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weilei
ryanweilei
关注数: 73
粉丝数: 294
发帖数: 2,544
关注贴吧数: 16
超级张本智和salc首发评测
赛博限量拍套入手 评测啥呢?一个套套,就说贴合度完美吧!性价比媲美dna混动!
乐清有没有打球组织 这回春节来乐清,乒协去了两次都没有人,万能的贴吧求助
你是stiga的风林火山-记史上最贵德套dna 混动xh 最新一代德套经过几年的变革演化,终于迎来他的封山之作stiga dna 混动,一上市就来到德套70欧元的史上最贵值(市场版),仅次于蝴蝶Dt,也终于把德粘综合性能推到了极值。 在皇朝agr acc zgr刚上市体验的时候,我就总结德套在纯性能上终于追上了蝴蝶D套,但是还留有两个致命问题: 1、重量。zgr55g 超过d09c 4g左右,agr 也比d05重,总之有一种重量换性能的意思。 2、小力量持球时间短,但是弹性又不低。在粘套上,众所周知狂飙的持球时间是长的领先数量级,弹性也非常小,就是这个特性造成了大量的狂飙簇拥,也给狂飙转换外套造成了大量门槛。但是蝴蝶D09c的出市,极大的接近了狂飙的数值,第一个可以说做到了持球和弹性的平衡,但是德粘出到zgr还只能做到又短又弹或者k1pro的又长又不弹。 直到K3的出现,德粘终于开始在重量上做了减法,然后历经mk、mkpro再到dna混动xh性能的提升,终于德粘做到了和D09c一致的性能与重量性能比。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偏向玄学的评测因为我越来越觉得任何人评测已经失去了说服力,大家技术水平偏好各不相同甚至无法相互理解对方。我只能说:德套,你终于做到了;德套,是时候了。
分享一种直拍打磨 轨道试深打磨与手柄微调,有类似涨分宝效果,但是不影响灵活性与推档。
你是风儿我是沙,我是挺拔968--挺拔zac直板入手 入手挺拔 zodiac系列zac,与968结构一致,纤维不同,销魂的绿色黄色纤维混编。说说性能,与968特性一致,968有的毛病他弱化,968有的优点他也弱化,也就是一款存存内置均衡板。 968:1-4疲软区 5-6均衡区 7-10爆发区 zac:1-3疲软区 4-6均衡区 7-9爆发区 起的早点退的早点,但是深深的吃球感不变,击球略微清脆一些。 总结:如果你没有开球1800以上,可能打不出惊喜
直板选手不能错过的美景-蝴蝶单桧gmax变身之路 接我的上一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gmax深度体会》之后,我的gmax躺在干燥柜已有半年,之前又爱又恨的感觉了然入心,有一天和群友聊起推档难受和甜区小的问题,说是我们太爱惜单桧打磨不够狠,一顿切割后真的、真的、真的脱胎换骨。 感觉握持舒适,转换灵活,推档也变好了,甚至正手甜区都感觉变大了!只要敢甩球就敢上! 所以要玩单桧一定要狠狠打磨,不然就等于没试过,就算有一天你会打回中直改去横板,但单桧这靓丽的风景如果错过,那就是真的可惜。
挺拔mk pro 上手试打视频
挺拔mk pro入手 一句话评测:至今为止重量性能比第一名反手德粘
遗留者康真正的用意! 遗留康真正的用意是找到洛基来给他解方程!遗留者康也不想一直轮回但是方程就是这样,然后博一把cpu洛基去当方程里的无穷,然后完成哥德巴赫猜想。表面上是洛基成神,暗线是遗留者康大成!他们相互成就了对方。
剪辑+实战,再拼一次贴吧1800评分
我来说说我的最爱-林昀儒(小小林) 首先且不说乒乓,像小小林这样的孩子,摆在生活中就是人见人爱的!不要说比较那谁谁谁,更别说放在勾心斗角的乒乓界,就如同清流,如同春风… 与张本横空出世不同,小小林是缓慢的成长,这和家庭成长氛围和小小林本身性格密不可分。小小林并没有乒乓世家,是偶然发现的天赋,也没有必须要出成绩的生活压力,一切都是缓慢耕耘。 仔细观察小小林2016-2021,都是与国乒缓慢接近的励志成长史,东奥达到巅峰后暴露了正手巨大短板,然后就是经历了两年的积累期。我不止一次私下吐槽为什么小小林团队不能像张本那样加强小小林的肌肉增强正手,不然小小林将会是下一个goat,然而不,这就是小小林,有这自己的执着,仍旧不紧不慢,慢慢耕耘。 