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离
3tea88
超级喜欢喝茶,十足的茶痴。
关注数: 336
粉丝数: 309
发帖数: 817
关注贴吧数: 36
05.28【日常分享】忙里偷闲一壶茶,2018年小白茶 忙里偷闲,喝喝五年前的小白茶,群体种老茶园制作的。还不错,很好喝,除了毫香弱一点,这也是大部分小白茶的弱点。
#副市长违停还怼交警?警方回应# 我不信他是服装厂员工
05.28【日常分享】夜茶:今年的冰岛茶 喝喝今年的冰岛茶。非常好喝,很满意。 新茶,还有一点点青味,但没有不适感,很甜,水很细,无任何苦涩感,也很耐泡。再放几个月青味退去,口感应该还会更好。
半夜,喝茶,撸串 半夜,坐下来喝泡茶,假装撸撸串(普货),摆拍一下,哈哈 串其实盘得还可以,拍不出效果。还是附上两张以前在自然光下拍的仙图吧,阳光加美图秀秀就是最好的包浆。
#著名演员罗京民去世# 怀念《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兽医
天气好,给它们排排队 都是平时自己玩的竹子,上不了台面的便宜货,让各位见笑了。 超级喜欢喝茶,喝茶或者看电视的时候顺便玩玩手串或者撸撸竹子,慢慢的就逐渐变色了,也觉得好玩。
05.25【日常分享】夜茶:单丛黄片 对产品要求很严格,所有产品包装的时候都会再认真检查一遍,看到“落单”的黄片或者茶梗,会挑出来。这就是我平时的高级口粮。 虽是黄片,紫砂壶焖泡,仍然很好喝。
#当我妈开始用贴吧表情包# 哈哈,为这样的妈妈点赞。
05.24【日常分享】夜茶:2020年正岩肉桂 忙忙碌碌的一天又结束了,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喝杯茶,开始夜茶模式。 这是我原来很满意的一款肉桂,轻火茶,香气非常好,很鲜爽,肉桂的品种特征清晰,“肉味”浓,岩韵中等。香气,滋味,耐泡度,稳定性,等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放几年之后香气已经不如以前,而且有微弱陈味,鲜爽度自然不比以前。前几日重新低温复火提香。刚才试茶,熟悉的香气又回来了,水路比以前更好,更细腻,觉得比以前更好喝,特别是放凉以后茶汤的桂皮味更突出。
05.22【日常分享】夜茶:2020年春临沧古树茶 夜茶 2020年春古树茶,原料来自临沧某一茶区,专门挑选高大古树采摘制作的,算是这几年比较满意的生普。 香气高扬,有淡淡的木质香,微苦涩但能快速化掉,回甘不那么强烈但比较持久,整体属于比较典型的临沧茶的特征。这款茶属于偏甜柔型的,清甜,水细柔,层次感也比较好,我一直觉得它在茶叶中的风格就像一位温柔体贴的女孩。耐泡度也超级好,而且风格很稳定。
#大庆东站设女性专用检票进站通道#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夜茶】2018年荒野小白茶 2018年荒野小白茶,群体种老茶园采摘制作的茶叶。清甜,水很柔,好喝,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毫香;不过它的原料本身来自群体种茶园,不能和大白茶对比,所以,不能过多苛求它的毫香。 每天最惬意的事情就是,点一炷沉香,放一首舒缓的乐曲,然后坐下来,好好泡一款茶,静静的,只有我和它。而此刻心里,有无数个它和唯一的一个她。 对某些人来说,惬意,有时候可以很简单,一壶茶,足矣。 朋友,你呢?
