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9
生态茶园9
诚交天下盆友
关注数: 22
粉丝数: 529
发帖数: 37,507
关注贴吧数: 19
2016.4.12一块盆景配石,产地大别山,明。 周日去山沟里捡的一块盆景配石,产地大别山区,明。
出一块盆景配石,产地大别山,明。 周日休息,到山沟里找了一块盆景配石,明价出。
重发:2016.4.1下山的三棵大别山山松,明。 4.1傍晚下山的三棵大别山山松,明价出。
重发:2016.4.1下山三棵大别山山松,明。 4.1傍晚下山的三棵大别山山松,明价出。
2016.3.30试出一棵大别山金边蕙兰,明。 试出一棵大别山金边蕙兰,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下山兰,未见过开花时的模样。
兰友共赏:一棵大别山金边蕙兰,未见花 请天下兰友共赏一棵大别山金边蕙兰,可惜从没见过开花时的模样。
一棵下山大别山金边春兰,兰友看看如何? 上山找松树,看到了一棵金边大别山春兰,兰友看看怎么样啊?
2016.3.29一棵下山大别山金边春兰 上山找了一棵大别山金边春兰,盆有看看如何?
一棵下山大别山金边春兰 上山找了一棵大别山金边春兰,盆友看看怎么样?
2016.3.28出两棵大别山红果野山楂,明。 出两棵大别山红果野生山楂,昨晚下山的,明。
松树满山,只是我没有时间 天天上班,每周就休息两天,业余时间太少了,满山的松树,只是我没时间上山挖松啊,怎么办?
出一棵大别山野生瓜子黄杨,明 出一棵大别山野生瓜子黄杨,石窝里的,全根全系,成活没问题。
下午特地请了半天假,上山找了两棵有型小马尾松 今天上山找了两棵大别山小马尾松
看到一棵柏树上有两种叶子怎么回事啊 一棵老柏树上长了两种叶子,怎么回事啊?
看到一棵柏树上有两种叶子怎么回事啊 一棵老柏树上长了两种叶子,怎么回事啊?
超级寒潮下的大别山兰花 2016年冬,世纪超级寒潮降临大别山区,但,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大别山兰花,在风雪冰霜中依然,青翠欲滴!
超级寒潮下的大别山兰花 2016年冬天,世纪超级寒潮降临大别山区,但大别山兰花却在冰雪中依然翠绿!
兰花吧可以交流兰花吗? 自己有多余的兰花想出几棵,不知道此吧是否允许交流兰花?
今天上山找的1棵大别山小叶野山楂和3棵山松 又到双休日了,今天下午上山找了一棵大别山红果小叶野山楂和三棵山松
1月16日下山的1棵大别山野山楂和3棵山松(明) 又到双休日了,16日下午上山找了一棵大别山红果野山楂和三棵山松,与天下盆友分享
再出一棵带花苞大别山下山春兰白素(明) 上午刚出了一棵下山兰,下午再出一棵大别山下山春兰,白色素心带花苞
出一棵大别山下山兰(明) 家里花太多了,试出一棵大别山下山兰,看有没有人喜欢
周六休息时上山找的4棵大别山小叶红果野山楂 又到了双休日,没打麻将没玩牌,为了锻炼身体,出出汗,上山找了几棵大别山小叶红果野山楂,大别山小叶野山楂生长极慢,根系深扎泥土,树质坚硬。
2016年元旦自娱自乐上山找的大别山山松 各位盆友新年快乐!今天休息,没到哪去玩,就上山找了6棵大别山山松,图个自娱自乐,全部带原生土球,有几棵土球没带好,就原地栽植了,还有一颗天然短针,有几棵是天然成型。
相看两不厌,片茶与盆景! 窃以为,欣赏盆景时最好能捧一杯正宗的内山六安瓜片茶,在寥寥清香中自我沉醉,品悟人生!在下自小就采茶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深知六安瓜片茶的清香与醇美,但正宗的高山六安瓜片却不可多得,如果有盆友喜欢,在下可以提供品尝。
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失意迷盆景! 如我,一个40多岁的男人,一个小小的单位职员,没有事业也谈不上成功,上班就抽空练练字,回家就陪陪老婆孩娃。平生四大爱好:太极、驾驶、盆景、书法,都还刚刚起步,自我感到人生失意就只好痴迷于盆景了,聊以自慰罢了。窃以为玩盆景之人大多应该是人生不甚得意的吧?盆友们人生得意的又有多少呢?
