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东 西北之东
关注数: 306 粉丝数: 497 发帖数: 8,892 关注贴吧数: 26
沉睡亿万年的兰州水墨丹霞地貌揭开神秘面纱!!! 2021年5月1日,沉睡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兰州水墨丹霞景区正式开园接客。开园当天人员爆满,受疫情和接待能力限制,当日13时景区即通告因人流量已达峰值暂停接待新游客。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是兰州市重点打造的一处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地质研学、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景区位于黄河之畔,具体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杏花村,距离兰州市13公里,距离兰州中川国际机场30公里。景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规划开发400平方公里,核心游览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分两期打造,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2019年4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景区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建成开园运营。 据地质专家考证,兰州水墨丹霞地貌已沉睡一亿五千万年,是全国距离城市主城区最近的丹霞地貌群,被称为“八百里火焰山”。兰州丹霞有“九最”:面积最大、地貌种类最全、形成时间最古老、发现时间最晚、保存最完好、离城市最近、原住居民最少、文化积淀最深、名人经过最多的丹霞地貌。兰州水墨丹霞以红山湾地貌为主,兼有丹霞崖壁、孤峰、幽谷、一线天、风动石等奇特景观,是地质历史的天然记录本,是西北干旱区不可多得的原生态、高品位的风景造型地貌,堪称丹霞地貌景观中的精品。由于天气和日照的差异,这里阳坡和阴坡分别形成不同的景观风貌,自西向东阳坡主导色调为橘红色,自东向西的阴坡主色调为深绿色,两种地貌交相映错,奇景迤逦。对于兰州水墨丹霞壮丽景观,有诗曰: 赤橙黄绿青蓝黛,疑是神工画虹霓。 水墨丹青泼锦绣,天地大美而不言。 人间丹霞华彩衣,千古神韵世所稀。 沉睡大地亿万年,一朝面世惊世人。
天水:秋雨绵绵 挡不住游客畅游的脚步(组图) 2017年“中秋”和“国庆”结伴而来,加上今年天水高铁的开通,麦积山大景区聚满了游客,迎来了十一假日旅游的高峰。图2:凌空栈道上游人如织   黄金周首日,麦积山大景区接待游客2.99万人,开启了景区“人从众”模式。长假第二天,继续以5.428万人的游客量领跑甘肃旅游景区。长假第三天,绵绵秋雨并不能阻挡游客来麦积山旅游观光的热情,早上8点多,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打着雨伞、穿着雨衣,已经在细雨中排成了一条条长龙。图3:雨中等候参观石窟的游客图4:排队等候的游客图5:景区临时停车场航拍   秋雨添新景,美景召游人,“麦积烟雨”奇观频现,丹霞绝壁上的千年石窟在烟雨的掩映下,彰显出独特的神秘魅力。游客们虽然经过雨中较长时间的排队和等候,但都纷纷感叹不虚此行,对麦积山这座“东方雕塑陈列馆”精妙的石窟造像艺术赞叹不已,对古人的智慧和毅力充满了钦佩。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搜狐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平台,也对麦积山景区近日的旅游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图6:全国各大媒体对麦积山旅游情况的报道   为了更好地做好“双节”黄金周接待工作,保证假日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麦积山大景区管委会在节前启用了5000多个车位的峡门临时停车场;大景区全面启动了“智慧旅游”系统,开通了线上和线下多条售票通道;开设了两条临空栈道参观路线,提升游客通行率;设立了公安、交警、工商、交通、卫生、运管、森林武警、消防等部门组成的联动工作机制。这些措施有效加强了景区内外统一管理,及时解决旅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了景区旅游安全和秩序。   长假前三日,麦积山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1.6万人次,据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麦积山大景区单日和综合游客接待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图7:麦积山景区停车场航拍图7:景区临时停车场航拍图9:景区临时停车场航拍图10:旅游车辆排队驶入景区图11:部门联动保障旅游安全图12:麦积烟雨奇观图13:植物园飞瀑