人,难的就是抵御诱惑。 再来说说最近小小林连过王楚钦与马龙。小小林这两年,正手微微涨,但是上旋超过三板就瓢了还是没变。反手小涨,拧冲不但能前冲还能小高调,而且还能比赛中拧板板透,把这项技术又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整体的细微提升,直接把小小林核心的技战术带到一个新高度。原来小小林是一个刺客,节奏比较单一一味搏杀,全场高节奏全攻,但是这样是无法稳定赢球的。乒乓球技战术要到超一流境界,真正的绝杀是防反技术,或者是强相持技术。这次小小林终于进入了这个境界,让别人发力自己再加力融入了自己的技战术体系,具体表现就是拧的比例略微减少,拧拉和拧冲55开,侧拧和爆拧55开这种配置,这样对手就陷入了比较难受的境地,和王楚钦一场可以看出来王借力打不出质量,发力时间空间来不及,小小林刚好卡这个点在第三发起攻击。 这就是成长中的小小林,终于开始摆开架势与国乒阵地战的小小林,无论小小林未来成就如何,在乒乓技战术革新历史长河中,注定会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旷野无边---数字968直板 968横版和vis套娃两分天下,可在直板界一直只是冷门,秉着体验max的人生信条,入手齐姓数字968,重量86g,向鹏+d09c。 对比:赛博6+向鹏+mk 姊妹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stiga赛博6深度体会》《直板未来之作-赛博6》 赛博是轨道的话,968就是旷野-------赛博像一个完全设计好的人生,你不用管怎么走,走向哪里,无论你这样那样还是怎样去挥拍,他给你一个设计好的轨道,规规矩矩安安稳稳的落到终点,如同幸福平安的走完一生。 968就像是旷野,无边无际,你不知道那里等待你的是什么,或许是不知所措时的失速掉落,或许是突发灵感时的精妙回击,也可能是状态高潮时的喷射而出,你是什么,968就是什么,她就是你丰富多彩的人生。 北疆之北是阿勒泰,她是狂野的梦,她是山野的风。 968是一扇窗,968是一缕光,你改变自己,强大自己,突破自己,不再墨守成规,不再谨小慎微,大胆去挥,信任她,体验她。
成人进步最大障碍 进步最大障碍不是天赋也不是金钱,就是不能骂了 ,就是骂了也不听。
直板968开箱 进门捡了一个快递,看看是何方神圣
直板未来之作-赛博6 本篇评测是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stiga赛博6深度体会》姊妹篇,上一篇中赛博6已经大放异彩,可惜反手转动偏重的问题无法带来五颗星的推荐,这次在直板上,赛博6迎来惊世表现。 众所周知直板正手对于横板一直具备灵活又不失质量的优势,但到反手技术发展到横打的时候,直板在灵活性质量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本篇不再评论赛博6振动与反弹特性,姊妹篇中已经定论他是一块处于内外置之间的均衡性球拍。 赛博6直板最大的爆点是对横打带来革命性的进化,目前世面上的直拍从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横打,但是横打对球拍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直板背部会被手指占去约1/3面积,是完全不可用的,同时横打的击球点偏拍头,这是普通球拍面积最小的部分而且并不是甜区,但是赛博6手指区域面积减小6%,而在拍头区域增加了11%,完美契合了横打需求!除了面积,赛博6拍头部分比普通球板起码提升10%击球性能,这两项一相加,让横打对横板反手的劣势被直接磨平,可以这样说,除了中路偏正手直板横打传统弱点之外,赛博让横打拉拧弹挡等质量直接追平横板。有人要问那横板也是赛博怎么说,其实目前只有直板才能比较稳定击球拍头,横板要发挥出来可能需要一代人从小练起习惯拍头击球质量才能提升上来,不然目前赛博横板还只能是个小清新,而不是重炮。 下面是几位直板球友试打赛博后的反馈,印证了我对赛博直板的感受和期许。
一半细腻,一半狂暴:挺拔mk新一代反手神胶
喜闻乐见系列:vv和他的朋友们剪辑,这回有没有1800?
