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叶儿
天蓝叶儿
关注数: 24
粉丝数: 89
发帖数: 3,225
关注贴吧数: 19
我已入坑,感觉良好 如题。有区别,但感受不多,跟华为蓝牙耳机比起来,感觉干净一些,别的没了
2020金广雅 最近身心俱疲,更可怕的是岁月赋予人精神与身体的沉重枷锁。无力也反抗不得,九十岁生龙活虎的人有,九十岁还百米冲刺的就见不到了。智慧的高低,在取舍之间显得层次分明。对,时间宝贵到无以复加,人类却只能依靠社会和物质感受它的存在。 ————————————— 牢骚两句,进入正题。 这茶去年到手一直喝了有小半饼,最不讨喜的就是中段的涩,本身说是古六拼配走的就是偏甜润悠长的路子,中段的涩直接给长和润给截没了。今天再翻出来,发现中段的涩不太明显了,全程体感良好,不知道是转化了还是今天瞎猫碰着死耗子手法好了起来。 手里有这个茶的老哥可以来一泡验证下
端午试茶合集 班长小树 22年新茶,汤色黄中带绿,汤感鲜活,气息有野香,又带一点苦香,宣式着班长的出身。新茶水汽重,压住了苦涩的表达,苦感顺汤而过就化了,涩在舌面若有若无,回甘不重但算持久,甜度感知明显。汤厚度是有的,留存目前一般,水路不算细,开阔性也没太明显的感知。可以预见水汽散后苦涩出来能带来提升。 百花潭龙珠 这个茶看介绍是19年的。香气并不算十分浓郁,在易武骚香中显得小清新。口感干净透亮,苦感不重,有感知但化的快,涩很低,甜度细腻,回甘悠长但也绝不吝啬,水路较细,不太喝普洱的朋友接受度较好。耐泡度很高,九泡还有非常稳定的发挥,各项指标都没太弱化。 勐海秘境 22年新茶,不同于班长小树,这个茶虽说水汽也重,但是扎实的茶质还是表达了出来。以中等的苦感打头,涩较低,甜度很高,回甘较为迅猛。此外口感层次感和丰富度都挺好,也不显得杂乱,水路清晰且开阔性不错。茶底修长且繁盛,显得优雅且狂野。期待后续转化,应该是个狠货。 总结 上海刚解封,朋友过来一起品品茶,聊聊世事无常,话题涉及裁员工作,涉及科技发展,涉及生老病死。拿出新茶给朋友尝个鲜,水汽对新茶口感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好茶的特征还是很难掩盖的,一顿瞎说,没啥凭据,各位茶友请茶
龙眉吉象班章熟 魔都风雨交加的夜半竟有种北方初春的气感,站在阳台上感受湿与冷酝酿生命带来的感动。对象将在拂晓时飞往南国,在箱子里翻了半晌,最终决定喝了这个茶样。 熟茶我少有记录,因为印象中变化不多,但是这个班章熟还是喝出了明显的不同。 茶汤没有堆味儿,前段有明显的苦底,苦化的很快,焦糖香,汤感醇厚,水路细腻,有甜度,并且出现了回甘,不够强烈但是挺明显。此外舌面停留了明显的涩感。大概六七泡之后苦涩基本消退,汤以清甜为主,又两泡后掉水,新茶这耐泡度已经不错了。 挺有特点的熟茶,特此记录,熟喝得少,暂时不会动买的想法。各位看官请茶。
宝记弯弓 好不容易喝个高端厂茶,还是发出来供大家参详。顺便感谢派茶的易公子。 茶底和茶汤没存图,大佬们看看文字吧。 总评,有馥郁干果香,茶底茶汤有轻微乌龙香,甜度入口即显,直接而不浓腻。涩感转化的很轻了,化的偏慢。苦感很低,化的快。生津和回甘如山间暗流,平缓却不息。水路在厂茶里称得上细,也仅此而已。汤感的韵味留存很好,杯间停顿比喝茶本身更迷人,值得慢品细品。喝了太多新茶,这个有点解毒了,汤太过平淡了些,个人兴趣缺缺。 