【大美甘肃◆丝路明珠】甘肃,为何能从亚洲脱颖而出?自驾小地理 甘肃,为何能从亚洲脱颖而出?原创 自驾小地理 2017-07-22 10:23 甘肃有啥特别?说起《孤独星球》,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本影响中国第一代背包客走上探索之路的旅行圣经,至今仍是旅行指南行业的老大哥。2017年7月11日,《孤独星球》公布2017年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Top 10,让人惊喜的是,高居榜首的就是咱们中国的甘肃!但是,很多人一提到甘肃,立刻想到小时候被语文老师逼着背诵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穷山恶水、落后闭塞这些关键词嗖嗖地蹦出来(也许还有一碗不正宗的兰州拉面...)。 甘肃,真的担得起《孤独星球》颁的这个头奖吗? 为什么是甘肃,而不是其他地方? 01 翻开地图,镶嵌在祖国西北大地上的甘肃,看起来像一个呈西北-东南向的哑铃,它东西长1655千米,南北最宽处530千米,最窄处仅25千米。然而这还不是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景观而言,地球上各个部分都各具特色,不能互相取代,也难分优劣。 但一般来说,领土辽阔的国家,会拥有较多独特的自然景观,而甘肃只有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远不如新疆等省区,但它却拥有除海洋之外的一切自然景观:草原、森林、高原、冰川,沙漠...(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可放大查看)鸣沙山与月牙泉(摄影:百合香)牧草青青的山丹军马场七一冰川(摄影:牧雪祁连)
给力2015----大项目助推:天水加速向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迈进! 年终岁尾,在2015年即将结束之际,天水市体育中心和天水高铁南站站前广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天水市委、市政府为全市“十二五”规划的完成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振奋人心的消息令全市人民倍受鼓舞! 2015年,天水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甘肃省经济文化生态示范区,天水列入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布局重要节点城市的重大战略机遇,统筹兼顾,加大投入,奋力而为,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全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 2015年,天水市开工建设的城市项目之多,投资之大,对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之深,为天水“十二五”时期历年之最!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和陆续建成,畅想未来,一个山青水秀、高楼林立、交通发达、供水充足、功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正向我们走来。回顾2015年,新年伊始,1月9日,甘肃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的开工建设,拉开了天水一系列重大城市项目建设的序幕。随后,藉河大桥和罗峪河桥(3月中旬),天水机场迁建工程试验段勘探工程(4月10日),秦州区大众中路人行天桥(9月中旬),南山1号(9月19日),上亿广场·台湾士林不夜城项目(10月10日),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成纪新城八万吨地下净水工程、罗家沟大桥及接线工程(10月18日),天水市藉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续建工程(10月23日),藉河风情线两岸楼体亮化工程(10月),秦州大道、天水市第三中学迁建和财政易地搬迁秦州藉口项目(11月4日),阳光时代广场(11月27日),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杨家湾调蓄池暨藉口水厂至西十里输水管道工程(12月4日)等重大项目,如雨后春芛般地相继开工建设。同时,天水市藉河南路西延段一期于6月份全线贯通,成纪大道主车道于11月20日全线贯通,天水市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于12月4日投入运行;今年2月,天水市顺利通过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省级评审;今年4月,天水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秦州新城、成纪新城、颖川新城、东柯新城和中梁空港城、三阳川新城等加紧建设和筹划。 一。2015年1月9日,天水市政府与省建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甘肃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开工奠基  (1月9日上午,天水市政府与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甘肃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开工仪式在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据悉,天水总部经济城项目是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棠工业园发展的核心区域,项目总占地面积301亩,总投资26亿元,建成后新增税收近2亿元。天水总部经济城项目分为办公、住宅、酒店、商业四大功能区块,总建筑面积约62.8万平方米,地上面积约43.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约19.3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周期自开工之日至2019年6月底,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建设完成。(甘肃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鸟瞰图)