喜闻乐见系列:剪辑一下,1800稳不稳#[视频]视频大作战#鸣谢各位背景板大神
入魔-直板赛博纯木再体会 在我的上一篇:《一半天堂,一半地狱-赛博纯木深度体会》完结后,我一直处于赛博纯木与其他拍混打状态,随着底板和胶皮的不断磨合打开,赛博5逐渐迸发出恐怖的实力,逐渐的觉得手上的奥恰手感像夹生饭不能忍受;换了innalc s,觉得像铁板烧不能忍受;换了灵感碳素,觉得敲像木鱼不能忍受。突然间发现,赛博5就像魔鬼一样附身,让你对别的拍子无法忍受。赛博纯木有着纤维板没有的柔滑振动感受,有着纤维板没有的清晰吞吐感受,而且掌握特有甜区击球后,性能直接炸裂,球撞入球板之后像有超多纳米炸药在大芯里围绕着球爆炸,威力强大却又非常柔和。真的建议大家不要随意放弃赛博5,新的底板胶皮有一个磨合打开过程,赛博5 500块的价格绝对能给你出乎意料的惊喜。 ps:赛博结构直板有个巨大优势,横打可用面积大! 配置:赛博纯木直板 狂飙3向鹏明星套 白金dna H
喜闻乐见的估分环节,大家觉得粉色衣服能有几分啊
最新高尔夫框架(让我们都来挺着胸脯打球吧)
一半天堂 一半地狱--赛博纯木深度体会 赛博纯木终于当当当国行上市了,从欧版780直线掉到480,还要什么自行车?本人由于对赛博6的好感,对赛博纯木寄予厚望。配置正手向鹏国狂两边海油,反手金弓5。进过几天的练习与试打,结论如图:“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stiga赛博6列广受好评,有着外置的清晰手感和脆爽出球,也有内置的吃球和适度喷勃。但是在赛博纯木上,赛博结构的缺陷暴露了。初一上手,正手只有发大力才会透,反手推档全程不响,横拉也是不温不火,不透的时候不是咚咚咚,但是速度质量都出不来,全程难受。本着对器材调教不服输的精神,终于摸透了赛博结构的秘密!赛博结构的真正性能区间在横断线以上,只要把球打在拍头部分,轻松打透并且性能爆发,纯木的爆发在80%发力以上比赛博6更加喷涌,但是球打在横断线以下,性能迅速衰减且发大力才能打透,这对推档提出了更高要求。结论:赛博结构的秘密其实是用抽走靠近拍头区域的性能,填补在拍头部分。那为什么赛博6这个缺陷不明显呢?本人猜测是碳纤维增加了整体硬度,均匀了甜区性能并扩大了甜区,所以赛博6整体性能非常平均,但是在纯木上由于甜区减小,种种问题暴露出来。 综述:个人认为赛博纯木对还无法良好控制击球区域的球友来说并不友好,在比赛被动时肯定也表现不如赛博6,赛博纯木比较适合练球并喜欢大力击球的球友,个人认为发力喷涌以后的性能和手感比我的单桧gmax还要美妙……
蝴蝶 g09c 深度评测(辅视频)
蝴蝶 g09c 重量硬度初体验 这次蝴蝶g09c上市,大家观望甚多。好多评测翻车,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觉悟,怒购一张。 初体验:海绵柔软,切割顺滑,触感细嫩,体感绝对不止下降两度,印象分极佳! 重量:刷新粘套底线,直板板面两遍胶水剪裁后42g(狂飙这种品控能差10g的不在此讨论) 性能:初步对比赤龙门槛稍高,小力量颠球弹性比赤龙低,大力量击打比赤龙强,声音更浑厚,动态范围更广上限更强。 结论:不是aibiss pro 也不是d09c阉割版,而是d09c soft 减重版本,性能不是故意阉割而是减重带来的! 后期我会详细测试,但是预感本次g系列会翻红,以后市场表现比罗泽那好很多。