一泡,汤色清黄,香气比新茶略沉,有点馥郁的干果香,茶汤甜度入口即显,苦涩均无,水路略不如吾茶共饮的细,汤浓稠度还未感知 二泡,汤色转深,有栗黄色,香气中似乎有些许烟感,茶汤苦感略显,但是似乎力有未逮,不如光午如藏来的充沛。甜度很直接,但不算浓。涩感很轻,只在上颚擦过。汤厚度渐起,喉韵比较浓但是未深入,回甘随之在口腔后部析出,有持续性,但并不浓烈。 三泡,汤色如前,香气却有易公子所述的乌龙香气,一入口也有相似,但并不如岩茶香气口感高扬锐利,个人并不太喜欢。水路可以感知到的略粗,喉韵也难以更深入。汤感留存非常好,从齿间蔓延开来的清凉感如山间暗流,平缓不息。回甘随之而来,但不够干净,略显陈杂。这茶喝着有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停杯后再续杯的欲望却不够强烈。但是不能停,要再看看后段表现。 四泡,苦还是在,略带一点点酸,苦化的快,涩很低很低,上颚一直有一点留存。其他如前,且再续杯。 五泡,出汤慢了点,苦感强了一点,涩感,甜度,回甘如前。汤的厚度相对不错,依然是以留存韵味见长,平缓却有力的回甘、喉韵以及遍布的清凉感。 六泡,突出的感受是涩依然在 七,八,九,闷起来,汤感还可以,甜甜的,好喝。
05 ftt8653铁,701 902 7542 上年份的茶,特别是拼配,我一直认为大益要好别的厂一大截,关姐也不例外。此外,我一直没有喝到过好仓的中期茶。这波仰仗一个茶友交流给了05厂徽双杰之一的铁饼,以及他认为仓还不错的7542。8653喝的并不认真,6g随便泡的,但是“这就是好仓”的感觉一下子就深入脑海了,口感干净,没有杂味,苦涩都不高了,些许微甜,生津回甘都存在,烟感并不粗重,后劲却还是在的。7542喝起来就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新的认知了,相比之下,那繁杂的口感,辛辣略重的汤,都让我觉得比8653差很多。当然,可能我仍没喝到好仓的7542
2021最后一贴,复喝萝卜 有点淡口,甜甜的,苦涩均不显。但是口感没冰岛小白菜那么腻,感觉和贴吧的热推不太相符。个人解毒拔草了。
请教,原料,工艺,技术 原料:纯料,拼配 工艺:所谓的新旧,不钻牛角尖 技术:从采摘到开售用到的全套技术 想请教如下问题: 1. 纯料和拼配各自的价值 2. 纯料更契合新工艺还是老工艺? 主流认为拼配契合老工艺,越陈越香,后期转化迷人,我也同意。 但是纯料契合什么工艺没看到太多讨论 3. 公认技术是茶厂存在的根基。最近发现某些借尸还魂的老厂都主卖纯料,一个是纯料的噱头不表,二个能否认为这些厂已经没了技术传承,拼配做不开了?此外,茶农个体户都在做纯料,是否说明纯料应用的技术是大道至简的?那那些有技术的厂做纯料是否有优势?(我脑补的有技术的厂的代表:中茶下关大益老同志宝和祥二福广雅斗记等,纯脑补哈,欢迎拍砖)
阶段性封藏,锡纸袋封好,再放一个除湿盒~虽然没有阳光还是开心美滋滋,保持初心,少喝少存,不投机不冲动消费~
谁手翻出两个茶样,04松鹤,17精品小白菜 茶样盒子里有两个不是空的,美滋滋喝起来。04松鹤这个,略有仓味儿吧,我也不是特别确定。口感柔和,苦涩都很低,就是生津和回甘,但是汤不是很干净。 17精品小白菜,怎么说呢,冰岛味儿没大感觉,因为没喝过正经冰岛,但是和之前喝过的百茶堂很像,越喝越甜,甜到发酸发腻,汤不算厚,生津回甘都被满嘴甜压住了总体确实不错,不愧是吧友认可款