大别山粗榧及兰花金边和素心
大别山粗榧及兰花金边和素心
退休老教师的字,请指正
云南普洱茶古树茶价格一直在突破 明前头春茶历来是新茶中的上品,在茶农心里,明前的头春茶不仅仅意味着品质和价值,还蕴含着新的一年茶叶的市场价格导向。在越来越多的人看重春茶后,明前春茶的资源争夺也逐渐激烈,明前春茶,尤其是名山的大树春茶的身价也逐渐走高。2008年普洱茶经历了市场低谷后,千元的身价对普洱茶新茶来说似乎是虚无缥缈的,历时5年,如今云南名山春茶的身价已达到了4000元/公斤。 炒客 外地客商疯抢普洱“头春” 4月7日,一辆带着泥土气息的奥迪Q5停在昆明雄达茶城的一家茶铺门口。同样一身泥土气息的赵广宏从车上下来后,刚喝了两口茶,就跟茶铺的主人张磊感叹:“今年的茶难收了,价格没法定,大树茶的价格被抬高得太离谱了。满山的广东人和东北人,都是收茶的。”赵广宏是福建一位普通茶商,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在清明前来云南采购大树料春茶,然后找厂家加工,贴牌销售。因为他的市场主要是面对台湾地区固定的客户群,所以每年收2吨左右的大树料普洱茶足以满足他的消费客户群,同时还能够保证品质。这也让他在客户那里一直有着较高的口碑。 “同2007年之前大批茶商不分品级盲目囤货的疯狂不同,经历了市场洗礼之后,很多开始有了相对清晰的市场定位。都开始主打著名茶区的古树纯料或大树料。”赵广宏告诉记者,正因为各地茶商都开始瞄准了大树和古树的纯料,所以为了追求原料的品质都亲自登山了。 “古树料普洱茶的概念是从2005年刚刚开始有人提出的,但认同的人还不太多。经过2006年、2007年的疯狂和市场洗礼后,2008年大家都开始注重和研究大树茶和古树茶的品质及市场运作。”老家是云南临沧产茶区的茶农高忠介绍。 “我们是因为家就在产茶区,所以在原料上有着一定优势,但这两年也开始有了竞争压力,从去年开始,外地来买原料的茶商越来越多,广东、福建、东北的都有。我们虽然因为家乡的优势,能够优先买到原料,但架不住人家给的价高,我们如果不跟着加价,那么在利润面前,乡亲也就不算是什么优势了。”高忠告诉记者,面对大树和古树纯料的涨价,的确吓退了不少本地茶商和一些资金匮缺的外地茶商,但同时又吸引了更多的有钱人。 在高忠看来,即使老班章、冰岛、昔归、曼菘等著名茶区春茶价格年年创新高,都无法阻挡近乎狂热的炒茶客。抢收“明前头春”古树纯料意味着掌握了先机和财富,如同当年大家都去抢玉石毛料一样,抢着了,那么就有机会发财,抢不着,那么机会都没有。赵广宏估计,目前在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的外地茶商数量大约有五六千人。 行情 价格纪录一直在突破 “大约从2010年开始,随着古树茶和大树茶等概念的不断兴起,不少外地茶商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古树纯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古树茶的春茶价格尤其是著名茶山的春茶的价格。”高忠告诉记者,近两年来,部分名山古树的“头春”价涨幅已达100%,远远超过乔木茶和台地茶10%至20%的涨幅。“老班章是普洱茶市场的风向标,今年已经涨到了4000元/公斤,破了去年2800元的纪录,创下了普洱茶新茶的历史纪录。”近期据传已有普洱春茶卖到了4500元/公斤。 记者了解到,2004年,老班章毛茶才30元/公斤,2005年涨到100多元/公斤,2007年变成了160元/公斤,2008年一下子跃升到400元/公斤,2009年是650元/公斤。2010年之后,老班章的涨势几乎刹不住车,从1000元/公斤、1800元/公斤到去年的2800元/公斤,每年的涨幅都在50%上下。 焦点 山头古树春茶涨势不俗 在今年古树纯料的原料抢夺战中,价格上涨的不仅仅是老班章,在茶山中同样有着显著地位的冰岛、昔归、曼松等著名产茶的山头古树茶同样跟涨。 