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秋客year 万里秋客year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是失败!
关注数: 46 粉丝数: 74 发帖数: 3,783 关注贴吧数: 48
中阳县暖泉镇核桃铺开致富路 地下没挖的,地上没抓的,手上没花的,中阳县暖泉镇村民们以前调侃自己的贫穷时一脸无奈,多年来历届镇干部寻求脱贫之路,从失败中找经验,最终以退耕还林和核桃覆盖为突破,因地制宜为村民们找到了致富门路。 记者:我身后这座山是中阳县暖泉镇的珍珠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座山上的村民们虽然拥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名字却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但是自从村民们搬进移民新村,山上栽上了核桃树等经济作物实现了退耕还林之后,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悄然变化。 又到了核桃丰收的季节,暖泉镇村民杨爱平在退耕还林的坡地里摘着颗颗饱满的核桃果,喜悦露在脸上。 中阳县暖泉镇村民杨爱平:今年亩产是300斤。 记者:去年呢? 中阳县暖泉镇村民杨爱平:去年是190斤。 记者:那今年收入会有什么变化呢? 中阳县暖泉镇村民杨爱平:收入是除了开支还能有存款。 暖泉镇是国家级贫困县里的重点贫困镇,全镇沟壑纵横,村民们在山坡上广种薄收,靠天吃饭。 中阳县暖泉镇村民杨爱平:以前靠刨个坡坡吃个窝窝,广种薄收,一年生活水平实际上是解决不了温饱。 中阳县暖泉镇党委书记高彦星:60年代我们采取了种桑养蚕,结果后来失败了,90年代我们种苹果,也失败了,后来我们通过省里面好多专家技术人员实地查看地形地貌土质,这里挺适合种核桃树。 总结经验教训后,镇干部们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决策、因地制宜,瞄准了核桃经济林项目,把全镇20%的退耕还林坡地利用亚行贷款全部种上了核桃树,这一种火了暖泉镇。 中阳县暖泉镇村民杨守华:仅种核桃一项,去年人均收入3000元,全组收入60万。 中阳县暖泉镇党委书记高彦星:全镇今年的核桃收入估计超过100万斤,但是这100万斤挂果面积仅仅是全镇核桃树种植面积的30%。 杨爱平家的核桃树挂果多产量高,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员,被聘到外乡以及周边县去搞技术。今年他家的核桃收成以及技术传授会给他带来6万元的收入。 中阳县暖泉镇村民杨爱平:确实是说不出心里的高兴。 5年前,人均年收入仅600元的暖泉镇村民如今仅核桃一项收入就翻了五倍,人们脱离了贫困得到了实惠,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镇的核桃产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种植面积以每年3000至5000亩的速度递增,核桃成了暖泉镇的支柱产业。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