一半巅峰,一半深渊---蝴蝶单桧gmax深度体会 配置:gmax 103g,红色骄猛踏舞2 本人直板20余载,直到今年第一次打单桧,实在有愧。 优点: 1、日式单桧有特殊吃球感与形变感,超低空半出台球可以不需要任何发力轻松挂起; 2、特殊板型鞭甩感远大于普通直板,底线加转下旋对单桧来说就是送; 3、退台上旋对抗比普通直板弧线饱满,更稳定,拍头朝下也能对拉。 总结:日式单桧在进攻端几乎是顶端的存在,无论大力小力只要步伐到位质量和稳定性远超夹板。 缺点: 1、板小甜区小防守直接拉闸,超本奥恰打到拍沿只要角度对也能过去质量不低,单桧直接打呲出界下网全凭运气。 2、容易造转也容易吃转,压弧圈明显感到板形变,一虚就寄; 3、推档没有传统直板好,虽说前有蒋澎龙后有柳承敏,但是我就是觉得中直好推,主要和我前面说的两个缺点相关,可能我水平不够但是在我身上就是不行。 总结:日直防守就是底端的存在,被动无任何抵抗能力。 终结:日直一半是巅峰一半是深渊,没有步伐支撑做到全攻放大巅峰,最终只是应一句“有得必有失” ps:有球友说日直为什么不做大一点,日直其实也有不同板型,同时角型赛级配置148g抡起来的感觉和中直185g差不多(头大),所以不是不能做大而是这已经是这类板的极限了。
赛博6测试视频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stiga 赛博6深度体会 总结:迄今为止stiga产品性能最为稳定,最为均衡的底板,但是他特长突出,短板明显。 最为稳定:打过赛博6好几块拍子包括直板,手感性能如出一辙,不再有stiga传统一块一天地的吐血体验,声音清脆可人,咚咚卡的恶名不再。 最为均衡:原本赛博6的拍型可以做成一块暴力底板,但是赛博6还是走了小清新路线,整体偏外置清脆,不是968的浑厚,出球轻松自动挡,和超本异曲同工。 特长突出短板明显:明显的正手利底板,甜区力臂长,扇在拍头性能炸裂;反手手腕转动困难,同样力量只能转出林a一半速度,190g赛博比200g林a还难转动,比968也难。这注定赛博反手只适合弹、压等技术。 隐藏小坑:拍肩比较窄,fl食指容易出来同样不太适合反手利发力。 隐藏技能:救球能力强,手伸着够球更容易碰到球,打在边上也容易带过去! 购买建议度:四颗星 对于常规项目已经倦怠的器材党,赛博6是必备,他提供了你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击球比赛,但是你要让他成为比赛利器,就需要契合自己的打法。
未来已来,超低价入手日版赛博6 The future is here! Hey guys, I made a review about this blade on my youtube channel "Victor Moraga Table Tennis" :) And after testing it for almost 10 days, I switched completely to this new blade. My previous blades were Dynasty Carbon and Dynasty Carbon "Xu Xin". I glued Stiga DNA Dragon Grip + Cybershape. The feeling and control are great. I strongly suggest you check out that review. Too much love and effort on it ;) 日版赛博6fl在闲鱼已经买入1000大关,等了几天终于到手,初步总结,stiga把一个非常有性能强大的结构做的十分均衡,业余也轻松出质量且控制尚佳。详细感受等配合更多胶皮后体会
victas v22长期测试寿命篇 第一篇v22吹爆了他的非牛顿性能,把超低门槛和高性能结合在了一起,中途打了一次t19,的确小动作性能出来更快但是容错更小压高调压不住旋转换成v22马上一压一个准。 今天特地来吹下v22变态的胶面寿命,使用半个月无鳞,最变态是发球的指印都非常轻微,只有少许握拍指印。对比下差不多使用时间的09c。v22绝对使用一年无压力!
年度十大精彩瞬间 #吧分挑战#
水一水各位理想拍子重量是多少 直板185,横板190是不是黄金重量?
