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396♬
展鹏1530984367
喜欢分享自己的想法,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
关注数: 10
粉丝数: 7
发帖数: 76
关注贴吧数: 8
有无人试一下😉😉
还不如继续封着 这和原来老师那通行证进出学校有什么区别?又一次封学生不封老师?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里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仔细想想伏羲三皇时代,人们追寻于道,顺其自然。 五帝时代,以得治天下,禅位制就是表现。 周朝的仁,也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复"周礼"。 接下来人们遵循义,这个义有义气,有忠君,有忠于父母,。。很简单的理解就是,哪怕是违背律法的事,人们为了义也会去做。比如劫法场,忠言会获罪等等。 再者到现代,常听到的一句话叫,我又不违法,,这个法我觉得就是"礼",,为什么呢?,法就是明文规定的"礼"罢了。。 那么"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代表了混乱的开始,,这让我想到近几年的乱象。那么接下来将是混乱降世吗?家不是家,国将不国吗?
那不是我爱的学校,也不是我敬佩的老师 我从幼儿园到大学,呆的时间最多的就是学校。上学是为了要学什么? 我认为有三点,按重要程度从低到高列举。 1)学习。学习基础学科,算是一种基础工具吧,让我们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更如意一些。专业课,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为了自己以后谋生的手段。对于少部分人,可能是为了“华丽自己”,也可能为了进一步想去了解这世界的放大镜。 2)为人处世。书本会教我们诚信,尊严,自爱等等。老师和同学会教我们一部分与人相处之道吧。 3)思考自己,强大心灵。思考自己为什么学习?你在学校,在家里,在自己心里给自己的定义?学习带给我什么?成绩带给我什么?失败和成功我自己如何定义?我是怎样的我?我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等等 但是现在学校着重第一条,第二条可能会涉及,第三条基本就没有了。在分秒必争的中考,高考。哪个老师会去让孩子去思考自己?只有学习,学习。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去为之奋斗?大学出来四年,也许没有在社会上四年的人会挣钱,会为人处世。那大多数人所谓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哪? 我认为学校本就应该和社会“脱节”,大学可能叫半只脚踏入社会。社会节奏快,让人们“自我处理”的时间都没有。经常的办法就是买醉,买“一夜”,睡一觉,在游戏宣泄等等。 学校本应该放慢节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我思考,思索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老师从其旁引导。人并不一定都要上大学,上高中。也许你在高中或大学期间明白了自己的路,那么辍学又何妨?当明白学习是为何,那么便会专心的去学习。人生而百态,路当然不止一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播真理之道(自尊,自爱,自立等对自己而言),传播为人处世之道(诚信,尊老爱幼,谦逊等对外而言); 传授学生自己明白的“智慧”(知识,专业技能等等); 解烦恼之惑(由身体的欲望、贪婪、愚痴、仇恨等负面因素引起);解知识之惑(由生存环境、所学知识、人生经历构成的认知障碍引起)。 可现在师者又能做到几条,学校又能否为此提供相应的环境?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 当我读到木心先生的这句话时,我知道在520送给我异地的女友什么了。我想给她写一封情书,一封思念,爱她情书。 现在虽然订个花,邮寄个礼物都很方便。当天可以视频说我爱你,不用像以前一样睹物,观景思人了。当我写的时候发现我想说的话很少似乎一句我爱你就能概括。 我回忆以往,吵架的画面不由得涌上心头。我发现我总会说,“你不要怎么样,怎么样。你改变这一点很难吗?”如今冷静下来,发现她确实改了,冷战时会语气淡淡地回答我的话,会听我说话然后嗯两声。但是我总是不知足的想改变更多。 我一直以为恋爱是为了和心爱的人相互磨合,是双方变成自己心里理想的模样。要不然就到了该结婚的时候相亲找个各方面都符合的人嫁了或娶了就算了,还谈那么长的恋爱干嘛。 静下心来,觉得恋爱是为了让双方改变成为符合自己的人,有些不太理想。每个人按自己的习惯生活了二三十年,只要不遭遇大变应该很难改变她的习惯,脾气。 当恋爱时他(她)总是与你心里那个理想的她(他)产生冲突时,就有了改变他(她)的想法。时间长了,发现冲突依然在时,那句“我们不合适,我们分手吧。”可能就会出来。告诉自己:世界那么大,总会遇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他(她)。于是就不停的恋爱,分手,恋爱,分手。 但是真的有吗?每个人都不是为了另一个人而生。也许会有,但童话总是传说。当初选择在一起,是决定了接纳对方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那么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心放在现实中的他(她)的身上,而不是脑子在他(她)的身上心里却住着另一个理想他(她)。 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的心。是爱她,还是在找寻心中的他(她)。我觉得爱情是需要慢下来的,是需要时间来告诉你,你爱他(她)的究竟是什么。 我想和你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陪你一起看这万家灯火。
