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丛小文 单丛小文
关注数: 90 粉丝数: 266 发帖数: 4,317 关注贴吧数: 52
有没有大神进来分析讨论。 先来段视频。容我细细道来。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k4NzE1NTI%3D.html&urlrefer=f1f8bb8df20d6f187d0a66a59009c8cf 可能现在中国市场还是黑茶最火热吧? 铁观音这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茶已经在慢慢退却。 暴下家门,凤凰单丛茶原产地茶农。 用 真正的凤凰山 来算。家里茶田部分是属于低山的。单丛茶虽然在这几年慢慢兴起,价格慢慢提高,却还是少现于世的。 我们茶农生活倒是好多了,做单丛的大部分商人倒是赚了。 近来单丛年年脱销,高山更成抢手货。 所以大面积开荒在所难免。 凤凰山附近乡镇--三绕,有大部分人以培育茶苗为主供应凤凰山种植。今年价格高涨,几个热门茶种供不应求。原因是被外地商人预订。一次就是论十万颗的买。 梅州,福建,安徽,浙江。。。可能单丛茶会在市场上熬出名堂。可。 不知道他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销售? 看不到单丛茶的走势,不知道这样对于一个当地茶农是好是坏? (中高山茶是完全不用担心,可是低山的呢?) 引用朋友的一段评论 “绿茶,观音都在失去喝茶的人们,岩茶又价格太高企,你想想凤凰茶系小众茶品,价格随便怎么玩,所以就有人动脑筋拉。” 我想“其实真的凤凰茶价格也不低了,能入口的至少是不用零钞的。大多人认为很不错的也要四张毛爷爷以上” 你们的看法呢 市场上有许多滥竽充数的挂着单丛茶的名号,卖的高价拿的却是渣茶甚至只是工艺上与单丛茶相似的,以导致有部分人以为单丛茶就是这样的难喝又贵。后面压根都不想喝单丛了。市场需要商人自觉诶。 喝到自己心适的茶还得看缘分,茶商自觉,茶农低价卖茶也是在断许多商人的路。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如有不正请指出。一些看法可能说得还不是很全面。请轻喷。)
烧茶器皿----柴烧 昨天朋友发这图来好吧.刚接触这些个,还确实没见过,也不怕别人笑话.起初一看还以为是铁器银器之类的,结果...百度一下..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备前烧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 ,而伊贺烧、志野烧是上釉的,都是用柴烧来完成的作品。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亦有称「火、土、灰」三者间的关系)。 土:柴烧专用之陶土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不外乎是陶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的不外乎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沈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 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72-120度时),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材,加材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总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正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灰: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著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依柴种类而有所不同)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中的铁与陶坏上中的铁则使形成的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自然的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