一般以为班章是普洱茶中名气最大,价格最贵的,殊不知曼松茶的价格,在班章茶还不为人所知的时候就一直是最贵的。目前,每公斤4000元以上的价格是其作为清朝时期普洱茶朝廷贡茶的名头身价的体现。 冰岛的名气自从前几年被大家打出来后,其价格也一直扶摇直上。“冰岛的价格涨幅不亚于老班章。去年还仅仅是1300多元的冰岛晒青毛料,今年的价格已经到了2800元,涨幅已经达到了100%。”赵广宏认为,老班章、冰岛和昔归等地的古树茶价格疯狂上扬,已完全超出了他的承受和想象范围,因此他今年把目标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易武茶区。易武茶区的刮风寨、麻黑等稍微便宜但同样算是名山头的茶区。 赵广宏告诉记者,目前古树纯料春茶的价格还仅仅停留在了原料收购的阶段,成品出来还要等到5月初,按照目前的行情,估计每饼茶的价格几乎都在600元以上,市场的接受程度是什么样,还真不敢判断。 预警 春料高利润凸显质量隐忧 “严格意义上讲,曼松贡茶园的茶仅仅是当地村寨二队所处的位置,如今仅剩下的几棵古树,年产明前春茶量仅有5公斤左右。但如今其周边村寨所产茶叶都算是曼松茶。产量每年的明前春茶大约有200公斤左右。”云南车顺号普洱茶总经理车智洁告诉记者,因为他是本地人,有着人脉优势,在头春茶采摘之前,他就打好了招呼,春茶一采摘完,他就以4000元每公斤的价格抢先收购了120多公斤曼松茶,转手以4500元的价格卖给了其他茶商一半,而他的成本也就变成了3500元每公斤。 “很多来云南收茶的外地客商都有着自己的固定客户群体或消费圈子,似乎没有在乎过春茶的市场消化。但大多数的茶商还是将自己的产品推到批发和零售市场,炒作著名茶山的名气,但却用配制的茶料甚至替代的茶料做成的茶来卖给消费者,这就给云南普洱茶的质量带来了隐忧。”车智洁表示。 “高利润必然会让一部分人从中谋划以次充好的行为。很多茶商会在采购了古树料后,配上其它乔木、台地等茶料,然后冠以名山的名字,高价出售。”车智洁认为,这虽然能够一时获利,但最终损害的是市场。现在云南普洱茶名山头的产茶量就那么多,如果是真的,那么目前的价格依然算值,毕竟贵的能让消费者享受到它的好品质。但最害怕的是以此来非法牟利,不仅仅破坏了高端茶的价值,更是损害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信心。原文标题:茶商哄抢云南名山古树头春茶 价格猛涨"高得离谱" 文/于强
普洱古树茶 一般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都采自古树茶,古茶树就是树龄较大的野生型乔木科古树茶,古树茶一般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古茶山之上,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可称得上原生原态的自然环境;就像易武刮风寨是易武七寨中海拔最高的,深处原始森林中,而且此地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清晨云雾缭绕,日出时,犹如梦境般色彩斑斓,奇幻悠悠;古树茶:均无人为管理,纯属天生天养之物,比如:西双版纳勐腊县的那卡古茶区的800年古茶树,由勐海县茶科所06年鉴定,树高11米左右,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即为11米,此时它能吸收得到的矿物质养分是非常丰富饱满的,所以此种茶树不但喝起来口感饱满,变化丰富,具备较高的养生功效及作用。