天堂般的所在---------甘肃“香格里拉”:扎尕那 人间仙境:迭部扎尕那: 扎尕那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石”,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扎尕那,我来了。你让我作别都市的繁华、远离喧嚣的人群;让我忘记了旅途的劳顿、也顾不上一路仆仆的风尘,内心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想象。 扎尕那,白龙江水在山间奔流,牛羊在开满山花的的草坡悠闲地吃草。远远望去,圣洁的白塔、高低错落的藏式踏板房、层层叠叠长满青稞的梯田、高大的青稞架杆恰到好处地点缀在绿野、石山、林木间。走进扎尕那,我尽情贪婪地呼吸这里混合着草香、花香、果香的空气,任凭令人窒息的美景震撼你的视觉。 此时晚霞沐浴着这片神秘神的圣地,迎面山坡上,那刚收获过的梯田里、微微泛黄的草场上,姿态各异的牛羊,清晰可见。牛羊的背后,是两座高耸在云雾中的山峰,他们威武雄壮、凛然峙立,俨然就像两位严阵把守的山神。而那些亦黄亦绿的树木,或绚烂或苍郁地林立着,就如同一列列旗帜鲜明的战士,时时刻刻年年岁岁,守护着身后的家园,守护着这片古老而纯净的土地。 优美独特的风景,让我感到如临仙境,留恋忘返。在这里,所有的语言都苍白无力,唯有云白风清,心旷神怡,物我两忘。
支持兰州合并白银区和临洮县,组建10个区的特大城市! 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来扶持中心城市发展的策略,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取得了成功,如昆明合并东川市,合肥合并巢湖市,乌鲁木齐合并米东等,都使这些省会城市,不但扩大了城市规模,增加了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而且有了更大发展空间,也进一步增强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兰州作为甘肃的行政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受地形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城市扩张很慢,周围很难有扩充和发展的空间,也没有建设卫星城的地区,来分散主城区的压力。且兰州现在的城市人口,经济总量等,在西部的省会城市中,都处于中下游水平,甚至在西北地区,兰州也丢掉了第二大城市的地位。 甘肃也可以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来扶持兰州的壮大,使省会兰州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1.白银区回归兰州,改为兰州市白银区,白银市政府搬迁至靖远县或平川区,重新建设新市区。 2.临洮县划归兰州市,改为临洮区。成为兰州南部地区的后花园。 3.榆中县设为榆中区,榆中作为兰州的东部城市组团,近几年发展较快,引洮工程的全面贯通,解决了城市发展的水源问题,设区的时机已经成熟,榆中的川地能为兰州城市东扩,提供很大的土地面积。 4.皋兰县设为皋兰区,虽然皋兰县经济比较落后,但地理位置很优越,在兰州市,白银区和兰州新区的中心地带,未来还是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这样调整后,兰州便成为一个由10个市辖区组成的城市结构模式。4个中心市辖区(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加5个卫星城区(红古区+白银区+榆中区+临洮区+皋兰区)再加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这样,兰州不但扩大了城市规模,有了城市向四周宽展的广阔区域,而且对于巩固兰州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安定区也可以划归兰州,变为兰州东部的一个卫星城,成为兰州的第11个区。 将定西市改为陇西市,定西市政府搬迁至陇西县,消灭掉定西这个中国最贫困城市的名称。因为安定区作为定西市的市辖区,经济发展还比不上下属的陇西县和临洮县,没有市辖区的统治地位。再者安定区位置偏西,离兰州太近,不在定西地区的中心地带,难以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而陇西县不但地理位置居中,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而且经济发展也比安定区快,加之地处渭河谷地,川区面积广阔,建城条件更优越,更有发展潜力。
甘肃宁夏共同合作,恢复东祁连山生态,彻底改善陇中,西海固气候 甘肃宁夏共同合作,恢复东祁连山生态,彻底改善陇中,西海固气候环境; 从甘肃的武威古浪县和天祝县,向东依次经白银景泰县,白银平川区,宁夏海原县,到宁夏固原市,接六盘山,为祁连山系的东延段,俗称东祁连山。 东祁连山是一条很重要的生态屏障,它的北面为腾格里沙漠,南部为甘肃的陇中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即甘肃陇中的兰州,白银,定西,及平凉的静宁,庄浪,和宁夏南部的海原,西吉,固原,俗称“西海固”地区。陇中和“西海固”一带均为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干燥少雨,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很多地方严重缺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通过大力的植树造林,恢复东祁连山的生态系统,使东祁连山真正成为一条绿色的生态屏障,不仅能阻挡腾格里沙漠的南侵,而且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彻底改善陇中,西海固干旱的气候环境。 