12 8853 有苦感化的不算快,说明上写的勐海料应该不错的。涩感轻微,集中在上颚顶。生津中等,回甘中等,纯净度略差。茶气感觉还可以。有轻烟。茶汤已经转红润,厚度略差,耐泡度一般。个人体验是个正经口粮茶,关姐做口粮还是有点东西。 颜色没这么红,偏黄一点点
晚茶,20金广雅 匆匆小聚,对象又要千里之外去上学了,晚上开了一饼金广雅,喝完送ta去机场 头三泡苦渐次加重,涩留存变长,回甘幽微,生津迅猛,唇齿清凉 第四泡开始,涩还在,苦褪去,香起来,唇齿留香 第六泡左右,苦涩全无,香气不减,回甘经久不衰 全程口感干净但又复杂,可见用料和工艺都属不错 音响里放着听着渡口和加州旅馆,送别的氛围淡淡忧伤,又珍重这份情谊
新业九二方砖,关姐10飞台小铁 二手街收的,两个茶都没有明显的仓储问题,这个就是观察加上闻味儿,可能不太准。 九二方砖:跟之前喝的大益广雅之类的一个类型,口感层次丰富,香也很正。厚度算不错,不是特别好。尾水干净的甜。但是太难撬了,一碰就碎,把碎末收拾收拾快10g了,导致前面必须轻手,出汤慢就坏了口感。 10小铁:一拆包就是扑面的烟。相对好撬一点,关姐的厚润都有,第一泡还没麻的时候能品出一点甜。但是盖碗盖子的味道比较重,甚至偏一点点腐味儿,喝了几泡,没喝明白,还搞得胃里有点不舒服,装包扔箱子里以后再说吧。
广雅珍藏18 130ml水,8g。泉阳泉沸水。 上午喝水少了,前两泡舌头略木,没咋分辨出来。第二泡出汤慢,苦重涩重。整体属于口感层次丰富的茶。全程苦不高,涩与咸化得很快,但是一直有一点涩低在舌面,汤感厚度较差,毕竟入门茶。尾水是甜口,还挺好喝。虽然18的茶,青味儿也基本没有。 对比大姨,同样走口感层次路线,广雅显得小清新一些,虽然厚度差大姨不少,但是喝起来要干净一些。耐泡广雅大姨都不太行。在大姨飞天情况下,总体上来说还可以。
下关弯弓 前段略涩口,苦不明显,香气高。后段柔顺,有润感,青味儿不重,茶汤厚度还行,尾水甜。整体回甘幽微,个人口感比巅峰易武还要强一些。期待未来转化。
04 松鹤铁拼7542 装在一个盒子里,今天抽的时候就想试试,拎了两块不一样的。前段爽甜,中段烟醇香加回甘,竟然还不错哈哈哈哈
2101 8582,1601 8582,关姐生态班章沱 2101 8582,涩感较重,汤厚度和层次还说得过去,生津也有,回甘略弱,甜度基本无。 1601 8582,多了这几年,涩感低不少,汤会更醇厚,但是口感上是不如2101 8582,听说是2101 8582今年用料档次提高了 关姐生态班章沱,这个茶,,有新茶的青味儿,口感不是特别顺畅,汤的厚度比较差,涩感较低,苦比较重,甜度一般般,生津有,回甘也有。其实相比其他新茶,也就回甘好一点点。感觉和易武弯弓岩子头这些一个路数,现喝一般,过几年或许有改观。
五千块,金大益,黄班长,陈班长 同样的五千块,该怎么选
下关牛饼力鼎千山 这名字,这颜值,摆家里多好看 口粮茶搭配民工泡法,厚富光滤网杯两泡装一壶,抵抗困意和颓靡。 茶还是挺新的,苦涩能接受,有丝丝回甘,生津啥的别太期待。 放平心态,随便喝喝,特别是口粮,自己适口,价钱合适,喝到嘴里的就是最好的反正是片入,喝完再换呗。大厂出一款口碑不崩,那就有它的道理,体会茶意,借着茶意体会自己
巅峰易武,三无国有林 巅峰易武就是关姐20年巅峰易武,国有林就是校长大方派的三无国有林。 巅峰优点:香气高,生津不错,回甘持久力也还行 国有林优点:香气高,口感顺畅,生津不错,汤有甜度,回甘还行。 对比:(防杠提示:个人开汤,不作权威,如有不同意见,请开汤讨论) 香气、生津两者都是不错的,国有林口感更顺,劲道、回甘和甜度胜一手。耐泡度国有林胜一手。区别明显的是巅峰易武的涩比较明显,特别是越到后段越不如国有林。但是两者都比较新,特别是国有林,青味儿更大一点,过几年应该青味儿褪了应该口感更好。 综合来看,国有林更好一些,克价也贵上一点,并且差价和口感是相符的。
