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农☞🌹 石农007
关注数: 241 粉丝数: 1,336 发帖数: 11,931 关注贴吧数: 160
传说中的黄色栀子花 今日有空查阅了下关于黄色栀子花,发现有两种近乎... 一,大黄栀子 大黄栀子(拉丁学名:Gardenia sootepensis Hutchins.)为茜草科栀子属乔木,高7-10米,常有胶质状分泌物;小枝常具明显的节,节间密,长不及1厘米,被短柔毛,后渐脱落。果绿色,椭圆形或长圆形,被微柔毛,种子多数,近圆形,有蜂窝状小孔。花期4-8月,果期6月至翌年4月。产于云南澜沧、勐海、景洪、勐腊;生于海拔700-1 600米处的山坡、村边或溪边林中。中文学名大黄栀子拉丁学名Gardenia sootepensis Hutchins.别 称麦托罗、糯帅聋二名法Gardenia sootepensi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目茜草目 Rubiales科茜草科族栀子族属栀子属种大黄栀子分布区域产于云南澜沧、勐海、景洪、勐腊,国外分布于泰国和老挝。目录 1形态特征 2分布范围 3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编辑乔木,高7-10米,常有胶质状分泌物;小枝常具明显的节,节间密,长不及1厘米,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叶纸质或革质,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29厘米,宽3-16厘米,顶端短渐尖,尖头钝或稍钝,基部钝,楔形或稍短尖,上面稍有粘液,被短柔毛,下面密被绒毛;侧脉12-20对,和中脉均在下面凸起;叶柄长0.6-1.2厘米,稍有粘液,有短柔毛;托叶长0.5-1厘米,合生成管状,近膜质,顶部截形,有缘毛,后稍变硬和脱落。花大,直径约7厘米,芳香,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1.5厘米,粗壮,稍粘,被微柔毛;花萼长1.3-1.5厘米,管状,在顶端一侧分裂,外面稍粘,稍被柔毛,内面有紧贴的毛;花冠黄色或白色,高脚碟状,裂片5,阔倒卵形,长4-5厘米,宽约3厘米,有脉,无毛,冠管圆筒状,长5-7厘米,直径3-5毫米,外面稍被微柔毛,内面无毛;雄蕊5枚,着生在花冠喉部,花药长达1.5厘米,宽2毫米,内藏或伸出;子房1室,花柱长约6厘米,有槽,下部疏被近紧贴的柔毛,柱头棒状,胚珠多数,着生在2个侧膜胎座上。果绿色,椭圆形或长圆形,被微柔毛,常有5-6条纵棱,长2.5-5.5厘米,直径1.5-3.5厘米,果皮硬,革质,厚约2毫米;种子多数,近圆形,扁,直径3-4毫米,有蜂窝状小孔。花期4-8月,果期6月至翌年4月。[1-2] 分布范围编辑产于云南澜沧、勐海、景洪、勐腊;生于海拔700-1 600米处的山坡、村边或溪边林中。国外分布于泰国和老挝。[1] 主要价值编辑据野外记录,果成熟时可吃,傣族妇女亦用作洗头发。[1]
络石的魅力(30余种中日韩品种清赏),分享一下,转自盆景世界 络石又叫石龙藤、万字花、万字茉莉,为夹竹桃科络石属的常绿藤本植物。 络石长有气生根,常攀缘在树木、岩石墙垣上生长;枝蔓长2米至10米,有乳汁。老枝光滑,节部常发生气生根,幼枝上有茸毛。单叶对生,椭圆形至阔披针形,长2.5厘米至6厘米,先端尖,革质,叶面光滑,叶背有毛,叶柄很短。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总梗,有花9朵至15朵,花萼极小,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花瓣5枚,白色,裂片偏斜呈螺旋形排列,略似“卐”字,有芳香,花期长。果筒状双生,种子上生有长毛。 络石原产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河南、江苏等地,在日本、韩国也有分布。络石匍匐性攀爬性较强,可植于庭园、公园,院墙、石柱、亭、廊、陡壁等攀附点缀,十分美观。因其茎触地后易生根,耐阴性好,所以它也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可做疏林草地的林间、林缘地被。同时,络石叶厚革质,适应范围广,是污染严重厂区以及公路护坡等环境恶劣地块的绿化首选用苗。由于络石耐修剪,四季常青,可搭配作色带色块绿化用。 络石在初夏进入盛花期,几乎全株一片白,以后不断有花开,开花时芳香四溢,直到秋季,花开长达半年之久,故有“不是茉莉,胜似茉莉”的评价。络石的品种繁多,叶片色泽变化丰富,是良好的观花、观叶的盆景树种。 络石喜阳,耐旱、耐热、耐水淹,具有一定的耐寒力,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欢温暖、半阴、湿润的生长环境,一般可放置在全日照的环境中,盛夏适当遮阳,寒冬移入室内。 在生长季节里,络石的盆土需要保持湿润,春秋季节可以每两天浇一次水,夏季可每天浇一次,冬季半个月浇一次即可,雨季时注意排水,避免积水。春季和秋季可施一次磷肥和钾肥,夏季和冬季不施肥。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