虽然东祁连山,不是以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山脉存在,而是由一系列点状的小山脉组成,但这一系列点状存在的小山脉,却原本就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存在。东祁连山从古浪县自西向东,依次有天祝县北部的毛毛山原始森林;兰州新区北部的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景泰县西北部的昌灵山原始林区;白银市刘川北部的哈思山林场;平川区北部的贺家山,黄家哇山林区;平川区红会东部的掘吴山林区,大洼地山林区;海原县南部的南华山原始森林;固原市西部的月亮山原始森林。 这一系列点状存在的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山脉,为构建东祁连山生态屏障,提供了主观上的可能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而这些天然森林山脉所在的地区,多为偏僻的地广人稀之地,为恢复生态而需搬迁的人口数量也不多。通过植树造林,以“同心圆向外扩展”的形式,扩大这些天然森林的面积,再“以点串线”,把这些点状的天然林山脉连起来,就可以组成一条从祁连山,到六盘山的东西连通的,庞大生态屏障。
甘肃宁夏共同合作,恢复东祁连山生态,彻底改善陇中,西海固气候 从甘肃的武威古浪县和天祝县,向东依次经白银景泰县,白银平川区,宁夏海原县,到宁夏固原市,接六盘山,为祁连山系的东延段,俗称东祁连山。 东祁连山是一条很重要的生态屏障,它的北面为腾格里沙漠,南部为甘肃的陇中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即甘肃陇中的兰州,白银,定西,及平凉的静宁,庄浪,和宁夏南部的海原,西吉,固原,俗称“西海固”地区。陇中和“西海固”一带均为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干燥少雨,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很多地方严重缺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通过大力的植树造林,恢复东祁连山的生态系统,使东祁连山真正成为一条绿色的生态屏障,不仅能阻挡腾格里沙漠的南侵,而且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彻底改善陇中,西海固干旱的气候环境。 虽然东祁连山,不是以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山脉存在,而是由一系列点状的小山脉组成,但这一系列点状存在的小山脉,却原本就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存在。东祁连山从古浪县自西向东,依次有天祝县北部的毛毛山原始森林;兰州新区北部的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景泰县西北部的昌灵山原始林区;白银市刘川北部的哈思山林场;平川区北部的贺家山,黄家哇山林区;平川区红会东部的掘吴山林区,大洼地山林区;海原县南部的南华山原始森林;固原市西部的月亮山原始森林。 这一系列点状存在的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山脉,为构建东祁连山生态屏障,提供了主观上的可能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而这些天然森林山脉所在的地区,多为偏僻的地广人稀之地,为恢复生态而需搬迁的人口数量也不多。通过植树造林,以“同心圆向外扩展”的形式,扩大这些天然森林的面积,再“以点串线”,把这些点状的天然林山脉连起来,就可以组成一条从祁连山,到六盘山的东西连通的,庞大生态屏障。 陇中和“西海固”一带,历史上也是山青水秀的地方,但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和长期的过渡开发,历史原因造成的生态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已经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为此,甘宁两省一直投入巨大的资金,以期把这一带很多的人口迁移出去,但大量的人口搬迁,只是无奈之举,“治标不治本”,并不能彻底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这里又有黄河从中间穿过,是黄河和渭河的很多支流的发源地,也是黄河泥沙的来源区。甘肃和宁夏可以共同向国家申报,把恢复东祁连山生态,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争取国家的生态投资,以尽早改善这里的气候环境,建设美好的新家园,为我们甘肃和宁夏的后世子孙,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由于本人技术有限,没办法配上相应的卫星地图,希望有能力的吧友,能帮着配一些更直观的卫星地图,能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我的想法。)
