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为欢伯 秧歌丶
浮生作伴皆欢伯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54 发帖数: 4,865 关注贴吧数: 14
酒评:泸州老窖特曲横评泸特 曾经的百元档浓香标杆,这几年价格蹭蹭窜,奔着剑南春去了。倒是特曲晶彩和古法酿造价格比较亲民,今天试试古法酿造酒质比泸特如何,同时对比下60年。 闻香:首先泸特,第一感觉还是甜,刺激感很轻,蜜甜香,泸州的酒喝着也是甜。古法酿造的闻香风格一致,但是闻香内敛一点,同样的蜜甜香味淡雅一些,窖香有一点展现。60年的闻香风格明显跟前两个有区别,窖香占了主体,略带陈味儿,蜜甜味藏在窖香里,闻香60年更胜一筹。 品鉴:还是泸特开始,入口柔和,酒体与唾液融合后粮香绽放,咽下后紧接着就是甘甜,舌苔的生津感夹杂着蜜甜香,呼气舒服,满口香甜。不喝水,然后古法酿造,入口后酒体厚一些,中端的粮香爆发要更强更持久,咽下后没有那么快的回甘,生津感很强又没有泸特甜腻,舒服一些。喝口水再品古法酿造。喝完水呼气还有明显的酒香,舌根泛着一股粮香,再喝古法酿造,酒体确实更厚,咽下后粮香展现,接着就是回甘,舒服,回味悠长,满口粮香。刚才泸特咽下后不记得有这明显的粮香,不漱口品泸特试试,酒体确实薄一点,蜜甜香更多,回味也是甜味占多数,没有刚才那么明显的粮香。 喝到这有点意外,古法酿造闻着跟泸特一致,喝着确有不同,期待60年闻到的窖香喝起来是什么展现。 不漱口喝60年,酒体跟古法酿造一样厚一些,中端的香味是窖香、陈香,很内敛很自然,前两个展现的蜜甜香几乎没有,下咽后的回甘也是更轻更自然,口腔淡淡的泛着糟香,有股窖泥味儿,风格确实不同。喝口水,稍微恢复下再品窖龄60,酒体温润、窖香内敛、回味舒适,竟然感觉要比泸特高级。 很意外,三个酒喝下来,颠覆了喝之前的印象,竟然感觉窖龄60要比泸特更讨喜,窖香舒适又没有具体那么甜腻。之前对比过低度的窖龄60小酒,感觉是只有甜腻没有窖香,这次反而是泸特只有甜腻了,让我一度怀疑刚从某音买的这泸特小酒是不是有问题,像是喝头曲系列似的。至于古法酿造,风格跟泸特还算是一挂,但是粮香更强甜度稍低更舒适,回味也是更好。 写到这里,唇齿见还泛着窖龄60的窖香粮香回味,先下一个总结,窖龄60优于古法酿造优于泸特。泸特对比下来真的像是头曲6年窖了,过两天再找个正装泸特对比下,发到下边楼里吧。 发完帖子,就着花生再去整一杯了。 最后强调下风格:泸特蜜甜香,古法酿造粮香,窖龄60窖香
红盖对比42度青花 玻汾,最具性价比的纯粮食口粮酒,纯净绵甜,清爽可口,以清香型来说玻汾已非常具代表性。那么汾酒的中高端青花系列会怎样去做升级呢?是把味道做丰富,还是把味道做的更纯净呢?恰逢酒局剩了半瓶42青花,特地买了一瓶红盖做对比,家里存的都是黄盖。 闻香:从红盖开始,第一印象甜,对比黄盖明显少了酒精感,反复闻印象就是甜,夹带一点粮香,略微有点像花生芝麻酱。再来青花,风格一致性很强,甜味更足但是那个麻将香要弱,反复对比确实如此,青花更多蜜甜味儿,红盖反而更香一点,看来青花是要做的更纯净。 入口:还是红盖开始,入口温润,酒体明显没有黄盖饱满,中段没有任何香味展现,咽下后也没有明显回味,两秒后稍有回甘,确实度数太低了,就只有一个纯净。再整一口,前中段还是没有味道,下肚后略有一丝闻香的那个味道,很淡,突出一个纯净,适合不爱喝酒的人,方便拎壶冲。再试青花,入口同样纯净,酒体明显更厚,中段还是没有展现,香味相比红盖没发现任何惊喜,咽下后也是没有回味,回甘会更舒服,深吸一口气呼出来很舒适,稍微找到了些豌豆香,还是非常纯净,没有其他惊喜。