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问沙子 风中问沙子
关注数: 6 粉丝数: 9 发帖数: 465 关注贴吧数: 7
回顾公考之路---给公考做个总结,给过去做个了断(二) 回顾公考之路---给公考做个总结,给过去做个了断(二) 给老婆写论文,写不下去,发一贴,在此立下誓言,写不完论文,不进此吧(学某些小伙伴还挺像吧) 上一贴说道,省考质监局上岸,体检之前还有次国考机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青岛海关,只要1人,审核通过人数是330多人,反正闲来无事,又报了个某公的突击班,其实大同小异,就是做了几套题,按照当时省考的复习模式继续,结果考试成绩行测跟省考差不多71分吧,但是申论打了53分,感觉国考申论分数给的真心低啊,进面试一共四个,第三名是并列两个人。 又报了个7天的面试班,基本上面试班那些答题模式已经比较纯属,本人属于思维比较细微全面型的,综合分析有自己的看法又不是偏颇,平时涉猎较广,基本没什么太大压力的。 国考面试在青岛,反正青岛父母也没去过,一家人坐火车去的,可惜当时正值初春,青岛还有些阴冷,外加做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下了车状态不是很好,考点附近的酒店也不太好,空调响了一整晚,基本没睡好。 第一天去抽签,同一个职位是挨着抽的,竟然抽了个死签,第一个。当时笔试第一的小哥笔试比我多了三分,形象气质真心不错,面试答题自觉发挥正常。
回顾公考之路---给公考做个总结,给过去做个了断,顺便水(一) 出生牛犊不怕虎,省考某县质监局 本人觉得公务员还不错,挺适合自己求稳的性格,怎奈学了个苦逼冷门专业,能选择的岗位不多(后来才发现),大四毕业的时候铁了心的考公务员,没有考研和找工作的打算,因为说实话我们这个食品科学专业不考研能有什么像样工作呢? 一、未雨绸缪,党员、四级都拿到了。 好多公务员岗位除了学位,学历要求,还会要求党员或者英语四级。为了拿党员,我选择去当学生干部,最后拿到党员,还有简历上也多了这个经历(在国考上面试上会有一点帮助),同时也锻炼了当众讲话的能力。 二、大三开始备考,不惜血本准备复习。 1、和考研的混在一起。开始正式准备公务员的时间,其实就是大三下学期,寝室其他人都是考研的,学习那叫一个刻苦。-------事实证明,跟考研的同学混还是有好处的,虽然说各自学的东西不同,但是考公的普遍不如考研的刻苦。跟他们一个作息时间,对自己是个很好的督促。 2、楼主不免俗,加入辅导班。楼主是个坐不住的人,为了考试报了个不出名的补习班,但此班好处是时间长,每周末两天课。好处有两个,时间长能保证自己不太累和烦,第二是时间长能够得到巩固,比那些突击几天上课的效果好多了,而且他们请的数学老师是学校专门叫数学的讲的很清楚(虽然我数学还是不好,但是感觉能够消化的了,如果当时我没翘课或者睡觉的话) 3、图书馆自学,有计划最总要。培训班结束后,就是自己复习了,在图书馆租了个研修间(格子间,最后沦为放书的仓库),本人属于一天真正复习没有多少小时的,比一期准备的小伙伴们差多了,经常被笑话,但是给自己定的计划就是先整套卷子做了几天(只做真题),发现弱项,买了华图的模块(非广告),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做,竟然做完了差不多所有模块。 做完模块,就上午模拟一套,看一套答案。下午看申论(刚开始没写过)。 4、考前模拟,全力准备。临近一个月就笔试了,我采用全真模拟的方法,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饭后,总结。(申论一共写了8篇左右),申论水平属于模板策论性吧。 5、复习过程中,搞了个笔记本,把方法和文章中比较好的语言记录下来,这个给我带来很大帮助。 三、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全过程。 1、报名时,能报的就质监局比较多,市区的不敢报怕有黑幕怕分高,于是报了个某县里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关键这个要两个人,机会大一点。最后报了33人要两个人的职位。 心想到时候找关系,找机会调回省会(本人家在省会)。   2、笔试的时候,正常发挥,还记得成绩发表那天,正好是研究生考试那天,打了136.5分,形成70.5,申论60,上面写了个顺序号1。当时真不敢想是笔试排第一,也不知道这个分数是高是低。后来收到短信说进入面试方知排第一,很兴奋。 3、面试准备,接着报了原来那个培训班的面试班,同学水平不均,我在里面还属不错,所以有了自信。 4、面试准备定做了一套西装,定做的合身且不贵,那天全省质监系统一起面试一百多人,分了四组,本人抽签靠后,大家在会议室呆着聊天,中午不让出去,有盒饭,不敢吃太多,到了下午快六点了,才去面试,都有点饿了,进去有点紧张,但发挥的还行,我妈妈在门口挨个问考完的考生,因为当场公布面试分数的,所以得知我的分数是我这个岗位的第二,因为要两个,所以基本保证上岸了。 5、春节之后。确定录取就是体检了,体检之前自己先去预检了一下(很有必要,我去的是三甲医院,说做和公务员一样的体检,医院直接有这个套餐,事后证明检的比正式体检还细致),体检在省政府集合,几个大客车拉走,拉到一个很远的医院,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去哪里体检,体检合格,回去就各种等待不表。 三、入职。