清凉夏日:天水甘谷古坡草原,张川关山草原------欢迎您! 古坡位于天水市甘谷县东南部,藉河上游,与天水的关子镇接壤,距甘谷县城28公里,总面积132.8平方公里。古坡河东西横贯全境,风景区以草原风景为主,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34.2%,14万亩的天然牧场,并有石鼓山、海潭寺、石门峰、龙台峰、花园崖、老虚崖等几十处景点。其中,位于朱圉山主峰之上海拔2625米的石鼓山,因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有石鼓不击鸣,鸣则兵起”的记述,而备受史学家重视。建于元至正年间的黑潭寺,傍山取势、葱林环抱,寺潭相依,典雅之至。 古坡草原系秦岭山脉之余脉的西延,沟谷清溪常流,成片的天然次生乔灌木和牧草覆盖,宜于畜牧,海拔最高2716米(石鼓山),最低1760米(下石沟门),相对高差956米。年平均气温7.4℃。为大陆性季风气候,但由于海拔相对落差大和地形影响,其主要特征为:一是热量资源的垂直分布明显;二是降水量多,年平均降雨量600-700㎜;三是光照较少,无霜期短(90-140天)。即使在盛夏时节,古坡草原也会透露出一丝一缕的清凉意味,是天然的纳凉避暑胜地。 古坡草原的草称为“草毯”到处生长的是野燕麦、狗尾草、野芦苇、蒲公英、车前草、大小蓟等等,生命力强得惊人,一直那么鹅黄春嫩,冰草一类的线叶草也是,在这里规矩得很,并不疯长,像是被每月修剪一样。像那些不粘土也能茁壮成长的棘藜树、野海棠、多种自生岩崖灌木等“恶草”在这里不见了踪影。这样的植物组合充满着神奇的未知之迷,使脚下的草地完全不像自生的草坡,更像精心培育的草坪。可以断定不是海拔高的原因,不是水土不服的原因、亦不是缺少种子的原因,而是那些植物缺乏一种积极进取的个性,被这茫茫的小草挤出去了。细辨脚下的“草毯”,那“草毯”上却点缀着密密的藏饰一般鲜艳的毛茛花,要知道毛茛是只在温暖背风的水边才有的,在这高高的山顶上如此繁荣旺盛,再没有任何一种水生植物如此让人感受到这片草原的神秘。
2014(甲午)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2日在天水举行   2014(甲午)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2日上午9时50分在甘肃天水伏羲广场举行,海峡两岸将首次“同时异地”举行公祭伏羲活动,台湾嘉义市大天宫将与天水伏羲庙同时进行伏羲祭祀。   6月1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兰州召开2014(甲午)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相沿成习。公祭伏羲典礼于2005年升格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 海峡两岸将首次共祭人文始祖伏羲 甘肃日报兰州6月10日讯 (记者李满福)已经连续举办了24届的公祭伏羲大典,今年将首次实现海峡两岸共祭。这是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新讯息。   伏羲是华夏各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薪火。   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据《史记》等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的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河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到了明朝形成定制,一年春秋两祭程序严谨,场面壮观。1988年,天水市恢复了历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礼。2005年,该公祭活动升格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至今已举办了24届。   今年6月22日举办的第25届公祭伏羲典礼,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侨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为扩大伏羲文化影响,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体现“同根同祖、中华共祭”主题,今年将首次实现海峡两岸共祭。据悉,天水市举办公祭大典的同时,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嘉义市大天宫,也将同步举行共祭伏羲大典。
天水市体育中心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征求市民意见  水 市 体 育 局 天水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公室 关于市体育中心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及建议的公告   市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是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选址在麦积区廿里铺,北临天北高速公路,南临羲皇大道,东至罗家沟,西至秦东经十路,西邻羲通公交麦积总站。规划面积436亩。建设内容为“一场两馆一校一公园”。即,20000座体育场、5000座体育馆(固定座位3500座、活动座位1500座)、1500座游泳馆、500名学生规模的体育运动学校及全民健身主题公园。   2013年以来,该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土地预审意见书的申报审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发布了设计方案和地勘招投标公告,征地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该项目建筑设计招标公告于2013年10月21日发布,2013年11月1日17时投标报名截止,2014年1月6日,在市招投标中心按期开标。按照“专家评审、市民参与、综合分析、科学决策、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采取“摇号抽签、暗标评审”的办法,评标委员会7位专家对8个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评审,推荐中标候选方案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太极时空”方案、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敬天”方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丝绸之路”方案;推荐备选方案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麦积烟雨”方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天上之水、陇中之盘”方案。