再反复对比两个酒,风格的确非常相似,或许是度数低的原因,感觉两个酒都是适口性很强,愉悦度很低,甚至不如出口瓷汾。 尝到这里觉得很不甘心,青花酒体无疑比红盖更好,但是提升实在跟不上差价。这酒纯净绵甜,清冽爽口的确适合酒局,但对于酒鬼来说太过于平静了。归根结底度数太低,53的汾十比黄盖提升大很多,42的青花是不是相比有点鸡肋呢?商务宴请想找一个可以肆意干杯又没后顾之忧的酒青花确实很合适,但是除了面子看里子我感觉红盖完全够了。朋友聚会要拼酒的场合红盖比青花合适太多了。当然自饮还是喝高度的吧
衡水老白干儿,喝出男人味儿!解惑古法20年 因为要二胎有半年没发品酒贴了,周末老丈人过来开了一瓶古法20年,67度,18年的,今天好好解惑一下。 坐标河北,低度浓香区,酒场常碰到的衡水老白干儿是40度的十八酒坊,说实话不具代表性。 闻香:67度没有酒精感,些许糟香,有陈味儿,微甜,闻香第一印象不错。 入口:轻呷一口竟没有一丝辛辣感,酒体厚重,微甜,酒体和唾液充分接触后会有一段香味儿爆发,粮香,汽化感明显,不是清香酒的风格,但整体风味儿很纯净。 入喉:小口咽下没有和丈人喝酒时那种灼烧感,胃部往上有一丝暖流,很快就有混着糟香的粮香涌上来,回味很长,偏枣香味儿。回甘不多,生津感很强,让你想赶紧喝下一口。 反复品鉴,发现这个酒入口越少越香,一小口喝进去不要急着咽,咂摸一下滋味,让酒体和唾液融合,那个老白干香型的香味儿会夹杂着粮香迸发出来,再随着唾液一起咽下,愉悦感会很强。口大了喝,中段的香味儿迸发会稍弱,但是咽下后的回味会更浓更长,同时口大了咽下确实会有一线喉的灼烧感,大口多喝几口食道会很快顶不住。 总结来说这个酒不错,有愉悦感,大口能喝出男人味儿。但我的饮酒习惯来说,推荐这个酒小口品鉴。我是三钱杯五口喝完感觉最好。两钱一口的再喝回味就会很足,酒体也会更强劲,但是多喝两口喉咙会有点顶不住。吧友们习惯怎么品酒呢?推荐也尝尝这河北的白酒。一定要喝67度的
顺品郎红蓝对比 最近发现一个宝藏酒:蓝色顺品郎。这个酒不是有多好喝,只是很适合很多场合。 两个酒都是45度,480ML,生产日期都是今年8月,都是狗东买的,价格红的43,蓝的66。区别是红色浓香,蓝色浓酱兼香。 闻香:红色就是微微的甜味,很淡,蓝色稍微浓一点,也很淡,风格没啥差别。 入口: 先喝蓝顺,入口发甜,中段没啥展现,挺干净,香气几乎没有,咽下后舌根很快范甜,第一口入喉甜味有点腻,再喝还好。咽下后呼气微微有一点酱味儿,没啥愉悦感,也没不适感,挺舒服的低度酒。 再喝红顺,入口没啥区别,舌边有一丝辛辣感,中段明显是浓香味道,咽下后还是很甜,有点腻,像是泸州头曲那种甜。尾段没啥展现。 再换蓝顺,前中段全被盖住了,像是清香有没有酒精味。后段咽下呼气打嗝还是稍微有点酱味儿。 再喝红顺,小甜水,还是稍微有一丝辛辣,风格上是浓香味道,仅此而已。 总结:这个酒真的定位很好,就像我开头说的,不是酒有多好,而是真的适应某些场合的需求。我自己每天都喝一两左右,酱香:清香、浓香、凤香换着喝,就喜欢自己小口慢慢品尝各种白酒,而且是读书越高越好。但是跟单位同事三五聚餐,很多人喝不了酱香,喝不来高度,就喜欢整点低度本地浓香一对付,还老跟你拼酒。很多酒都是一股子香精味,实在不愿喝,也就玻汾偶尔能解解忧。现在这个蓝顺郎完美符合这个场合需求,大厂嫡系且不贵,度数不高且好接受,关键是多喝点也没事儿,挺适合跟不懂酒纯拼酒的人喝的。红顺郎我觉得还是不够协调,不如蓝顺。改天对比下45的五粮头曲和42的泸州头曲,感觉跟五粮头曲有点差距,跟泸州头曲风格比较接近,很久没喝泸州头曲了,过两天对比下。 总结就是:蓝顺不错,双十一撸了两箱蓝顺放车上专门跟同事喝。王子、墨瓶这一类的留着自己在家喝。红顺不太建议购买,只喜欢浓香的另说😄