前两天和女友吵了架,有了分手的念头。无意间看见了打坐静心这类字眼。我就上网搜了一些,尝试打坐。最近感觉到了某些东西,很奇妙。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情绪,性欲,贪念等等,这些一定要受大脑的管控和压抑。防止其去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 但是最近我突然感觉那些都不是刻印在我身上的而是披在我身上的。我身上刻印的其实是“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欣赏,赞美与呵护等等。” 我们会因为馒头烫而松开;会躲开飞向自己的物体;会想扶起摔倒的老人;会欣赏一位美丽或帅气的女士或男士;会赞美别人做的好人好事等等。这些都是下意识,未经过大脑的思考。 经过大脑思考后,我们会告诉自己馒头也没那么烫而不松手;会因为不能让它掉地上而不躲;会因为万一是诈骗我就被讹了而停下脚步;会因为私欲而想占有;会可能因为“阅历”而觉得他另有企图。 这些都是我们人生而为人在这世界走一遭所披在我们身上的。 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世界让披在我身上的外衣越来越厚,以至于我把它们当成了刻印在我身上的原则。还好疫情让我有时间静下来心来。【图片】
对克莱因瓶突如其来的想法ΩΩ 如图一,在三维世界是不打结 对克莱因瓶突如其来的想法ΩΩ 如图一,在三维世界是不打结的绳子。但是在二维世界就是相交的。二维世界里的人很难猜想到它三维世界里的样子。但是二维世界里的极限就是无限接近,就如数学里的极限。那么二维世界里的“人”明白这个的话,会不会猜想到三维世界里它的真是模样?也就是没打结。 同理,克莱因瓶是四维空间对三维的投影,那我们想猜它在四维空间中的存在形式。应该用三维空间的极限--光(本人自己认为)。用光造- - 个克莱因瓶,也就是三维立体投影技术。去看看或者想想里面装的是什么?也许有人能看明白吧。
看 Jon Jindai的TED演讲的想法 我喜欢他的一句 看 Jon Jindai的TED演讲的想法 我喜欢他的一句话,“当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能够得到满足,那么这就是个美好的世界。” 我觉得我们真的需要静下来思考自己的本身,古代孔子就提出过大同社会,后来与我们的共产主义社会不谋而合。而共产主义实现的基础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但是与春秋战国相比,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基本物质算极大的丰富了吧?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的衣食住行不能得到全部的满足? 是无法满足的贪欲。 如:贪财。小的来说-抢劫,偷窃都是贪财。大的来说-昂贵的楼房并不一定全部卖出,也许只卖出一部分就已经利润很大了。剩下的房子哪怕空着,也不会低价售卖。只要地段好,总会有人拼命攒钱来买(唉,一间房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辈子)。 贪权。《人民的名义》里描绘的淋漓尽致。 1)学校班里贿赂课代表,就让你背诵课文通过。 2)官场,权力可以给你带来金钱,美色。 再说说其它,办公室潜规则,娱乐圈潜规则,学校潜规则等等。似乎都教唆着人们去追逐它。 贪色。发生在社会上,学校里的强奸,**案件屡见不鲜。波及范围从幼儿到中年,范围之广让人可怕。想想“N号房事件”,“鲍某某养女案”,“嘉禾系列强奸案”……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关于贪欲还有很多,贪图一时之快觉--闪结婚,离婚;换情侣如换衣服。贪恋虚拟,不愿意回归现实。贪图享乐--啃老族,等等。 我们真的需要静下来好好想想,想想我是谁?我从天真无邪的孩童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我应该遵从什么…… 个人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乃至于民族的复兴。思想和心灵的升华尤为重要。而改变这一切的,从来都不是一群人或一代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后浪能够改变的。
稀奇古怪的想法!!有哪位修声音的大佬,闲的时候能把14285 稀奇古怪的想法!! 有哪位修声音的大佬,闲的时候能把142857 285714 428571 571428 714285 857142这些数字用音阶弹出来,然后再把频率调成396hz或者963hz。看看是个啥样子,很好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