非牛顿胶皮-victas v22
记donic神胶c1的变身之路 基本数据:粘性,60度硬度,约等于狂飙42度,vis板面重量56g剪裁完毕。 第一次试打,底板樊振东sa,使用无机直接粘贴,平平无奇,颠球弹性还不如狂飙,发力也有质量,感觉没有太大亮点,是本人发力水平不行么? 第二次试打,开球1900球友,使用无机直接粘贴,底板小提琴,15分钟湿身,我说你打打,不行还给我,当晚就还给我了。 第三次试打:我总觉得这块胶皮不简单有隐藏技能,海绵观感接近42蓝国,手按下去比狂飙还顶,灵光一闪,这块皮是不是和狂飙一样也要灌油灌胶才行?保守起见先刷了一次有机,果然弹性大增,开球1600球友已能打出下砸的爆冲,但是门槛还是比较高手感硬。一不做二不休,除胶直接灌,等基本恢复大小后粘贴,这下c1彻底变身,击球有强烈金属音,边上的教练听到问你是不是又换了42度胶皮?的确,和灌透的42蓝国一样的声音,但是门槛低非常多,像中国影一样能轻松打透胶皮。与兄弟中国影不同的是,c1具备和狂飙一样的中小力量咬球感,半打透也有质量和控制力,而中国影不行。 第四次试打:为了测试胶水效果褪去后表现,等了一天再去球馆,比昨天性能少许下降,但是控制更好,手感更好,打出了非常多的J字型爆冲。 到此为止,c1变身完毕,原来他和狂飙一样是一块需要灌开的高硬度胶皮。他非常适合想冲击高硬度但又害怕不能驾驭狂飙42度且对重量不是很敏感的球友,比如横板颗粒,比如反手只需配重的正手利直板。他提供了高硬度特殊的打磨感,门槛又比42狂低。最后用一句诗来形容: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vv教你打野球-论为何业余乒乓水平提升难 我开始分析之前讲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乒乓是一种非常容易被打死的运动。同样一个底线球,羽毛球你同水平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能打死对方,而乒乓球可以被爆冲死,挂一板死,拍一板死,甚至瞎搞一板死。二、时间在乒乓对抗中的关系是微妙而深刻的,侠义的击球时间是从你判断来球开始加上飞行时间和你做出击球动作需要花费的时间为止。广义的击球时间包含你对来球的预判,甚至设计的套路等等。 讲了这两个前提,我们就来讲为什么苦练球到一定业余水平后就无法再提升了,原因有二:一、技术的提升无法拉开实际击球威胁性的效果,同样能打死人,你的有限的质量提升收益甚至被降低的稳定性吞噬。二、你对对方的击球时间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时间压缩。球飞行时间短了,你给别人的判断时间长了;球更能借力了,对方需要蓄力的时间短了。在这些微妙复杂的关系中,你的技术能力的提升,仿佛就像小石子沉入大海波澜不惊。由此我们还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复盘,wtt总决赛樊振东和小小林的半决赛,樊振东和王楚钦的决赛,樊振东对小小林前三板近台超级高质量的拧拉应对自如,但是对付王楚钦时捉襟见肘,为什么?因为王楚钦全场大部分球的质量处在樊振东攻防之间,樊振东防这球质量低了一点,攻又拉不出手和空间攻击,不像小小林只要碰到就能高质量回去。当然比赛胜负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但这的确是樊振东整场难受的关键因素。 说到最后,那业余是不是到达瓶颈以后涨球无望?并不是。方法有三:一、更换更强的器材(此处应有掌声),在不需要你花时间代价击球的前提下缩短飞行时间提升对手抵抗你质量需要花费的时间,这个增益是双倍的。二、缩短自身判断时间,这个就有意思了,人的反应时间是有极限的,但是也是可以开发的,多和高手打能开发出你的极限判断时间。然后是丰富你的球路设计数据库,用大数据预测来球可能性,缩短你的判断时间。人类的球路设计是有极限的,球的前后也是有关联的,做好这个甚至可以把判断时间缩减为负值!三、锻炼身体,肌肉有力量了,步伐更快,拉手更快,自然提升击球质量的时间开销大大降低,而且没啥副作用。 这是一篇纯理论文章,未考虑球友本身发力架构步伐这类老大难的问题来分析,只是希望抛砖引玉,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看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希望来看这篇文章的朋友通通涨球,天天涨球。
安利一块蓝色性能胶皮,多尼克z1turbo,也许是目前性能价格比第一名!50度硬度,重量适中林a板面剪裁好50g左右,初上手感觉有硬度,有咬球也有喷射感