建水普雄发现距今约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树茶 建水县深山中的古树茶。陈家旺正在护理古树茶。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3月9日讯:去年的某一天,建水县公安局普雄派出所所长在办公室里接待一位当地老乡喝茶时,这位老乡说其村子的山上有很多古树茶叶。过了几天,这位老乡送了一些茶叶给所长喝,所长发现这些茶叶口感很好,对这些茶叶大家赞赏,所长所喝的茶叶就是普雄镇纸厂村山上的古树茶。 通过所长的介绍,很多人认识了这些茶叶,而且很多人喝了之后反映都不错,逐渐有人到村里去寻找茶叶。随后,村里人逐渐发现,这些平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茶树原来还这么受欢迎,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些古树茶的价值,并开始对其进行保护、培植和开发。 深山发现宝贝 目前,这些古树茶已经被上纸厂村人陈家旺所承包,他准备把这些茶叶进行开发和加工,发挥其价值。日前,陈家旺亲自带领记者一行到山上看了这些藏在深山的古树茶。 到普雄镇上纸厂村后,沿着村后的山路一直往上走,爬过一道道砍,穿过几个深而窄的沟堑,是一片密集的树林。一些零星的古树茶就分布在这一片片密林的四周。 这些古树茶大多根部粗大,枝干细小,枝叶鲜嫩。陈家旺说,由于这些茶树都是野生的,之前,村里人不知道茶树的价值,都砍回家当柴烧,现在看到的茶叶都是在主杆被砍后再从根部生长出来的。 陈家旺说,古树茶虽然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山上,但是其遍布的面积较大,根据其对这些茶树的护理后发现,全部茶树的数量不少于3万株。 至于茶树的年限,陈家旺也说不出具体的时间,但是村里很多老人都记得从小就发现这些古树茶了,如果按照建村的历史推算,这些古树茶大约有300多年历史了。
会稽山古香榧群申遗成功 绍兴乡村游成新增长极 稽东镇古香榧群拥有百年树龄以上的香榧树3.9万多棵,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有3万多棵,树龄1000年以上的有800余棵,是绍兴乡村游的一道独特风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会稽山古香榧群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已超亿元。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发展的大靠山。如今,家门口的香榧林成为世界遗产,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老班章普洱茶8000元一公斤 茶农欲购豪车别墅 记者在走访时采访到一位名叫车朱的茶农,他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人。他在的村子很特殊,叫做老班章村。村子距县城约60公里,这个村子的普洱茶,由于味道独特,受到了市场多年的追捧,这个村子生产的茶叶,也是眼下普洱茶市场里价格最贵的一种,记者见到车朱的时候,他正在家里等着他雇佣的6个采茶工人回来。 车朱告诉记者,他最近有个换车的念头,想换路虎或者保时捷。车朱告诉我们,他手里有40亩古树茶园,今年普洱茶价格,涨得特别快,他光卖春茶就已经收入一百多万,接下来还有夏茶和秋茶。去年的时候,家里同样这40亩茶地的收入才60万。如果按照今年的收入情况,车朱告诉记者,他买新车、买别墅都不在话下,两三年就可以一次付清,完全不用贷款。 在交谈中,车朱告诉记者,他在老班章村,不是最有钱的,像今年这样卖春茶大赚一笔的村民,在老班章村里是随处可见。随后记者又采访到了老班章村的另外一位茶农戈大,他告诉记者,今年家里的32亩春茶卖了70万,而去年同样面积的春茶只卖了37万。今年,车朱和戈大都是以每公斤500元的价格把鲜叶卖出去的。如果做成毛茶再销售,一公斤老班章普洱茶,价格最高可以买到8000元一公斤。 