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下的过客
听雨轩下的过客
晋在三秦
关注数: 13
粉丝数: 68
发帖数: 3,603
关注贴吧数: 30
新建太原至绥德铁路山西段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报告服务招标公告
太原至绥德铁路(山西段)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意见书服务招标公告。 8月12日,新建太原至绥德铁路(山西段)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意见书服务招标公告发布。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意见是项目可研批复的重要前期要件,标志着太绥高铁项目正式启动可研批复流程及相关前期工作,有望在“十五五”初期开工建设。铁路前期工作一般流程图根据招标公告: 一、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新建太原至绥德铁路(山西段)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意见书服务,招标人为山西集大原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资金来自自筹,现已具备招标条件,以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的方式组织进行国内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圈1、项目概况:新建太原至绥德铁路正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和陕西省北部,总体呈东西走向,东起山西省会太原市,途径山西省综合改革示范区,向西经吕梁市,跨越黄河后至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预可研推荐方案山西省境内新建线路全长约406公里(含榆次编组站工程及相关联络线工程),其中:正线全长约251公里,设计时速350km/h,途径太原、吕梁等市。联络线长度约63公里;榆次编组站工程,正线线路长度约75公里,途径太原、晋中等市。联络线长度约17公里。工程规模最终以相关主管部门批复为准。2、招标编号:ZKFW2025-06-0763、招标内容与范围:负责组织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相关报告资料编制并通过评审,协助发包人取得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复(或审批或备案)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本招标项目为1个标段。生态红线不可避让性论证报告、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勘测定界报告、各部门核查意见(含保护区核查)、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及踏勘论证报告、节地评价(如有)、土地预审资料及其他所需相关工作等。4、服务期:合同签订后100日历天内完成(生态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延续至土地报批阶段)。5、成果要求:土地预审阶段,取得自然资源部预审意见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核发的《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生态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工作在土地报批阶段取得省级人民政府同意意见)。太原至绥德高铁项目是国家“八横八纵”高速铁路主通道之横向青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至延安高速铁路的组成部分。项目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及“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为规划建设项目)。 项目规划由来已久。2018年11月,太原-吕梁-绥德铁路客运专线座谈会召开,会议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讨论。 2020年7月,太原至绥德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汇报会议在太原市召开。2022年9月,国铁集团发布了太原至绥德铁路等5个《“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拟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公告。2023年4月,太原至绥德铁路勘察设计项目中标结果发布,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项目建设意义重大。项目的实施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需要。吕梁市作为山西唯一未通高铁的地级市,太绥高铁建成后,吕梁将结束无高铁历史,并实现吕梁至北京3小时通达,拉近吕梁、延安两个革命老区与首都北京的距离,增强华北、西北等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快速交流。 同时,项目连接京昆、呼南和包海三大通道。建成后,将贯通“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丰富京昆通道通路选择,并通过衔接包西高铁,形成包海通道的东出通路,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
太原至绥德铁路勘察设计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开工,2023年建成通车!
