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岩521 我爱岩521
东阿三草堂阿胶制品
关注数: 175 粉丝数: 106 发帖数: 1,362 关注贴吧数: 22
78岁老人高位截瘫生活自理 多年没户口没低保 民警给“板凳奶奶”送来补办的户口簿双腿高位截肢,仅靠两条小板凳向前挪动,在鲜为人知的乡村已生活40余年,甚至连户口都没有。78岁的袁欣福老人不向命运低头,其坚强的人生经热心网友拍成视频后,引起更多网友的极大震撼和如潮关爱。昨日,江夏民警给老人送去了补办的户口簿,老人开心笑了,“我还能过上更好生活”。 “板凳奶奶”终于有户口 “唰、唰。”昨日上午,江夏区山坡乡光明村吴万家湾一栋简陋房前,传来扫地声。一个婆婆,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扫地,一手从身后拿来另一条小板凳,放到身前,艰难地挪动身体,坐到前面的板凳上。她叫袁欣福,双腿高位截肢,只能靠着板凳接力挪动,凳脚已被磨得长短不一。 “婆婆,您的户口办好啦。”山坡乡派出所副所长刘钦军,蹲下身向老人递去新的户口簿。袁欣福丢下扫帚,颤抖地接过户口簿端详,翻到第一页。“我认得上面三个字,袁欣福。”老人咧嘴笑了,笑着说,有了户口我能办理低保,还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刘钦军介绍,老人今年78岁,生平第一次见自己的户口簿。数十年前去安陆投奔哥哥时,因户口被家人注销从此再未恢复,“这次民警专门去安陆调查后,为她补办了户口”。 “板凳奶奶”的悲喜人生 袁欣福打小父母双亡,10岁上山捡柴腿被戳破患骨髓炎,无钱医治,直到36岁遇下乡医疗队,高位锯掉双腿才保住性命。她从此终身未嫁。乡亲你一把青菜,我一件棉袄,接济她,但她的生活全靠自理。记者走进她低矮的家,一床一柜一灶台,家里仅有的电器是电灯。虽简陋,地却干净。“我5点半起床洗衣、打扫、做饭,一天吃两顿。”她说。菜橱是一个挂着的篮子,里面剩下两盘菜,青椒和空心菜,是她的晚餐。 烧饭用的柴禾,是老人挪动板凳一个多小时,从村口捡来。自从投奔哥哥一年返乡后,她这辈子再没出过村,“我挺好的,没病没灾,有一次马蜂把我头叮肿了,没治也自己好了”。人生悲苦,但“板凳奶奶”袁欣福乐观面对,被网民拍成视频传上网络。网友跟帖称“震撼!流泪”,更有网友驱车来看望老人,送来一个轮椅。光明村副书记肖国付称,派出所这次为老人补办户口,解决了大问题,“可办残疾证,可按政策享受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低保、农村社保,每年有7000余元”。而这一切,在老人数十年的黑户生涯里,都没法享受到。袁欣福听说每年有7000多元补助,再次笑了:“可以吃点肉了,以前只有过年才买两斤肉。”
郑州街头流浪女曾系海归 因工作压力大犯病被辞 2013-07-16 07:46:30 来源: 大河网(郑州) 有2人参与 分享到 网易微博 0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她是张佳吗?看起来挺像。(来自网名“姬亚鸣一”QQ空间)救助站工作人员劝流浪女去医院检查巡防队员为流浪女买来饭菜救助站工作人员脖子被流浪女抓伤 身材高挑,能说英语,曾留学新加坡,在北京一家电视台工作过 她曾5次被郑州救助站救助,昨天,她再次被接走 流浪女,能说地道的英语,曾在新加坡留学,在北京一家电视台工作过……最近,一名露宿郑州金水河岸的女子,引起广泛关注,她究竟为何流浪?昨天记者联系到她的表哥王先生。他说:“我们看到微博上她的照片后,确认她就是张佳。她的父母十几年前已离婚,父亲不知去向,母亲也是精神病患者,不知在何处。