为了好中选优、优中选精,优选出符合天水经济文化特点的设计方案,现将5个候选和备选方案予以发布,请广大群众参与评选,希望通过电话、来信、面谈等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进行受理。   受理时间:2014年1月16日至1月31日,共15天。   受理部门:天水市体育局、天水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员:刘海仙 邢天峰   联系电话:0938-8239125(市体育局) 0938-8555156(天水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公室)   天 水 市 体 育 局   天水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公室   2014年1月16日 候选方案(点击观看视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太极时空”方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tianshui.com.cn%2F%3Fuid-2-action-viewspace-itemid-111416&urlrefer=52224b84734148dad6fb8aa1c2335575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敬天”方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tianshui.com.cn%2F%3Fuid-2-action-viewspace-itemid-111417&urlrefer=f284daf08ac1bca20d6229c38740bc92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丝绸之路”方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tianshui.com.cn%2F%3Fuid-2-action-viewspace-itemid-111418&urlrefer=52a12cc1f9954654c06a93c50669da73 备选方案(点击观看视频):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麦积烟雨”方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tianshui.com.cn%2F%3Fuid-2-action-viewspace-itemid-111419&urlrefer=9879e8feb75a07676de371f2b57a6b48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天上之水、陇中之盘”方案
天水暴洪致25人死亡和失踪-【CCTV13,CCTV4,新闻联播】持续关注 天水市暴洪灾害已经致使25人死亡和失踪  一、受灾情况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我市多次发生暴洪灾害,各县区普遍遭受了“6·20”、“7·8”和“7·21”、“7·25”四次特大暴洪灾害和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波及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具体灾情如下:   经统计,6月20日以来的多次暴洪和地震灾害致使我市7县区113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1920村26.89万户次122.26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672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75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3.91亿元,基础设施损失53.08亿元,公益设施损失0.85亿元,家庭财产损失11.14亿元,工矿业损失0.66亿元,其它损失3.11亿元。分次损失为:“6·20”暴洪灾害损失17.15亿元,“7·8”暴洪灾害损失37.18亿元,“7·22”暴洪灾害损失8.37亿元,地震灾害损失10.40亿元,“7·25”暴洪灾害损失9.65亿元。特别是在“7·25”暴洪灾害中,秦州区南部的娘娘坝镇、大门乡等7个乡镇遭受严重的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目前,我市秦州区娘娘坝镇沟门村、杜家庄村、长河村等3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组因道路、通讯中断而与外界失去联系,受灾情况不明。 二、暴洪灾害人员伤亡情况   截止7月27日上午10时,天水市暴洪灾害致使25人死亡和失踪,其中:死亡21人,失踪4人。具体为:   1、7月22日,麦积区社棠镇社棠村在建的园城小区发生一起山体崩塌事故,致2人死亡;因泥石流,麦积区道北街道何家村1人死亡;中铁二十一局宝兰客专三标段伯阳镇1名工人死亡。   2、7月25日,强降雨致秦州区娘娘坝镇15人死亡、4人失踪;秦州区大门乡1名村民死亡;武山县四门镇1名村民死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