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壞せ小槍 壞壞せ小槍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20 发帖数: 14,672 关注贴吧数: 131
知乎上看的,吧友们看完有何想吐槽 我就读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一所珠海的三本院校。我几乎是没有犹豫的就选择考研。不过我目前没有太多的想法和清晰的目标,只是想要去考研。 我的堂姐堂哥就读于广东省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堂哥硕士在读,入学的时候已经和学校签了硕博连读,但是他的导师一直在帮他争取去香港读博士。 我的家姐成绩稍微次一些,但也是在汕头大学里面属于拔尖的学生。较之我接触的同学(包括家里的亲戚),她算是很用功读书的一类,高考发挥欠佳,但是我觉得倒也不是坏事,因为在汕头大学反而享有一些很好的机遇,比如跟着老师做项目,暑期公费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我的表哥再次一些,高考只接近一本线,后来考研报的中山大学,分数差了一分。现在汕头大学读研究生。表哥属于那种比较有远见的人。虽然没有考上目标大学,但是他一直告诉我,研究生不过是他学业的一个踏板。他觉得低一点也没有关系,读研阶段还可以继续努力争取更高的成绩有他现在又很明确的读博目标。读博一点,是家里人不想到的。母亲就一直希望我顺利的读完研究生,到大学教书。在父母眼里,我是懒惰的,只能干清闲的日子的人。 我还有一个专插本的表姐,她高中出了一点情况没有能好好读书,但是插本的时候也是很认真的学习。应该也会选择继续考研。大概在这种家庭背景下,我会潜移默化的觉得研究生比较必要的一个教育阶段。 另一方面,我对三本院校的学术氛围和考试制度感觉不满。我的宿友基本是不去上课了,但大二就不挂科了。我们上机的考试是可以用U盘互传答案的,平时考试也有划重点题型,也会流传各种试卷,每到考试周,人的自私心理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很多学生考前突击赢得了奖学金。我的成绩中等偏上,每一次都感觉被鄙视了一样。有同学会说:「你不是特别喜欢问老师问题吗?」在他们眼里,问老师问题是已经是很奇怪的事情,认真坐前排听讲也很奇怪的。每次我去图书馆,宿友都会来一句:「又去装逼了?」话题感的缺失令人觉得难免孤单,大多数学生浑浑噩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毫无兴趣,对未来没有想法,看不得长文字。 考试成绩方面,每次都会出现奇怪的现象。A同学抄B同学的试卷,结果A同学成绩比B同学高十几分。C同学被点了3次名,考试抄了D同学的,结果比D同学多了几分。这次大二数电,模电,复变,概率论,高频,Protel,大学物理都是原题(整一张试卷一样或老师画题),两个学期就考了20门科目还包括体育,英语,思修,而且CAD和Protel可以用U盘互传答案…… 图书馆的灯越开越暗,宿舍的网速越来越快。安基路刚刚修好,南门呈现一派繁华景色。情侣们搂着腰,相依偎着,仿佛底下的路就是人生。基友们举着酒杯,高呼友情万岁,他们在浑浊的空气里,向辅导员又敬了一杯酒…… 总的来说,我选择考研不只因为家庭原因,更是对高等教育的失望,以及对科研生活的向往。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