小姑娘以前家境很好,曾被送到新加坡留学过,后跟母亲到北京。” 昨天,郑州市救助站有关人员来到现场,却被女孩抓伤脖子、胳膊。直到下午5时40分,女孩终于同意接受救助,并被送往医院做精神疾病鉴定。 被打扰休息,她用英语撵记者 近日,在金水河畔南岸凉亭里,常可看到一个身材窈窕、浓眉大眼的20多岁女子。 12日早上,附近的巡防队员在这里首次发现她时,她衣衫褴褛、头发蓬松,胳膊上都是蚊子叮的包,正躺在门球场旁边椅子上。巡防队员问是否需要帮助,却招来一顿辱骂。 3天来,记者多次到现场,出钱让巡防队员为她买饭买水,但她始终不说她从哪里来,以后怎么办。众人给她买来米饭炒菜,她还要求让买冰激凌、“全家桶”或麻辣鸡腿套餐。记者答应给她买这些,她才说:“家住金水区,哪条路记不清。” 众人买来饭,她还要“全家桶” 13日上午10时,女孩正躺椅子上睡觉,记者上前,她竟用英语撵记者。中午时,记者让她去吃饭,她说,“给10元钱就行。”记者给她20元,女孩接后跷起腿说:“你们给过钱了,走吧。” 随后,金水路派出所两名民警赶到,女孩说自己叫张佳,郑州人,不需帮助,民警只好离开。 14日中午,记者得知她要吃宫保鸡丁和米饭,就给她买了。作为交换,她告诉记者她的QQ号。她的网名叫“姬亚鸣一”,在QQ空间,有她本人6幅照片。记者通过微博把这些照片发出,试图查找她的家人和亲友。随后,热心市民给她送来一些换洗衣服。大家都很疑惑,谁家的女孩?为啥流浪街头? 心理专家:她的病不很严重 昨天记者从金水警方了解到,张佳的亲朋已从微博上知道此事,并在联系张佳的父亲。中午,心理专家张先生赶到现场,经近距离观察,张先生说:“张佳神志清醒,有人走近她会很警觉,心理疾病不很严重,很可能受到什么侵害所致。” 张先生拿水和桃子给张佳时,却遭到张佳的辱骂,并把水和桃子砸向张先生。她看张先生不离开,收拾好衣物骂骂咧咧向西走去,一会又拐回来,躺在椅子上睡了。采访得知,张佳原籍镇平县,她的表哥王先生说:“她没有近亲属,以前家境很好,80年代她家做玉器生意,家里很有钱,她曾被送到新加坡留学过。她父母离婚后,她跟着母亲张某生活。因家庭有精神病遗传史,她患精神病后,曾到过多家医院治疗,后来,多次受到北京、郑州、南阳等地救助机构救助。” 没有家人来接她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看到郑州市救助站的梁书记试图与张佳沟通,因围观的人太多,张佳突然流露出异常暴躁情绪,没等梁书记说话,突然伸手朝梁书记的脖子上挖去,指着梁书记大骂。队员高磊上前制止,左右胳膊被抓伤多处;另两名市民上前劝解,也被张佳抓伤胳膊和脖子。梁书记在现场告诉记者:“张佳对女性有明显的反感、排斥心理,不让接近她。我们救助她的前两次,她舅舅接收了;今天与镇平联系,村干部答应让家人来接她,她父亲上午来电话明确表示,他不管了,说她年初结婚了,但问她婆家,她父亲说不知道,挂断了电话。” 郑州救助站曾五次救助 14日下午,记者与郑州救助站联系时,一名工作人员说:“这女孩就是张佳,郑州人,家住紫荆山附近,去年曾救助过她。” 工作人员答应联系到她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和家人,但后来一直没见她的家人将其接走。当晚,张佳仍睡在亭子的长椅上。为保证她的安全,巡防队几天来特地安排两名队员给她守夜,直到天亮。当天下午,记者和她聊天时,她落泪了。她说,自己的确是郑州人,曾自修过北京一家名牌大学课程,因为头疼病才导致现在的结局。她说,自己30岁,身高1.68米,并说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昨天上午,郑州市救助站的梁书记在受访时说:“我们已救助过她5次了。她有两个户口,一个在郑州某小区,户口办在她舅家;另一个在镇平,其父范某。她还有个名字叫范小啸,25岁,婚姻状况显示未婚。她是河南一家艺术学校毕业的,又高又漂亮,太可惜了。以前她清醒时,说过她曾在北京一家电视台工作过,压力很大,后来犯病,工作被辞了,这对她可能打击较大。” 梁书记表示,救助站想特事特办,给予她力所能及的救助。 女孩被救助站 送到医院做鉴定 昨天下午5时40分,郑州救助站工作人员经耐心做工作,张佳最终同意接受救助,被工作人员送上车后,拉到有资质的专业医院进行鉴定。