本人还报了当年的国考,是青岛海关,120多人只要一个,要求英语四级(还好老子过了),也进了面试,最后第二没上,后续在表这段经历。面试回来就是毕业季的各种程序,政审也没啥,来学校导员这问了问,我都没见着就完事了。 7月毕业,苦等到8月终于通知上班,于是成了县质监局的一线执法人员。 工资:1900,公积金200+200=400,年终有1万块奖金,平时有点小福利(主要是食品),平时单位经费给大约1000的电话补助,1000超市购物卡(全县就一个超市,而且只有执法人员有福利补助),当时待遇在县里还算不错,省直单位也比县政府工资高点,淡季不是很忙,但经常去下乡,天天土路颠簸,冬天很冷,检查各种食品、水泥、等等的,很辛苦,有的时候去边缘乡镇,天没亮就出发了,晚上才能回来。而且各种结婚、升学宴啥的,都要有份子钱,刚毕业,月月光。从省会到县城还是不习惯,消费地方很少,饭店一点不便宜,各种陪酒,也很难调到省会去,心渐渐感觉还要靠自己走出去。
公务员考试是个二进制问题 公务员考试是个二进制问题。没上岸是0,上岸了是1,。差一分进面试是0,进面试被刷是0,有黑幕被黑是0......,总之无论你怎么看公考,只要参加了,就只有两个结果0或是1。也许你说对手逆天,你败了,对手拼爹你败了,报名报到学霸堆里了你败了......上不了岸就是0。 与其他考试不同,公务员考试是个与别人竞争的黑箱考试,你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你只知道报名了多少人,录取多少人。如果是1:20,你想上岸就要PK掉其他19人,手段可以明可以暗,如果是暗的,你就要有承担后果的风险。 高考你考全国第二,你很牛B,全国高校随便挑。但是如果你公考全国第二,刚好和全国第一报了一个只要一个人的职位,对不起,你今年白考了,而且进入面试的小伙伴不能调剂。 而有的人专业很冷门,考的也很水,但是其他人纷纷第二科弃考了,他就进面试了(真实的例子),逆袭的希望突然就来了,也许最后他就上岸了,变成了1。 如果你想成为1,就只有一个办法,很直接,就是超越其他竞争者,成为最强的战士,成为幸存者,与其左顾右盼,各种娇柔造作,各种抱怨,不如问问自己是否正毫无借口的成为最强的自己。你只有成为最强的自己才有资格参加竞争。 最后说说黑幕,说说拼爹。 如果你不是笔试第一,你凭什么说你被黑了,别找借口。 如果你是第一,但领先后面不多,你凭什么说你被黑了,别找借口。 如果你是第一,领先够多,你面试水平是否很牛,不是的话,凭什么说你被黑了,公考本来就是笔试加面试,别找借口。 如果你是第一,面试第一,体检被黑了,你是否在体检之前自己做了体检并对照相关规定,如果没有,你凭什么说自己体检没问题(见过太多体检有问题被刷,结果候补上了的),别找借口。 如果体检没问题,硬说你有问题,你有没有据理力争,你有没有发动舆论攻势露出你的獠牙,如果没有,那黑的就是你,你一黑一个准。别找借口。 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死在黑幕下了,也没有使某些人丢了官,却依然羡慕公务员,却逢人就说公考黑幕而没有继续尝试和改变,你就是社会黑暗面前的失败者,别找借口。 如果你是官二代,不拼爹吗?想想拼爹是需要代价的,一个高级干部可能因为人事舞弊就失去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要把拼爹说的那么轻松,拼爹不成就成坑爹了。 1找方法,0找借口。 最后说所有上岸的人都没觉得有什么难的,全国第一也是人。相信自己,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哈尔滨毅腾为什么选择站着死-----一名哈尔滨球迷的看法 看了三场中超,毅腾连遇鲁能、恒大、舜天三支亚冠级别的豪强。七场连续客场前三场都输了,但作为家乡球队的球迷,我们感到的是惋惜和热爱,哈尔滨毅腾的表现对得起家乡球迷,而且带来了一股中国足球长久缺乏的骨气,看起来竟然像一支韩国球队。 但有资深网友说毅腾这么拼不仅没有获得胜利,还收获了一大堆黄牌,是意气用事。毅腾真的是只有匹夫之勇的升班马吗? 以我愚见,毅腾这么踢不仅是一种球队精神的体现,其实更是一种明智之举。原因有三: 1、展现血性和拼搏精神: 毅腾冲超之后曾有传言要搬家,可作为有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以来,哈尔滨毅腾是首支冲入最高级别联赛的球队,它背后的是整个黑龙江省的球迷和足球市场的希望,作为第一支球队,哈尔滨的球迷希望的是一支“有种”的球队,没钱、没人可以发展壮大,“没种、没魂”的球队成绩再好又怎样? 只有拼出骨气,才能得到球迷的支持,才能发展地方的足球市场。 2、提高自信和威慑力:首次冲超的球队,未免在冲超赛场有些不适应,升班马就是要在大牌身上找自信,和高手过招才能长进,被动防守只能被人狂揍。这就是“亮剑”精神,经过三役,毅腾敢赢冲超任何球队,敢赢不一定能赢,但不敢赢,就一定赢不了,一见恒大腿先软就不如解散回家了。 3、收获的不止是红黄牌:虽然收获了太多宝石,对后来的赛程不利。但是这只是短浅的看法,哈尔滨毅腾最重要是收获了关注度和尊重。球队最需要什么?所有都知道----钱!钱从哪里来,除了俱乐部投入和球票收入,最重要的是赞助商和广告,作为中超唯一一支没有赞助,球衣空空的球队,只有打出精彩的比赛才能提高球衣广告牌的身价,没有一支企业愿意看到一支抱着头挨揍坚持到终场的球队,也许那能收获一分。 哈尔滨毅腾,不断总结,预计胜利不远了。即使降级又怎样,有了中超淬火,大不了从头再来,加油!中超的新贵!加油!中国足球的新精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