车朱介绍说,今年的行情,和以往有些不同,以前都是和本地的茶商打交道,而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很多外地的茶商都是直接从各地赶到村子里,蹲在村子里,直接收茶。村里特意安排每两户人家值一天班,专门接待外地茶商。 车朱回忆起值班当天的情景,那天正是春茶晚期,来的人很多,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整整24小时来了差不多100多辆车,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老班章村里来的外地茶商多了,本来就“物以稀为贵”的老班章古树茶价格,自然就迅速的水涨船高。行情最好的时候,这里的普洱茶鲜叶价格甚至达到了1050元每公斤。几片树叶子就能卖这么多钱,这让老班章村的茶农们很开心。车朱告诉记者,今年卖茶没有接到人民币,只知道阿拉伯数字,直管签卡,不管人民币。
深山画眉 深山画眉 题记:画眉,一种名贵观赏鸟,叫声婉转、清脆、悠扬, 乳白色的长眉宛如人工描画一般,故名画眉。 深山空谷中 婉转画眉鸣 浑似天籁音 长叹无人听
杭城、西湖 很多年了,来来回回奔波于杭州与六安之间,现在终于不用去了。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归于宁静,一切都归于平常,只有心里的记忆如梦如幻。 想起许多年前,为了实现自己不现实不成熟很冲动但无法熄灭的理想,自己曾追问自己:六安到杭州的路有多远?而我,用了10个月的时间才走到那里。 印象中的许多欢乐与痛苦只能深埋在心底,而最不能忘记的就是西湖了,曾经在孤独的时候去过无数次,很感谢那个古老而美丽的西湖,给我的求学岁月带来了些许的慰藉和感动。 忘不了,烟波浩渺的西湖,游人如织的西湖,美女如云的西湖,不属于异乡人的西湖。 杭城有了西湖,真好!
申城、地铁 曾经以为,位列全球十大都市的上海,现代、繁华而又文明,可是,实在是给我留下的印象一般。杂乱、拥挤、风大、蜗居,远没有杭州的宁静和温馨,倒是宝马和奔驰不少,开车的大都有些傲慢。 在申城呆了数月,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好玩的去处,只是去了几次上海博物馆,好在全都免费,那里面老外倒是不少。两次都碰到了一个中年人在书圣的真迹前临摹,略微交谈几句,感动,心想自己也真要好好的练练字了。特意去楼上的茶楼看了一番,同样老外很多,除了咖啡,有中国的五大名茶赫然在列,像西湖龙井、普洱、铁观音等,可惜没有六安的六安瓜片茶,想问问服务员为何没有,但转念一想也就作罢。一切都缘于包装,一切都缘于名气。曾经,自己特地跑到杭州的西湖龙井产地去看看他们的茶园和茶艺,大吃一惊,制作工艺竟然如此简单,可是仍然能卖到300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想一想六安瓜片的制作那么复杂、精心和古老,原料是那么生态、绿色和原始,为什么就名气不大呢,可能是包装宣传不行吧,浙江、杭州那么有钱,什么都可以做大做强,而六安,真的很可怜,只因为一个字穷。扯远了。 在申城住的地方就在中国馆旁边,住29楼,每天傍晚,都喜欢随意望望,那个曾经花了160元门票去过的地方。想想真的很可笑,全国人民都给上海赞助,去世博园参观的老外就没几人。听我的上海学生介绍,他们一家都发了好几张门票,根本用不了,还每个人发了一张200元的交通卡,政府极力鼓励市民多次到世博园,以造势天下。 但是,我还是要说说上海的好,南京路和外滩的确值得一看。此外,在上海,坐地铁实在是太方便了,不管到哪里,都会很迅速地抵达,而且中间随便换乘,穿梭整个城市轻而易举。想想很有意思,每天都有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像地鼠一样在地下活动。 申城有地铁,真好。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