国家发改委关于新建集宁经大同至 原平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集宁经大同至 原平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发改基础〔2019〕2003号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发展改革委: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新建集宁至大同至原平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铁发改函〔2019〕272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为加快构建呼南高速铁路通道,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提升通道运输服务质量,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同意新建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铁路(项目代码:2019-000052-53-01-001147)。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 (一)主要建设内容。线路起自呼和浩特至张家口高铁乌兰察布站,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接入大同至西安高铁樊家庄线路所,新建线路全长约269.6公里,设8座车站,其中乌兰察布、大同南站为接轨站。 (二)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最小曲线半径: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最大坡度:20‰。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其他技术标准执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远景年输送能力:单向3000万人/年。 三、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建设安排 项目总投资约339.3亿元,其中工程投资331.8亿元,机车车辆购置费7.5亿元。项目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共同建设,资本金70%,计237.5亿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承担50.5亿元(含征地拆迁费用11亿元),由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山西省承担130.3亿元(含征地拆迁费用30.1亿元),由山西省和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财政安排;国铁集团出资56.7亿元,由企业自筹解决(中央预算内投资另行研究确定)。征地拆迁费用依照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经出资各方认可后计入项目地方股份。资本金以外的资金使用国内银行贷款。 项目内蒙古段和包头至银川铁路(含银巴支线)内蒙古段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组建新的合资公司进行管理,项目山西段与大张高铁山西段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省组建新的合资公司进行管理。项目建设工期4年半。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严格按照批复要求落实各方出资。涉及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出的,应分年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建立持续稳定的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筹资模式、资金来源不得随意调整,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深入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涉及活动断裂带、岩溶、膨胀岩、隧道冻害等不良地质路段,要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运营安全可靠。 (三)深化方案研究。做好本项目与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大同至张家口、大同至西安高铁等周边路网对接,统筹城市公交换乘设施建设,实现铁路客站与城市建成区及其他重要枢纽之间的快速连接、便捷直达,提高综合交通整体效率。 (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做好本项目建设涉及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的防护措施,妥善处置弃土、弃渣等,进一步优化工程措施,有效预防或控制不良环境影响,尽快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五)合理确定铁路客站周边开发建设规模、边界和功能定位,做好规划预留和控制,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规范有序推进开发建设。 (六)强化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五、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同步安排外部电源电力工程,确保与本项目同步建成。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军委联合参谋部在通讯迁改等方面给予支持配合。 六、如需对本项目审批文件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调整,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我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附件:招标投标事项核准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12月27日