十大你不知道的乒乓冷知识 第十名 拍子越重越好打 当你你驾驭重拍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越重越能轻松的打出质量(你能驾驭的极限范围),当你发力抓板不那么紧,或者来球质量很高的时候,重拍子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樊振东salc试打 点评见回帖
带你全新角度认识超级樊振东salc 昨天朋友们都陆续拿到了樊振东,有不少评测超级樊振东salc,有的说像老码vis,有的吹得神乎其神。个人认为什么用底劲,速度,弧线,力量,防守,摆短这类看似客观的评价,都主观的一塌糊涂,基本没啥参考性。今天vv带你打野球从纯主观的角度,带你全新认识超级纤维salc。首先,结果:樊振东salc和alc是完全两个东西,说他们两个像还不如说salc和szlc有点像。樊振东salc和vis套娃之间的区别很像狂飙2和狂飙3的区别,salc打在手上感觉轻,出球快。如果说alc的发力沉重感是1,salc是0.7,szlc是0.6。再打一个比方,银河球和dj40在吧里的受众相互看不上对方,银河无缝手感轻有人说飘,dj40手感沉有人说弧线好,就很像salc和alc的区别,本人用salc打dj40整个手感接近alc打银河无缝,现在大家应该初步可以脑补出来salc到底是个啥东西了。附上我们群友对svis的评价:(大家可以盲猜一波另外一块板是什么) 最后劝告大家千万别信什么这次樊振东salc优化了改良了,狼和狗很像但是他们不是一个东西,胆大的你们可以试试 附上名言:如果你的实力不够,这板用起来可能也不咋地。最后的最后我黑了一波樊振东salc,但是我个人会一直打salc,未来的球可能球还会越来沉重,球可能越来越大,和狂飙3一样,salc就是未来。
一早抢了一块樊振东salc 重量98g,美滋滋
与蝴蝶aibiss的爱恨情仇 蝴蝶aibiss出世以来,多少人满怀希望入手骂娘丢进垃圾桶,其中就包括我:从此aibiss成为球友心中的yyds:一个胶皮因为难用而让吧友跃跃欲试的,世间我想只有aibiss一张:可惜都已失败告终:从此贴吧流传这一个传说,那个能驯服aibiss的神人:十大哥。百闻不如一见,aibiss到底在十大哥手上好不好用,打了才知道!十大哥为了证明自己,特地从北京赶到杭州和我 PK:一打果然十大哥没有骗人,aibiss小力量有吞吐感,大力量一条直线直奔底线。起下璇稳得一b,弹击爆的没边。原来我们都错了,错怪了aibiss,错怪了十大哥。 临走前十大哥把他调教好的aibiss送给了我,从此江湖上不但有十大哥的传说,也有了aibiss的传说。剧终:或许今后还有各种神皮出没于江湖,但是aibiss的传奇未完待续:
亚马逊 inn alc到手纯展示 颜值担当,美不胜收。亚马逊718到手香喷喷
银河小佩尔森简评顺带讲讲k1pro 机缘巧合低价入手一把银河北欧国家队系列,内置蓝芳碳。总体感觉与蝴蝶超极本,奥恰是一个类型的击球手感与性能,也就是蝴蝶说的振动特性与反弹特性。但你要说超越和惊艳,没有,原价800多已经和奥恰、张本接近,如果是4、500百还是不错的替代品。 再来说说挺拔国k1,也就是说k1pro。重量和zgr,中国光差不多,看海绵也非常像,原以为性能也差不多,打起来却完全不是一个路子,zgr中国光影全程高弹高反馈,但是k1pro中小力量像狂飙低硬度一样有少许肉和低反馈也就是弹性小,颠球不发力第二下就会吸在胶皮上,但是发力后性能会突然澎湃和狂飙灌油类似但少逊。总结一下就是可以说是joola黄金tango ps plus,对打习惯狂飙,不习惯最新zgr德粘,又烦狂飙要伺候的的人的一个好选择
银河虫注未来直板再体验 衔接第一条,虫注重心靠前稍坠手但是发现正手力量不错发力有喷涌感,反手横打借力较差相比奥恰。总体像个青春版字母968,968的优点他有,缺点他也有。再谈虫注核心的柄,试了几次,如图的打磨更加合适,正反手,推档都能兼顾,强烈推荐。
发练球视频,估计这次应该可以超过1500分(吧分)注:浙江人
银河虫注未来直板初体验 82g,板型和蝴蝶有差异。板胚品质市场板龙5水平,小力量稍肉,大力量支撑稍虚,都差奥恰一些,400块还是值得,关键的拍柄部分,的确有助于横拉,感觉自身能力提高10%以上,但是这个拍有重大问题重心靠前,因为拍柄偏短,我这个对重量无感的人第一次感到拍子的重量。最后说一个小坑,这拍子反面胶皮和蝴蝶不通用,因为拍柄木头特别长,实际胶皮长度短与蝴蝶标准拍面。ps:胶皮奥恰上下来的正手中国影,反手09c,横向对比。
给骄猛中国影正名:(maybe)是史上最容易打透的胶皮。易透程度超过白金v,性能却有10%以上提升,借力就有吸入感并伴随金属音。重量直板未上胶水53g。
骄猛 中国影 上拍 疫情等了10多天的胶皮终于到了!以前帖子说中国影很重,今天贴好发现还行也就53g直拍板面,因为我刷胶多起码4g所以重量去到57g。明天试打,看看和灌油普天2有何差距
刷胶玄学讨论贴 个人经验,胶水刷的越多越好打(无机),一般我用海绵刷底板和胶皮要个各刷6遍,用手指刷估计各刷3遍,打起来既吃球又通透。大家怎么看?
