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us🔯 爱仕达咖啡
关注数: 84 粉丝数: 1,633 发帖数: 29,235 关注贴吧数: 113
浅谈《FF16》中的安娜贝拉:被潦草收场的「扭曲血统信徒」 浅谈《FF16》中的安娜贝拉:被潦草收场的「扭曲血统信徒」 在《FF16》的角色谱系里,安娜贝拉绝对是玩家吐槽的“重灾区”——坏得毫无遮掩,甚至透着股令人不适的“恶劣”。最初我以为她是藏着深谋远虑的反派,等着后期揭晓“大棋”,结果剧情推进下来,她更像个被执念裹挟的“小丑”;直到英配版“王城见面”那段戏,我才忽然明白:这个角色的动机与心路其实早有铺垫,只是游戏没能往深了挖,搭好了她的“扭曲框架”,却草草收了场。 这段戏的日配与英配差异,直接断了角色逻辑的“命脉”。英配里,她的台词带着精准的怨怼:“克莱夫和他父亲一样勇敢、正义、高大强壮,约书亚要是有他十分之一就好,可偏偏是克莱夫,没继承不死鸟”;而日配的台本却混乱不堪,先提“克莱夫有大公的特质,这些本该是约书亚的”,转头又反问“为什么克莱夫没继承不死鸟”,前后矛盾的表述,也是阻碍玩家理解角色的扭曲,单纯觉得她发癫的原因。 顺着英配版的线索往下捋,安娜贝拉的所有行为都能落到“血统执念”上。她打心底认定“统治的根基是血统”,这是她作为贵族唯一的“存在感来源”——她确实爱大公,却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效忠的是大公本人,而非她引以为傲的“贵族血统”。这种认知本就让她不安,而两个儿子的存在,更是直接碾碎了她的自我认同:克莱夫长得和大公一模一样,性格也如出一辙,却没继承象征“正统权力”的不死鸟;继承不死鸟的约书亚,不仅体弱,还总黏着父亲和哥哥,对她更加疏离——掌控力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不安全感 换句话说,若克莱夫既不像大公,也没有继承能力,她或许不会恨到极致——正是“像大公却不‘属于’自己血统”的克莱夫被信赖,才等于否定了她“血统至上”的全部人生信条,也抽走了她唯一的高贵优越感。 想通这一点,再看她背叛故国、跟皇帝生“妈宝废物儿子”的操作,就完全顺理成章了。她从来不是理性算计的“棋手”,在意的从不是“显化者能力”,而是“显化者是血统的证明”——在大公家,没人把她的血统论当回事;但到了皇帝那里,两人简直是“臭味相投”,都把贵族血统捧到了顶点。至于迪翁,哪怕他是巴哈姆特的显化者,在她眼里也只是“出身低贱的打工仔”。别纠结她为何敢这么“蠢”,对这种“自欺欺人的血统信徒”来说,连皇帝都没料到儿子会政变,她又怎么可能考虑后果? 其实安娜贝拉本可以是《FF16》里最亮眼的“非模板反派”:她的“血统论”刚好能和阿尔蒂玛的“神人论”形成呼应,既能串起主角家与皇帝家的矛盾,也能勾连两国冲突;顺着她的线,迪翁的“私生子困境”“父子反目”也能挖得更深,不至于最后跟主角团只剩“点头之交”,连个像样的对手戏都没有。 可惜游戏对她的刻画太“吝啬”,她与三个儿子的关系都只是一笔带过——这也恰好暴露了《FF16》故事的“拧巴”:一边想淡化幻想元素,往《权力的游戏》式的“成人向权谋”上靠;一边又没勇气彻底抛开传统王道叙事,不敢像“33远征队”那样把“黑暗感”贯彻到底。最后落得个“高开低走”:搭好了母子矛盾、君臣猜忌、弑父悲剧的舞台,却只演了个平庸的“拯救世界”套路。 更可惜的是,连王道叙事该有的“角色弧光”都没保住。就像吉尔,游戏一边强调她是“重要女主”,甚至用裸戏来拉近距离,可这段戏之后,她直接成了“透明人”——像后期P进画面的背景板,全程“挂机”,既没参与主线决策,也没像样的情感互动,完全浪费了角色设定。 豆包真是强,原贴发在ff16吧,写完自己读着哪哪都拗口,润色一些看着舒服多了。