男子持刀劫持2岁女童 警方出动3名狙击手 男子右手持刀,左手拉住女童。(视频截图)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带出。(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视频) 原标题:精神病男子持刀劫持2岁女童昨天上午9点,一男子进入朝阳区和平里西街附近一家拉面馆,突然拿出一把剪刀自残,店内人员见状报警,民警赶到进行劝说,不料男子情绪激动,拿出一把菜刀抵抗,并劫持了拉面馆老板年仅2岁的女儿。中午12点20分,特警队员抓住时机,将持刀男子制服。知情人透露,该男子患有精神疾病。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9:00 进店自残举止怪异 “他睡在拉面馆对面的一棵树下面,5点多起来后就开始在路边自残”,现场一名清洁工郑先生称,男子先是用剪刀凿路边的树干,随即又将自己的手臂和腹部划伤。京华时报记者在现场探访时发现,在一棵树的树干上有长约15厘米、宽约7厘米的划痕,树下还有一摊血迹。据事发拉面馆对面超市的营业员称,昨天上午8点多,该男子进入超市,“他光着上身,手里拿着剪刀进了超市,拿了一瓶水就要出去,我就提醒让他付钱”,男子掏出3元,随手扔在桌子上后走出超市,“当时那个人的手臂上已经破了,流了很多血”。 “我这个店才开了一个月,都没见过这个男的,更别提结仇了”,拉面馆的老板称,前晚该男子进入拉面馆,但没有点餐,“只是付钱买了4瓶矿泉水”。早上9点,只有拉面馆老板的父母在店内收拾桌椅准备营业,男子又进入拉面馆,突然拿出剪刀自残,“把我爸妈吓得够呛,赶快报警”。 9:30 面对民警奋力抵抗 报警后,两名警察赶到现场制止男子进一步干扰店铺。为防止伤到路人,警方在拉面馆门口5米左右的范围拉起了警戒线。目击者明先生称,该男子见到警察后,进行了短暂交流,随后拿起了拉面馆内的灭火器对着两名警察进行喷射,“男的一直喊让警察走,两名警察没办法就退出了拉面馆”。随后,该男子用店内桌上摆放的调料及餐具扔向警察。明先生称,两个灭火器很快被喷射完毕,警察继续试图进入拉面馆,此时,该男子突然拿出一把菜刀,警察见状后停止前行,并向上级汇报情况,大约10分钟后,数名警察及协警带着防暴盾、警棍等器具赶到现场。 10:40 持刀劫持熟睡女童 昨天,记者在读者提供的视频中看到,约3名警察和协警手持警棍冲进拉面馆,试图将男子制服,男子见状后急忙后退,向屋内跑去。拉面馆老板称,父母和自己的女儿小兰(化名)住在店内,家里其他人租住在附近,当时小兰正在拉面馆里屋睡觉,“没想到那个男的突然把孩子抱了出去,孩子根本没反应过来”,3名警察见状,迅速撤出拉面馆。视频中,该男子用左手将小兰抱起,右手用刀在玻璃门后晃悠,并用餐馆内的桌椅挡住了玻璃门。随后,警方将事发地附近路段封锁,并在各个出入口拉上了警戒线。其间,男子拿菜刀在自己左胸上划了几下,小兰站在一旁哭泣不止,不知所措。 11:10 情绪激动不听劝说 事发后,几辆特警车辆到达现场,4名身着便衣的男子跟随谈判专家来到拉面馆门口。据了解,4人为劫持者的岳父、姐夫等亲属。3名特警狙击手在拉面馆对面建筑的3楼天台上准备就绪。此时,劫持者已看到狙击手,他带着小兰撤到拉面馆内的死角,情绪变得暴躁,异常激动。