者卍X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关注数: 139 粉丝数: 372 发帖数: 32,515 关注贴吧数: 50
左宗棠:大清帝国最后的顶梁柱   在大清王朝的末叶,一位湖湘人物稳步崛起;这位湖湘才俊沉稳低调而又叱咤风云,特立独行而又熠熠生辉,最后为了大清帝国的西北边疆,他抬着棺材出征西北。他的存在稳固了大西北作为祖国故土不可分割的地位;如果没有他,很难想象,现在的新疆会是什么样的历史境况。   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这位老人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他的去世被认为是大清帝国最后的顶梁柱倒了。“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个声音对于大清帝国的统治者来说言犹在耳,可左宗棠走了,作为“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及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左宗棠走了。   左宗棠走了,大清帝国统治者的心里震颤了一下;而对大清帝国虎视眈眈的世界列强则松了一口气,他们都吃过左宗棠的大亏,左宗棠死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大清王朝最难啃的一个骨头没了;此时法国人正在攻占台湾,而左宗棠正和他们摆开架势,准备“渡海杀贼”,左宗棠像头威猛强悍的雄狮让他们感到心有余悸,这下好了,这头狮子让老天爷带走了,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么左宗棠是怎么样一个人,都为大清王朝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会让国民振奋让列强胆寒,为什么他会被认为是大清帝国最后的顶梁柱?
日本投降后百万日军的武器去哪了 百万投降日军武器准哪去了? 过去,我们只知道进入东北苏联受降区的部分八路军“收缴”了部分关东军武器,驻地苏军后来也曾划拨了部分装备。这部分战备占投降日军装备总量的比例有多大?大部分武器装备了谁? 这部分史实在一些“资料”中有谈到,现摘要如下: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负责中国大陆、台湾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的受降工作。此范围内,投降日军合计114.5万人。 至1946年4月,收缴日军步骑枪68.6万支、手枪60.3万支、机枪30万挺、各种火炮1.2万门;步机枪子弹1亿颗,手榴弹和各种炮弹各2000万颗(以上皆为约数)。此外还有战车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15785辆、马74159匹;各种飞机1066架、各类舰艇1400艘。 对收缴的日军武器,“以能即时利用为原则,用以加强各部门之力量。”“对主要火炮收缴后……当经通电各受降区,各缴械军师,准就收缴之日方火炮、器材、马匹,按编制分别补充使用,计利用日山野炮编配军师炮兵营一百一十六个”;“对步骑枪、轻重机枪、手枪等,亦分别编配各正规军,及地方团警使用。”剩下的“一部未配发使用之武器,待整军后,分别配发使用”。 中国东北被划为苏联受降区。苏军从关东军手中收缴了“步枪约70万支, 轻重机枪12000—14000挺, 火炮约4000门,坦克装甲车辆约600辆,飞机800架,汽车约2000辆”。 战后不久,最早进入东北的曾克林部,曾从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军火库里运走了2万支步枪、1000挺轻重机枪、156门迫击炮、山炮和野炮。 抗联的周保中在接收了长春大本营的军火库后, 也运走步枪5万多支、轻机枪2000多挺、重机枪800余挺、弹药1200余万发。 苏军也曾直接从缴获的武器库中,拿出一批武器弹药,交给中共。 据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的何长工回忆,苏军在满洲里有批“数量很大”的武器,是当初“苏军缴获日本关东军的”,“准备拉到乌拉尔去炼钢”。中共与之协商,用“废钢铁对换,一吨换一吨”。何长工说,换来的“这批武器数量不小,具体数目记不清了,有各种枪炮,还有坦克,我们用几列火车拉了几天才拉完,解决我们不小的问题。” 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朱瑞后来又通过谈判,与苏联方面达成一项协议,苏军从朝鲜向中共发送日军的武器和弹药, 中共则用农产品折价交换。中共方面由此获得数十列车的日军旧武器、火炮和弹药。 有学者研究统计,中共方面通过苏军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日军装备,至少包括步骑枪30万支, 各种炮1600多门(含迫击炮、掷弹筒),以及坦克20辆;无论数量与质量,都不能与国民政府在关内所接收之日军武器相比。参考:蒋纬国:《抗日御侮(第十卷)》;陈诚:《八年抗战经过》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