大姨口粮205 7542 把带的大姨205 7542茶样拆了,10g,150盖碗。 这是喝的第二款大益生茶,如有误差请指正讨论~ 优点:口感比较丰富,汤感厚度不错,生津尚可,苦涩较低。喝完留存的感觉比较舒服,一丝丝的甜。 缺点:口感协调差一些,回甘差,汤甜度不高,前三泡会有一点点酸涩感。 总结:全方位比1501 7742差,不过考虑差价还可以接受吧 我平时办公区喝茶,不可能盖碗公道杯伺候,都是大滤杯非沸水两道融合,因此个人更倾向鲜爽刺激的关姐新茶,个人可能不会再剁关姐老茶和大姨的茶了
下关凤饼生 下关凤饼生 第一口我以为我遇到小众好茶了,第一杯下去我冷静了。 这个茶,只喝第一口,总会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那大姨还是有两把刷子1501 7742 1501 7742,汤色很漂亮,通透有质感,所以茶汤厚度还是很不错。 “舌面的收敛感”,“配方加了盐”,“大海的味道” 上面的调侃都能感受到,口感极具辨识度,跟之前喝的茶都不一个套路,导致我无法横向对比。 生津OK,毕竟汤厚度还可以。前三泡苦底在,化的算快,后面涩感会较重。茶气不错。回甘在口腔下部迸溅,但是回甘不纯净,比较杂。 整体口感很复杂,这大概就是拼配的魅力吧 应该是第一次试大姨的生茶,印象深刻。的确是悠闲喝茶的好选择,如果大姨亲民点该多好。千元左右这茶还是有点不划算,但是口感独特,竞争点不同。 日常大杯子泡我还是选择关姐的口粮吧
晚茶,好市当头。顶着真伪金鼎的争议,这茶还可以 被公司整出去憋了两天,今晚赶紧搬出来农夫三拳泡茶水拎出个茶,烧水喝起。 农夫三拳这个泡茶水呀,我觉得还是不能乱用,泡乌龙可能不错,普洱还不知道好坏。把这一箱喝完就换自然水吧。 可能两天没喝了,好市这个茶,喝的我幸福感很高呀,前三泡略重手,那口感直逼橡筋1,很苦,但化的快,涩其实还好。再三泡略略的有橡筋2的余韵呀,苦适中化的快,涩轻微,汤厚度也有感觉,生津茶气回甘都能感受到。再往后几泡就偏甜了,厚度生津茶气略下降,回甘还行,但是不够润。 综合价位,这茶我还是满意的。难得的口感上纵向和横向层次丰富,茶气生津回甘各个维度都能有所感受,不至于缺失。
蓝印不错 蓝印,九号青饼,记忆沱,这几个茶都很顺口,可大杯可小酌,偶尔手重也关系不大,懂过也还行,往下的红孔雀,老树园茶,其实再往下日照金山也差不错,简单喝茶,这些做口粮都不错的,不烦不扰,不比不闹,怡然自得,才是喝茶本质。 然而,,,我还是想乱七八糟都试试
感觉自己口条钝了 这两周近期茶样和茶也喝了八九十来个了,但是有印象的不多,在公司忙起来更是喝茶无味,周末在家好茶也喝不出感觉。昨天喝岩子头,酸齿辣喉之外别无所感,今天再喝04松鹤,手下轻重,水有高低,除了一泡失误泡太重酸麻,倒还能感受到丝丝甜韵,但是回甘很久没感受到了,可能要喝点别的缓一缓吧
未知人间有何事,山摇地动缘为君
