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水5 泾河流水5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35 发帖数: 4,813 关注贴吧数: 10
长武县小学教师葛金茂:不瘫痪 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陕西省教育厅 03-18 11:11 在距长武县亭口镇7公里的百家庄初级小学,头发花白,身材瘦弱,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就是长武县亭口镇百家庄小学教师葛金茂。他从2006年患上双侧股骨头坏死之后,仍坚持做到工作日内不请假、不离校、不回家,兢兢业业为学生、为教学,是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是身材志坚造福家乡的英雄典范,更是百姓交口称赞的好人。 长武县亭口镇百家庄小学教师葛金茂在给孩子们上课 葛金茂,1980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中师文化程度,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80年至1985年在三台初小任教,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乾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1987年9月至1993年8月在亭口中心校任教并负责教导工作,1993年9月至2001年8月在西塬完小任教并担任学校校长职务,2001年9月至2008年8月在亭口中心校任教并担任学校副校长,现在担任百家庄初小校长。 夸美纽斯说过:“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正是这句至理名言,激发了他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30多年来,他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来,他基本上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事。“言传身教”是他作为引导者,领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教师,他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作学生的表率。他认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师表形象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在一次上课前,他走进教室时乱糟糟的,纸屑到处都是,真像一个菜市场。当时,他没有大声训学生,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拿起扫把扫起来。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他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班上有一个叫张辉的学生,纪律散漫,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同学闹不和,欺负小同学。虽然多次教育,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他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次劳动,他总是特别积极,干得起劲,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于是就特别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说:“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随时随地用微笑去鼓励他,在他犯了错误时,也从不大声训他,而是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世界各国无不把着力点放在教育上,无不从教育改革上找出路。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抓教育就抓人才,就是抓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他怀着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大学教育继续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以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阅读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杂志。因为他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在教育教学中,他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他还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在教学中,他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课内外通过为课文添枝加叶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为了把德育教育寄于课堂之中,他每备一节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把现实的事例与课堂相应的内容寄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葛金茂1993年在西塬完小工作期间,因放寒假需要整理学校公物,从房顶收拾电视天线时不慎从梯子上摔下,腰椎间盘骨折,因忙于六年级毕业考试,还没彻底康复就回到了教学岗位,导致双腿股骨头坏死,但是他始终谨记自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持带病工作,1998年带领教师翻修校舍,使西塬完小顺利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省级验收;2003年在亭口中心校工作期间,他带领学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搞好校园及部室建设,熬夜完善部室资料,学校顺利通过市级文明校园验收;从2014年9月至今,他忍受病魔折磨,外出联系包扶单位,争取资金,新建学校厕所3间、旗台1个、翻修教室8间,购置电脑4台、打印机1台,硬化校园,教室安装了降温、取暖、照明、监控安保设施,购置了办公桌3台,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实施双高双普奠定了基础。 经过30多年的努力,葛金茂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担任的学科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常名列前茅。尤其是他身残志坚,终生坚守三尺讲台的事迹感动着全县广大教师,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提名感动长武十大人物,同年咸阳教育电视台作教师节特别节目专访并在市教育台播出。2014年被评为县乡镇德育先进个人。2014年9月10日咸阳日报教育周刊以《不瘫痪,我就要站在讲台上——长武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葛金茂侧记》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县委任书记亲自慰问并在全县师德师风大会上号召全县教师学习其先进事迹。2015年被评为长武县十大好人,接受表彰奖励。(文/李建兴 李亚芹) 运营人员: 祁巨昆 MX006 头条号 / 陕西省教育厅
央视:再迷信输液,中国下一代就废了  【导读】 国人平均每人输8瓶,远超其他国家……注射剂我国使用泛滥,远超其他国家…… 我国抗生素使用也远超美国…… 央视报道 抗生素滥用的情况近些日子受到广大关注! 江苏省就出台新规,要求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其实在这之间,央视已经有相关报道……  输液为何泛滥成灾? ①中国抗生素用量是美国十倍 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是美国的10倍。分析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之一,大医院全面取消门诊输液实质上切断了医疗机构“大输液”的财路! 据统计,我国人均输进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我国的注射剂使用率为58.5%,11个亚非国家的注射剂使用率则在0.2%至48%之间,人均使用抗生素138克,而美国只有13克,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存在不小的抗生素滥用现象。 ②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还有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也是近年来滥用的药物之一。 输液那些丑事不得不说! 挂水用抗生素的结果必然伤正气,有时候看上去的病情得到控制,只是病邪进入身体更深的层面,看似好了,其实是更重了。尤其是肺炎,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挂水后,邪气入里,伤到肺,造成肺炎! 如今成千上万的人一感冒就打抗生素,看上去好了,身体却真是越来越虚!!抵抗力也越来越差!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气不足,津液水平低,连发烧的能力都没有了!  过度输液,受伤最多的是孩子 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孩子免疫力减低,免疫系统产生依赖性,尤其会影响小宝宝们建立完善的自身免疫机制。免疫力低,就是伤了咱们中医上说的正气!麻麻们想想就能明白,从小就给孩子上点滴培养抗药性,那以后长大了再病怎么办呢? 孩子发烧肺炎离不开经方! 麻麻一定要走出“打点滴”的认识误区,输液并不等于病情好的快! 以上小编说的比较正经儿,考虑到输液泛滥真的是一个非常严肃而且严重的的话题! 能理解麻麻们在孩子生病后的无助心情,但是咱们经方中医有更快更好的解决方式。 孩子感冒? 一定要试试咱们的感冒基础方(点击蓝字,有方子哦)!很多麻麻担心,这不是大人的剂量吗?适合孩子吗?首先,《伤寒论》中,关于剂量的问题从来没有大人与孩子之分,只有病情轻重之分,而且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孩子本身喝的就比大人少,所以麻麻们不要担心剂量问题啦~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 孩子肺炎? 大家普遍认为肺炎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经方同样可以放大招! 经方——小青龙汤加石膏汤 原文: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原方:麻黄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炙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五味子本升 半夏半升 石膏二两 推荐剂量:麻黄30g 白芍45g 桂枝45g 细辛15g 炙甘草30g 干姜45g 五味子30g 半夏30g 石膏30g 经方——麻杏石甘汤 原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原方: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炙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 推荐剂量:麻黄30g 杏仁40g 炙甘草30g 石膏60g (妙解经方:一般无汗的情况,麻黄用量大于石膏,有汗的情况,石膏用量要大于麻黄。麻黄就好比是空调,加进石膏,就相当于吹了凉风)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 《小道经方》开方严格按照汉制权威标准,一两=15.625g,临床为方便计算,一两约等于15g。市面上中医也有按照一两=5g,或者一两=3g。另外,真正的中医思维不是一个病对应一个方,用药一定要针对每个人身体的情况,辨证施治,动态把握病情,切不可死守一方!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想走近经方的世界,优酷视频《小道经方》等你来学习~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道经方! 头条号 / 小道经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