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_sweetY2 Sweet_sweetY2
哇哦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253 发帖数: 3,995 关注贴吧数: 19
如何选择一枚合适的路亚,写的不错,分享给大家) 商业的本身并不可恶,它推动社会前进,但是在路亚运动中,如果推广的商家出于商业的目的做推广,而自身没有花费大量精力去理解路亚钓时,误区避免不了。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的声音,归纳起来有几点,第一,路亚无所不能,无所不钓。第二,无须练习,上手就中鱼。第三,装备无所谓,能用就中鱼 。不能出于推销路亚的目的强调路亚可以钓上任何一种鱼,这是误区之一。   我买过3块一只的SPINNER,买过7块一只的米诺,CRANK及VIB等等,在这一个使用阶段里我玩了大约4个月,后来开始玩其它的路亚,玩过之后我转身就把很多的路亚扔了。   我不鼓励买太多国产品的原因是因为国产的路亚几乎没有用心在做事,就象为了钱打着推广的旗号一样,我解剖过不同的米诺做过对比,也实地里测试过,对仿冒的产品不持乐观态度。   在很多路亚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似曾相识的影子,但这种影子很多只限制于象在外表。   有几个方面的不同,涂装往往是最后一个衡量环节,因为对路亚来说,涂装和色彩不是绝对重要。   第一 重力转移能力   一只合格的路亚应该具备一些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为重力转移能力,这一部分的设计与你能否顺利抛投或抛远有直接关系。   第二 配重平衡   路亚的自身的重量分配不是随便搞的,因为这涉及到了它能否正确的表达你的攻击意愿,你想要攻击中上层,拿出的浮水型居然是可以沉到底的,你会作何感想?   第三 泳姿设定   一只路亚应该有它稳定的泳姿表现与设计泳深,正确的路亚可以完成你的攻击意愿,否则米诺一条直线的给你游回来,或者CRANK偏着跑回来,泳深的误差超过1米,这样的话你怎么钓鱼。   第四 固定装置   路亚的本身绝大多数都是塑料制成品,固定的钩子的装置与牵引装置需要一定的坚固能力,否则中到大体型的凶猛鱼种时剧烈的挣扎会导致一些路亚身体断裂、导环拉开,钩子拉直,这些情况哪一种是你希望看到的呢 ?   第五 障碍物回避能力   很多优秀的路亚都会在显著位置标明它具有 极限障碍物回避能力,象赛车一样,路亚在水下不但要游的好,还要不是总出车祸,这一部分的设计在目前的仿冒路亚中均无任何的建树,而障碍物回避能力涉及到 了你的路亚万一撞在水下的石头或树干上时,它是会灵巧的躲开还是继续傻忽忽的前进,你的挂底问题与这一部分的设计息息相关。   极限回避能力方面的设计还体现在你对路亚的操控上,当你想让它运动中做一个短暂停时,它是会停在原地还是要继续前冲20厘米才停,这与鱼儿是否上当有关这部分的设计重点是导流板设计与配重平衡的相对考虑,允许它撞到障碍物,但撞到以后的反映就不同了。中国古语有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鱼儿出于本能保护的需要,多栖息在障碍区,越是复杂的障碍区下面往往躲着越大的鱼。   第六 配件使用   一只路亚身上的配件主要是连接环和钩子,连接环的大小影响到了配钩在路亚运动时摆荡的角度,而这个角度的大小影响到了鱼攻击路亚时钩子是否可以在嘴里。同 时配钩的质量拉力,大小尺寸也非常重要,它会对路亚的泳姿起到影响,我有时看到前后两只钩子可以平挂在肚子底下的路亚时就想笑。   第七 涂装   这是一个最受争议的环节,很多卖路亚的都拿涂装如何牛如何炫说事,实际上这算得上路亚里面最大的无知了,也表明了这只路亚除了涂装之外别无可取之处。淡水鱼里面只有BASS的视觉及色彩分辨能力较强,其它的多色弱,塘虱和鲶鱼更是看到的所有颜色都是黑白,路亚的颜色说是卖给人看的一点都不假,只是选择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于夜钓及浑浊水体环境时,应选择反射光线大的涂装而已,试想一下,在浑浊的2米深水下,颜色还剩多少可以被看到,夜晚的1米深水下,还有颜色吗?   涂装除了基本的功用之外,其抗破坏能力才是关键,一只路亚放在太阳下爆晒过,下次会不会变色起皮了,不小心抛到石头上,是不是马上就撞掉了一块漆。   鱼类在绝大多数的捕食中,都是依靠身体的侧线感知水中微小的变化,这种能力是人类无法学习和感同身受的,通过侧线感知并判断猎物的大小与动作,视觉及嗅觉辅助是否发动攻击,所以在全黑的夜晚水下,没有一条凶猛的家伙挨饿过!   第八 环保的考虑   路亚倡导的是环保的概念,现在在路亚制品中用铅做配重的越来越少,但仍有小厂出于成本的考虑用铅及其他金属,另外在软体路亚方面,优秀的软虫路亚可以做到 野外90天左右自然降解完成,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但我在西湖里钓上来过一条国产橡胶虫,汲钩头都锈烂了,它还完好如初。到一个新钓点的时候,应该是先向当地人了解咨询一下水里有什么鱼,大概是多大,怎样分布等情况,然后选择路亚,单纯靠颜色或体型来选择路亚觉得不太可取。 (转)
路亚的晃饵技巧 路亚毕竟是种假饵钓法,除了外型的像,还需透过如颜色、光线、泳形、声响等来吸引鱼儿上钩。如何让路亚栩栩如生,就必须藉由细腻的收饵手法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 果,如此一来,引诱到鱼儿也就不难了。 抽饵(Jerk) 为了让路亚沉到预期的钓棚深度,引诱该泳层的鱼儿,就必须以静滞下沉的手法等待路亚到达适当的位置。并且在路亚下沉的过程中仍可以混合抽饵、晃饵等动作,模仿受伤时一边下沉、一边颤动的生物。 颤饵(Twitch) 当路亚以滞饵的方式抵达对象鱼泳层后,若使用突然的抽饵方式收饵,往往会引来对象鱼的突击,这是因为该收饵过程中,它充分地表现小鱼发现大鱼后,急促且紧张地逃跑情形。另一种是规律抽饵模式,该技巧适合模拟小卷、小透抽或某些游一下、停一下的生物、其「间歇性」的泳姿。 滞饵(Pause) 跳饵多是用在底层路亚,模拟虾、蟹、虾虎。这些生物往往受到惊吓会跳起来或短距离跳游。所以操作跳饵时,必须注意抽动距离,并仔细地感受路亚落地的感觉与时间,切忌动作太大,使路亚「跳」的距离太远,一则会另对象鱼找不到或惊吓,二则太快完成收饵过程,效果将大打折扣。 此动作藉由微小的抖动技巧,模仿饵生物细微的动作。如小鱼、鱼苗在没有天敌压力时,动一下、动一下的泳姿,或是如虾虎一类的鱼总是以跳跃的方式前进。操作上,藉由抖动竿尖或短距离收饵(约5~10公分)切勿做出过大的动作。 (转)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