vv教你打野球之乒乓相对论 乒乓相对论:对与错 对于没有童子功的野球手,看到视频里自己丑陋的动作,都想让自己的动作更像马龙。可是就算请了教练,照着模子练,但始终进步缓慢,问题在哪里呢? 我们每个人脑海里都有对动作对或错的记忆,但你的大脑常常会欺骗你。今天讨论的不是技术的对与错,而是训练方式方法、训练目标的对与错。 我们在训练中,不仅仅要试对,更要试错。特别是试对一筹莫展的时候,可以大胆试错!发力方向、意念、动作等等all of the all,甚至训练方法,都可以试试你认为的错的。 最后,希望我的理论可以帮助到大家,这世界百花齐放,不是一种理论就可以通吃所有人。
一句话总结super vis 不仅是发力架构的试金石,也是灌油灌油水准的试金石,缺一就翻车。
记一次super vis的起死回生之旅,先说结论svis salc yyds !先放视频然后等我娓娓道来
扯谈super vis salc配胶方向及蝴蝶未来战略 目前的各路反馈新super vis以柔弹为主,柔弹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上高硬度套胶,应对塑料大球时代对高硬度高性能的要求, 这块球拍不是要革命vis,而是要革命整个球拍和套胶的配胶体系。super vis 加两面09c 将是最低硬度起步配置,蓝国42 37的搭配不再是专业专属。这是一块划时代的球拍,不光将持续丰富未来10年蝴蝶球拍产品线,还将为以后蝴蝶推出更高硬度套胶铺平道路。
业余中低水平必杀套路,反手急长发球配合全台抢
技术贴:为什么吧友老是觉得别人分很低? 众所周知的两个原因我就不讲了,今天我就开一个有营养的帖子讲讲为什么。 开球1800是一个技术分水岭,一般没有童子功的球友分数将会止步于此。 在1800以前,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所谓的动作架构,不是步伐脚步,甚至不是发力水平。 那是什么?六字口诀:眼明手快人坏! 眼明:预判要快,对落点有嗅觉; 手快:启动要快,甚至不需要脚快;击球要快,近台解决问题,不需要力量大,只要速度快就能压制别人。 人坏:脑子要快,迅速分析对方的技战术弱点,并给出相应技战术对策。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练球一条龙,比赛一条虫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老头动作很烂却强的根本原因。人家发接发开始就牵着你的鼻子走,你空有一身力气无法使用。1800以下给给垃圾球变变节奏也有效。 但为什么1800以上就不好使了呢,因为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花里胡哨,而1800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点。
和开球1800对战
预测salc与alc的未来 盲猜一波salc柔弹,就是又柔又爆。完全不是zlc与szlc之间的区别。为什么呢,看参数,alc到salc,反弹特性增加了0.3,但是振动特性反而减少了0.2。这就不得了了,我们看看szlc在提高反弹特性0.5的时候振动特性提升了0.8,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球友无法驾驭szlc的原因,但是在salc上发生了反转!!!也就是说他既软又弹,将是划时代的革新。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普碳的今天就是alc的明天。alc将要退出历史舞台,蝴蝶这波70周年的操作将要载入商业史册。手上还有vis,70周年,金标的除了信仰赶紧出手吧!
对上次估分不死心,发个发球视频#[视频]贴吧平均水平#
2022发个比赛视频,以前吧里估分1400,现在有涨么?我直拍,前两天暴躁的蓝小0发视频听说横板现在打发很无聊#[视频]贴吧平均水平#
遥控关窗功能有么? 海豚可以这样?怎么重来没有成功过?长按完全没反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