酒评:古井贡年份原浆幸福版 前段时间15块买了个古井贡年份原浆幸福小酒,45度的,打开喝了一下,感觉不错,特地拿出来同时45度小酒的五粮头曲比一下,看看这个幸福版值不值。 之前对古井贡并不感冒,不过这个低度小酒喝着还有点特点,特地比一下。 闻香:幸福小酒第一感觉有户窖香,闻着很甜,像是大神说的花果香。再闻五粮头曲,没有了那个窖香,普通的浓香。 尝一口,45度没有感觉水,入口温润,不过确实没劲儿,前段没有香味,入口爆发一股香气,舌头很舒适。咽下后回味很长。大概2秒后会反上来一股粮香,香气能够顶到鼻腔,非常舒服。还没喝五粮头曲,我感觉应该拿五粮春跟他比。 在喝五粮头曲,入口甜,前段同样没有香气展示,中断也几乎没有,下咽后会有很明显的回甘,生津感不错,稍有一股药香回味,但是比幸福小酒弱。 再喝幸福小酒验证,前段有点花生酱的味道,中断香气没那么明显了,但是下咽后的回味还是很好。 幸福小酒比五粮头曲更有特色,香气展示也更好,但是喝过头曲后再喝也有点被盖住。 喝到这里,决定去开一瓶45度的五粮春来对比了。 五粮春闻香:与五粮头曲风格一直,酒精感弱了,素雅一点,也可能是刚开瓶没醒酒的原因。 先喝一口:前段同样没有太多香味显示,中断爆香一下,下咽后也会有粮香回味,是那种渐渐有了渐渐又弱了的感觉。第一印象下去的快,不过过一会儿后口腔还有粮香的余味儿。 再喝幸福小酒,入口前的花生酱香味果然明显,中断的爆发也是略带花生酱味的窖香,尾味还是粮香,跟五粮春差不多。 这一圈喝下来发现这幸福小酒真不错啊,勾起了我对古井原浆的兴趣,看来要整点年份原浆5-7-8-16尝尝了。 熟悉的老哥不妨透漏下,这个幸福版相当于古几的品质啊。 不写了吃饭了,加班回来太晚整点,结果一口饭没吃先喝了贰两。
解惑西凤酒,也不知道喝没喝明白 之前最爱茅系汾系,喝过绿脖西凤,没有太深印象。最近看一波视频,想西凤酒解惑,入了墨瓶和1964,看看凤香是怎么回事儿。 左手墨瓶,19年出厂。右手1964,22年2月出厂。 闻香:先从墨瓶开始,第一感觉是甜,隐隐的有一股豆味儿,不完全是豆味儿,形容不好,潜意识里当它是凤香,闻香整体挺协调,没有杂味,稍有酒精味儿,第一印象不错。再闻1964,明显淡雅很多,也甜,但是少了那个香味儿,偏花香,第一映像更纯净。对比来看,墨瓶更醇厚。1964更淡雅。 品尝:先1964,入口之后挺柔和,几乎没有刺激感,不像是55度的酒。中断有一股粮香,香味不强,不过持续到尾断香气慢慢消散,很协调,接着就是回甘,有明显的生津感。然后是墨瓶,入口酒体明显更醇厚,中断的香味儿明显小了,有一股发霉的味道,混合着一种说不出的发酵味,跟一开始闻香闻到的那个豆味儿不是一回事儿,味道很独特,而且很快就消散,散了之后回味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呼气很舒服,没有1964那么明显的回甘和生津感,但是很舒适,总想着咂嘴回味,打嗝有有了闻香那股豆味儿。再来1964,酒体确实薄了不少,中断的香味明显不一样,确实偏浓香,很像最近喝的五粮头曲,中断香味比五粮头曲强很多,风格接近五粮春,但是不如春。再试墨瓶,还是明显的更厚重,更有劲儿。如一波说的墨瓶是凤香纯正,那么我想凤香就是这股发霉的味道,我还挺喜欢的。 正好赶上媳妇来餐厅,让她记住两个杯子给我打乱了顺序,我再盲品,很明显的就能分出两个酒的区别,确实1964就跟浓香没区别,一点都没有那个霉味儿。 也不知道今天算不算是把凤酒喝明白了,二两酒下肚已经微醺了,吃饭,明天再加深一下印象。