在谈判专家的带领下,男子的家属开始对其劝说,“你这样的话问题就很严重了,把孩子放了吧”。然而,男子根本不听劝说,双方一度陷入僵持。 12:20 警惕放松终被制服 昨天中午12点20分,经过多人持续劝说,男子的警惕性有些放松,此时,20余名特警队员一拥而上,先将男子的刀抢下,随即将其制服。4名警察分别抓住男子的四肢,将他抬出了拉面馆并押上警车。小兰则冲出玻璃门,一头扑进了父亲的怀抱。事后,小兰被家人用毯子裹住,抱上了急救车送往中日友好医院进行治疗。经检查小兰并无大碍,已于昨天下午返回家中。 说法 市公安局: 系普通工人患精神疾病 市公安局表示,昨天上午9点半,警方接到报警,称一行为异常的男子持刀在街上走动,警方立即调派警力前往处置。该过程中,该男子窜入路边一饭馆持刀将屋内一名女童劫持。持刀嫌疑人情绪激动,威胁着女童的安全。现场民警与嫌疑人展开对话,缓解其情绪,12点20分左右,特警队员抓住时机冲进饭馆内将嫌疑人制服,女童安全获救。经初步审查,嫌疑人为孔某,28岁,籍贯山东,现在朝阳区某公司务工,据其同事反映,此人几天前行为开始出现异常。知情人透露,该男子患有精神疾病。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心理专家 建议带孩子做心理测评 拉面馆店主称,昨天下午,小兰一直不爱说话,回到家中吃了一些零食。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此事件中,虽然小兰身体未受到明显伤害,但是可能会给小兰留下心理阴影。宗春山建议,事后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交流,此外,家长需要留意孩子是否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或者陌生男子交流,如果有上述症状出现,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做心理测评与检查。“但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掌握好度,不能过分紧张和敏感。家长的过分紧张反而让孩子对事件不能释怀”。
广州一房地产商悬赏百万街头寻“偶遇女神 受委托找人的婚恋公司称男子身家过亿,但有人怀疑是策划炒作日下午,在天河区岗顶摩登百货门前,近十个女生高举“我要找到你,你在哪里”、“百万悬赏”等牌子,引来不少市民围观。原来这是一位号称身家过亿的地产商人寻找在机场偶遇的“女神”。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浮夸且“二”,但也有人觉得浪漫和勇敢,不过更多人关心的是,百万奖金真的能兑现吗?这会不会又是一次策划炒作?一见钟情,还偷拍了照片昨日下午3时,地铁岗顶站出口和摩登百货门前都站满了高举广告牌的女孩们,不过她们不是在做什么促销活动,而是在找人,且悬赏高达百万元。另外还配上了一张“偷拍”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长头发的女孩。这一行为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市民围观。究竟什么人值得花大价钱找?据说是一位富豪在找一见钟情的“女神”。据称受委托的婚恋公司负责人称,男方是一个地产商人,身家过亿,但不肯透露姓名,只称其为A先生。据称A先生年轻的时候忙于事业,以至于错过适婚年龄,父母催促,朋友操心,也尝试了很多方式相亲,但始终没有一个让他动心。4月6日,A先生送客户去机场,由于赶着登机,正在安检口处考虑是否要插队时,被前方一个女孩的背影吸引。