04松鹤,西半山,磨烈,日照金山 大铁锤敲了一块,今天大富光杯咕咚一下午,终于明白什么叫烟味儿了,茶顺口,无苦涩低,甜甜的,生津一般,回甘很一般,茶汤也偏薄。其实,我倒更喜欢新点的茶,更有劲。喝过20绿大树和千禧龙印的老茶新压,喝过小白砖的茶样。对比下,千禧龙印口感层次分明,我更喜欢,这个铁饼适合老烟枪,小白砖适合佛系玩家,绿大树就那样。 顺便说下下关系几个口粮。 西半山口感偏清甜,苦涩较低,生津回甘厚度一般,口粮茶。 磨烈口感不够顺,苦涩坎坷,其他不明显,个人觉得一般。 日照金山,难得汤感有厚度,生津也可以,苦涩不重还能压住太轻的口感,我觉得比西半山好当口粮。 喝了勐傣当家几款走量的茶样,太一般了,,,,,,越贵的越不值…
大佬们,口粮荒,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口粮呗,200-500 口粮荒,备一片偶尔尝尝,价格区间:200-500 各位大佬说说自己熟悉的,我搞片
椒麻鸡,空调,罗布门巴 24度空调+中午吃了椒麻鸡+罗布门巴=浪费好茶 椒麻鸡直接给舌头干废了,以后还是要清淡饮食。另外就是,我在空调房里喝生茶真的不行,空调略冷,茶气感受不太好,胃也受冷气入侵,导致口感偏酸。浪费好罗卜和新买的武夷山泡茶水 我觉得喝生茶在春秋甚至开暖风或者暖阳下的冬天都可以(江浙沪),唯独夏天的空调房我觉得不行,反而我在空调房会自发觉得熟茶好喝。 总结一下,就是有寒气不喝生茶。胃好也不浪费茶。 椒麻鸡的劲儿过去之后,发现萝卜口感还是顺,轻烟轻涩,香气入水,就是有点薄。
冰岛有熟曰乌金,佳人送器名汉瓦。 亥子雨至如淅沥,手执热汤煮金芽。 沪上惊雷起紫电,千灯如昼挂天涯。 吾且自斟两三泡,彼已轮回有七八。 任其声名彻天下,天下何曾留光华? 同游川上皆为客,我不识我不识他。
闲聊,表面繁华的普洱 老在关吧待着,有种普洱茶很火的感觉。今天看大家喷弯弓,想着看看其他家有没有评价好点的山头茶,随手逛了逛,除了普吧和大姨吧这非正常热度的吧,像澜沧,润元昌这些,托和商家勉强维持人气,再到海湾这些,都只剩吧主在努力刷帖了。雨林颠茶这些当年大力做宣传的,更是凋敝难继。 趁着吃饭胡扯一通,没时间仔细说了,其实想表达的是: 1. 普洱茶是小众需求,高端普洱茶更是这样。 2. 市场化之后商家用各种手段兴风作浪,其实并没有去做好市场拓展这个最长久的事,而是在整金融、推山头、冲高端,其实我认为三无产品这几年对普洱茶的长期发展做出的贡献比几大厂多。 3.人心不足蛇吞象,小众需求就不要把盈利目标设置的那么高。十年甚至百年之内普洱怎么都比不过绿茶。 4. 把老班章价格降三倍,销量绝不可能涨三倍。可能问题在于产量少吧,但现在老班章的品质,也保不齐翻三倍会真正影响多少真正老班章的出货量。
五月第二天,小姐姐来看我,喝个橡筋二代庆祝下 橡筋2比昨天的橡筋1好喝太多了
五一第一天,哇,懒着真爽,瘫一会儿起来喝个橡筋一代 不用上班,谁都别理我,瘫着晒太阳看楼下少妇逗娃,美好呀~ 不会出喝茶直播的,累,有空发个简评供各位参考哈
一句话评茶:百茶堂系列,二评记忆沱。 最近特别忙,节奏加快,着急上火,喝茶也没有味道,打工人的生活惨惨的。 百茶堂铁七,铁六,大青七。 百茶堂系列口感比较一致,前期苦涩重,口感有坎坷荆棘,苦化的慢,越喝越甜,苦涩一直在但较弱,最后的甜有一点腻。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铁六≈大青七>铁七 记忆沱:加评记忆沱。入口顺畅,苦低涩低,生津轻微,回甘轻微,口感一直顺直到最后。这个茶太中庸了,当口粮随便喝喝可以的。
评茶太累,刚搬完家更累,喝个小众的—千禧龙印 随口胡说 1.汤色真漂亮 2.入口苦涩挺霸气,苦去快涩存较长(但你是中期茶啊喂),生津不错,回甘不行 3. 没有柔柔顺顺湿湿滑滑的中期茶的感觉啊(老茶新压的缘故?)