第一次喝全兴大曲 闻香: 从左到右,1963鼻子凑近了就是很大一股酒精味,冲鼻子,其他味道全掩盖了。然后是小瓶樽享,对比下闻香明显淡了很多,有一股蜜甜味儿,用力闻酒精味还是很明显。最后特曲经典,闻香明显协调了很多,也有淡淡的甜味,另外多了一股窖香,深吸还是有明显酒精味。 从右往左再闻一次,发现1963跟特曲经典是一个风格,但是酒精味太冲,深吸一口气能咳嗽。小酒樽享倒是另外一种风格。 入口: 从左到右,1963入口稍刺激,甜,香味儿不足,酒体很薄。然后樽享,入口柔和一些,中段粮香爆发一下,很快就散,接着就是明显回甘,但是回甘有点突兀。最后特曲经典,入口感觉酒体厚一些,甜味也更协调,中段粮香不如樽享,回甘更长更舒适。 第一次接触全兴,特曲经典是看吧友贴子买的,120。另外两个都是赠品,1963前天打开喝了一点,都不知道价格,感觉樽享应该更贵一点,中段不错,后段不够协调。特曲经典算是个可以的口粮吧,比六年头曲强,100以上感觉不值。 第一次喝难免片面,过两天慢慢多喝几次再下总结。好比第一次对比五粮头曲和五粮春时感觉风格类似,差距没有那么大。后边两个酒单独喝的时候,才发现五粮春的中后段是完爆五粮头曲的。 日期:1963是21年11月,樽享很新,22年5月,特曲经典瓶子上没找到日期。
老白教育夺命汾 53夺命汾是吧宠,个人也很喜欢,今天特地开一瓶汾十和一瓶黄盖对比,看看玻汾和汾十的差距有多大; 黄盖日期19年1月,有纯粮固态标,日期比较新; 汾十是之前撸的吧友的,日期16年5月; 倒酒入杯,玻汾也好,汾十也罢,酒花都不明显,且散的很快,不过汾十的酒线拉的要长一些; 闻香,先说黄盖,首先一股酒精味直充鼻腔,其中掺杂着一点豌豆香味儿,细品也有一丝甜味儿,但真的很呛鼻子; 然后汾十,香味儿比黄盖温润很多,大口吸气不呛鼻子,但还是有酒精味儿,豌豆的香气要更突出协调一些; 入口,先纯净水漱口,然后玻汾,入口微甜,唇齿间流连不辣不呛,舌边微微发麻,入喉一口酒精味儿袭来,随后是舌根一辣,一股暖流直冲而下;调整一下,第二口不在口中停留,直接下咽,舌根不再有辣呛感,入喉很顺,酒精味也弱了很多;然后第三口,口中停留更温柔了些,入喉舒服了很多,甜味儿异常明显,不得不说这是我喝玻汾感觉最甜美的一次; 清水漱口,尝试老白:入口温润了很多,酒体明显油润,入喉无酒精感,有豌豆回香,回甜明显,的确优于玻汾不少,汾十甜不亚于泸特的甜,单这个甜味比较讨喜,相比较,泸特的甜有点腻;再试一口,甜美温润,美妙; 回过头来再试玻汾,端杯就闻到明显的酒精味儿,入口酒体稍薄,甜味稍弱,入喉回甘还是较弱,咽完之后舌尖范辣,体验差了不少,但是接着喝第二口就不在觉得明显若于汾十了,真是越喝越顺; 怀疑中间漱口导致了换酒觉得辣,不再漱口试汾十,还是明显温润柔和,再换玻汾还是酒精味儿更明显,至此得出结论: 玻汾汾十一脉相承,风格完全一致,但是汾十明显柔和甜美,更胜一层,我也确定了一点,今后自己独酌,必定汾十,和同事朋友小聚,还是玻汾!因为两者的差异明显又不明显,懂酒的人,明显觉得汾十更好,对于为了喝酒而喝酒的同事朋友们,玻汾足矣,给他们汾十真的区别不大!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自己喝,一两足矣,跟他们喝,汾十那就打不住了,哈哈! 最后我说一点,之前我在吧友贴子里就提到过,汾酒酒质不稳,这个不稳体现在玻汾有时候水平会很高,有时候就还好,高端的青花中端的老白酒质下降的情况倒几乎没有! 这一观点被吧友嗤之以鼻,认为汾酒大厂嫡系,不至如此,但我今天对比更坚定了我这一看法,因为今天喝的玻汾水平真的高于往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