浅分析一下大公妃这个角色 这个角色我看是被玩家喷最多的,够坏够畜生,一开始以为她有什么大棋,结果纯小丑。 但是英配版王城见面那一幕,我突然有了一些理解,这个角色其实动机和心路历程是明确的,只是游戏没进一步深挖,属于搭好了舞台草草收场。 英配版说,克莱夫和他父亲一样勇敢、正义、高大强壮,约书亚要是有他十分之一就好了,但是克莱夫却没能继承不死鸟。这一段日配是纯纯的乱翻译,日配的台本是,克莱夫像大公的特质,这都本该是约书亚的,但是转头又说为什么克莱夫没继承不死鸟,这逻辑完全是错乱的。 基于英配版,我们可以想一下,大公妃认为统治来源血统,因为她只有血统,她确实也爱大公,而且她也无法否认在这个国家人民效忠信赖的是大公,而不是她的血统。 因此,当克莱夫和大公一个模子出来的,却又偏偏没继承不死鸟,她的自我认同就受到了极大的扭曲。而继承不死鸟的约书亚又体弱,并且明显约书亚也是和父亲、哥哥更亲近。其实换个角度,如果克莱夫没继承不死鸟,也没那么像大公,反而她不会这么恨自己的儿子。因为看到像大公而不遗传自己的儿子得到众人的认可,这就像是否定她的人生信条——血统至上,也是她高贵优越感的唯一来源。 讲到这为什么她背叛去生了个既妈宝废物又没显化者能力的儿子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她本来不是下大棋,她本来就不是理性人,她从来在意的是血统,而不是什么显化者,显化者是血统的证明,在大公家她这套其实周围人都不是很鸟她,而在皇帝啊,这俩CS可以说是三观相合臭味相投。迪翁是巴哈姆特又怎么样,出身低贱就是个臭打工的,这里别杠她为什么敢,她都这样了你指望她什么呢,这种贵族血统至上人骗人先骗自己,连皇帝都没想到儿子政变,你指望她想得到吗 总结一下,大公妃在意血统,大公家不那么在意,2个儿子的存在都在削弱她自己脆弱的自我认同,所以这女的直接卖国。皇帝认同血统贵族论,她找皇帝生儿子,这个儿子本身就是她的自我认同,不需要这个儿子有别的能力,这个小儿子的存在能带给她在帝国的主流自我认同——由皇帝所背书。 这样角色的塑造其实真蛮让人惊喜,可惜对于她本身,她和三个儿子之间的描写都过少了。这样独特扭曲不是罐头预制菜性质的反派,论人际关系串起来主角一家、皇帝一家以及两个国家,完全可以以她串起来主线更多的矛盾发展,而且她这种血统论也和阿尔蒂玛的神人论不谋而合,讲道理是可以从开篇串到结局的反派,接着她的线,迪翁的故事也能有更多的展开,而不是特么到结局和主角团也就点头之交,没什么深入展开。 FF16的故事给我一种很拧巴的感觉,一方面可以看出来它淡化了非常多幻想要素,想去讲一个权力的游戏式的故事,但是另一方面他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去对传统王道剧情突破,比如像33远征队那样完全去放弃王道叙事。最后就导致FF16搭起了很不错的舞台,各种人物关系,母子矛盾、君臣矛盾、国家矛盾、弑父情节,但是最终却高开低走收束成一个平庸的王道故事,并且由于故事的基调方略就是一直摇摆,导致于王道故事该有的东西也非常缺失。比如吉尔那段,我都甚至接受没女主,但是你不能一边强调着女主很重要,也给裸戏之类,但是这幕一过这人又跟透明人一样,跟拍电视剧后期P上去的人一样把把挂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