买茶经验以及喝茶不同于买壶买瓷 之前我说卖茶的坑比卖器的坑少,可能是我幸存者偏差了。因为我喝了这么久茶,入坑姿势也不错,秉承先试后买,多试少买,多买少囤的普通茶友准则,同时遵守生下关熟大姨同志生熟两相宜的买茶真经,并将学费茶二十好汉牢记于心。自己对生熟的好坏有了个大概判别,因此,买茶之前淘点茶样或者茶城蹭一蹭,就明白该不该买。对我来说坑少了很多(如果真坑起来那就是巨坑,因为高价茶茶样少) 买器不同呀,这玩意儿没样品给玩几年,没有太多经验上手一把子也摸不出好坏,用料工艺和素质入门要求不低,也不像茶这样有大量低成本的途径积累经验,所以我觉得会更难,入门成本更高。
一句话评茶:凤凰单枞,则道曼松小饼,9号青饼,05小白砖 凤凰单枞:茶城喝的蜜兰香,280/两。前两泡散淡,三至六茶气汹涌。香气高扬,舌面微涩,生津尚可,两侧回甘微弱。岩茶作为调剂不错,味香汤都干净不失醇厚。 插播一句个人对各种类别茶香气的感受: 绿茶:香气清冽。如龙井毛峰,茶香干净偏颇,穿透力强,称之为清冽。 乌龙茶:香气高扬。如铁观音大红袍单枞肉桂,入水飘香四溢,延展性高,称之为高扬。 生熟普洱:生普洱浓烈,熟普洱醇厚。生普洱滚水一道,香气铺面透顶,令人沉醉。熟普洱香气幽然醇厚,但是对新人不够有好。 红茶:香气细腻。如滇红祁红,香气固然浓厚高扬,但我更喜欢其细腻,香中带甜,可细细赏玩。 则道曼松小饼:两月前喝过一次,现在再喝,没啥区别,寡淡辛涩,无生津回甘。要么买假了要么学费茶。 9号青饼:雨天喝茶。入口顺滑,茶气不错,生津尚可,苦涩很低,回甘略弱,耐泡不错。这款茶适口性很好,特点不突出,做口粮和平常招待都行。 05小白砖:第一次喝中期茶,粗浅感受,请各位参考。最大的感受是柔,茶气,茶汤,味道,都是柔柔的,很舒服。茶气柔中带暗流,也不错。生津回甘不大行。舌底微酸。 插播下对老茶的感受: 如三九熟妇,棱角不显,无惊艳青涩,多温柔细腻。似尽兴欢愉之后,虽遍体污秽,仍令人欲吻遍其寸。娇糯之态,抓耳之音,知情知性,坦率自然。 或许难以感受强烈的存在感,却一步也离不开。 致敬天下相濡以沫的夫妻
这个能买么,和复春和号比如何? 看到cw的广告,大佬们给估计下这能不能整,感觉关姐的复春和号这价不一定拿的下呀 刺客挂机,身兼打野和中单,带飞全场,号称峡谷炮王
一句话评茶:金斗,记忆沱,销法沱,15珍藏大白菜,颠茶f8f2 (今天逛茶城,下关的旗舰店说价格和官方保持一致,21岩子头2600,18没货。划时代750,金苍洱1100+,汗) 熟茶: 目前口粮是冰岛乌金和柔侠,乌金清甜且不耐泡柔侠醇厚,都还可以,乌金价格超过味道,我的熟茶梯队这个算一般 颠茶18年f8 f2,这两个用茶水分离杯泡的,会有茶损,评价不会太苛刻。 f8:汤感清甜,口感干净,醇厚一般,耐泡还行。考虑4的克价,个人不太推荐。 f2:略微醇厚,但是汤感甜度差一些,醇厚也差一些,考虑冲泡环境不好,我个人口感上略差一些f8,考虑克价不推荐 销法沱:阿巴阿巴,阿巴阿巴,阿巴阿巴,口感混浊,异味略重,甜香木得,一泡而弃。