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琴LP
名琴LP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1,989
关注贴吧数: 1
中国迫切需要建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制度 一个居民被行政强拆,我们不能指望他会有什么平和心态,而整个社会的心态也会被强拆事件的阴影所笼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的机会被“萝卜招聘”挤掉,他的心理往往就会郁闷,社会公众也会因此而感到不满。一个无辜被判十年大牢的人,我们不能指望他的心理依旧是阳光灿烂,整个社会也会因此而感到公正蒙尘。朱令案近二十年来了, 案件没有结果,让人不满。近20年来有关朱令案的种种传言层出不穷,甚至有网友直指司法不公,对此警方也没有及时予以澄清。或许有人会说世界上有一些案件永远破不了,公安部统计也显示“全国目前刑事案件破案率可能在30%左右”。30%,这也就意味着有70%的案件或许一直不能侦破。我们无意去争论司法的公正与否,可是一桩二十年前不了了之的案件,却因网友的推动重新得到世人的关注;一桩二十年前的未了正义,一线希望却维系于彼岸世界,这到底是因网友对司法的失望,还是因司法的自我放弃。这就是我们个体、社会群体的心理产生肌理。也正因此,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制度建构才被如此突出地提出来。
第四把火又烧起来了 福建公交汽车又烧死47人。-
能不能让朱令案登上纽约等国外报刊 能不能让朱令案登上纽约等国外报刊
刚得到消息:新华社:专家建议北京警方再次侦查“朱令案” 新华社:专家建议北京警方再次侦查“朱令案” 发布时间:2013.05.28 10:2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新华社电 在获悉北京警方的回应后,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刑诉法教授陈卫东认为:首先,朱令令案是一个悬案,至今没有侦破。在侦查实践中,投毒案是最难破获的案件之一,因为投毒人都是秘密进行的,没有目击证人。因此,如果行为人自己拒不承认,又没有直接证据,就很难侦破。朱令令案与复旦大学投毒案不同,复旦大学投毒案从行为到案发时间较短,嫌疑人很快就到案了,而且后来嫌疑人自己也承认了。但朱令令案当时的刑事技术手段没有现在先进,而且所谓的犯罪嫌疑人孙某也拒不承认,所以不能断定是她作的案。 其次,公安机关在嫌疑人不承认、定罪证据又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是不能够限制孙某的人身自由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是有很多教训的,例如张氏叔侄案、佘祥林案,都是在当时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匆忙定罪导致的冤案,后果很严重。事实上,北京市公安机关对朱令令案侦办了很长时间之后,也邀请了很多专家、教授对这个案件进行论证,专家的意见也是"疑罪从无"。世界上一些国家破案率不到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很多命案就是破不了的,我们不能再片面要求"命案必破",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否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冤案。对于朱令令的境地,大家都很同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同情不能代表法律,我们还是要按照法律办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