女孩当时侧身看向A先生这边,他来不及多想就拿出手机偷拍了一张,很想上前问女孩要个联系方式,可是正在犹豫女孩已经走了。回家后他越想越后悔,于是找婚恋公司悬赏找人。有人说浪漫,有人说炒作 围观市民得知此说法后反应各有不同。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浮夸而且有点“二”,“女孩如果不喜欢见到自己的照片在街上,会觉得很丢脸吧。”“不出面就想找梦中情人,是真的找爱情还是在炫富?”但也有人觉得“很浪漫”,赞许A先生有勇气,不过为他惋惜,“为什么不当场和她交换联系方式。”但由于找人是由婚恋公司出面,也有市民怀疑这会不会是婚恋公司的策划炒作,毕竟,找人的方法还有很多,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悬赏”。不过最多人关心的,还是如果真的找到了人,百万奖金是否真能兑现。为此,记者咨询了广东顾浩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顾浩巍,顾律师说,悬赏广告如果没有附属条件就构成邀约和承诺的条件,只要拍下来作为证据,又真的找到人就可以放心找悬赏人收钱了。
4名武汉小学生江边戏水坠江失踪 上午刚放暑假 图为:事发现场江浪无声拍打着岸边,父母悲痛的哭声回荡江面:“孩子,爸爸妈妈想你,你在哪里啊?!……”昨日中午,武汉化工新区长江边发生悲剧:4名刚刚放假的小学生,相约江边戏水,先后消失在滚滚江水中。 眨眼工夫,4人消失江中 事发武汉化工新区煤码头水域。昨晚6时,记者赶到现场时,昔日宁静的码头江边站满了人。小魏是4名失踪孩子之一,45岁的魏启军是其大伯。他带着哭腔,向记者讲述了事发一幕。小魏是魏家湾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升初中。昨日上午,学校开始放暑假,小魏和另外6名同学(2女4男)相约,吃完午饭后,到码头去玩。 12时许,7个孩子骑自行车,来到江边,小魏和另外3名同学下了水,两名女生和1名低年级的男生则在岸边,小伙伴们抓起泥巴、石块打起了水仗,没玩一会,悲剧发生了,离岸较远的小刘和小程突然消失在水中,小魏和小郑赶紧趟水过去救,也很快没了影。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了岸上3名孩子。女生小廖连忙踏上自行车,赶回5公里外的家里求救报警。水上民警赶到现场时,岸边的数名家属已哭成泪人,民警则迅速调集救援船只,沿岸步行数公里搜寻孩子下落。 多方救援,祈祷奇迹出现 水上民警沈钢良是首批赶到现场的救援人员。他介绍:事发后,水上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杨建林和副大队长吴志刚等下水搜救发现,孩子落水处地形复杂,暗流汹涌,“就是水性好的成年人,稍不留神都会遇上大麻烦。” 据介绍,事发后,失踪孩子的家长也请来一条渔船,撒网在事发水域1公里两侧来回搜救,也未发现孩子踪迹。夜越来越深,水上警方调来的50吨驳船到位,强烈的白炽灯将水面照得如白昼,大家分工合作,全力搜寻失踪的4名孩子。水上公安分局局长方勇指示救援民警,无论困难多大,代价多大,都要想尽办法找到失踪的孩子。晚8时20分许,记者离开现场时,民警和落水学生家长们仍坚守在码头上,祈祷奇迹的出现。来自水上警方的消息称,4名失踪的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仅9岁,均是家中独子,在校表现良好,父母系新区6千亩蔬菜基地菜农。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