这么对比,对销法沱不公平,但是我喝惯了克价1以上的熟茶,口条不对,各位勿喷。 生茶:记忆沱用茶水分离杯泡的,评价上的考量同上 14金斗:此茶去年一直在喝,个人评价不错,最近重开两泡,评价有变。茶香浓郁,茶气尚可,回甘生津微弱,层次感略混乱。个人评价调整为价不对味。 记忆沱:香气尚可,生津还行,苦涩较低,茶气不够,回甘微弱。考虑茶水分离杯和泡茶环境,以后会考虑补评,此次不做推荐建议。 15珍藏大白菜:苦涩感强,涩化的快,茶气一般,生津尚可,回甘较差,相比红孔雀和17南诏六星,口感偏重,适合偏重口味,但是回甘较差是没想到的。茶是好茶,我买红孔雀。
又想剁手了… 突然觉得大益的器好看
一句话评茶:17南诏六星(班章),16五星班盆,20懂过 17南诏六星班章:同为号称班章,喝起来接近红孔雀,略有减配,价格也低些,可以选择做口粮 16班盆:入口顺利下喉,苦涩较低,辣喉辣胃现象微弱,回甘生津不明显,甜度很低,相比19班盆可以喝喝,只是本人不会再碰关姐的班盆 20懂过:入口柔顺,苦涩低,茶气较明显,生津不慢,甜度和回甘较弱。有泛冰岛茶的意思,可供好友消遣,可做口粮(略贵?)(金印有点意思)
一句话评茶:17红孔雀(班章),19五星典藏(班盆) 红孔雀:入口柔顺,香气干净,苦涩很低,甜,回甘不错,合适的价位可以喝 五星典藏:辣,涩,不甜不生津没回甘,胃痛,垃圾桶见
智慧之眼,无图开汤 一句话总结:别拿出来招待人 第一口:入口平淡,微酸,汤咽下去,茶咽不下去的感觉。 第二口:涩大于苦,留在舌头中后段,及其不舒服。 第三口:无回甘,基本无生津。有茶气透后背,也就这么一点印象了。 个人觉得,来的朋友没喝过生茶的,别贸然招待,这口味不讨喜,可能一口就不会再碰了。 比较适合,在阴雨天,一个人坐在家里,一点点尝,全当人生体验,调剂生活。
勐库母树徐娘半老,还是17精品小白菜生涩热烈啊 如题,前四泡勐库能喝,小白菜一直能喝嘻嘻嘻 另外,有没有可以买茶样的靠谱的大益渠道推荐呀,看大家都说下关口粮可以往上不如大益,想试下
求私个大益渠道 各位大佬,求私个大益渠道~
过年喝俩茶,越贵不一定越好 过年把这俩拆了,很失望,特别是相比价格,更失望 冰岛乌金,汤挺干净的,此外也没啥特色了,喝多了略上火。在我喝过的熟茶里属于普通那一档。 曼松,这个茶就一言难尽了,滋味单薄,口感略涩,偏绿茶,看吧友的口味应该是小树茶的特点,好处就是汤很清澈,叶底干净,可能跟是新茶也有关系吧 熟茶目前我喝过的,大益玫瑰一档,良品,0085,大美,柔侠这些差异细微,平时喝着不多不少,算一档,大益金针,以及一些更低端的,能喝,有钱不会喝,买了也能喝。好一点的小青柑也不错,但是不会一直喝。 生茶的话,喝的不多,金斗不错,其他完整喝过成饼的都没啥印象了。陈升家的几个有量的,反正都比这个贵的曼松好多了。
1
下一页