05.21【日常分享】午夜,喝老生普 夜半,一壶加两个破烂杯子喝生普。一壶两杯,刚刚好。 2002年老生普,勐海料,滋味仍然厚重,但苦涩感已减弱(尤其是苦底),回甘好。 很好喝的一款茶。
05.20【日常分享】偶得一款很漂亮的豆青釉小杯子 偶得一款杯子,特别漂亮轻巧,豆青釉,玉兰花型,纤细修长,胎很薄很通透,喝高香乌龙茶一流,更是喝单丛茶的绝配。 喝高香乌龙茶要尽量选择薄胎、细长、小口的杯子,能聚香,薄胎也能减少对茶汤热量的吸收。当然,这只是在可能的条件下一种更加讲究的选择,但不是必须的,不是说你拿个薄胎杯子喝高香乌龙茶就一定比拿个厚胎的要好喝很多,没那么大的效果,过度强调效果就是伪科学了。 #茶叶##茶##茶具#
05.18【日常分享】【原创】20230518品茶日记:2020年春临沧单株古树茶 晚上简单喝茶,一茶一壶一盏。 找出一款茶,2020年云南做茶朋友送的一小包茶叶,未曾喝过。标签写的是八百年古树单株,对于单株采摘制作,可信度较高,而类似多少百年这种说辞,我一直持怀疑态度,或许这种说辞更多的只是一种营销噱头,并无恶意。只知茶叶出自临沧,更加具体的区域未知。 茶是好茶,高香,有木质香,滋味很纯净,微苦涩但能快速化掉,层次感略欠,很耐泡。整体来说具有临沧茶的典型特征,从风格判断,觉得更像临沧永德县的茶叶,再具体的区域,就不知道了,但应该可以排除永德棠梨山和忙肺,这两个小区域的茶叶太过熟悉而且特征鲜明。 这是我喝过的很多单株采摘制作的古树茶中少量我比较认可的。我一直认为,树龄不是万金油,单株采摘制作未必就好。山场环境,茶园管理方式,品种,工艺,树龄,这些对成品茶影响的因素,哪个排在前,哪个为主,各有说法,在我看来,排第一的应该是前四者,缺一不可,其次才是树龄因素。遗憾的是,普洱业界逐渐把树龄理论树立成了圣经,它几乎主宰了一切,当然,这里面有人为误导的因素,因为所谓树龄最容易制造噱头,他说树龄几年就几年,连神仙都无法考证,最容易从消费者身上压榨出智商税,过度强调树龄无异于耍流氓。 而对于单株采摘制作,未必代表了优质,我甚至觉得好喝的甚少。临沧田间地头还有不少高大的古茶树,几乎独木成林,几百年树龄是有的,但单独采摘制作的茶叶普遍滋味单一,涩感重且难化开。单株采摘制作,突出的无非是至纯,而换个角度看待,至纯,也很可能代表了滋味单一,缺乏层次感。至纯和层次感,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很多单株制作的茶叶,就存在滋味单一的致命缺陷。而一些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古茶园,所有茶树均来自有性繁殖,品系不一,小范围采摘制作的茶叶,相当于形成了天然的拼配,在纯和层次感之间达到了平衡,这才是真正的好茶。 以前仅为个人看法。
【原创】20230517品茶日记:乌岽老枞柚花香单丛 这是五六年来我每年必入手的一款单丛,每年的品质出奇的稳定。很喜欢这款茶。 今年的新茶,干茶呈黑褐色,有光泽。轻火,细闻干茶还有微弱的火功香(刚焙火不久)。这是以香气见长的一款茶,香气高扬,冲泡的时候感觉到花香扑鼻而来,很舒服。滋味纯净,无苦涩感,无青味,可见虽为轻火茶但焙火焙得很透,这点有别于一些轻火茶。蜜韵显,水路细腻柔顺,回甘强烈而且比较持久,喉韵较深。耐泡度也比较出色而且风格很稳定,尾水虽已出水味但很甘甜而且茶味依然比较足。 这款茶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茶汤放凉了非常好喝,温度下降减弱对口腔的刺激,反而能体会到水中香的出色,茶汤入口真有点像在喝“香水”一样。也适合冷泡,我拿550毫升的农夫山泉瓶装水放进4克茶然后放进冰箱冷藏浸泡三四个小时,冷泡的茶汤另有一种风格,虽香气不如正常冲泡的,但香气淡雅,滋味非常清甜。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