打造对外开放新支点,汽车客运东南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4月12日从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汽车客运东南站建设进展顺利,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力争6月底前完成主体及外装工程。 据介绍,该站位于太原南站东广场附近,采用一级汽车客运站标准建设,是我市继太原汽车站、建南汽车站、客运北站、西客站、东客站之后又一汽车客运枢纽。2018年,国省干线提质改造工程提档提速,环城高速公路有序退出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太长高速太原段改线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域路网优化布局呈现新格局。今年,我市将积极推进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在完成法定程序后,力争年内实现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今年1月18日通过交通运输部实地评估和审查,正式纳入国高网“十三五”中期规划调整,可争取国家车购税补助资金。同时,我市将加快客运枢纽场站建设进度,汽车客运东南站力争6底前完成主体及外装工程。同步推进设计方案的深度优化,解决人流、车流、物流快速疏解集散问题,实现客运东南站与火车南站的深度融合,打造我市对外开放新支点。 此外,娄烦县二级汽车客运站将于年内建成,完成投资2000万元。 新建古交市二级汽车客运站。积极做好国道108、208、307太原过境段改线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协调省交通运输厅将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项目滚动计划和“十三五”中期调整规划。 加快推进古交——娄烦——方山和阳曲大盂——盂县六岭关两项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完成项目前期,为明年全面启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太原二环绕城高速西北段项目选址方案向社会公示 5月28日,山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发布《京昆国家高速公路太原绕城西北段(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项目选址的公示》,公示信息显示,新建的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总长达到158公里,占地820余公顷,主要途径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忻州市静乐县和吕梁市交城县。 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指的是京昆国家高速公路太原绕城西北段(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工程。据悉,京昆国家高速公路太原绕城西北段(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拟在太原市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忻州市静乐县和吕梁市交城县境内建设京昆国家高速公路太原绕城西北段(太原西北二环)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选址内容包括新建太原西二环高速公路及太古连接线、新建太原北二环高速公路。西二环高速公路总长度98.266km,用地共410.19公顷;北二环高速公路全长60.379公里,用地共410.19公顷。 西二环高速公路走向为:起点位于交城县夏家营镇义望村东侧,与运营中青银高速公路罗夏段在义望枢纽十字交叉,路线向西北经夏家营镇、覃村后折向东北进入清徐县东于镇,经武家坡、方山村、太平庄、沙岩村、六段地、黑岔村后,路线向东避让煤矿,向北设特长隧道8.8公里至关头村西侧,经大川河东侧在郭家社南部设邢家社服务区,向北经刘庄、龙子村,在邢家社北设互通,匝道与省道S316太古线连接,向北过康家社、走马岭、中社、想儿岭、李家社、蒿地足,为避免对-古交市主城区影响,在明扶岭路线折向西北设隧道及桥梁,先后跨越原平河及屯兰河,在冷泉西设冷泉枢纽与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西延TG线丁字交叉,路线继续向西经镇城底镇阴家沟村设镇城底枢纽,该枢纽由阴家沟枢纽和梭峪互通组合而成,阴家沟枢纽预留太原至方山高速公路接线条件,梭峪互通与省道S104相接,主线折向东北设桥上跨汾河、太岚线铁路、引黄管道、太岚天然气管道、太钢尖山铁矿高压管道及省道S104等,向北沿狮子河西岸布设,经炉峪口、嘉乐泉乡、冶元、五子寨、洞沟,在狮子村设狮子停车区,路线向北至静乐赤泥洼乡,终点设十字赤泥洼枢纽与太佳高速公路相接,可接运营中的忻保高速公路,对完善路网此节点起着重要的作用。太古高速西延方案(TG线):起点位于古交市河口镇以北,太古高速K18+800=TGK0+000接西延起点,起点增设古交互通匝道与现运营中的太古高速连接线相接,利用现有收费站、超限站等设备,线位向西北跨紫金沟、磨石沟,过辛庄上、西曲矿,在滩上设桥先后上跨省道太佳线、太岚铁路、古交运煤专线、汾河至项目终点冷泉村西侧,与K线在冷泉设枢纽相接。 北二环高速公路走向为:起点位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扫峪村南,以枢纽式立体交叉的形式与太佳高速相接,路线向东在泉水沟村北转向东南,跨越长决沟、灿家背沟及横梁沟后在西凌井乡北侧设骆驼山特长隧道至泥屯镇北山村北侧,向东跨龙王沟、石后沟及县道X221权西线,在思西村北设泥屯北互通式立体交叉、泥屯服务区,设五家咀隧道,经五家咀、马头村,在马头村东北侧下穿大西高铁,在南白村东侧上跨北同蒲铁路和县道X911三马线,经辛庄村南转向东,在南高庄西南侧设置大盂停车区,后继续向东上跨国道G108,在大盂镇景庄西南侧设大盂枢纽式立体交叉与原太高速公路相通,路线偏向东南,在三畛村东南侧设大盂东互通,上跨杨兴河及县道X224贾城线,经北家庄,继续向东南设牛金山特长隧道下穿北方机械厂产品试验场,转向南,经石沟东村东,在石瓮沟东折向东,经西黄龙头南、东黄龙头南,在小坡村南侧路线转向南,在南社村西设置凌井店西互通连接省道S314双阳线,在凌井店乡南庄村北与国道京昆高速山西省太阳高速公路、太原二环高速公路凌井店至龙白段(东二环)以枢纽式立体交叉相接到达推荐方案终点。
太原站城际卡开始办理 进站更便捷 从3月1日起,太原火车站推出太原至大同、太原至吕梁、太原至古交方向的城际卡。城际卡为10次卡,在有效期内可持卡乘车,无需购买车票,往返都可使用,共可乘坐10次。 旅客可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售票厅龙城馨旅服务台申请办理,签订申请协议后到窗口办理购卡业务,办理时间为每天8时至18时。本卡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有效期为3月1日至6月30日,10月9日至12月28日,有效期内未使用完毕的乘车次数将作废,非有效期须购票进站乘车。按照规定,城际卡可乘坐车次为,太原至大同准乘车次:K7804/3、K7802/1、Z7806/5,太原至吕梁准乘车次:Z7835/6、K7831/2、Z7837/8、K7833/4,太原至古交准乘车次:4617/8、4619/20。 购买城际卡的旅客在候车时可到一楼软席候车室享受专区候车服务,持城际卡在软席候车室候车的旅客在该次列车检票前由进站专用通道提前进站乘车。城际卡仅限本人乘坐指定区间使用,中途下车未乘区间票价不退,越站乘车时需补收超出区间的票款。城际卡须随身份证使用,不得转借,遗失不挂失,不补办。进站乘车时,由车站工作人员检票,记录乘车次数,一经检票,次数不予恢复。此外,购买城际卡不参与“旅客积分”服务,发售城际卡暂不提供旅客报销凭证。
汾河古交市区段二期工程蓄水 荒滩变身水景公园 汾河古交市区段二期工程蓄水 11月15日,随着汾河古交市区段河道内三道钢坝缓缓升起,汾河水库河道水面缓缓抬高,汾河河道古交市区段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正式开始蓄水。 为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提高汾河河道防洪标准,促进晋祠泉水复流,2016年10月,在历年治理美化汾河的基础上,古交市组织实施了汾河河道古交市区段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这项工程是我省2016年度唯一的全国江河湖库水系联通项目,是我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12个工程之一,同时亦是我市为促进晋祠泉水复流的重要建设工程。蓄水完成后,汾河古交市区段连续蓄水水面增至4.25公里,将对我市的水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汾河荒滩变身水景公园 11月18日一早,晨光在城市上空盘旋,初现的阳光搅碎了初冬微微的寒意。晨练的古交市民们自发聚在汾河边,激扬的音乐,蓬勃的舞步,为清晨的古交汾河景区增添了点点靓丽。多年治理及成功蓄水,让这个昔日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汾河荒滩,变成如今一河碧水穿城过、两岸美景绕山城的绿色主题公园,这里已经成为了古交市民休闲、健身、游玩的好去处。 在汾河边,记者遇到了正在跳广场舞的市民郭云田。老郭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来汾河边跳舞健身,谈到古交市这样规模巨大的治汾工程,他的脸上流露着满意和自豪:“我从小就生活在汾河边,记忆中汾河滩就是一条曲折肮脏的小水沟。以前特别羡慕太原市区的汾河景区,总想着啥时候我们家门口也能有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去处。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如今的汾河古交市区段,原先泥沙堆积、垃圾遍地的河道变得笔直通畅,蓄满水的汾河水面,最宽处达到一百多米,波光粼粼间,间或有水鸟擦过水面,又旋即掠起。“这是我记忆里汾河最美的时候。”郭云田笑着说。 跨河钢坝形成瀑布新景 与太原市区汾河景区不同,汾河古交段水面呈现阶梯状,依汾河走势的自然落差,借助新建成的三座可自动升降的蓄水钢坝闸,人为形成三个落差明显的水面,三条瀑布带横亘于汾河水面,甚是美观。据了解,新建的钢坝最宽的有112米,是迄今为止全省跨度最大的钢坝闸。 汾河古交段处于汾河水库与汾河二库之间,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河段原有的泄洪功能也不容忽视。 “钢坝闸与橡皮坝相比,不但结构稳固耐用,而且泄洪能力更强。”施工人员介绍,按照建设标准,从滩上桥到铁磨沟沟口约6.3公里的河道范围内,可满足1500立方米/秒流量不淹没景观绿化带的防洪要求。钢坝闸门升起闸门可蓄水,放倒闸门可行洪,闸门启闭速度快,一般在几分钟之内即可完成,完全可以达到快速泄洪的目的。 上蓄下补治理分三步走 古交市水务局介绍,古交市汾河段位于汾河中上游,从西向东横贯古交,流入万柏林区,过去,沿河两岸的工业污染和人们顺流倾倒垃圾的积习,严重损害生态、市容,并直接影响着我市汾河景区的水质。 2016年,水利部和山西省联合批复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作为我市恢复晋祠泉水的重要建设工程,古交市汾河河道治理通过上游蓄水,提升下游河道渗漏补给量,促进地下水位上升,将为下游晋祠泉水复流起到积极作用。 工程规划分三个阶段完成,二期工程结束后,原先泥沙堆积、垃圾遍地的汾河河道古交市区段变得笔直通畅,最大可达到84.6万立方米的蓄水量。经测算,二期工程河道渗漏补给量达到1.3立方米/秒,对加快晋祠泉复流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为防治汾河水在古交市区段受到污水污染,古交市还在汾河沿岸铺设了总长11.46公里、直径1米的两条地下集污管道,实现了市区污水收集“全覆盖”,防止市区污水排入汾河。 下一步,依据我市“十三五”期间大水系建设思路,古交市将在2018年启动汾河河道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对一期工程以东的下游段10公里汾河河道清淤疏浚、加固堤防、建蓄水闸坝,沿岸添增园林景观,以形成古交至汾河二库完整连续的生态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